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动物性产品中"瘦肉精"残留的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综述了“瘦肉精”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指出简易检验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气相色谱-质谱法(CG-MS)、毛细管区带电泳法(CE)和免疫分析技术(IA)是目前国内外用于检测CLB的常用方法,但都不是十分理想,新兴的滴金免疫技术(DIGFA)和生物传感器技术(BS)由于其明显的技术优越性,必将成为CLB检测技术的新宠儿。  相似文献   

2.
盐酸克伦特罗(CLB)作为一种主要的β-兴奋剂应用于畜禽肉制品生产中,用以提高肌肉和脂肪的比例并加快生长速度.在畜禽产品中过量残留会对消费者造成危害,因此被禁止在畜禽养殖中使用.CLB在家畜与人体内吸收好,而且与其他β-兴奋剂相比,它的利用率高,以至食用了含有盐酸克伦特罗的猪肉出现中毒现象.由于CLB通过饲料对动物的饲喂会残留在动物的肌肉与内脏组织中,对饲料中CLB进行监测也就显得尤为重要.经试验,应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检测饲料中盐酸克伦特罗,标准曲线r值≥0.999 95;变异系数(CV值)≤0.82%;检测回收率88.06%~100.33%;回收率标准偏差≤1.25%.  相似文献   

3.
动物性产品中“瘦肉精”残留的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综述了“瘦肉精”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指出简易检验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气相色谱-质谱法(CG-MS)、毛细管区带电泳法(CE)和免疫分析技术(IA)是目前国内外用于检测CLB的常用方法,但都不是十分理想,新兴的滴金免疫技术(DIGFA)和生物传感器技术(BS)由于其明显的技术优越性,必将成为CLB检测技术的新宠儿。  相似文献   

4.
盐酸克伦特罗快速检测试纸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盐酸克伦特罗(Clenbuterol,CLB) ,俗名“瘦肉精” ,具有“营养重分配”和“促生长剂”作用 ,20世纪80年代开始被广泛应用于畜禽生产。盐酸克伦特罗在动物体内具有吸收快、分布广、脂溶性高以及残留性积累和半衰期长等药理特性 ,人在食用残留有盐酸克伦特罗的肉品后易发生中毒。1997年以来我国政府先后颁布了一系列禁止使用盐酸克伦特罗的法律法规 ,农牧法 (2001)38号文规定ELISA方法为生猪尿样中盐酸克伦特罗快速筛选检测法。但由于ELISA检测对检测设备、环境条件、操作技能要求高 ,同时还受检测周期长、小批量检测成本高等因素的限制…  相似文献   

5.
盐酸克伦特罗在雅南猪和长雅猪肝脏中残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盐酸克伦特罗(Clenbuterol ,CLB),俗称瘦肉精,用于治疗人和动物的阻塞性支气管哮喘.20世纪80年代,美国Cyanamid公司意外发现CLB具有明显的促进生长、提高瘦肉率及减少脂肪的效果,于是CLB作为"营养重分配剂"和"促生长剂"被广泛应用于畜禽生产中.  相似文献   

6.
2003年12月至2004年11月,昆明市动物监督检验所开展了生猪“瘦肉精”的监测工作,现将检测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盐酸克伦特罗ELISA检测试剂盒农业部推荐的德国拜发(Biopharm)公司生产的盐酸克伦特罗(CLB)酶联免疫(ELISA)检测试剂盒。  相似文献   

7.
地乐胺是一种除草剂,对动物低毒,但由于地乐胺是脂溶性的,会在动物的脂肪组织积累,这种潜在的毒害作用还未被人们认识。目前,欧洲联盟已经取消了地乐胺的生产许可,我国尚无地乐胺在食品中容许残留限量标准,也没有针对性的检测标准。文章综述了地乐胺的特性、应用情况以及现有文献介绍的检测方法,以期引起人们对地乐胺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己烯雌酚是一种人工合成的非甾体雌激素,能有效促进动物生长,因而广泛应用于畜牧养殖业,但由于其易在动物体内残留并产生严重的致癌作用,许多国家已经禁止在饲料中添加己烯雌酚,但其偷用现象依然存在。本文就己烯雌酚的危害、残留及检测方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旨在制备性能优异的克伦特罗(clenbuterol,CLB)荧光免疫层析快速定量检测试纸条,为实现其产业化应用奠定基础。采用荧光胶乳微粒为标记物,以抗原包被浓度、膜干燥时间、混匀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及层析时间为单因素优化制备了CLB荧光免疫层析试纸条,并对该试纸条的检测限、特异性、临床准确度及添加回收率、精密度和稳定性进行了评价。最佳制备条件:抗原包被浓度2.0 mg/mL,膜干燥时间5 d,混匀反应时间1 min,反应温度25 ℃,层析时间15 min。评价结果显示,试纸条检测限可达0.35 μg/L;CLB与其他8种同类药物交叉反应率均小于0.8%,特异性良好;各批添加回收率在80%~120%之间,准确度达到要求;不同CLB浓度下变异系数(CV)均小于5%,符合精密度标准;此外,稳定性试验验证了该试纸条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10.
Clenbuterol诱导载酯蛋白D在猪脂肪组织中表达加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lenbuterol(CLB,盐酸克伦特罗),俗称瘦肉精。由于其在动物体内广泛残留,可能导致食用此类产品的人中毒而被禁止使用,但已有研究表明该制剂可显著减少猪脂肪沉积,因此,对其分子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将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本研究通过对家猪饲喂高剂量clenbuterol(≥1.5mg/kg体重),提高瘦肉率10%左右。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脂肪组织中与脂类代谢密切相关的4个基因研究发现,饲喂clenbuterol的猪脂肪组织内载酯蛋白D(apolipoprotein D,apoD)mRNA丰度增加超过2倍,而脂蛋白酯酶(lipoprotein lipase,lpl)、硬酯酰辅酶A去饱和酶(stearoyl-CoA desaturase,scd)和激素敏感脂酶(hormone sensitive lipase,hsl)mRNA丰度变化不明显。因此,推断clenbuterol通过改变部分脂代谢关键基因的表达来实现减少脂肪积累。载酯蛋白D可能是CLB应答基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科技进展     
《中国猪业》2013,(9):71-72
饲料中喹乙醇ELISA检测试剂盒的研制及性能分析喹乙醇是一类广谱抗菌药,但由于能使动物发生中毒或死亡,还会在畜产品中残留,国家规定禁止用于家禽及水产养殖,只能限量用于体重低于35 kg猪的饲料。为了研制快速检测饲料中喹乙醇的ELISA试剂盒(OLA-Ki)t,该研究用喹乙醇单克隆抗体(OLA-mAb)建立间接竞争ELISA方法,  相似文献   

12.
"瘦肉精"在动物生产中的非法使用以及近年来国内外发生的多起"瘦肉精"中毒事件对人类健康造成的危害和对生态食物链所造成的破坏已经引起世界范围的高度重视.1986年开始,欧美等发达国家已严禁畜牧生产中应用CLB.中国农业部在1997年3月以[农牧发(1997)3号文]严令禁止β-肾上腺能激动剂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但目前国内外非法使用情况仍非常严重[1].  相似文献   

13.
实验室诊断与检测对防治动物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至关重要,其不仅可早期发现传染源和隐性感染动物,而且可检测动物通过疫苗免疫后产生的抗体水平,为合理制定免疫程序提供科学依据。实验室诊断与检测动物布鲁氏菌病常规方法包括:一般实验室检查、免疫血清学试验和病原学检查;高新生物技术包括: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及荧光偏振试验(FPA)。目前,我国对该病诊断的国家标准主要是依据细菌学和血清学检测结果来确定。其中免疫血清学试验是我国最常用的诊断与检测方法,该方法不仅可用于动物布鲁氏菌病的诊断与检测,而且还用于人感染布鲁氏菌病的诊断与检测。但是,这种诊断与检测方法在我国已经使用半个多世纪,并且存在着许多弊端,诸如:非特异性反应、假阳性、前带现象或动物自身免疫抑制等,因此还远不能满足对动物布鲁氏菌病的防控需求。探索动物布鲁氏菌病的实验室诊断与检测新技术以及高新分子生物学技术的研究进展,对于早期开展动物布鲁氏菌病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早期确诊和防控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彭阳县虽采取扩建家畜改良点、保护基础母畜等措施扩量提质,但还不能满足当前畜牧业发展需要,致使跨区域引进动物活动日益频繁。在引进过程中,由于缺乏有效监管措施,致使输入性疫情时有发生,为有效防止外源性动物疫病传播,彭阳县采取引进动物申请、登记备案、检疫、检测、隔离以及监督检查等措施,对跨区域引进动物进行综合安全监管,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15.
实验室诊断与检测对防治动物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至关重要,其不仅可早期发现传染源和隐性感染动物,而且可检测动物通过疫苗免疫后产生的抗体水平,为合理制定免疫程序提供科学依据.实验室诊断与检测动物布鲁氏菌病常规方法包括:一般实验室检查、免疫血清学试验和病原学检查;高新生物技术包括: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及荧光偏振试验(FPA).目前,我国对该病诊断的国家标准主要是依据细菌学和血清学检测结果来确定.其中免疫血清学试验是我国最常用的诊断与检测方法,该方法不仅可用于动物布鲁氏菌病的诊断与检测,而且还用于人感染布鲁氏菌病的诊断与检测.但是,这种诊断与检测方法在我国已经使用半个多世纪,并且存在着许多弊端,诸如:非特异性反应、假阳性、前带现象或动物自身免疫抑制等,因此还远不能满足对动物布鲁氏菌病的防控需求.探索动物布鲁氏菌病的实验室诊断与检测新技术以及高新分子生物学技术的研究进展,对于早期开展动物布鲁氏菌病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早期确诊和防控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肉类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归根到底是基层动物检测环节出现问题,导致肉类食品安全隐患不能从源头杜绝。为此本文从基层动物检测工作中存在问题出发,着重提出相应解决对策,来保障肉类食品安全。1基层动物检疫现状动物质量检测和监督工作是关乎到我国食品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该环节主要起到预防控制疾病食品流入市场以及生产环节的治理和防治作用,以达到食品安全生产、流通和实用的目的,但目前在我国,动物检疫环节还存在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7.
对动物疫情进行调查研究、检测、检验以及诊断等,是兽医实验室的主要功能。现阶段,我国对动物防疫治疗与管理方面给予了高度关注,构建了动物防疫制度体系,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完善。县级兽医实验室由于受到多方因素的限制,例如,专业人才、技术设备和经济条件等,虽然能够对动物疫情进行实时监测,但并不具有良好的疫病诊断能力与检测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盐酸克伦特罗,俗称瘦肉精,目前,国内外检测其残留的方法主要有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毛细管区带电泳法(CE)、免疫分析技术(IA)和生物传感技术等方法。盐酸克伦特罗(Clenbuterol,CLB)简称克伦特罗,俗称瘦肉精,别名克喘素、氨  相似文献   

19.
千姿百态的动物,绝大多数是人类的朋友,然而,世界各地由于民族、信仰、生活习惯不一样,对待动物的态度也不尽相同。有的动物在一些国家是宠物,而在另一些国家却被划入禁忌之列而受到贬斥。孔雀在东南亚国家被视为美丽的象征,印度还把它定为国鸟。但在欧洲  相似文献   

20.
动物源性成分鉴定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和饲料以及多种生物制品的检测中,现有检测方法中基于16S rRNA基因的通用引物由于存在与部分物种的mt DNA序列错配,导致检测中可能会出现假阴性。本方法对16S rRNA引物进行了改进,提高了引物与多个物种mt DNA序列的匹配度,使得检测的特异性提高,适用范围更广。对近20种动物源性成分的检测显示均能获得良好的检测效果,同时还能根据产物大小初步判断动物种类,提高了检测的效率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