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黄河三角洲区域麦棉连作农机农艺融合技术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城镇化和工业化带来的劳动力日益紧缺问题,以及目前的粮棉争地矛盾,根据黄河三角洲区域的特点,确定基于机采棉的麦棉连作标准化种植模式,通过探索麦棉连作机械化生产和农艺技术的融合,进行配套机械研发及选型,建立黄河三角洲区域麦棉连作机械化农艺技术体系。根据建立的技术体系,在试验基地进行相关试验,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农机农艺技术体系符合黄河三角洲地域特点,能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复种指数,实现节本增效。  相似文献   

2.
保护性耕作在南方稻麦轮作区的应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四川省农机部门承担了科技部下达的“稻麦轮作区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试验示范”项目,启动了四川省针对稻、麦(油)轮作区开展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试验研究。南方水田稻、麦轮作区是一年水、旱各一季,秸秆还田量比北方高出1倍多,与北方相比,土壤含水量高,机械行走易下陷、阻力大,土壤压实的问题也更突出。由于这些差别,使南方水田稻、麦轮作区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更复杂,难度更大。通过3年的试验研究,初步开发了5种小麦、水稻少、免耕机具。取得了一些成果,总结了教训,为进一步深化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最近,山东省农业机械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对滨州市农机所自主研发的"2BMMD-4苗带清整型夏棉精量免耕播种机"进行性能检测。机具现场作业演示在无棣"渤海粮仓"麦棉轮作示范样板基地进行,在小麦联合收获后、秸秆残茬覆盖的地表进行短季夏棉免耕直播。  相似文献   

4.
本刊讯2012年,我省各级农机部门认真落实省农机局《关于推进全省经济作物机械化发展的意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强化措施,大力开展经济作物机械化创新示范和推广工作,推动了全省经济作物机械化水平的整体提升。滨州、东营两市主攻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成立了农机农艺技术人员联合攻关小组,建立了棉花机收示范基地,初步探索出了适合我省的棉花机械化生产模式。2012年购置引进采棉机2台,建成了首条机采棉加工生产线,实现了黄淮海地区棉花机  相似文献   

5.
<正>曲周县槐桥乡西漳头是河北省棉花创新团队冀南棉花高效复种综合试验推广站示范地。2016年11月5日棉麦套种型(4MZ-3A)采棉机在基地一次试采成功,采净率96%。受到与会专家高度赞扬。2016~2017年度扩大了棉麦套种全程机械化种植规模,示范面积达300亩。模式配置:一带96cm,小麦于10月中旬播种,播幅40cm,机械撒播,棉花预留行56cm,种植2行棉花,行距10 cm。该模式既  相似文献   

6.
棉麦间作套种技术是一项传统的农业增效技术,它可以充分利用光、热资源,提高复种指数,提高土地产出率.但是随着小麦收获和棉花铺膜播种机械化的发展,该技术的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种植面积逐渐萎缩.近年来,各地农业、农机部门采取农机农艺相结合,良种良法相配套,通过改进小麦收获机械、推广小麦晚播技术和棉花催熟技术、推广棉花免整枝技术和研制麦垄棉花铺膜播种机械,使该技术又焕发了新的生机.2012年,邯郸市推广棉麦间作套种3万亩,平均亩产小麦400kg,平均亩产籽棉250kg,比单种棉花亩增效益800元.为使这项技术得以大面积的推广应用,现将其机械化作业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一、一年两作全程机械化农业生产现状渭南市地处陕西省关中渭河平原东部,耕地54.7万公顷,农业种植模式主要以小麦、玉米轮作为主。经过多年的试验示范,不断摸索和总结,初步确定了小麦玉米一年两作全程机械化技术规范和技术模式,形成了基本适应关中灌区和渭北旱塬的机械化耕作体系,已取得了试验田和大田示范推广的全面成功,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全程机械化的实施有力地推进了渭南  相似文献   

8.
一、概况早在六十年代中期,我国就开始了对棉柴收获机械的研制,到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达到高潮.中国农机研究院、山东省德州地区农机所、聊城地区农机所、河北省衡水地区农机所、河南省农机所、湖北省武汉市农机所、山西省运城地区农机所等,都曾对棉柴收获机械进行过研问.但由于种种原因,都未能定型生产、推广应用,棉柴收获机械的研制热潮逐渐冷了下来.到了九十年代初,由于棉麦轮作种植的发展,棉花种植面积的扩大,棉田实行个人承包,棉农迫切要束使用机器收获棉柴,棉柴收获机械的研制又活跃起来.1990年先后有山东省农机所、…  相似文献   

9.
间歇灌溉与覆盖技术的关系及问题王和洲(中国农科院农田灌溉研究所河南新乡453003)张薇,司徒淞(中国水稻研究所杭州310006)黄淮海平原麦棉套种种植方式面积越来越大,它解决了粮棉争地的矛盾。一年两熟,麦棉都有较高的产量和效益。由于麦棉套种预留棉行...  相似文献   

10.
<正>1农机发展的现状1.1肥东县地处江淮分水岭,全县总面积2 216 km2,农作物种植总面积为9万hm2,种植模式为"一稻一油(麦)"。近几年来,随着农机装备数量的增加和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农机作业量大幅度增加,农业机械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农机服务空间得到不断拓展,先进的机械化生产方式正在替代落后的传统手工生产方式。水稻、小麦基本实现了收获机械化,并逐步向全程机械化迈进,油菜正逐步发展机械化收获和播种,渔业机械正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1.
为了适应江苏垦区麦稻两熟轮作高产全程机械化生产需要,提出了适应粘性土壤地区稻茬麦高产机械化作业模式与作业机具配套方案。作业模式创新和关键装备技术创新提高了稻茬麦种植质量,实现了齐苗、匀苗、壮苗,并通过秸秆全量还田与复式作业,实现了节能减排,提高了大小麦种植水平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提升了大小麦机械化种植技术水平,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2.
江苏省粮食生产以稻麦两熟轮作为主,茬口衔接尤其紧张,因而对稻茬麦机械化播种设备的要求较高。在介绍江苏省稻茬麦播种方式的基础上,阐述目前江苏省现有的5种类型稻茬麦机械化播种技术概况,并针对江苏省稻茬麦机械化播种存在的全量还田秸秆量大、秸秆移出后综合利用代价大、湿烂田播种小麦难度大、机播生产成本高、新产品补贴难等问题,提出应因地制宜加强农机农艺融合,大力推进土地流转,适度发展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加快研发稻茬麦机械化播种新机具等相关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黄淮海地区小麦玉米接茬轮作机械化生产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麦玉米接茬轮作是黄淮海地区主要种植制度,加快其机械化生产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意义重大。为此,针对黄淮海地区小麦玉米接茬轮作机械化生产面临的技术瓶颈和共性问题,分析了其农艺特点和主要障碍,在农机农艺融合、规范栽培模式、优化机具配置、关键技术装备研发和建立机械化生产技术体系等方面,对两熟制栽培模式下农业机械化生产路径进行了深入探讨,从技术及政策层面提出了推进黄淮海地区小麦玉米机械化生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在生产过程中,小麦、玉米接茬轮作的种植模式对机械化作业生产具有较大的影响。为此,针对国内现有冬小麦和夏玉米的种植模式、冬小麦-夏玉米接茬轮作的种植模式进行分析总结,分析现有种植模式对小麦、玉米机械化作业的影响,指出现有种植模式与机械作业不配套的问题所在,对推进各地两熟区种植机械化栽培模式的规范化、加快全程机械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最终,形成了以作物种植和机械作业配套为基础的农机农艺相融合的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  相似文献   

15.
<正>当前,正值全国农业种植结构的供给侧改革,南阳市宛城区依托原有的农机、农业优势,地理条件,承担了河南省《2016年花生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项目》,建立了宛城区示范区,示范推广花生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一、种植现状1.种植模式多样化宛城区主要有平作和垄作两种种植模式。垄作种植一般为春季花生,可分为一垄单行和一垄两行种植方式,尤其一垄两行种植方式占垄作95%的面积;平作种植一般为麦茬  相似文献   

16.
晓慧 《农机科技推广》2012,(4):22-22,26
3月中旬,由农业部农机推广总站牵头承担的水稻种植机械化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启动会在成都召开。该项目是农业部科教司下达的公益性行业科研项目~一水稻机械化精准种植模式与关键技术集成示范项目的子项目。专项由华南农业大学牵头,首席专家为农业部水稻生产机械化专家组组长罗锡文院士,子项目由农业部农机推广总站牵头组织实施.  相似文献   

17.
江苏稻麦轮作区机械化生产模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有效指导稻麦轮作区机械化生产模式的选用,并对经济效益进行适当优化。以江苏省苏南、苏中、苏北地区中的3个典型农区机械化生产模式为研究对象,基于调研数据总结归纳提炼各生产模式的出色环节,并进行全程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农机对于不同地区的适应性不同及各地不能充分明确稻麦轮作区农业生产的障碍因子为江苏稻麦轮作区机械化生产模式的主要影响因素。犁耕+旋耕的耕整模式对稻麦轮作区粮食产量有积极影响,值得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8.
《现代农业装备》2010,(1):63-63
近日,乐昌市农机管理总站举办2010年第一期农业机械技术推广培训班,来自各镇补贴购买插秧机、收割机和中型拖拉机的农户和农机手共60多人参加了培训.为使2010年水稻育插秧机械化示范推广工作和农机购置补贴工作做到早准备、早规划、早安排,乐昌市农机管理总站组织学习全省水稻育插秧机械化示范县工作总结会议精神,通报了2009年水稻育插秧机械化示范县和农机购置补贴工作情况,对2010年水稻育插秧机械化示范推广工作进行了动员和布置.  相似文献   

19.
<正>为解决河南省种棉用工多、劳动强度大且成本高的难题,河南省农机管理局连续3年立项实施"河南省棉花生产机械化技术试验示范项目",省农机技术推广站在黄泛区农场建立了棉花生产机械化试验示范基地,对河南省棉花生产机械化集成技术进行了试验示范。现将试验情况汇报如下。一、棉花生产机械化试验情况1.成立联合课题组织,制定项目实施方案为了搞好试验,做到农机、农艺融合,首先成立了由河南省农业机械管理局为牵头单位,省农机推广站、省农科  相似文献   

20.
一、黑龙江垦区发展水稻机械化的经验和启示“十五”以来,黑龙江垦区现代农业建设取得重大发展,在农机装备水平、农机管理水平、科技应用水平、耕地经营规模和示范带动作用上,实现了历史性的变化,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国内领先。特别是在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上,取得了长足的发展。1.高度重视水稻机械化,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垦区从上世纪80年代提出了“压麦、稳豆、发展水稻”和“以稻治涝”的发展战略后,制定了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规划,确定发展重点,并纳入垦区农业机械化发展总体规划。稳定和完善了农机产权制度,建立了职工为投资主体的多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