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该文以杧果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外植体与不同灭菌方法对杧果组织培养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杧果组织培养适宜外植体为室内沙培杧果带腋芽茎段;最适灭菌处理为酒精30s+0.1%Hg Cl2灭菌8min。  相似文献   

2.
“金薄香”核桃组培中灭菌及防止褐变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金薄香"核桃的茎段为外植体试验材料,对其外植体材料灭菌和组织培养过程中褐变的防止措施做了探讨。结果表明:于较细的外植体A用0.075%HgCl2处理4 min效果最佳;对于较粗的外植体B用0.1%HgCl2处理4 min效果最佳。采用前期暗培养、缩短转瓶时间(以10 d期)和培养基中添加活性碳2.0 g.L-1的方法能使褐变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3.
以油茶(Camellia oleifera L.)茎段为材料,通过外植体消毒方法的正交试验、外植体采集时间和培养基质试验,提出了一种油茶无菌芽培养的新方法:在4,5月份或9,10月份,采集半木质化茎段,清洗后采用75%酒精消毒5 s和0.1%HgCl2消毒10 min的组合进行处理,接种在含有改良MS液体培养基的河沙基质中,新萌发的嫩芽接种至MS固体培养基培养7 d,未污染的无菌芽可用于下一步的组织培养。此方法可有效避免褐化,降低污染率,不需频繁转接,且有效萌芽率高,最高可达90.91%。  相似文献   

4.
黎萍  彭靖茹  苏文潘  石兰蓉  李慧敏  黄惠芳  黄强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2):19698-19699,19702
[目的]筛选出适合木薯组织培养的灭菌体系,为加快木薯组织快繁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木薯品种GR891的腋芽为外植体,研究经甲基托布津杀菌剂处理和无处理外植体分别采用不同组合、不同处理时间对其表面灭菌的效果,同时研究6-BA和6-BA与NAA组合对丛芽诱导培养效果的影响。[结果]经甲基托布津杀菌剂处理后用体积分数75%乙醇消毒10 s+质量分数0.1%升汞处理8 min效果最好,外植体存活率为61.3%;以MS+6-BA 1.5 mg/L+糖30 g/L+琼脂6.5 g/L培养基诱导培养芽效果最好,有的丛芽能达到7~9株,丛芽生长速度快,健壮。[结论]建立了木薯GR891组织培养外植体灭菌与增殖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寻求省沽油组织培养中适宜的外植体灭菌方法。[方法]研究了70%乙醇、0.1%HgCl2、0.1%HgCl2+70%乙醇组合在不同灭菌时间内对外植体生长的影响。[结果]适宜的外植体灭菌技术:茎尖用1%HgCl2+70%乙醇处理时间分别为5 min+50 s,成活率100%;茎段用1%HgCl2处理时间为15 m,成活率95%;幼叶用1%HgCl2处理时间为12 min,成活率85%。[结论]1%HgCl2+70%乙醇、1%HgCl2是省沽油外植体的有效灭菌剂。  相似文献   

6.
用野生木香的带腋芽茎段作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试验结果表明:在5月份取其茎段的中部作外植体,70%酒精表面灭菌5s,0.1%升汞溶液灭菌8~10min,表面灭菌方式效果最好;利于诱导的培养基为Ms 2.0mg/L6-BA 0.1mg/LNAA,利于继代的培养基为MS 2.0mg/L6-BA 0.05mg/LNAA,温度23.5-24℃、光照10h/d、光强3000 1x、蔗糖3%。  相似文献   

7.
楸树组培中材料灭菌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楸树茎段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灭菌方法对离体组织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1.25g/l多菌灵浸泡30min+酒精棉球擦拭外植体+(400mg/l青霉素+200mg/l链霉素) 浸泡20min+0.1%升汞8min灭菌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
以欧月茎段为材料,分别对欧月初代培养的最佳灭菌时间和最适灭菌试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欧月外植体用0.1%氯化汞分别处理5、10、15 min后通过统计数据所得最佳灭菌时间为15 min,萌芽率接近100%、污染率降至6.67%。欧月外植体用6%次氯酸钠分别处理15、20、25 min后通过统计数据所得最佳灭菌时间为25 min,萌芽率接近90%、污染率为13.33%。  相似文献   

9.
菊花愈伤组织的诱导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茎段和花瓣作外植体,研究菊花组织培养中愈伤组织诱导的最适条件。将接种后的外植体放在22~25℃,光照1500~2000lx的环境条件下进行培养,结果发现以茎段作外植体时,在MS附加6-BA2mg/L NAA0.2mg/L的激素浓度下有利于愈伤组织的诱导,花瓣未诱导出愈伤组织。外植体灭菌,使用升汞灭菌4min即可达到灭菌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山苍子外植体的诱导方法。[方法]以不同类型、不同采集时间的山苍子茎段为外植体材料进行组织培养研究。[结果]以0.1%氯化汞对外植体处理10 min效果较好,此时外植体污染率为40.0%,死亡率为15.0%;以顶芽以下2~5个芽的茎段进行初始诱导效果较好;1月份为最佳取材时间,此时诱导率高达81.1%,污染率仅为11.7%;初始诱导中,以改良MS+1.0 mg/L 6-BA+0.2mg/L NAA培养基为最适培养基配方。[结论]1月采集的半木质化茎段用0.1%氯化汞消毒10 min后,以改良MS+1.0 mg/L 6-BA+0.2 mg/L NAA培养基可较好诱导山苍子幼苗。  相似文献   

11.
以野鸭椿(Euscaphis japonica)茎段、叶片和根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不同浓度的6-BA、NAA进行愈伤组织诱导试验。通过对比试验,研究了不同外植体、灭菌剂及灭菌时间、激素对野鸭椿组织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对外植体灭菌用0.2%的升汞溶液,灭菌8min效果最好。以6-BA1.5mg/L+NAA1.5mg/L的激素组合最有利于野鸭椿茎段愈伤组织的诱导,其诱导率最高,可达100%。  相似文献   

12.
黄连木组织培养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寻黄连木的组织培养繁殖技术,为进一步开展品种改良奠定基础。[方法]以2年生嫁接苗茎段为外植体,通过诱导腋芽进行启动培养试验。分别研究不同灭菌剂与灭菌时间、不同抑制剂以及不同光照条件等对黄连木组培效果的影响。[结果]试验初步得出,用0.1%升汞灭菌黄连木外植体较合适的时间为8~12min,半木质化茎是最合适的诱导腋芽的茎段;对于抑制褐变方面,使用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相对较好些;而在培养初期,光照强度对腋芽的诱导情况影响不大。[结论]黄连木组织培养过程中极易出现褐变现象,而且污染率也很高,生产中应注意采取适当的技术措施避免该现象。  相似文献   

13.
以野鸭椿(Euscaphis japonica)茎段、叶片和根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不同浓度的6-BA、NAA进行愈伤组织诱导试验.通过对比试验,研究了不同外植体、灭菌剂及灭菌时间、激素对野鸭椿组织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对外植体灭菌用0.2%的升汞溶液,灭菌8 min效果最好.以6-BA 1.5 mg/L+NAA 1.5mg/L的激素组合最有利于野鸭椿茎段愈伤组织的诱导,其诱导率最高,可达100%.  相似文献   

14.
红腺忍冬腋芽萌发与诱导研究(英文)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广西山银花的种植品种红腺忍冬带腋芽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不同灭菌方法、取材季节、激素和椰子汁对腋芽萌发或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较适宜的外植体灭菌处理为75%酒精浸泡25 s,再用0.1%升汞溶液(加吐温-80)处理6 min,腋芽萌发率可达到53.3%;在春季取的外植体,其灭菌效果最好,腋芽培养7 d即可萌发,而以秋季取的外植体灭菌效果最差,腋芽需培养12 d才可萌发。腋芽萌发诱导较适宜的培养基为MS+6-BA 3.0 mg/L+KT 0.5 mg/L,腋芽增殖继代培养较适宜的培养基为MS+6-BA 2.0 mg/L+KT 0.5 mg/L。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影响红腺忍冬外植体消毒灭菌和芽诱导效果的因子,为开发红腺忍冬组培快繁技术提供依据。【方法】以红腺忍冬带腋芽茎段为外植体,按不同灭菌时间(10、12、14、16 min)、外植体取材季节(春、夏、秋、冬)、茎段直径大小(0.79、0.51、0.27 cm)和处理部位(未木质化、半木质化、完全木质化)分别进行腋芽诱导。【结果】以0.1%升汞加吐温灭菌14 min的外植体芽诱导率最高,为41.19%;未木质化茎段的芽诱导率最高,为41.36%;春季和秋季是比较理想的取材季节,外植体的芽诱导率分别为41.61%、39.42%;以平均直径为0.79 cm的茎段进行初代培养,芽诱导效果最好,诱导率为41.81%,芽平均高度为2.35 cm,平均叶片数为6.06张。【结论】选择未木质化、直径大小为0.79 cm左右的茎段,在春季和秋季取外植体,以0.1%升汞加吐温灭菌14 min,均可获得较理想的外植体芽诱导效果。  相似文献   

16.
天女木兰组织培养中有效获得无菌外植体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探讨天女木兰组织培养中无菌外植体的有效获得,将天女木兰外植体分为种子和其他3种(侧芽、带侧芽的茎段、顶芽)外植体进行研究.天女木兰种子分为3种不同类型消毒,进行材料污染率、萌发率及成苗率的统计.其他3种外植体(侧芽、带侧芽的茎段、项芽)采用L9(34)正交设计,统计无菌率.结果表明:天女木兰种子消毒时间为4 min的Ⅲ型试材为最适外植体,成苗率可达70%.采用正交设计的3种外植体的最优水平组合为A1B2C3,即外植体为侧芽,消毒剂为0.1%HgCl2,消毒时间为12 min.  相似文献   

17.
文冠果良种选育时间长,优树数量少,用于组织培养的营养器官外植体更少,能否用少量试材减少消毒损失和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无菌外植体,成为该树种优树组织培养扩繁的关键环节。本文以文冠果休眠枝条茎段为试材,采取不同消毒方法,MS为基本培养基,进行组织培养,结果表明:文冠果茎段消毒的最佳方式是5%NaClO点滴叶腋处+75%酒精30s+0.2%HgCl28min(附加吐温-20 2滴)+75%酒精30s;诱导茎段产生不定芽的最佳激素组合是MS+6-BA1.0mg/L+IAA2.0mg/L;茎段在最佳激素组合下培养67d平均可切取新芽12.10株。  相似文献   

18.
以青蒿茎段为外植体材料进行组织培养研究,结果表明:0.2%的HgCl2浸泡10 min对青蒿茎段材料灭菌有较好的效果;具腋芽的外植体在MS+6-BA(0.5~1.5)mg/L、MS+(0.01~0.05)mg/L TDZ、MS+1.0 mg/L 6-BA+0.2 mg/L IBA培养基上培养,腋芽都能萌发生长,在MS+(0.01~0.05)mg/L TDZ、MS+1.0 mg/L 6-BA+0.2 mg/L IBA培养基上培养,能诱导茎段产生大量不定芽;具有腋芽基部周围细胞的茎外植体在MS+0.5 mg/L 6-BA、MS+(0.01~0.05)mg/L TDZ培养基上培养,在其原腋芽处产生了大量丛芽。  相似文献   

19.
红腺忍冬外植体灭菌与芽诱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影响红腺忍冬外植体消毒灭菌和芽诱导效果的因子,为开发红腺忍冬组培快繁技术提供依据。【方法】以红腺忍冬带腋芽茎段为外植体,按不同灭菌时间(10、12、14、16min)、外植体取材季节(春、夏、秋、冬)、茎段直径大小(O.79、0.51、0.27cm)和处理部位(未木质化、半木质化、完全木质化)分别进行腋芽诱导。【结果】以0.1%升汞加吐温灭菌14min的外植体芽诱导率最高,为41.19%;未木质化茎段的芽诱导率最高,为41.36%;春季和秋季是比较理想的取材季节,外植体的芽诱导率分别为41.61%、39.42%;以平均直径为0.79cm的茎段进行初代培养,芽诱导效果最好,诱导率为41.81%,芽平均高度为2.35cm,平均叶片数为6.06张。【结论】选择未木质化、直径大小为0.79cm左右的茎段,在春季和秋季取外植体,以0.1%升汞加吐温灭菌14min,均可获得较理想的外植体芽诱导效果。  相似文献   

20.
以木薯优良品种GR911为材料,以MS+6- BA 1.0 mg/L为培养基,研究了不同的消毒剂、外植体的选择、GA3和维生素C浸泡外植体对木薯品种GR911腋芽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0.1% HgCl2溶液对木薯GR911茎段消毒7 min较为合适,2% NaClO溶液较适合于木薯GR911茎段消毒;春季取材较适合木薯GR911腋芽萌发的诱导;接种前用维生素C浸泡外植体能有效减少木薯GR911组织褐化.用GA3浸泡木薯GR911外植体,有利于加速腋芽的萌发和提高腋芽萌发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