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阿勒泰羊是优良的肉脂兼用型地方品种,以脂臀大、增长速度快,肉质口感好而著称。近两年,随着人们膳食结构调整,消费市场对尾脂的需求降低,对优质羊肉的消费量稳步增长,阿勒泰羊市场竞争力有所削弱,为此,运用特克赛尔羊与阿勒泰羊杂交,育成具有尾脂比重低、产肉性能高、高频繁殖的阿勒泰羊肉用新品系,有效增加羊的数量,通过育肥后上市,可以增加羊肉供应量,缓解羊肉供需短缺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阿勒泰羊是新疆阿勒泰地区的古老羊系,哈萨克绵羊品种的优良分支,在绵羊分类上尾肥臀羊品种,是新疆肉脂兼用的地方良种,是我区绵羊品种资源中珍贵的畜种。近十多年来,由于无计划地引种,阿勒泰羊本品种选育和保种工作跟不上,对该品种繁殖保存是极大的威胁。因此,对阿勒泰羊品种资源  相似文献   

3.
《畜牧与兽医》2016,(4):60-62
选择3月龄萨福克×阿勒泰杂交一代断奶公羔,经60 d舍饲方式育肥后,与4只同月龄、体重为组内均重的阿勒泰羊公羔一并进行屠宰试验,比较其产肉性能。结果表明:萨阿杂交一代公羔活重、胴体重、一级肉率、去尾脂屠宰率和净肉率等指标均高于阿勒泰羊公羔,且尾脂率由原来的15.75%下降到2.80%,杂交羔羊胴体外观评级达到"一级"标准。说明使用萨福克公羊杂交改良阿勒泰羊母羊,杂交后代的胴体品质得到了明显改善,符合人们对"低脂肪、高蛋白"的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4.
阿勒泰羊是哈萨克羊的一个优良分支,我国著名的肉脂兼用型羊品种。阿勒泰地区的哈萨克族牧民在特定的自然环境条件下世世代代精心选育出来的一个优良绵羊品种。因其有一个滚圆而肥大,全是脂肪生成的尾巴被称为大尾羊。其生长速度快,抗性强等特点使之不断引入全区以及区外一些省区,阿勒泰羊品种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合理的开发利用。文章从阿勒泰品种资源现有情况出发,针对该品种生产特性进行综合开发展望。  相似文献   

5.
阿勒泰羊原产区为新疆北部的福海、富蕴、青河和阿勒泰等县 ,是哈萨克羊中的一个分支 ,以体格大、肉脂生产性能高而著称。羔羊具有突出的早熟特性 ,早期生长发育快 ,抓膘能力强。近年来应用阿勒泰羊改良当地土种绵羊 ,杂交优势明显。鉴于和田地区羊体格小、生长慢、胴体产肉量低的情况 ,农十四师四十七团于上世纪 90年代初引进阿勒泰种公羊与当地土种绵羊和田羊在塔里木盆地南缘进行了杂交改良 ,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所以用阿勒泰羊改良当地土种羊是提高养羊经济效益、发展羔羊肉生产的方向。1 适应性纯种阿勒泰羊产于冬季严寒漫长、夏季凉爽…  相似文献   

6.
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研究MyoD基因遗传多态性与阿勒泰羊产肉量的关系,旨在为今后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方法提高阿勒泰羊产肉性能提供科学依据。本试验以120只阿勒泰羊周岁公羊为研究对象,选取MyoD基因的5'调控区和外显子1的部分片段,采用PCR-SSCP技术检测其遗传多态性,并与周岁体重进行关联分析,研究MyoD基因的多态性与阿勒泰羊产肉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MyoD-P1基因座(MyoD基因5'调控区)无多态性;MyoD-P2基因座(外显子1)有多态性,存在3种基因型:AA、AB和BB,测序结果显示该处发生了碱基突变A→G,为错义突变,该突变导致其编码的氨基酸由组氨酸变为丙氨酸,经关联分析发现,该突变对阿勒泰羊产肉性能有显著影响(P<0.05)。阿勒泰羊MyoD基因外显子1上的点突变可能是影响阿勒泰羊产肉性能的重要位点,MyoD基因可望作为阿勒泰羊产肉性能的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阿勒泰大尾羊不同部位脂肪组织沉积的变化规律,本试验选取90和270日龄健康、雄性阿勒泰大尾羊各6只,分别采集了90和270日龄时肾周脂、尾脂、腹部皮下脂肪组织样和血清,采用冰冻脂肪组织切片油红O滴染技术和Motic显微数字图像处理系统,测定脂肪细胞面积,并采用放射性免疫技术和酶联免疫法测定了血脂指标.结果显示,90日龄时,阿勒泰大尾羊尾脂脂肪细胞面积极显著高于肾周脂脂肪细胞面积(P<0.01),270日龄时,尾脂和腹部皮下脂肪脂肪细胞面积均极显著高于肾周脂脂肪细胞面积(P<0.01),但脂肪细胞的面积在尾脂和皮下脂肪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与90日龄相比,270日龄阿勒泰大尾羊肾周脂脂肪细胞面积显著增高(P<0.05),而尾脂脂肪细胞面积极显著降低(P<0.01);90日龄阿勒泰大尾羊血清中leptin和HSL含量极显著高于270日龄(P<0.01),而血清中AST和ALT含量极显著低于270日龄(P<0.01).结果表明,阿勒泰大尾羊从90日龄生长至270日龄时,肾周脂脂肪细胞面积呈增加的趋势,而尾脂脂肪细胞的面积呈减少的趋势,这种变化可能与血清瘦素、激素敏感脂肪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氨酶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8.
绵羊7号染色体46843356位点多态性与尾脂沉积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绵羊7号染色体上46843356位点多态性与绵羊尾脂沉积的关系,以尾型极端差异的阿勒泰羊、小尾寒羊、中国美利奴细毛羊以及萨福克羊为研究对象,利用PCR-RFLP检测该位点在群体中的多态性。结果表明:46843356位点在尾脂沉积能力较差的中国美利奴细毛羊和萨福克羊群体以AA基因型为主,而尾脂沉积能力强的阿勒泰羊群体则以GG和GA基因型为主,阿勒泰羊和小尾寒羊G/A等位基因频率比值为2.48和4.22,分别是萨福克羊的83倍和141倍。卡方检验结果表明,阿勒泰羊和小尾寒羊在该位点上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而中国美利奴细毛羊和萨福克羊在该位点上处于Hardy-Weinberg极度不平衡状态(P<0.01)。以上结果提示,绵羊7号染色体上46843356SNP位点在脂尾(臀)与瘦尾绵羊群体中存在较大差异,可作为理想的分子标记应用于高、低脂绵羊品种选育。  相似文献   

9.
搞好小尾寒羊肥羔生产促进肉羊养殖业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肉羊业发展还比较落后,虽然自60年代起从国外引进了一些肉毛兼用细毛羊和半细毛羊品种,开展了杂交改良工作,但以生产羊毛为主。我国的羊肉生产长期以来主要是育肥大羊或利用淘汰老残羊育肥,生产方式落后,周期长产肉水平低,肥羔生产基本还是空白。我国发展肉羊养殖业有一定的有利条件,因为我国有几个产肉性能较好的绵羊、山羊品种。绵羊有牧区的阿勒泰羊、乌珠穆泌羊,有农区的小尾寒羊、大尾寒羊和同羊等。山羊有陕南白山羊、南江黄羊、马头山羊、贵州白山羊、福清山羊等。尤其是小尾寒羊具有成熟早、生长发育快、产肉性能好…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钙蛋白酶抑制蛋白(calpastatin,CAST)基因多态性与新疆阿勒泰羊肉嫩度的关系,本试验以89只新疆阿勒泰羊为研究对象,运用PCR-SSCP方法对新疆阿勒泰羊CAST基因第1、2、21外显子进行多态性检测,采用DNA测序技术对结果进行测序,并与新疆阿勒泰羊肉嫩度进行关联性分析。结果显示,在第1和2外显子均未发现多态性,在第21外显子检测出AA、AB、BB 3种基因型,测序结果显示该处发生了A→G的突变。关联分析结果表明,该突变对阿勒泰羊肉嫩度有显著影响(P<0.05),初步推断AA基因型可能对阿勒泰羊肉嫩度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阿勒泰羊品种是哈萨克羊的一个优良类群,是新疆哈萨克牧民经过辛勤培育而形成的地方优良品种,因其原产地和种羊繁殖基地在福海,且尾臀硕大而曾经被人们称为福海大尾羊。随着品种质量  相似文献   

12.
阿勒泰羊属肉、脂兼用粗毛羊。适于肥羔生产,生长发育快,产肉能力强,且非常适应终年放牧。然而,近几年来,由于广大群众对羊肉品质的需求逐步提升,以及生态环境因素、遗传因素及选择因素等对其的影响,阿勒泰羊的生产性能逐渐下降,这给阿勒泰羊品种的生产及繁殖带来不良影响。笔者现就阿勒泰羊品种资源现状进行分析,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了阿勒泰羊品种发展思路,以供畜牧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3.
基本情况 新疆阿勒泰地区吉木乃县是阿勒泰大尾羊的主要产地之一,一直采取天然放牧为主的自繁自养的生产方式。2003年5月26日,牧户李某某首次从山东梁山引进58只小尾寒羊,其中种公羊3只,后备母羊55只。因李某某家中原来饲养着20只本地阿勒泰大尾羊,引进的小尾寒羊也未经隔离  相似文献   

14.
兰州大尾羊     
兰州大尾羊(Lanzhou Large-tailed sheep)原产于兰州市,是我国优良的肉脂兼用粗毛型地方绵羊品种,具有体格大、早期生长发育快、肉脂生产能力高、肉质鲜嫩、适应性强等特点.1989年兰州大尾羊被收录于《中国羊品种志》,2006年被列入《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  相似文献   

15.
不同杂交组合与世代5月龄羔羊产肉性能测定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5月龄断奶的陶赛特羊×细毛羊、萨福克羊×阿勒泰羊、陶赛特羊×阿勒泰羊之杂交一、二代羔羊(DXF1、DXF2,SAF1、SAF2,DAF1、DAF2)与同龄的新疆细毛羊(XX)和阿勒泰羊(ALT)经60d的舍饲强度育肥后,选体重接近组内平均值者各5只进行屠宰试验,测定其产肉性能。结果表明:DAF1、SAF1、DAF2、SAF2育肥公羔的宰前活重、宰后1h胴体重、宰后48h胴体重与"无尾屠宰率"均明显高于ALT,证明引进纯种肉羊陶赛特羊、萨福克羊与本地肉羊杂交,具有明显改进胴体一级肉率,增加后腿肉重,提高净肉率、骨肉比,以及提高本地肉羊胴体眼肌面积、减小尾重的作用,且有随世代增加而提高的趋势。但其与XX杂交,除DXF1有明显的杂交优势外,有随杂交世代增加而降低产肉性能的趋势。此外,胴体熟化排酸过程(48h)对杂种肥羔和纯种肥羔的胴体重、屠宰率均有影响,分别下降0.5~2.2kg和0·03~6·00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6.
大尾寒羊公羔断尾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关于肥尾羊断尾对产肉性能的影响,国外研究报道结果不一。国内关于肥尾羊断尾资料还未见报道。 大尾寒羊为我国优良地方品种,分布在黄河下游的河北、山东、河南3省相邻的平原农业区,以其成熟早、繁殖性能高、产肉脂多、皮毛品质好和肥尾硕大而闻名于全国。但是,近年来随着商品生产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多食用瘦肉和植物油,羊尾脂不好销售,价格也低。因此,我们对大尾寒羊公羔进行了断尾试验,以探讨其生长发育、胴体结构、产肉性能和体内脂肪分布的变化规律,为大尾寒羊的羊  相似文献   

17.
无角陶赛特和萨福克羊在新疆的杂交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9年新疆从澳大利亚引进无角陶赛特和萨福克肉羊,在全区8个地州与当地棉羊进行了杂交试验。杂种后代具有明显的父本特征和杂交优势,285只羔羊屠宰结果表明,无角陶赛特或萨福克公羊与哈萨克羊、阿勒泰羊、蒙古羊、卡拉库尔羊、当地粗毛羊或低代细毛杂种羊的杂交后代,在相同的饲养管理条件下,4-6月龄屠宰前活重比对照组高3-8公手,胴体重高1-5公斤,净肉重高1-5公斤,尾脂重减少1-2公斤。一般4-6月龄  相似文献   

18.
呼伦贝尔羊属短脂尾型肉用绵羊品种,抓膘增重快,耐寒耐粗饲,适应性强,体格大,产肉多,屠宰率和净肉率高,附加值工业用途丰富.为了更进一步掌握它的产肉性能和生长发育特点,指导育种工作,对不同年龄段的羯羊进行了屠宰试验,并对各项指标详细分析.其屠宰率和净肉率分别为8月龄羊达47.2%和38.3%;育成羊达48.8%和40.3%;成年羊达52.1%和43.6%.不断选育提高个体产肉性能,提倡生产羔羊肉,增加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9.
对2.5月龄断奶公羔经60d舍饲强度育肥后,选择体重接近组内平均值的DAF1、SAF1、DAF2、SAF2与同龄ALT各4只进行屠宰试验,测定其产肉性能。结果表明:DAF1、SAF1、DAF2、SAF2杂交公羔宰前活重、宰后1h胴体重、一级肉率和去尾脂屠宰率、净肉率等指标均高于ALT羊,尾脂率由原来的15.75%下降到1.06%~2.79%,杂交羔羊胴体外观评级达到“1级”标准。说明用陶赛特羊、萨福克羊对阿勒泰羊改良后,其胴体品质得到明显改善,更加符合现代人们追求“高蛋白、低脂肪”的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20.
为了充分利用阿勒泰羊在7月龄阶段生长速度快的特性,同时减少因冷季饲草料短缺而引起的掉膘甚至死亡,笔者选择7月龄阿勒泰羊开展冷季舍饲育肥试验。选择当年4月份出生的阿勒泰羊,于7月龄(11月)时开展冷季60 d舍饲育肥试验。结果显示,育肥羊平均增重16.01 kg、日增重0.27 kg,增重显著。此次试验为后期开展7月龄阿勒泰羊冷季舍饲育肥,增加优质羔羊肉的供应量,改善传统冬季出栏羔羊匮乏的局面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