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为明确施氮量对芝麻冠层结构和产量的影响,以郑芝98N09为供试品种,采用大田随机区组设计,设置4个氮肥处理(0、60、120和180 kg·hm~(-2)),研究了不同施氮处理对夏芝麻冠层结构、产量及品质等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施用氮肥显著提高夏芝麻冠层平均叶倾角、叶面积指数和叶片SPAD值,降低冠层透光率,显著提高夏芝麻单株蒴数、单蒴粒数、千粒质量、子粒产量、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其中以120 kg·hm~(-2)氮肥处理的平均叶倾角,净光合速率、子粒产量及蛋白质含量最高,2018年和2019年子粒产量分别为1 616.5和1 405.8 kg·hm~(-2),显著高于CK和其他氮肥处理。本试验条件下,120 kg·hm~(-2)氮肥处理的夏芝麻冠层结构适宜,株型最佳,产量和品质指标最好。  相似文献   

2.
郑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4,(15):4593+4596-4593
[目的]为了探索甘薯(Dioscorea esculenta)与芝麻(Sesamum indicum)套种的经济效益及甘薯对芝麻农艺性状的影响,为两种作物套种提供参考。[方法]以普通大田肥力为基础,甘薯选择匍匐型短蔓品种,芝麻选择中高秆、中早熟品种;试验采取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3处理水平(纯种芝麻、纯种甘薯、甘薯芝麻套种),以纯种甘薯和纯种芝麻作对照。[结果]甘薯芝麻套种效益均比单种其中一种作物高,较纯种甘薯增收4 971.79元/hm2,增幅达16.8%,较纯种芝麻增收4 192.65元/hm2,增幅达13.8%;甘薯芝麻套种使芝麻株高降低,降幅为9.0%,始蒴高度降低,降幅为10.4%,千粒重增加0.13 g,增幅为4.4%;套种的芝麻茎秆粗壮,综合抗性较强,子粒商品性佳,出油率提高。[结论]芝麻甘薯合理密度套种不仅可以增强芝麻的抗逆性,增加千粒重,提高子粒品质,而且可以提高种植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扩大我国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等。  相似文献   

3.
以短节密蒴型芝麻品种DW607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密度处理对其生长、干物质量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不同时期芝麻的株高、茎粗、地上部干物质量、地下部干物质量均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且随着生育期的推移,处理间差异逐渐明显;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芝麻单株蒴果数、每蒴粒数、千粒质量、单株产量也均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在种植密度为11.25万株/hm~2时最大,而产量则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种植密度为18.75万株/hm~2时产量最高,与其他处理相比差异显著,说明在一定的种植密度范围内,增加种植密度可以提高芝麻产量。  相似文献   

4.
4种肥料对芝麻干物质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芝麻生产中常用的4种肥料进行试验,研究其对芝麻干物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肥料能显著提高芝麻干物质产量。施用史丹利第四元素复合肥和丰收快车掺混肥时干物质积累高,施史丹利第四元素复合肥的芝麻折合产量1 921.28 kg/hm~2,较不施肥处理增产719.48 kg/hm~2,增产率59.9%;施丰收快车掺混肥料的折合产量1 893.14 kg/hm~2,较不施肥处理增产691.34 kg/hm~2,增产率57.5%。2种肥料均适宜山西芝麻栽培中施用。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春播芝麻高产的最佳栽培模式,以芝麻品种冀航芝2号和冀9014为试材,栽培模式设一穴双株宽窄行(宽行行距80 cm、窄行行距60 cm,密度16.7万株/hm~2)、一穴双株等行距(行距80 cm,密度16.7万株/hm~2)和一穴单株等行距(CK,行距60 cm,密度13.5万株/hm~2) 3个处理,研究了不同栽培模式对芝麻植株生长、根系发育、病害发生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一穴双株栽培模式在株高、主茎始蒴高度、叶面积和根系发育上具有优势,病害发生种类和程度变化不大,茎粗、千粒重和单株生产力有所降低,但产量较高。在密度为16.7万株/hm~2的一穴双株栽培条件下,冀航芝2号和冀9014采用宽窄行种植的株高、叶面积、始蒴高度、根系发育、千粒重、产量等均优于等行种植,其中千粒重分别增加了8.3%和3.2%,产量分别增加了7.9%和5.6%。一穴双株宽窄行(80 cm-60 cm)栽培模式更适宜在春播芝麻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垄沟集雨模式下不同垄宽对糯玉米子粒营养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以常规平作为对照(CK),研究了垄沟集雨模式下不同垄宽(50、60、70 cm)对糯玉米子粒营养物质积累、水分利用效率、植株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垄沟集雨模式下,随着垄宽的增大,糯玉米的株高、穗位高和地上部生物量逐渐降低。与常规平作相比,不同垄宽的垄沟集雨种植模式均能够提高糯玉米的子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其中,垄宽60 cm处理的糯玉米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经济系数均最高,指标值分别为20.47 t/hm~2、28.21 kg/(hm~2·mm)和0.36,分别较CK增加了18.19%、56.9%和9.09%;垄宽70 cm处理的子粒淀粉、蛋白质、可溶性糖和脂肪含量均高于其他处理。在华北地区垄沟集雨种植模式下,垄宽70 cm、株距27 cm有利于糯玉米子粒营养物质的积累。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代森锰锌胁迫喷施对芝麻子粒和外壳中锰和锌含量的影响,以郑州和南阳两地种植的芝麻为对象,分别在芝麻生长发育的不同时期喷洒不同剂量的代森锰锌。样品采集后,用微波密闭技术进行快速消解,再用原子吸收法测定样品中微量元素锰和锌的含量。结果表明,喷洒代森锰锌能够明显提高芝麻中锰、锌的含量,在芝麻开花期和终花期喷施70%代森锰锌(400倍稀释液),芝麻子粒和外壳中锰、锌含量增加较多。  相似文献   

8.
花生—芝麻间作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生—芝麻间作模式研究表明,在花生行间种植芝麻,随着芝麻种植行数的增加,花生产量呈递减趋势,但总收益比单纯种植花生或者单纯种植芝麻效益更高,其中以花生、芝麻间行比为6∶3的模式较为合理,可比单种花生或芝麻增收1050元/hm2以上。  相似文献   

9.
汪强  吴延华  赵莉  陈培  田东丰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7):16519-16522
[目的]建立较优的芝麻(Sesamum indicum)与花生(Arachis hypogaea L.)间作套种的配比及施肥技术。[方法]采用双因素(2种施肥方法和5种配比)随机区组设计,10个处理,3次重复,共30个小区,小区面积12.0 m2。2种施肥方法分别为C1[底肥(540 g/小区,(1∶4)、单作芝麻(CK1)和单作花生(CK2)。[结果]6行花生2行芝麻,每小区施底肥540 g复合肥+追肥90 g尿素处理,产值和土地当量比(LER)最高,分别为22 378.68元/hm2和1.56;芝麻产量641.64 kg/hm2,花生产量2 506.67 kg/hm2;产投比4.94;较单作花生、芝麻收益增加32.32%、95.97%。[结论]该研究可以为找到芝麻与花生的最佳种植配比和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不同药剂拌种对芝麻出苗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选用11种农药按种子量的0.2%对芝麻种子进行拌种处理,其中只有12.5%烯唑醇处理未出苗,其他10种药剂均可促进芝麻出苗。出苗率在70%以上的有:3%多抗霉素、22%辛吡乳油、40%辛硫磷、50%多菌灵、2.5%咯菌晴和70%甲基托布津处理。植株高度以70%甲基托布津处理最高,其次是2.5%咯菌晴和50%多菌灵处理。生物量以50%多菌灵处理的最大,其次是2.5%咯菌晴、70%甲基托布津和NEB拌种。综合出苗率、株高及生物量数据,在芝麻拌种处理防治根部病虫害时,推荐选用多菌灵、咯菌晴和甲基托布津3种药剂。12.5%烯唑醇显著抑制芝麻出苗,不能应用于芝麻拌种处理。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县马铃薯种植各地畦面宽度常有不同,一般以70~150 cm较多,从本试验应用不同畦面宽度处理种植结果来看,畦面宽度130 cm、种4行的处理比其他畦宽小区出苗早,齐苗快,出苗率高,结薯多,产量最高,经济效益非常显著,它的产量和效益分别为30 750 kg/hm~2和14250元/hm~2。产量比其他处理增产2%~10.8%,效益比其他处理增加12%~45.15%。因此,生产上应以畦面宽度130 cm左右栽培马铃薯较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较优的芝麻与花生间作套种的配比及施肥技术。[方法]采用双因素(2种施肥方法和5种配比)随机区组设计,10个处理,3次重复,共30个小区,小区面积12.0m2。2种施肥方法分别为C1[底肥(540g/小区,复合肥+追肥(90g/小区,尿素)]和C2[全部作底肥(540g小区,复合肥)]。五种配比(芝麻:花生)分别为M1(2∶4),M(22∶6),M(31∶4),单作芝麻(CK1),单作花生(CK2)。[结果]6行花生2行芝麻,每小区施底肥540g,复合肥+追肥90g尿素处理,产值和土地当量比(LER)最高,分别为22378.68元/hm2和1.56;芝麻产量641.64kg/hm2、花生产量2506.67kg/hm2;产投比4.94;较单作花生、芝麻收益增加32.32%、95.97%。[结论]该研究可以为找到芝麻与花生的最佳种植配比和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建立较优的芝麻与大豆间作套种的配比模式。方法: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6个处理,3次重复,共计18个小区,小区畦宽1.8m、沟宽0.5m,面积为18m^2。6种处理(芝麻:大豆)分别为T1(3行芝麻、3行大豆)、T2(2行芝麻、4行大豆)、T3(2行芝麻、6行大豆)、T4(4行芝麻、2行大豆、T5(CK,16行大豆)、T6(CK2、6行芝麻)。结果:初步得出了最优配比即3行大豆//3行芝麻处理,产值和土地当量比(LER)最高,分别为13117.2元/hm^2。和1.06;大豆产量1377kg/hm。,芝麻产量591.6kg/hm^2。;较单作大豆、芝麻收益增加6.92%、4.77%。结论:该研究为芝麻与大豆间作的最佳种植配比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索花生茬秋芝麻高产高效种植方式,从轻简化播种方式入手,研究了3种轻简化播种方式在表土墒情较高及较低的两个年份对芝麻(Sesamum indicum)出苗及产量和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花生收获后随即撒播芝麻种子和肥料,紧接着用旋耕机旋耕一遍的轻简化播种方式能较好地保证芝麻出苗,肥料利用率较高,芝麻生长较好,能获得较高的芝麻产量及效益,在农业生产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孙克刚  张子武 《中国农资》2000,(3):22-23,26
粉煤灰磁化复合肥是一种新型肥料,为探讨其对芝麻产量的影响,我们在汝南县砂姜黑土上进行了试验,粉煤灰磁化肥在芝麻上一般用量为801.9kg/hm~2左右。比等量N、P、K混合肥增产6.5%~9.6%,增产79.5~145.5kg/hm~2,最高产量施用粉煤灰磁化肥为1172.85kg/hm~2。芝麻产量为1658.7kg/hm~2;最佳产量施用粉煤灰磁化肥为801.9kg/hm~2,芝麻产量为1596.75kg/hm~2。  相似文献   

16.
为确定芝麻叶的最佳采摘时期和方式,确保经济效益最大化,于2017、2018年以白芝麻品种郑太芝3号为材料,设置初花期(T1)、盛花期15 d(T2)、盛花期30 d(T3)、终花期(T4)4个摘叶时期处理和摘一侧叶(D1)、摘全部叶(D2)2个摘叶方式处理,以不摘叶处理为对照(CK),研究摘叶时期和摘叶方式对芝麻叶产量、籽粒产量和植株性状及其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摘叶时期和摘叶方式对芝麻叶和籽粒产量的影响均达极显著水平。与CK相比,籽粒减产幅度表现为盛花期15 d摘叶>初花期摘叶>盛花30 d摘叶>终花期摘叶,其中盛花期15 d摘全部叶片2 a均减产73%以上,初花期摘全部叶片2 a分别减产50.80%(2017年)和53.33%(2018年)。芝麻叶产量表现为盛花期15 d摘叶>盛花30 d摘叶>终花期摘叶>初花期摘叶。芝麻叶营养成分测定结果显示,粗脂肪、粗纤维、维生素E、总糖和总黄酮含量随着摘叶时期推迟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以盛花期30 d摘叶最高;粗蛋白含量随着摘叶时期推迟而降低;总灰分和硒含量随着摘叶时期推迟而增高。盛花期30 d采摘全部...  相似文献   

17.
为简化高效配方施肥,以芝麻(Sesamum indicum Linn.)品种鄂芝6号为试验材料,通过"3414"田间肥效试验研究了氮、磷、钾不同施肥水平对其产量和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钾不同施肥水平对芝麻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以不同氮肥处理的影响最大。14个处理中以施尿素292.5 kg/hm~2、过磷酸钙249.0 kg/hm~2、氯化钾150.0 kg/hm~2的处理(N3P2K2)产量最高,为1 751.0 kg/hm~2;施尿素195.0kg/hm~2、过磷酸钙124.5 kg/hm~2、氯化钾150.0 kg/hm~2的处理(N_2P_1K_2)产量次之,为1 682.0 kg/hm~2;不施氮、磷、钾肥的处理(N_0P_0K_0)产量最低,为1 302.0 kg/hm~2。N、P、K最佳配施比例为10∶2∶7。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省和平牧场从1999年引种芝麻以来,种植面积迅速扩大,2001年达到400hm2,3年累计推广种植面积700hm2,平均产量1500kg/hm2,效益3500元/hm2以上.  相似文献   

19.
为了改善黑芝麻产量和效益偏低的现状,提高农户种植黑芝麻的效益,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多种组合物配方对黑芝麻产量和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硫酸锌、硫酸镁、钼酸铵均可以增加黑芝麻产量,但是三者的用量均不宜太高。黑芝麻专用丰产剂组合物的优化配方为:多效唑37.5~75.0 g/hm~2、磷酸二氢钾1 125~2 250 g/hm~2、硼砂375~750 g/hm~2、硫酸锌750~1 500 g/hm~2、硫酸镁3 750~5 625 g/hm~2、钼酸铵187.5~375.0 g/hm~2,对水750 kg/hm~2,该专用丰产剂能使黑芝麻较空白对照显著增产17.4%~24.6%,效益增加2 515.6~3 638.3元/hm~2。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8份芝麻品种在不同墒情条件下播种对出苗速度、出苗率及成苗率、生育期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足墒播种能加快出苗速度、提高芝麻出苗率和成苗率,延长芝麻生殖生长时期,增加芝麻单株蒴果数和千粒重,使产量得到提高.晋芝2号、辽品芝2号适合在西北干旱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