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新型鸭瘟的诊断和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型鸭瘟(new duck plague)是一种由新型疱疹病毒引起的传染病.该病同鸭瘟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都极为相似,使用已有的鸭瘟疫苗、高免血清、高免卵黄抗体及药物均不能有效防治该病,给我国养鸭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对山东省某养鸭场发病症状比较明显的病鸭采取临床剖检、病理组织学观察、病毒的分离鉴定以及血清学检查等诊断措施,确诊该鸭场病鸭感染的疾病是新型鸭瘟.详细介绍了该次新型鸭瘟的诊断过程,旨在为生产中新型鸭瘟的诊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 RA)感染而发生的一种传染病.该病对肉鸭的主要危害是影响肉鸭的生长,饲料报酬低,效益降低.该病还可引起鸭产品的质量下降,造成经济损失.现将近年来对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肉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病毒性肝炎病毒引起的雏鸭的一种急性、烈性和致死性传染病,该病发病急,传播迅速且死亡率高.自然条件下,鸭病毒性肝炎病毒仅感染雏鸭,以10~ 15日龄雏鸭发病最多,死亡率可高达90%,给养鸭业带来了巨大损失.为让广大肉鸭养殖户在饲养过程中防患未然,对该病有个明确认识,笔者特将此病的发病及诊断情况总结如下,供广大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4.
鸭坦布苏病毒病是引起蛋鸭产蛋下降、雏鸭神经症状为主要特征的鸭重要传染病,严重危害养鸭业健康发展。正确诊断鸭坦布苏病毒病对防制该病极为关键。本文就该病病原分离鉴定、血清学诊断、分子生物学诊断三方面展开阐述,以期弄清该病诊断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病毒性肝炎病毒引起雏鸭的一种急性、烈性和致死性传染病,该病的特征是发病急,传播迅速,死亡率高,可达90%以上,主要危害4~10日龄雏鸭。本文通过对某鸭场发生鸭病毒性肝炎的诊断,从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实验室诊断、防治等方面对该病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6.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又称鸭传染性浆膜炎,其病原为鸭疫里默氏杆菌、革兰氏阴性菌.该病是近几年造成肉鸭严重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笔者对门诊资料记载的171例鸭病进行了统计分析,其中鸭疫里默氏杆菌病83例,占48.54%,现将该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和诊断治疗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鸭传染性浆膜炎是一种以心包、肝脏、输卵管、气囊和脑膜等器官发生纤维素性渗出炎症为特征的禽类接触性传染病.该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鸭感染后发育停滞,迅速消瘦,大部分病鸭表现为急性或慢性败血症经过.该病严重危害鸭群的生长繁殖,降低养鸭场的生产性能,给养鸭企业带来不小的经济损失.本文对鸭传染性浆膜炎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防治措施进行了简要介绍,以期为广大养鸭户和养鸭企业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8.
雏鸭病毒性肝炎的诊断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鸭病毒性肝炎是危害养鸭业的重大传染病之一,严重危害着我国养鸭业.在该病的诊断上,依据其发病日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做出初步诊断,但确诊和病毒定型必须依赖进一步的病原学和血清学诊断.此文根据多年来有关学者对该病的研究,概述了该病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比较了各种血清学诊断方法的优劣.并认为建立一种快速而准确的分子生物学诊断方法是该病诊断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鸭瘟的实验室诊断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鸭瘟(duck plague)又称鸭病毒性肠炎(duck virus enteritis,DVE),是由鸭瘟病毒(duck plague virus)引起的鸭、鹅和天鹅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其特征为血管破坏、组织出血、消化道黏膜破溃、淋巴器官损伤和实质器官变性.该病传播迅速,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严重威胁养鸭业的发展.主要对鸭瘟病毒的病料采集和保存、分离培养、理化特性及血清学诊断进行了阐述,以期为更好地防控该病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2013年4月份,河北省临西县一棚养2周龄肉雏鸭,有近100多只雏鸭出现困倦、不食、眼和鼻有分泌物、呼吸困难、下痢、共济失调和抽搐等症状。第4天时开始部分死亡,经诊断确诊为鸭传染性浆膜炎。该病是鸭的常发病,本文就该病的诊断防治做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