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0 毫秒
1.
杉木是我国最重要的速生用材造林树种,杉木林在我国人工林的发展中一直居于领先地位。位于杉木分布北缘地带的京山县虎爪山林场,杉木人工林面积已达1.5万亩,占全场总面积的1/3,蓄积量占1/2;根据规划设计,杉木林总面积将突破2万亩,蓄积量将达到20万m~3。现以该场1989年的森林经营方案调查材料为主要依据,对杉木人工林进行投入产出效果分析。一、杉木人工林的生产工艺及费用投入按照现行营林作业规程以及该场的林业生产实际和杉木生长规律,将杉木人工林的生产工艺划分为五个阶段。各阶段内的费用投入以亩为单位计算,各项工序的劳动定额依照该场现行标准统计。 1.植苗前阶段包括造林规划设计;种苗生产;林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林业经济界对林价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为合理制定林价奠定了基础。我们利用现有的研究成果,结合泰山林场的自然条件、营林水平,对油松人工用材林林价进行了初步探讨,以供有关方面参考。 1 林价计算选用的公式和有关项目的确定 1 计算公式的选用 林业部林计学(87)329号文件,提  相似文献   

3.
林价是森林资源进行资产化管理,立木资源进行市场的基础与前提,是考核营林工作经济效益的重要指针.林价制度的建立有助于推进林业的商品化进程,更有利于短周期工业用材林培育成本的核算.通过分析现行人工林林价水平的状况,提出了测算工业用材林较合理林价水平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4.
林价是森林资源进行资产化管理、立木资源进入市场的基础与前提,是考核营林工作经济效益的重要指针。林价制度的建立有助于推进林业的商品化进程,更有利于短周期工业用材林培育成本的核算。通过分析现行人工林林价水平的状况,提出了测算工业用材林较合理林价水平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5.
当前,林业经济体制改革急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是如何建立一个科学、实用的核算理论和方法,从根本上加强林业经济核算,以便及时准确的反映营林生产成果,这对于振兴林业是极为重要的。近年来林业经济界对此做过许多有益的探讨和研究,并已在序列林价、营林产值等计算理论和方法上有所突破,为建立营林经济核算体系打下了基础。本文以活立木成本核算为研究对象,提出了活立木序列标准成本(下称:C序列标准)的计算理论、方法及其运用,和同志们探讨。  相似文献   

6.
在林业生产过程中,经常需要求算林分单位面积上的蓄积量(M)、断面积(G)、立木株数(N)及平均胸径(D)。无统一运算程序,往往需要分别计算。这样工作量既大、又易出错,还需查找或记忆单株立木材积,给实际工作带来诸多不便。为此,作者根据多年营林调查设计经验,编制了求算这些调查因子的统一运算程序,以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林业的经营效果应从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来全面衡量,在鉴定经营效果时也表现出特殊性。长期以来,我国的营林生产一向实行事业管理,不计林价,只有投入,没有产出。而衡量林业  相似文献   

8.
营林是我国林业生产的基础。用比较正确的计算产值的方法,反映营林生产活动的实际成果,是促进林业生产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我国林业科研、生产和教学部门在这方面进行了许多的探讨。本文仅就营林产值的计算方法结合山东的实际情况,提出一些初步改革意见、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林价就是确保林业简单再生产资金及营林阶段利润之和,一般由四部分组成即投入的资金、资金的利息、应交的税收和经营的利润。传统的林价计算方法就是林业部林计学(87)329号文件提出,由孔繁文等创立,又经马双柱补充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林业生产的不断发展,人工林资源也在不断扩大,立木价格如何计量,成了林业生产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为此,我们对陕西、新疆的人工林营林生产费用做了一些调查。 由于林业单位经济管理人才少,经营管理粗放,基础工作十分薄弱,缺少管理工作原始记录,定额不准,会计帐目不全。在调查工作中,我们只能对不同类型单位的营林生产费用资料,采取不同的汇集、整理方法  相似文献   

11.
刘琎 《林业科技情报》2002,34(2):139-139
本文通过对实行林价和未实行林价制度的企业计算增加值和国内生产值的研究,探索了林业 企业关于林价如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提出生态经济级差地租的概念。生态经济级差地租可以作为计算森林生态经济效益的依据,其中生态经济级差地租Ⅰ反映了林地自然生产力的高低,生态经济级差地租Ⅱ则是由森林所处区域的生态需求大小所决定。生态供给能力调整系数(生态经济级差地租Ⅰ)和生态需求经济价格调整系数(生态经济级差地租Ⅱ)可作为各地区生态经济综合价格调整系数。  相似文献   

13.
基于2018年7-8月对我国杉木分布区进行的实地调查,总结整理了影响杉木人工林可持续经营的问题,包括"重栽疏养"、极端气候事件频发、做不到"适地适树"、群众造林积极性降低、林业部门投入减少以及木材价格波动频繁等问题。针对以上林农、林场、林业科研院所、林业局等相关林业部门存在的普遍问题,提出推动绿色生态优先发展、加大林场专项资金扶持力度、良种基地建设和技术推广、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加快林间混生套种以及林下经济建设、加大林地管理力度、提高应对极端气候事件危害能力、加强木材价格依法管理、着重杉木相关产品开发等相应的对策和政策,以期为杉木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提供理论上的支持。  相似文献   

14.
分类经营:新西兰林业的实践与借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西兰70年一贯制的多效林业经营模式, 在创造了人工林奇迹的同时亦带来了林业持续发展的政策危机和效益危机。新西兰林业分类经营近10年的实践初步成功, 是建立在人工林集约经营和政府扶持基础上的, 是以新西兰林产工业的市场培育和出口导向为动力的。比较借鉴:建议从集约经营工业人工林入手, 为我国林业的分类经营奠定坚实的基础;建议从提高林产工业产业素质入手, 为分类经营的实现培育市场。  相似文献   

15.
对森林认证及其在少林省份开展的认识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森林认证已经成为世界和我国林业部门、森林经营单位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森林认证已经成为世界林业的新趋势之一。通过对世界森林认证历史发展的分析,全面了解我国的认证工作,结合作者参加山东省速生人工林森林认证的经验,对在速生人工林认证期间遇到的困难进行梳理,并提出了解决方法和建议。希望能探索出少林省份在开展森林认证的适宜办法,努力使少林省份林业得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6.
Global climate change poses new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for forestry development, and therefore developing multiple-purpose forestry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strengthen forestry response to climate change. At present, plantation in China ranks the world first in area, but with relatively low productivity. Constantly expanding forest area and improving forest management for enhancing multiple functions and purposes of plantations are the key measures to upgrade plantation capacity to mitigate and adap...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我国人工林长期发展实践经验和“七五”“八五”期间针对我国人工林发展中存在问题所做的科技攻关成果进行归纳总结,为人工林的持续经营提供科技支撑。主要内容包括人工林培育上的6个方向(或目标),即定向、速生、丰产、稳定、优质和高效,以及按生态系统管理要求提出的人工林育林体系上的5个控制:遗传控制、立地控制、密度控制、植被控制和地力控制。按照上述6个方向和5个控制在人工林培育上的实施,人工林的长期生产力将会得以保持,人工林多功能培育效果也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8.
论中国林木引种驯化策略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王豁然  江泽平 《林业科学》1995,31(4):367-372
林木引种驯化已经成为现代林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现代林木引种驯化概念出发,对林木引种驯化策略进行了探讨分析,对于中国林业的持续发展,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低碳经济背景下中国森林可持续经营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低碳经济倡导以较少的温室气体排放实现经济发展目标, 强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相互协调。在发展低碳经济、应对气候变化过程中, 森林具有特殊的作用。同时, 发展低碳经济将会对森林和林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也必将对传统林业管理、林业政策、森林经营等形成新的机遇和挑战。文中讨论了低碳经济与森林的关系, 阐述了林业低碳经济的发展内涵和发展路径, 基于低碳经济发展理念, 提出积极推进森林多功能经营、通过认证助推森林可持续经营以及加强人工林生态环境管理的我国森林可持续经营策略。  相似文献   

20.
The development of plantation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forestry industry development in China because of its unique advantages. However, the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issues urgently require sustainable plantation development. FSC certification for sustainable forest management balances the economic, environmental and social benefits and contributes t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plantation. FSC certification for plantation is significantly important to China with the most plantation area in the wo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