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集水农业效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水资源缺乏是限制半干旱地区农业生产和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一种崭新而有益的尝试——集水农业的实施使这一困扰了几代人的问题出现了转机,显示出了较好的效益。  相似文献   

2.
<正>农资产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既是农民重要的生产资料,又是农民的经济支柱和希望所在,关系到农业的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的切身利益。随着社会、科技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一大批先进的农业技术不断出现,农资高科技新产品也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的产业和经济结构体系当中,从古至今农业都占据着非常重要和关键的地位,即使是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农业的发展也和我国的社会与经济建设紧紧相关。但传统的农业生产技术、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如今的社会与市场需求,我们必须加强对农业新技术的推广,提升农业生产的现代化水平,这样才能促进和保障我国农业的长远发展,进一步推动社会与经济的建设。文章基于作者自身的实际工作经验与学习认识,首先简单分析了当前我国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现状,然后就如何提高我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的有效性提出了探讨性对策建议,以期能为相关工作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2018年2月27日,农业部召开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推进工作组第五次会议。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强调,农业面源是污染防治的重点领域,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深刻认识农业突出环境问题的严峻性,深刻认识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艰巨性和系统性,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坚决打赢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促进农业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5.
农业干旱风险评估研究综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农业干旱风险致险性、脆弱性及损失模型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回顾与评述,阐述了农业干旱风险研究的前沿领域和学术问题,展望了农业干旱风险未来的发展趋势:农业干旱致险性评估的关键是构建合适的干旱指标,目前干旱评估指标很多,大致可分为水分变异程度指标、干旱发展过程指标和干旱空间差异指标三类,但多数指标对农业干旱成灾过程反映不足,在评估方法上对农业干旱灾害机理认识不深入,成为了农业致险性评估的瓶颈;农业干旱脆弱性通常决定着农业干旱风险的高低,其中,灌溉能力、技术、资金等是影响农业脆弱性高低的重要因子,而定量刻画农业干旱脆弱性对政策、技术、保险等人文因素的响应是当前研究的薄弱环节;农业干旱风险损失评估模型较多,但由于受区域、人为等因素影响,多数模型普适性较差。因此,未来农业干旱风险评估需要深入认识农业干旱影响的机理和过程,突出研究农业干旱脆弱性对人文因素变化的响应,并通过区间合作来进一步改进风险损失模型。  相似文献   

6.
宁南半干旱退化山区庭园生态农业模式及效益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退耕还林还草后如何实现农业自身可持续发展,这是国家和地方政府非常关心的问题。针对宁夏南部退化山区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总结试区多年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于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的4种生态农业模式,系统分析了各种生态农业模式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及其推广前景,为半干旱山区退耕还林还草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与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7.
农药对人类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多年来农药在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为人类带来了更多的食物,提高了我们的生活水平。然而随着人们对事物认识的不断深入,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农药的负面影响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寂静的春天》一书的出版发行,也给农药的发展提出了更多的思考,引起了人们对农药污染问题的普遍关注。当前,世界各国政府都加强了对农药的管理,尤其重视对农药环境安全的管理。1农药的影响自工业革命以来,特别是近几十年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社会生产力迅猛发展,人类每年都在制造着数以万计种化学品投入…  相似文献   

8.
正新年伊始,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也全面展开。农业普查工作是了解"三农"问题发展现状的关键之一,普查的范围很广泛,不仅包括农作物、林业,还包括畜牧业和渔业等等行业,对于全面、细致地了解我国农民、农村、农业目前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全国农业普查是一项全面且庞大的社会工程,为了保证工作更好地开展,各地区和各  相似文献   

9.
正社会主义农业思想源于社会主义者对农业观点、学说、理论及政策的客观反馈,按照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可分为两个时期。其一是社会主义农业思想启蒙时期,该时期尚未建立社会主义政权,只是对社会主义农业的观点和理论有一个基础的认识,所以社会主义者从观点和理论两方面出发,进行规划和设计,为社会主义农业的建立奠定良好基础;其二是社会主义农业建设时期,该时期是从苏联"十月革命"以后开始,历经70多年的社会主  相似文献   

10.
订单农业参与率低是制约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瓶颈。文中以内蒙古534户种植户的调研数据为基础,采用Logistic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研究农户的社会资本、信息可得性与订单农业参与行为之间的逻辑关系。结果表明:社会资本和信息可得性对农户的订单农业参与行为有促进作用;同时,社会资本在信息可得性对农户订单农业参与行为的正向关系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中国半干旱区由于自然条件比较严酷,不仅经济发展水平低下,而且社会发育程度低,引发社会结构变迁的内部动力不足。集水技术作为一种特殊的载体,不仅使半干旱区农民克服了水资源短缺的限制,基本摆脱了贫困的束缚,而且引发半干旱区农村产生了一系列结构变迁,这种变化是历史性的,它将在半干旱区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写上重重的一笔。  相似文献   

12.
灌溉农业是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灌区的灌溉管理和信息化程度总体上处于较低水平,限制了灌区农业发展,遥感技术的应用将促进灌区灌溉管理水平的提高.以宁夏青铜峡灌区为例,对灌区耕地资源及其主要变化类型、灌区土地盐渍化现象及调整力度较大的作物种植结构进行遥感监测与分析,有效地补充了传统获取手段的不足,为灌区管理与合理规划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3.
宁南山区土地利用和开发战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宁南山区地表结构复杂,是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半干旱偏旱季风气候。在调查分析土地利用现状特点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增加肥料投入,改良培肥土壤;推广和使用旱作农业丰产技术,发展集流农业和节水灌溉技术;开发区域名优特产,建立绿色食品生产基地;以饲草生产为突破口,加速发展畜牧业经济的区域土地开发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14.
内蒙古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由于内蒙古地处干旱、半干旱的内陆地区,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城市化水平提高和资源开发转化的瓶颈。本文对内蒙古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未来水资源供需平衡及存在的问题作了扼要分析。指出随着工农牧业生产的持续发展,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将会进一步加剧。必须采取节水、开源调水和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等有效措施才能缓解这种矛盾  相似文献   

15.
"一带一路"倡议在中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实施,是否会带来水、大气的污染转移效应引起广泛关注。匮乏的水资源、脆弱的生态环境决定了其不宜引入污染密集型的外商直接投资(FDI)。有别于以往文献从国家、省级层面或分东、中、西地区对FDI的污染转移效应进行研究,本文使用更能体现干旱半干旱区生态、经济差异的城市级数据,运用灰色关联、双重差分方法,研究"一带一路"倡议下,FDI是否对中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城市水、大气产生污染转移效应。结果显示,"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以来,西北干旱区城市水、大气污染排放与FDI的关联程度下降;且半干旱区远大于干旱区的FDI增幅,并没有导致城市间显著的水、大气污染排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伴随着"新四化",我国农药管理也正步入新的阶段,农药登记工作作为农药管理链条的重要元素和第一关口,承载着发展现代农业、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及消费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任,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本文就农药登记管理中的登记政策导向、登记试验管理、风险评估应用、残留标准制定及农药标签管理、知识产权保护等当期热点问题进行了初步思考和探讨,以期为我国农药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了筛选优良大麦种质资源用于贫瘠化土壤开发及干旱与半干旱地区农业改良与建设,采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PCA)和模糊聚类(Fuzzy Clustering,FC)分析方法对107份引进不同地区大麦品种(系)进行了农艺性状考察与评价,并对各性状进行了相关分析,比较它们的生长特点及在陕西地区的生长表现,对其适应性进行评价比较。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5个综合主成分可代表大麦12个表型变量91.0268的原始数据信息量。利用模糊隶属函数度量D值进行WPGMA聚类,可将107份材料划分为4类,聚类结果可以较好地反映这些引进种质资源的选育和分布区域特点,其中野生群体综合表现较好,在品种的选育上有很高的利用价值;通过主成分分析,将相关性强的多个性状重新转化成几个新的独立并且有较强代表性的综合变量(性状),结合模糊聚类的方法进行大麦表型的综合评价,可以较好地揭示大麦品种(系)内和品种(系)间以及和群体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以内蒙古托克托县为研究对象,针对半干旱区旗县域农用土地存在的问题,利用 研究区2002年遥感影像及有关图件与资料,基于遥感与GIS技术,结合野外调查,参照FAO 土地评价体系,应用AHP(层次分析法),通过9657个评价单元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综合 分析,完成研究区农用土地适宜性评价,提出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限制条件及用地对 策。  相似文献   

19.
阿拉善—鄂尔多斯是我国西北干旱区特有植物的集中分布区,有中国种子植物特有属15个。其中,当地特有属5个、戈壁荒漠特有属2个、蒙古高原特有属1个。有当地种子植物特有种128个,其中贺兰山等山地特有种62个、平原荒漠特有种66个。该中心特有植物的性质,表现为古地中海旱生植物后裔的古老性和温带干旱荒漠性质,以及山地森林植物与华北或东亚植物的亲缘联系  相似文献   

20.
柴达木盆地农业水资源开发方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系统分析了不同年份不同开发决策目标下,柴达木盆地农业水资源供需平衡及其水资源的开发方案。研制的方案包括农业水资源开发的时间选择、空间布局及合理的农业内部用水结构。研究表明,把柴达木盆地建成青海省的商品粮和农副产品基地,关键在于要大力提高这一地区的农业生产水平,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在现阶段,盆地种植业的发展应坚持以内涵挖潜为主,外延开发相结合的方针,在稳定现有耕地面积的基础上,依托国有农场,恢复撂荒地,有计划地开垦宜农荒地,建设农牧林综合发展的绿洲灌溉农业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