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一、试验目的通过不同品种谷子种植比较试验,结合种植结构战略部署,筛选适宜在和硕县栽培的高产、优质谷子新品种,为今后试验示范及大田推广提供依据。二、试验品种及来源供试品种6个,分别为张杂谷3号、张杂谷5号、张杂谷6号、张杂谷10号、张杂谷12号、张杂谷13号。6个参试品种均由张家口农业科学院提供。  相似文献   

2.
<正>"张杂谷"5号具有节水抗旱、适应性广、优质高产等优势。在早春低温、干旱少雨旱作农业区域,采用全膜覆盖种植技术,增产效果显著。现将旱地张杂谷5号旱地全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1播前准备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张杂谷"系列谷子品种进行营养成分的测定与评价。方法以"张杂谷"系列谷子品种张杂谷3号、张杂谷5号、张杂谷8号、张杂谷9号、张杂谷10号、张杂谷12号为研究对象,测定主要营养成分水分、淀粉、粗蛋白、粗脂肪、矿质元素、维生素的含量以及胶稠度和碱消值,并将"张杂谷"系列谷子品种营养成分与本地优质米冀张谷5号进行比较,对"张杂谷"系列谷子营养价值和食用品质进行综合评定。结果 (1)水分含量约为12.6%,各品种间无显著差异,保证了其他营养成分含量的可比性。(2)直链淀粉含量16.4%~20.2%,支链淀粉含量47.6%~53.5%,总淀粉含量65.7%~72.1%。(3)胶稠度97.3~127.3 mm,碱消值2.6~3.8。(4)粗蛋白含量10.4%~12.9%。(5)粗脂肪含量2.5%~4.0%。(6)矿质元素除了张杂谷8号含量较高,其他品种与冀张谷5号无显著差异。(7)α-VE含量为14.2~20.5μg·g~(-1)。结论 "张杂谷"系列谷子品种在实现高产的同时,保证了营养品质。张杂谷5号、张杂谷10号可作为优质杂粮在张家口地区推广种植;张杂谷12号、张杂谷3号、张杂谷8号、张杂谷9号虽然食用品质不及本地地理标志产品冀张谷5号,但适口性尚可,可满足不同层次居民的食用需求,进一步进行品种改良,提升食用品质,也可以将其作为原料开发其他用途。  相似文献   

4.
2016年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引进张杂谷3号、张杂谷5号、张杂谷6号、张杂谷13号、DH2号5个谷子品种,进行不同品种覆膜穴播适应性试验研究,从谷子生长状况、抗逆性、产量、品质等方面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张杂谷13号品质优良、米质上乘、抗逆性强、产量高,建议在原州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不同存储条件下"张杂谷"系列小米主要营养成分的变化。方法以"张杂谷"系列小米为研究材料,采用双波长法、索氏抽提法及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在-18℃、4℃、25℃、45℃和55℃贮藏条件下,存储时长1个月、3个月和5个月小米中淀粉、粗脂肪含量,及存储4个月维生素E (VE)的含量变化。结果 (1)淀粉:在-18℃的条件下,支链淀粉含量上升,直链淀粉含量下降,其中"张杂谷3号"和"张杂谷10号"小米中直链淀粉下降比较快;在4℃条件下,支链淀粉呈现上升趋势,直链淀粉呈现下降趋势;25℃储存的小米淀粉变化大,45℃及55℃条件下各品种直链淀粉含量快速下降。在4℃和-18℃条件下,3号小米总淀粉含量较高;45℃和55℃条件下储存,小米中总淀粉都有很大幅度的变化。(2)粗脂肪:在25℃及低于25℃的存储温度下,张杂谷"8311号"小米长时间储存粗脂肪含量变化最小;"张杂谷10号"在55℃以下温度储存粗脂肪含量变化趋势较缓;"张杂谷5号"在不同温度下随着时间的延长变化量差别不大,只有55℃下其粗脂肪含量变化较大;"张杂谷3号"在4℃及-18℃条件下对粗脂肪的保留最好,其次是25℃条件。(3)VE:不同品种小米中VE含量"张杂谷3号""张杂谷10号""张杂谷5号""张杂谷8311"。"张杂谷8311"明显低于其它3个品种,其VE含量仅为34.83μg·g-1,"张杂谷3号"、"张杂谷10号"和"张杂谷5号"VE含量差别不大,分别为76.19、70.55、60.11μg·g-1;"张杂谷10号"与"张杂谷3号"小米25℃贮藏VE的保留情况最好,"张杂谷5号"和"张杂谷8311"都是在4℃条件下VE保留情况最好。结论建议在25℃贮存"张杂谷"系列小米,且进行良好的通风,避光存贮。  相似文献   

6.
张杂谷以其高产优质、抗性强和种植效益好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随着张杂谷面积的逐年扩大,人们对张杂谷的品种需求和品质要求不断提高,张杂谷的品种选育、生产和产业化开发有着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本文介绍了两系杂交谷子张杂谷12号的选育过程,分析了其特征特性和适宜种植的区域,总结了其栽培技术,以指导该品种的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7.
张杂谷灌浆期杂种优势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张杂谷3号及其父本、5号及其父本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张杂谷及其亲本的灌浆特性。结果表明,子粒干重随开花后天数变化均可用Logistic方程拟合其灌浆曲线,拟合效果良好,且张杂谷植株在灌浆过程中干物质积累表现出"慢-快-慢"的生长规律。在相同的测定条件下,张杂谷3号、5号的平均灌浆速率均大于其父本。张杂谷3号前期的超亲优势为16.67%,中期为9.86%,后期无明显优势。张杂谷5号前期的超亲优势为50%,中期为5.17%,后期为73.91%。综合表现张杂谷5号的超亲优势大于3号。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环县引进张杂谷13旱地覆膜穴播高产栽培技术,包括播前准备、适期播种、田间管理、适时收获等内容,以期为环县张杂谷13旱地覆膜穴播高产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2010年,和硕县引进张杂谷3号、5号、10号在乃仁克尔乡试验种植,种植面积4公顷,当年667米2产量达200千克。随着张杂谷的试种成功,张杂谷种植面积不断增加,到2013年,全县张杂谷种植面积达33.3公顷,平均667米2产量达400千克。现将张杂谷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一、适栽品种1.张杂谷5号生育期125天,绿苗绿鞘,株高162.2厘米,穗长25.6厘米,穗型棍棒状,松紧适中,结实性好,穗粒重22.4克,千粒重3.1克,白谷黄米。综合性状表现良  相似文献   

10.
正"张杂谷"作为张家口市农业项目中一张亮丽的名片,享誉全国。"张杂谷"具有高产、节水、耐瘠、抗逆、耐旱及耐极端土壤状况的特性优点,且根系发达、抗旱性强、适应性广、优质高产等诸多优点,目前已经在我国河北省、内蒙古自治区、山西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山东省以及非洲等多个国家推广种植。但因为谷子作物自身的一些特殊性,使谷子的机械化收获一直很难实现,成为限制"张杂谷"种植面积的一个瓶颈。下面以张家口地区为  相似文献   

11.
巨鹿县2005年开始试种夏播杂交谷新品种——张杂谷8号。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省工的特点,示范面积逐年扩大,到2009年,全市张杂谷8号播种面积达到15万亩,  相似文献   

12.
<正>近日,河北省张家口市农科院研发的"张杂谷9号",通过河北省科技厅农作物新品种选育补助项目评审会评审,成为河北省首次评选出的三个优良农作物新品种之一。据了解,这意味着"张杂谷9号"将逐步取代"张杂谷3号"张杂谷5号",成为我国北方春播旱作区新的主栽杂交谷子品种。"张杂谷9号"是由张家口市农科院育成的两系  相似文献   

13.
张杂谷8号高产、稳产、优质、省工、高效,米色金黄、米粥清香,适口性好。现将其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播种。(1)播期:张杂谷8号生育期90天,在小麦收获后至6月25日为适宜播期。(2)播量:667平方米(1亩)用种量0.7~0.8千克。春播如果墒情  相似文献   

14.
文章主要介绍了张杂谷8号的特征特性及在河南省郑州市的高产栽培技术,为杂交谷子在河南的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针对当前棉花价格受市场因素的影响,并为尉犁县粮食作物种植探索新道路,尉犁县特引进根系发达、抗旱性强、适应性广、优质高产的谷子品种张杂谷5号和张杂谷10号试验种植,通过试验阐述张杂谷不同密度对生育期、农艺性状及产谷量的影响,为大面积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张杂谷3号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杂谷3号是近年来通渭县引进的小杂粮新品种,其高产、抗旱、米质优,适宜在通渭县推广种植。总结推广经验,提出栽培技术要点,为促进张杂谷3号在通渭县的大面积推广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宁夏南部山区张杂谷13号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引种示范推广实践,从适宜种植区域、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适时收获等方面总结了宁夏南部山区张杂谷13号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8.
为进一步提高吉林地区谷子单产水平,20112012年在吉林地区开展了张杂谷系列谷子杂交种的适应性鉴定和不同栽培密度对产量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张杂谷5号、张杂谷6号、张杂谷9号、张杂谷10和A2×7136等5份材料均较当地主推品种九谷11增产,增产幅度为3.63%2012年在吉林地区开展了张杂谷系列谷子杂交种的适应性鉴定和不同栽培密度对产量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张杂谷5号、张杂谷6号、张杂谷9号、张杂谷10和A2×7136等5份材料均较当地主推品种九谷11增产,增产幅度为3.63%14.77%。张杂谷5号在公顷保苗37.5万株时相比其他品种呈极显著水平,平均公顷产量达7 022.40 kg。该杂交种综合性状表现较好,米质优良,在吉林地区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价值。谷子杂交种单株优势强,适宜的留苗密度是提高产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张杂谷"高产、节水、耐瘠,有较强的适应性,另外具有良好的抗逆和抗旱性。"张杂谷"秸秆中粗蛋白质含量较高,尤其在蜡熟期更高。研究表明,用"张杂谷"谷草代替某些常规饲料原料饲喂奶牛、鸡、兔等动物具有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冷凉区覆膜谷子不同杂交种产量构成及水分利用效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山西冷凉区(年活动积温2 600℃)地膜覆盖条件下,对谷子不同基因型杂交种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品种之间的产量结果差异显著,张杂谷3号、张杂谷5号与张杂谷10号的分蘖成穗较高,产量处于较高水平;张杂谷5号的1个基本苗成穗3.82个,张杂谷3号出籽率达81%;分蘖成穗与收获指数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张杂谷5号、张杂谷10号水分利用效率(WUE)分别达11.72,11.77 kg(/mm.hm2),说明种植谷子杂交种不会引起土壤水分的亏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