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浅谈桉树枝瘿姬小蜂防治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桉树枝瘿姬小蜂是严重危害桉属植物的枝叶害虫,本文对桉树枝瘿姬小蜂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发生规律、危害特点、寄主范围和防治方法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从分子遗传育种角度展望桉树枝瘿姬小蜂的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2.
桉树枝瘿姬小蜂(Leptocybe invasa Fisher&La Salle)是危害桉树的一种重要害虫,本文对桉树枝瘿姬小蜂的形态学特征、生物学特性、危害症状、防治技术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针对桉树枝瘿姬小蜂的防治技术展望了需要进一步解决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3.
文章首次报道了桉树枝瘿姬小蜂在中国的捕食性自然天敌。2009年9-12月,以华南农业大学校园窿缘桉(Eucalyptus exserta)和巨园桉(Eucalyptus grandis×E.tereticornis)DH201-2林分为材料,进行林间肉眼观察,并收集桉树枝瘿姬小蜂(Leptocybe invasaFisher&La Salle)虫瘿羽化出的昆虫,解剖观察虫瘿中的昆虫,调查桉树枝瘿姬小蜂自然天敌。结果发现:3种桉树枝瘿姬小蜂捕食性自然天敌分别为冠猫跳蛛(Carrhotus coronatus)、斜纹猫蛛(Oxyopes sertatusL.Koch)和圆蛛(Cyrtarachnesp.),其中冠猫跳蛛是优势种。对冠猫跳蛛捕食桉树枝瘿姬小蜂情况进行野外和室内试管观察,统计其捕食量为野外4.8头/头.h、试管内0.36头/头.h。未发现桉树枝瘿姬小蜂寄生性天敌。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入侵性致瘿害虫桉树枝瘿姬小蜂(膜翅目:姬小蜂科)进行EST-SSR引物开发和隐种鉴定,为桉树枝瘿姬小蜂种群遗传学研究及其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Illumina HiSeqTM2000测序平台对3个地理种群的桉树枝瘿姬小蜂雌性成虫进行转录组测序,利用MISA和Primer Premier 3软件进行EST-SSR标记的搜索、挖掘和引物设计。选取400对EST-SSR引物,结合国外报道的14对多态性G-SSR引物,应用1%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扩增效率,并用8%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验证引物多态性。基于桉树枝瘿姬小蜂COI基因序列数据对我国14个地理种群320个桉树枝瘿姬小蜂雌性成虫样本进行隐种鉴定。【结果】1)共获得277 048 525条clean reads,包括82.86 G个核苷酸,组装后得到44 878个unigene,平均长度1 082.76 bp,N50为1 976 bp;利用MISA软件搜索到EST-SSR位点14 190个,其中主要重复类型是单核苷酸重复(占总EST-SSR的69.63%),其次是二核苷酸重复和三核苷酸重复(分别占总EST-SSR的16.17%、13.51%)。2) 400对EST-SSR引物中有205对引物可有效扩增出目的片段,扩增效率51.25%,国外报道的14对G-SSR引物均能扩增出目的片段;3)用8%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验证SSR引物多态性,最终筛选出10对多态性良好的EST-SSR引物,国外报道的14对G-SSR引物中仅有LiSS2、LiSS5、LiSS13在我国桉树枝瘿姬小蜂样本中存在多态性;4)从我国14个桉树枝瘿姬小蜂地理种群中共获得320条605 bp的COI基因序列,基于桉树枝瘿姬小蜂COI基因序列构建的NJ系统发育树表明,我国仅存在A、B 2种类型的桉树枝瘿姬小蜂隐种,样本比例约为1∶2。【结论】筛选出10对适合我国桉树枝瘿姬小蜂种群遗传学研究的EST-SSR引物。我国存在A、B 2种类型的桉树枝瘿姬小蜂隐种,其中隐种A首次在我国发现,桉树枝瘿姬小蜂的隐种鉴定可为该害虫在生物防治中采用正确的生物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化学农药控制桉树枝瘿姬小蜂成虫羽化初试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桉树枝瘿姬小蜂是严重危害桉属植物的枝叶害虫。控制桉树枝瘿姬小蜂成虫的羽化数量,是防治和减轻危害的重要环节。采用了14种常见或新药进行了室内防治试验,对农药效果进行比较,为今后对桉树枝瘿姬小蜂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海南省桉树枝瘿姬小峰危害现状及桉树抗品系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有效防控桉树枝瘿姬小蜂危害的发生和扩散,保障海南省生态环境安全,该研究对海南省桉树枝瘿姬小蜂危害现状及桉树抗性品系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桉树枝瘿姬小蜂对海南桉树的危害已扩散蔓延至澄迈、临高、儋州、乐东、东方、昌江、白沙、琼中、保亭、五指山、陵水及三亚等12个市县,受灾总面积76910亩;桉树不同品系对桉树枝瘿姬小蜂的抗虫性存在差异,其中:金光21号、金光3号、金光26号、金光4号、U6、小叶桉等品系抗虫性较强。  相似文献   

7.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桉树枝瘿姬小蜂虫害风险评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满足决策支持系统对桉树枝瘿姬小蜂虫害风险评估及获取量化结果的需要,根据已知桉树枝瘿姬小蜂生物学性状和传播规律,建立了桉树枝瘿姬小蜂虫害风险模糊评价体系,提出了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虫害风险评估方法。利用该方法对广西黄冕林场一新增桉树项目进行了虫害风险评估,并分析了不同虫害预防措施的效果,所得结果与事实吻合。这表明,该方法是一种有效的桉树枝瘿姬小蜂虫害风险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8.
黄色粘板对桉树枝瘿姬小蜂成虫的引诱及在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林间试验10种颜色粘板引诱桉树枝瘿姬小蜂(Leptocybe invasa Fisher & La Salle)成虫,发现桉树枝瘿姬小蜂对黄色粘板的趋性明显高于蓝色和其他颜色,引诱率为95%,悬挂高度4 m和西南方向对桉树枝瘿姬小蜂的引诱效果最好,发现10种颜色的粘板诱蜂量与肉眼观察桉树枝瘿姬小蜂成虫种群数量平均符合度为70%,黄板的符合度最高为84.53%,在低种群密度下比肉眼观察的监测效果好.  相似文献   

9.
钱军  罗湘粤  吴彪 《热带林业》2009,37(1):40-41
桉树枝瘿姬小蜂属国际高危森林害虫,我国继2007年在广西首次发现后,该虫2008在海南省再次发现。从桉树枝瘿姬小蜂的分布范围、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危害症状等几个方面系统综述了桉树枝瘿姬小蜂目前在海南省的发生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出相应的防治办法。  相似文献   

10.
指出了对我国桉树植物的枝叶危害最大的害虫是桉树枝瘿姬小蜂。基于此,为能够全面掌握桉树枝瘿姬小蜂的资料,从生物学特性、出现的规律与主要危害、收集与调查、风险评估以及防治措施等多方面对桉树枝瘿姬小蜂在我国的基本状况进行了详细讨论与分析,望借此为后续的相关工作提供参考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桉树枝瘿姬小蜂防治效果检查方法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桉树枝瘿姬小蜂(Leptocybe invasa Fisher & La Salle)防治效果检查工作量大,操作过程繁杂.通过防治前后枝条与虫瘿状况,小蜂成虫羽化数量的对比,可以明确药剂的效果,进而指导防治工作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12.
我国桉树枝瘿姬小蜂研究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桉树枝瘿姬小蜂是严重危害桉属植物的枝叶害虫。本文从生物学特性、发生规律与危害、调查与收集、风险评估和防治与管理介绍了该蜂在我国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3.
桉树枝瘿姬小蜂国外研究现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桉树枝瘿姬小蜂Leptocybe invasa Fisher La Salle是近年来新发现的1种有害生物,在多种桉树的叶脉、叶柄及新生枝上形成典型的瘤状虫瘿。该蜂已在世界很多桉树种植区出现并造成危害。文章综述了桉树枝瘿姬小蜂在国外的研究现状,以便更清楚的了解该蜂,为国内的研究提供参考,期望找到合适的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4.
外来入侵害虫桉树枝瘿姬小蜂在中国的风险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国际植物检疫措施标准(ISPM)规定的有害生物风险性分析(PRA)程序,从国内外分布状况、潜在危害性、受害栽培寄主的经济重要性、传播扩散的可能性及危险性管理难度5个方面对桉树枝瘿姬小蜂在中国的风险性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其综合风险值R为2.16,为高度危险,符合检疫性有害生物的条件。  相似文献   

15.
桉树枝瘿姬小蜂虫瘿结构解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石蜡切片法研究了桉树叶柄虫瘿和正常叶柄的解剖结构。结果表明:虫瘿为组织瘿,随着细胞增生和增殖,原有器官发生变化;随着卵和幼虫的发育,虫瘿个体逐渐增大;瘿室由内到外大致可以分为营养组织层、薄/厚壁组织层、维管束层、皮层、表皮等结构;正常叶柄长2.29 mm,宽0.58 mm,包括以下几层,即基本组织、维管束层、表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