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日哈乡植被资源的调查,初步摸清了植被类型、典型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植被资源开发利用初步设想,为制定日哈乡植被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方案提供了植被资源的基础资料和有关的科学根据。  相似文献   

2.
采用植被无样地抽样调查技术和样地调查技术相结合的方法,首次全面、系统地对构成甘肃白水江地区大猫食物基地的主要森林植物群落类型进行了研究,探讨了该区森林植物群落地理分布的地带性规律,分析了种子植物区系特征。结果表明;在食物基地内包括了全区6个植被带中的4个。研究表明,该地植被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的地带性规律明显。对种子植物的区系特征分析表明其具有明显的温带性质,并且起源古老,地理成分复杂。  相似文献   

3.
植物群落调查是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文章运用植被社会学和计算重要值的方法,通过对九峰等九个地域的森林植被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武汉市目前森林植被较为丰富,主要分为9个植物群落,以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为主;同时选出部分种类,为引种驯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兰州北山绿化区植被种类组成数量特征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植物群落生态学知识对兰州市北山绿化区植被的种类组成数量特征进行研究,把天然植物群落中样方调查法及植物群落学的理论,运用到人工群落中来.通过调查研究,对物种重要值、垂直结构和径级结构等的分析,综合考虑生态恢复的知识和景观生态学知识,对其绿化群落的种类组成进行数量分析,为生态环境的改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揭示不同森林植被类型鳞翅目蛾类昆虫群落的结构状态和功能,评价不同植物群落的生态稳定性,于2007~2008年对紫金山主要植被类型蛾类昆虫种类、种群密度、分布及发生规律进行了调查;对不同植被类型、不同季节、整体时间动态的蛾类昆虫进行了多样性方面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紫金山共有蛾类13总科28科355属494种,阔叶林蛾...  相似文献   

6.
大青沟植物群落起源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郑元润 《林业科学》1998,34(6):22-28
从古地质、古地理、古地貌、古土壤、古气候、古植被及现存植被与相关植物区系的关系等方面阐述了大青沟森林植物群落的起源演化过程。采用相关系数方法、模糊聚类方法探讨了大青沟植物群落与相关植物区系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第四纪特别是全新世以来气候的大幅度波动,使大青沟地区的暖温带落叶阔叶林逐渐退缩,仅残留于特殊的避难所;大青沟森林植物群落与长白植物区系、内蒙古植物区系、华北植物区系存在密切的关系;表明大青沟森林植物群落是在长期气候条件影响下,3个植物区系交互作用产生的残遗森林群落类型。  相似文献   

7.
以杭州湾南岸一线新围垦海塘的自然植被为研究对象,通过群落学调查研究,分析群落的种类组成及其结构特征,探讨滩涂围垦地的植被更新及其潜力,结果表明:杭州湾南岸一线海塘植被可划分为2种外貌类型、4个群落类型。自然植被以灌丛植物群落为主,辅以少量草本群落。非地带性因素主导植被的发生和演替,短期内人工栽培耐盐碱树种是进行滩涂绿化的有效途径之一,而对潜在物种入侵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陨石山森林公园的植被调查,表明该地区的植被属暖温带落叶阔叶油松栎林区,现存的木林植被皆为人工林,覆盖率约60%,植物群落结构简单。根据其分布及群落特征,将陨石山森林公园的植被分为17个类型,并在此基础上对植物群落发生的动向进行了分析、预测。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安徽省封山育林所形成的次生森林植被,进行较全面系统的调查研究。根据不同生态环境条件,群落外貌特征及树种组成等因素,将全省封山育林地森林群落分为2个植被型,5个植被亚型,23个群系及4个群丛,并就主要群系的地理分布、生态环境、组成、结构、演替动态以及林大生长情况,作一概括的论述,为当前封山育林过程中,森林经营管理提供依据和资料。  相似文献   

10.
努鲁儿虎山自然保护区植物种类繁多,植物资源丰富,部分地段植被属于植物群落演替的顶极阶段。经过调查分析,该区地带性植被为油栎类、槭类和山杏等乔木树种组成的典型温带落叶阔叶林,同时存在4种植被型和7种植被亚型10个群系20个群丛,体现出由温带草原向温带落叶阔叶林带过渡的特征,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和保护价值。在分析自然保护区植被保护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1.
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44,自引:0,他引:44  
兰思仁 《林业科学》2003,39(1):36-43
以植物群落调查样地资料为基础,从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及均匀度指数对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群落多样性进行了分析。本区植物群落多样性的变化规律为: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及均匀度随该区植被演替趋势从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到常 阔叶林而增加,群落间变幅较大;植物生长型在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及均匀度等多样性指数上均表现出灌木层>乔木层的规律。毛竹林作为一种重要的植被类型,其灌木层物种多样性高于其它3种森林类型,但由于毛竹是无性繁殖,其在林分中占绝对优势,故乔木层物种多样性明显低于其它3种森林类型。  相似文献   

12.
岳麓山的主要植被类型及其分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叙述了岳麓山的植物群落类型及其分布。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目前岳麓山植被是以混交林为主,仍有一定比例的马尾松纯林,共有13个各种不同植物群落类型。岳麓山植被总的演替趋势是向着恢复地带性植被常绿阔叶林的方向演替。  相似文献   

13.
吕跃伟 《林业科技》2012,37(4):52-52,46
伊春是我国重点国有林区,这里曾是以红松、云冷杉为优势树种的针阔混交森林植物群落,蓄藏着丰富的森林植被资源。但由于以往的过量采伐,以及粗放式的生产管理模式,使得该地区森林植被资源受到了严重破坏。而大力营造抗逆性树种、有效保护和科学培育好现有的森林植被资源、加大封禁管护力度,则是加快该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地带植被的恢复进程,促进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天坑内的植物群落(又称地下森林)是在特殊生境(如天坑、深陷的岩缝等地下封闭环境)经过长期的演替所形态的一种以乔木为主体的生物群落。在沾益海峰自然保护区内3km^2范围内有十几个天坑集中分布成天坑群,其中5个天坑有较完整的植被存在,未遭受任何破坏的就有3处,成竖井状的第Ⅰ、Ⅲ呈天坑底部地下森林,植被盖度达100%,植被类型与滇中、滇东地区的半湿润常绿阔叶林不同,为湿润常绿阔叶林。其植物群落具有植物种类丰富、植被类型特殊、区系成分异常、生态 度变化大、林层结构完整等特点。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青崖寨自然保护区森林植被调查,将植被划分为6个植被型26个群系,分析了该区植被构成的特点,并对山体植被垂直分布规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采用植物群落学研究方法,以广西姑婆山森林公园典型植物群落的6个样地调查资料为基础,研究广西姑婆山森林公园的植被群落学特征。结果表明:广西姑婆山森林公园植物群落中共有维管植物284种,隶属于75科143属,科、属的分布型以热带为主,反映了该群落以热带为主的亚热带区系特征;植被群落主要以革质、全缘、单叶、中型叶和高位芽类型的植物组成,体现了亚热带季风阔叶林类型的主要特征,强烈反映了植被对该区植物较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即较好的低纬水热组合,清晰地反映了亚热带湿润季风的气候特征。该群落植物各多样性指数表明其物种多样性较为丰富。  相似文献   

17.
对苏州穹窿山植物群落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穹窿山植被包含紫楠林、栎类林、湿地松林、毛竹林以及短柄袍灌丛等典型群落。森林群落垂直结构较为复杂,在未来的演替中,最终会演替为稳定的地带性植被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对穹窿山植被管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以湖南桑植县石漠化区为研究对象,采用样方调查法对3个不同石漠化等级样地进行植被调查,分析不同石漠化等级植物物种组成结构及植物多样性指数差异,并根据Jaccard群落相似性原理进行不同石漠化等级植物群落间的相似度评价分析.结果表明:调查区共出现草本植物23科39种、木本植物26科38种,优势科为菊科、蔷薇科、百合科、禾本...  相似文献   

19.
在对凌源市森林植被广泛详尽调查的基础上,将该市植被划分为了2个植被区、3个植被地区和3个植被小区。针对各小区的植被资源形状与特点,阐述了相应的森林植被培育方向与生态对策。  相似文献   

20.
丽江拉市海高原湿地水生植被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生植被是湿地植被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着湿地生态系统的演化和发展方向。利用3S技术和典型取样的方法,通过对拉市海水生植被调查表明:水生植物共有32种,隶属17科、21属;植物群落17个,包括4个挺水植物群落、3个浮叶植物群落、1个漂浮植物群落、7个沉水植物群落。水葱Scirpus tabernaemontani、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两栖蓼Polygonum amphibium、荇菜Nymphoides peltatum、野菱Trapa incise等是水生植被的优势种;水生植物群落结构层次较为复杂,物种组成比较丰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