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辽宁省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粮食作物的稳产高产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辽宁地区水资源短缺且利用效率低,改变传统大田作物高耗水种植模式和提高水利用效率是当务之急。文中从辽宁省水资源现状入手,在分析了节水灌溉和旱作农业技术研究与应用的基础上,提出辽宁省发展节水农业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相应对策,期望为实施国家节水增粮行动,推进全省66.7万hm2滴灌节水农业工程建设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2.
刘琳 《北京农业》2014,(30):263
辽宁省水资源具有总量偏少,年内降水量变化大的特点,但辽宁是农业大省,耕地资源面积广,农业灌溉用水量大,水资源的状况与农业生产不相匹配。基于此,对辽宁水资源的特点和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指出辽宁省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辽宁省水资源与农业生产的平衡,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为了更好地实现对辽宁省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程度的评价,应用农业水资源复合系统的理论,将Delphi与AHP法相结合,构建了包括3层、18个指标的辽宁省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并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辽宁省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现状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辽宁省农业水资源可持续隶属度为0.457 6,可持续隶属度最高的城市是沈阳,为0.742 3。该评价指标体系能够真实反映辽宁省农业水资源可持续状况。  相似文献   

4.
宗长波 《乡村科技》2020,(10):125-126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对农业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解决当地农业发展水资源匮乏问题,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进一步提升农民收入,同时也是新形势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客观要求。但因种种因素的存在,最终导致工程建设不符合标准、施工难度提升等。本文针对当下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我国国情,总结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施工技术,以期提高工程建设质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分析辽宁省水资源特点的基础上,对辽宁省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措施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要建立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与保护工作的投入机制.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措施,水源工程建设措施和水资源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6.
为响应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针对山东省沿黄地区水资源紧缺和农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山东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抓住山东省沿黄地区水资源紧缺与农业用水管理粗放、农业收益与灌溉水费不协调的主要矛盾,为统筹考虑缓解水资源紧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在全省引黄灌区全面实施农业节水与灌溉计量收费,促进灌区农业节水。根据2020年4月18日召开的全省引黄灌区农业节水工程专题会议精神,按照省引黄灌区农业节水工程建设工作专班办公室[2020] 6号文会议要求,齐河县积极实施引黄灌区农业节水工程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7.
林冰 《农业与技术》2012,(9):202-203
根据辽宁省农业灌溉现状,分析了我省发展高效节水农业的必要性,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给出了发展高效节水农业的建议,对辽宁省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态环境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经济以及群众日常生活水平的提升,乡镇的农田水利工程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其不仅可以帮助乡镇的农业水平得到更好的发展,还可以高效解决部分乡镇地区中水资源过于匮乏的问题。然而,在实际农田水利工程中,却始终存在着一些严重问题,对乡镇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效率以及建设质量产生了不良影响。因此,本文首先对乡镇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性加以明确;其次,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展开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乡镇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具体建设对策。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辽宁省农业水资源耦合评价的指标体系。[方法]将Delphi和AHP方法相结合,建立辽宁省农业水资源耦合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各层指标权重,对指标进行总排序。[结果]指标体系共设3层,21个指标;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污水治理率、水资源可用量利用率是可持续发展的至关重要因素。[结论]该评价指标体系能够真实反映辽宁省农业水资源可持续状况  相似文献   

10.
贵州旱坡耕地集雨节灌抗旱农业技术集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在分析气候与水资源特征的基础上,阐述了贵州喀斯特地区旱坡地与水资源的配置、降水时空分配、地质结构、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贵州喀斯特山区旱坡耕地农业发展要围绕“集雨、抗旱”两个基本点,狠抓生物与工程措施相配套的坡土改梯土工程建设,实施水分涵养工程;因地制宜发展旱坡耕地以“小水窖”为主体内容的集雨节灌工程,增强旱地农耕系统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通过增加冬季地面覆盖、选育与选用耐旱抗逆作物品种、调整作物播种期、以肥调水和化学抗旱剂应用以及保护性覆盖耕作技术,达到农业节水、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水资源保护与高效利用的目标,促进水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11.
宁夏回族自治区彭阳县干旱少雨,水资源十分匮乏。从1995年开始,彭阳县开始开展集雨水窖节水微灌工程建设,1999年开展坡地径流窖灌农业高效用水模式与产业化示范项目建设,总结出一整套适合于干旱半干旱地区雨水资源高效利用的窖灌农业高效用水模式。实践证明,窖灌农业工程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旱作农业,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2.
总结了辽宁省农业水资源现状,综述了国内外再生水灌溉利用现状,并分析了辽宁省再生水利用的可行性,以期为该省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西北干旱区农业节水工程体系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炯 《河北农业科学》2011,15(4):77-79,90
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西北干旱区农业、经济及社会发展的因素之一。如何充分合理地利用当地水资源,发展节水型农业是西北干旱区农业、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战略性问题。结合西北干旱区农业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以及灌溉工程和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构建了包括输水工程、田间工程、井渠结合工程和节水管理工程在内的西北干旱区农业节水工程体系。  相似文献   

14.
为了更好地提高水资源的综合利用率,保障农业生产及人类生活安全,人类通过各种水利工程建设,来防止水资源的灾害出现,其中尤以堤防工程建设为主。因此,加强水利堤防工程建设施工质量管理至关重要。文章从水利管理工作者的角度出发,分析探讨四兴河流域治理堤防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节水型社会的进一步深入,干部群众对水危机的认识有了很大提高,在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等方面的意识有了明显转变;水利骨干工程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的实施有效地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但田间工程建设步伐,无法满足群众农业结构调整和田间管理运行的需要,制约着现代农业的长足发展,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治水思路,努力创建高效节水农业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农业是一个国家的基础且根本的产业,农田水利建设是农业发展的关键所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不仅要促进农产品的高产、高效。同时也要节约水资源。促进资源的优化合理利用。农田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需要兼顾各方面的利益,因此,工程建设管理就成为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本文主要介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一些列的解决方案,促使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节水型社会的进一步深入,虽然干部群众对水危机的认识有了很大提高,农民群众在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等方面的意识有了明显转变;水利骨干工程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的实施有效地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但田间工程建设步伐无法满足群众农业结构调整和田间管理运行的需要,制约着现代农业的进一步发展,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治水思路,努力创建高效节水农业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水资源利用较为紧缺。为了以最小的水资源创造最大化的经济价值,在我国各个农业地区大力开展和推广高效节水工程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本文将详细探讨实施高效节水工程建设的重要举措,并深入分析工程所带来的社会、生态以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农业生产与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情况息息相关,其影响着农业生产质量和产量,进而影响到农民的收入水平。但是,许多农田水利工程中用到的设备都比较陈旧,难以对水资源进行高效利用,不利于农业生产水平的提升。本文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就其解决措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杨旭 《甘肃农业》2004,(10):74-74
静宁县属干旱、半干旱农业区,水资源相对匮乏,十年九旱的基本县情,决定了静宁经济社会要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把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生态建设放在至关重要的地位。“水利是农业的命脉”,通过兴修水利、开源节流,积极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加强梯田和集雨工程建设,改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