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试验通过完全区组设计探讨在肉鸡低粗蛋白(CP)日粮中添加几乎所有重要的必需氨基酸与高蛋白质饲粮有等同效应。此外,探讨了在低粗蛋白饲粮中添加甘氨酸和谷氨酸混合物或添加过量的必需氨基酸对肉鸡生产性能和粪便特性的影响,测定pH、水分、氮、尿酸、氨浓度以确定最佳粗蛋白质浓度,以使生产性能最大程度的发挥及降低粪便中氨的浓度。饲喂10~28日龄的雄性肉鸡复合试验饲粮。饲粮粗蛋白质含量降低19%以下对生产性能产生负面影响。添加甘氨酸和谷氨酸混合物到17%的粗蛋白日粮中提高了生产性能。降低含正常氨基酸水平的粗蛋白质至19%,显著降低了粪便中氮、氨、尿酸、水分、pH。这些结果表明,饲粮中粗蛋白质从23%减少到19%,但只要维持足够的氨基酸水平,10~28日龄的肉鸡氮的排放量显著降低,而且,由于pH和水分的减少,氨的挥发可能降低。与期望相反,饲粮中粗蛋白质降低到最低水平(19%)会产生更多的氨。所有这些因素可能减少舍内垃圾、改善空气质量并且降低通风率,降低排放的氨的浓度。  相似文献   

2.
吴信  印遇龙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2):5870-5871,5876
选用1 224头体重20 kg左右、体质健康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生长猪,以玉米—豆粕型为基础日粮,对照组日粮参照NRC(1998)猪营养需要标准来设计,研究了低N、低P日粮对生长猪生长性能和对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影响猪氮、磷营养需要的条件下,降低日粮中氮、磷能有效改善猪排泄物中氮、磷对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选用12头18月龄利木赞×鲁西黄牛杂交改良公牛,随机分成4组.利用全收粪法研究不同营养水平的日粮对肉牛蛋白质消化性能的影响。本研究日粮分为4组.包括2个不同能量组和2个不同蛋白质组。研究证明.在能量水平相同的条件下,粗蛋白表观消化率随蛋白质水平升高而升高;在蛋白质水平相同的条件下。粗蛋白的表观消化率随能量水平升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4.
绍鸭产蛋期适宜日粮粗蛋白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饲养试验、代谢试验及蛋品质测定等方法研究在等能条件下 (11.2 9MJ·kg-1) ,5种不同日粮粗蛋白水平 (15 %、17%、19%、2 1%、2 3% )对绍鸭开产后 5 2周内产蛋性能、饲料蛋白质吸收利用和蛋品质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 :不同日粮粗蛋白水平对绍鸭产蛋率影响不大 ,两者之间相关不显著 (P >0 .0 5 )。随日粮粗蛋白水平提高 ,试鸭平均蛋重增大 ,产蛋饲料报酬也相应较高 ,但盈利则相应减少。试鸭氮存留率随日粮粗蛋白水平提高而降低 ,但 15 %、17%、19%CP组之间无显著差异 ,而与 2 1%、2 3%CP组之间差异显著 (P <0 .0 5 )。除蛋重外 ,日粮粗蛋白水平对试鸭其它蛋品质指标无显著影响 (P <0 .0 5 )。研究表明 :绍鸭产蛋期适宜的日粮粗蛋白水平约为 17%~ 19% ,其相应的蛋能比为 15~ 17g·MJ-1  相似文献   

5.
选择体重35 kg左右的杂交商品猪36头,随机分为3个组,采食3种营养水平的日粮,研究营养水平对试验猪的生长肥育性能及胴体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营养水平对试验猪的日增重、饲料报酬和肉质无明显影响,对背膘厚和后腿比例影响显著。利用综合选择指数就各营养水平对试验猪的影响进行综合评定,结果显示:在35~100 kg体重阶段,高营养水平对杜莱商品猪的作用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
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研究不同理想蛋白(IP)水平对早期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及蛋白质利用的影响。80头(6·5±0·5)kg,(21±1)d的DLY(Duroc×Landrace×Yorkshire)断奶仔猪随机分配到5个处理(4重复/处理,4头/重复),分别接受14%、17%、20%、23%、26%IP水平的饲粮处理,5种饲粮中TDLys∶TDSAA∶TDThr∶TDTrp相同,均为100∶57∶62∶18·5,其他真可消化必须氨基酸与真可消化赖氨酸分别达到或超过NRC(98)推荐数值。TDLys占粗蛋白比例均为5%。结果表明,日增重和饲料利用率与IP水平之间呈现出极显著的二次曲线关系(P<0·01),IP水平分别为20·2%和21·3%时可获得最大日增重和最大饲料利用率。氮表观消化率与IP水平呈二次曲线变化规律(P<0·05),IP水平为18·07%时氮表观消化率最高。氮表观代谢率及蛋白质表观生物学价值(ABV)IP水平增加而线性下降(P<0·01)。尿氮排泄与IP水平呈二次曲线关系,总氮排泄随IP水平线性增加(P<0·01)。综合考虑生产性能、蛋白质利用及氮排泄,早期断奶仔猪适宜IP水平为21·3%。  相似文献   

7.
为开发高效生态环保型仔猪饲料,以粗蛋白含量为19%的高蛋白日粮为对照组,以粗蛋白含量分别为18%、17%、16%、15%的低蛋白理想氨基酸平衡日粮为试验组(试验Ⅰ、Ⅱ、Ⅲ、Ⅳ组),分别测定仔猪生产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及粪尿氮排放量,确定仔猪最适的低蛋白日粮组成;再以最佳低蛋白日粮为基础日粮,分别添加0(对照组)、0.2%、0.3%、0.4%、0.5%的专用复合酶制剂(试验1、2、3、4组),测定其生产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粪尿氮排放量。结果显示:与高蛋白日粮对照组相比,试验Ⅲ组日增体质量显著提高22.43%,料重比显著降低7.30%,粗蛋白的表观消化率极显著提高12.99%,粪尿氮排放量极显著降低38.86%;与最佳低蛋白日粮对照组相比,试验3组料重比显著降低4.62%,粗蛋白表观消化率极显著提高30.61%,粪尿氮排放量极显著降低62.88%。可见,蛋白质含量为16%的低蛋白氨基酸平衡日粮中添加0.4%的专用复合酶制剂,能有效提高仔猪的生产性能、粗蛋白表观消化率,降低料重比,减少粪尿氮排放量。  相似文献   

8.
早期断奶仔猪腹泻的营养性病因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章探讨了日粮种类和营养水平对早期断奶仔猪腹泻的影响。试验用了四种日粮(分别含多量动物饲科,少量动物饲料,无动物饲料和少量青饲料)和六种能量蛋白水平组合(能量3.9、3.45兆卡/kg,粗蛋白23%、20%、17%)。结果表明,仔猪腹泻程度与日粮种类和蛋白水平密切相关,与能量水平关系不大。无动物饲料或有青饲料的日粮组和蛋白水平23%的日粮组腹泻发生率显著(P<0.65)或极显著地(P<0.01)高于其他处理。日粮种类的影响取决于日粮的消化利用率。控制仔猪腹泻的营养措施包括提供消化利用率高的日粮和适当降低日粮的蛋白水平。  相似文献   

9.
采用3种不同蛋白质水平(产蛋宰〈80%:18%,16%,14%;产蛋率〉80%:20%,18%,16%)的等能日粮(11.29MJ/kg)对绍鸭进行饲养试验和氮平衡试验。在供试日粮蛋白质水平下,日粮粗蛋白水平对绍鸭体重、采食量及产蛋性能均没有显著影响(P〉0.05);蛋重与日粮蛋白质水平呈正相关(r^2=0.685);产蛋率以低蛋白组较高;总产蛋量3组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0.
低蛋白日粮相关问题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国内外大量的试验证明,畜禽日粮中氨基酸(AA)的种类、比例和数量如能满足动物所需,日粮蛋白水平可降低2~4个百分点,畜禽生产性能不变,同时,饲料转化率、畜禽氮沉积和氮排放、热应激能力均有所改善。但是,进一步降低日粮蛋白水平,无论如何保证AA的需要,动物的生长成绩均达不到理想水平,胴体脂肪含量有所上升。就这一现象,众多学者进行探讨,对传统的“蛋白质营养就是氨基酸(AA)营养”的理论提出质疑。低蛋白日粮(LPD)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开源节流,控制环境污染和改善动物体况等问题,因此具有广阔的前景。为了…  相似文献   

11.
0~28日龄高邮鸭日粮能量和蛋白质适宜需要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调查日粮能量和蛋白质适宜需要值对0~28日龄高邮鸭生长及日粮蛋白利用率的影响,探讨高邮鸭此阶段能量和蛋白质适宜需要值。选择0日龄健康、精神状况良好的高邮鸭360只,公母各半,随机分到9个处理组,每个处理4重复,每重复10只,分别饲喂由能量(11.70 MJ/kg、11.90 MJ/kg和12.12 MJ/kg)、蛋白(18%、19%和20%)3×3因子组合的9种日粮,饲养28 d,记录喂料和定期称重。21日龄时,从每个处理中按照平均体重选择4只,进行代谢试验。结果表明:0~28日龄高邮鸭在日粮能量值为12.12 MJ/kg时,高邮鸭采食量和增重值都明显比日粮能量值为11.70 MJ/kg和11.90 MJ/kg低,其饲料转化比也最大,达2.83∶1。试验中3个蛋白质水平均对高邮鸭0~28日龄的采食量、体增重等指标产生显著影响,但日粮蛋白质水平对0~28日龄高邮鸭的作用效应较能量值大,随着日粮能量值和蛋白质水平的升高,其采食量、体增重等指标显著降低。代谢试验结果表明,日粮能量和蛋白分别为11.90 MJ和19%时,氮沉积率最大。试验得出0~28日龄高邮鸭日粮的适宜能量和蛋白质适宜需要值分别为11.70 MJ/kg和18%。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不同营养水平对高产仔瘦肉型配套系不同杂交组合生长肥有猪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营养水平,大白♂×汉梅♀的生产成绩优于大白♂×长汉梅♀(P<0.01)。同一杂交组合在不同营养水平,试验全期大白♂×汉梅♀以中营养水平饲粮生产成绩最好,其次是高营养水平和低营养水平;而大白♂×长汉梅♀在同样三种营养水平下,试验全期其排忧顺序为高营养水平、中营养水平和低营养水平;屠宰性状,各组合间无差异(P>0.05),并均表现良好肉质;饲粮类型对各组合杂交猪内脏器官的影响变化不明显(P>0.05),对胴体瘦肉率略有影响,但统计分析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3.
植酸酶对仔猪饲粮能量和蛋白质利用率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选用48头长白×荣昌杂交仔猪进行2个2×2因子的代谢试验,每个试验均设2个有效磷水平(0 36%和0 26%)、2个植酸酶添加水平(0FTU/kg、750FTU/kg),共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设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仔猪。试验一为高能水平饲粮(DE:14 3MJ/kg),仔猪起始体重9 2kg;试验二为低能水平饲粮(DE:12 8MJ/kg),仔猪起始体重16 9kg,试验期二周。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饲粮中添加750FTU/kg植酸酶,改善蛋白质利用率,但对能量利用率没有明显影响。降低饲粮能量水平则降低能量和蛋白质利用率,降低饲粮有效磷水平则降低蛋白质利用率,低磷饲粮中添加750FTU/kg植酸酶时蛋白质利用率相似于或高于高磷饲粮。  相似文献   

14.
用相同营养水平日粮饲喂三种不同杂交组合即杜洛克×大围子(杜围组),大约克夏×大圈子(约圈组)及长白×大围子(长围组)杂种猪和三种不同营养水平日粮饲喂相同杂交组合(长围各组)杂种猪的饲养试验,其结果表明:相同营养水平组间,杜围组日增重,风干日粮利用率、能量及蛋白质利用率和胴体瘦肉率等指标均高于约围及长围组。不同营养水平组间,长围Ⅰ组日增重、风干日粮利用率、能量及蛋白质利用率等指标,均高于长围Ⅱ、Ⅲ组,而胴体瘦肉率则长围Ⅲ组高于长围Ⅰ、Ⅱ组,试验结果还说明,提高日粮蛋白质水平和降低能量水平,可提高胴体瘦肉率。从消化试验结果看出:风干日粮粗纤维增加,其营养物质消化率递减、日增重随之降低。为获得较高日增重,日粮粗纤维水平不超过6%为宜,而要获得较高胴体瘦肉率,粗纤维可适当增加。  相似文献   

15.
蛋白水平对舍饲辽宁绒山羊产绒性能及消化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索舍饲辽宁绒山羊对蛋白质的营养需要,采用单因子试验方法,选取辽宁绒山羊2周岁母羊15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5只,研究日粮不同蛋白水平(9.26%、10.06%、11.02%)对辽宁绒山羊产绒性能及消化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日粮蛋白水平对辽宁绒山羊产绒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日粮蛋白水平达到9.26%时,就能满足辽宁绒山羊山羊绒生长需要,日粮蛋白水平为10.06%,产绒量最高,为453.2 g,羊绒长度和绒层厚度也最高,羊绒细度最细,分别为5.72,5.31 cm和15.26μm,但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可能是由于绒山羊个体间差异所致;日粮蛋白水平11.02%组,尿氮、可消化氮、沉积氮、氮表观沉积率均最大,分别为3.13,8.07,4.94 g/d和43.94%,均显著高于蛋白水平9.26%组和10.06%组(P0.05),粪氮最小,为3.17 g/d,显著低于其余2组。从氮平衡来看,3组均为正平衡,能够不同程度地促进山羊绒的生长;日粮蛋白水平对粗纤维消化率无显著影响(P0.05);日粮蛋白水平对能量消化代谢无显著影响(P0.05)。配制辽宁绒山羊日粮,粗蛋白水平以11.02%为宜。  相似文献   

16.
试验采用完全随机设计,旨在评估在肉鸡低粗蛋白饲粮中添加与高粗蛋白日粮相等的必需氨基酸(EAA)的效果。即添加甘氨酸(Gly)和谷氨酸(Glu)混合物,或在低粗蛋白日粮中添加过量的EAA研究其对肉鸡生产性能和排泄物特性的影响,包括测定排泄物的pH、含水量、氮、尿酸的浓度,以确定达到最佳生产性能,减少排泄物中氨的浓度粗蛋白的最佳添加浓度。10~28日龄的雄性肉鸡饲喂8 d的试验饲粮。粗蛋白含量低于19%对生产性能产生消极影响。添加甘氨酸和谷氨酸混合物将蛋白含量提高到17%改善了生产性能。将含有标准氨基酸含量的粗蛋白降低到19%,排泄物中氮、氨、尿酸、含水量、pH显著下降。研究结果表明,饲粮中蛋白含量从23%降到19%,同时维持10~28 d的足够的必需氨基酸,结果氮的排放显著降低,而且由于pH和含水量的降低,可能减少了氨的挥发。相反的是,饲粮中蛋白降到最低水平(19%),产生了更多的氨。对于高浓度氨气的排放,所有的这些因素都可以改善畜舍的空气质量,降低通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冬夏两季分高低日粮蛋白质水平(粗蛋白13.5%和17.5%)用雅南、长×雅,约×雅,汉×雅,长×杜雅,共107头猪进行饲养试验,结果表明:季节对生长、肌肉 pH_1及系水力,基因型对日增重、饲料报酬及瘦肉生产力均有极显著效应(P<0.01),日粮蛋白水平则影响较小。日增重、屠宰率、眼肌面积,50及90公斤时 T_3及 T_4含量,90公厅时总胆固醇含量均存在极显著品种×季节互作效应(P<0.01),品种×日粮蛋白水平对日增重,头半棘肌 pH_(24)、熟肉率也存在极显著互作效应(P<0.01)。性状间相关分析表明:90公斤屠宰时AKP 和 LDH 活性与日增重和瘦肉率间存在显著相关(P<0.05),AKP 与饲料报酬及脂肪率间存在极显著负相关(P<0.01),90公斤血清总胆固醇含量与瘦肉率的相关和通径系数均显著(P<0.05),50及90公斤时血液生化指标与肉质性状间典型相关系数分别为0.478及0.536(P<0.05)。  相似文献   

18.
选取产奶量、乳成份、泌乳期及年龄、体重相近的 8头泌乳中期黑白花奶牛 ,随机分为 4组 ,每组 2头牛 ,采用 4× 4拉丁方设计。试验分为 4期 ,4种日粮分别为 :日粮 1,低蛋白水平无缓冲剂 (L PNB) ;日粮 2 ,低蛋白水平有缓冲剂 (L PB) ;日粮 3,高蛋白水平无缓冲剂 (HPNB) ;日粮 4,高蛋白水平有缓冲剂 (HPB) ,以研究日粮中添加鱼粉 ,热处理大豆粉以及缓冲剂对奶牛产奶量及乳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 :本试验条件下 ,所有日粮组比较 ,低蛋白组加入缓冲剂效果最好。低蛋白水平日粮中加入全脂大豆粉和鱼粉 ,产奶量和乳成分得到较好的改善。低蛋白水平日粮中加入缓冲剂 ,使产奶量显著增加 ,乳脂、乳蛋白、乳糖的合成增加 ,但高蛋白水平下加入缓冲剂对产奶量和乳成分没有显著影响。高低蛋白质水平加入相同缓冲剂 ,低蛋白质组的产奶量 ,乳成分产量均优于高蛋白质组。  相似文献   

19.
饲粮不同蛋白质能量水平对四岁梅花鹿生茸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探讨四岁梅花鹿生茸期饲粮适宜营养水平,本研究采用2(CP18%和15%)×2(GE17.15MJ/kg和16.32MJ/kg)二因子交叉设计,选用四岁(三锯)梅花公鹿40头,分为四个试验组,进行了饲养试验和消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饲粮蛋白质水平对鹿体增重有极显著影响(P<0.01),饲粮蛋白质水平为18%处理组鹿的体增重显著高于15%蛋白组;鹿茸产量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蛋白质消化率有极显著影响(P<0.01),高蛋白组显著高于低蛋白组;饲粮能量浓度对粗纤维消化率影响显著(p<0.05),高能量组显著高于低能量组;四岁梅花鹿生茸期饲粮中能量、蛋白质适宜水平分别约为16.4MJ/kg(GE)和15.9%(CP);平均每头鹿每天对消化能和可消化蛋白质的需要量分别为33.94MJ和330~360g。  相似文献   

20.
<正> 鉴于国外猪瘦肉率提高而肉质变劣的教训,我们结合肥育试验,连续四年对长大猪进行肉质测定,以便对其进行评价,使商品猪不但瘦肉量多而且肉质良好,同时结合饲养日粮的研究,以观察日粮中不同蛋白质水平对肉质的影响,为确定适宜的蛋白质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