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通过比较与分析,概念了世界各主要植蔗国甘蔗引种检疫的规则与设施的具体要求,隔离检疫措施以及病虫害监测与诊断技术,甘蔗种质交换中新技术应用等方面的工作进展,旨在为我国甘蔗引种检疫工作的开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广西甘蔗引种的检疫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进良种对生产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但要防止同时引进病虫害。鉴于甘蔗引种中的历史教训和近些年来广西甘蔗引种存在的问题.建议广西加强甘蔗引种检疫工作,认真防止外来病虫害的侵入,保护广西甘蔗生产的安全。  相似文献   

3.
广西甘蔗引种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西三十年代以竹蔗作为主栽品种,其后不断从国内外引进品种,使广西甘蔗的单位面积产量和产糖量逐渐得到提高,每一次良种的更替,促使广西的蔗糖业跃上新台价,本文通过广西甘蔗引种六十多年的回顾,说明广西蔗糖业今日之繁荣,与品种的不断推陈出新,更新换代,特别是引进优良品种是分不开的,此外,还探讨了引种工作存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展望了广西今后甘蔗引种的前景。  相似文献   

4.
广西甘蔗引种检疫的现状和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广西甘蔗引种检疫工作的一些进展。1993~1996年共完成引自世界各地的100多十甘蔗品种的检疫工作。有部分甘蔗品种材料捡出斐济病、白叶病、茎腐病,存在的问题如增强检疫意识、完善制度及设施、收集各地病虫发生危害情况等有待今后进一步解决。  相似文献   

5.
甘蔗引种应注意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蔗引种历史很长,在未开展甘蔗选育种以前,即公元1889年以前,蔗糖生产国或地区为了发展蔗糖业,提高甘蔗单位面积产量和蔗糖分,彼此交流甘蔗品种(也称引种)。引种是简单易行,花工少,见效快,效果大的选种方法。从广西的蔗糖生产历史来看,引进良种对蔗糖生产起了很好的增产效果。如1947年从台湾省引进台糖134,1955年因种茎不够从广东省大量调进台糖134,几年时间代替了POJ2878,甘蔗产量和蔗糖分都得到提高。台湾省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从南非引进NCo310,经过试验其产糖量比原栽培的POJ2725、台糖108平均增产70%,  相似文献   

6.
甘蔗育种、引种新理念的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科技生产力和甘蔗糖业大发展时期,对甘蔗育种目标、引种方向、良种理念已作了新探讨;在育种、引种方向上提出了“高、大、硬、强、脱”新的理念。  相似文献   

7.
甘蔗引种试验简报孙彦彬,陈顺美(新疆石河子甜菜研究所)(新疆石河子农学院)甘蔗既是重要的制糖原料,又是果蔗,冬春两季深受北方人民欢迎。为探索甘蔗在我区的适应性及种植技术,期望解决本地人民食用甘蔗问题,因此,引进了甘蔗品种进行了试种试验。1石河子地区种...  相似文献   

8.
推广甘蔗优良品种是增产增糖的有效措施之一。因此,我系统种甘蔗的农场非常重视甘蔗良种的引进和推广。八十年代初从区甘蔗研究所引进和推广桂糖11号,八十年代中后期又引进和推广了台糖172、选蔗三号。这些甘蔗良种的推广.促进了我区监狱系统甘蔗生产发展。1995年甘蔗种植面积和单产比1984年分别增长174%、77,7%。如何搞好甘蔗引种.加快繁殖和推广。我们的体会是。  相似文献   

9.
对广西目前甘蔗品种的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广西目前推广的甘蔗品种。桂糖11号是广西的主栽品种,种植面积最多,直到今天还没有找到代替它的品种。原因是用作杂交的亲本均是热带种、印度种和割手密种的后代,亲缘狭窄。今后必须充实甘蔗近缘植物种质资源,以期丰富甘蔗遗传的异质性,拓宽选择余地。本文对国家“九五”甘蔗育种计划和引种做法提出看法。  相似文献   

10.
崇左市江州区在发展原料蔗生产过程中遇到品种单一,当家品种种植年限较长导致病虫害严重、单位面积产量降低及种性严重退化的因素的困扰。为了更新甘蔗种植品种,不断优化江州区甘蔗种植品种结构,江州区在生产实践中不断努力寻找一条适合江州区原料蔗生产的引种实践路线,实践中有经验教训也有成功效果,本文试根据江州区甘蔗引种推广的情况进行总结,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粤糖93—159在蒙山县引种阶段,表现易感染甘蔗锈病和凤梨病,本文就粤糖93—159病害发生情况调查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广西甘蔗学会为了推广科学种蔗技术,提高甘蔗单产和经济效益,于1996年11月26~27日在象州召开1996年年会。参加年会的有自治区、地市县各单位会员共80多人,收到论文资料30多份。年会开始,象州县领导介绍了该县甘蔗发展的过程及科学种蔗的几条措施,接着由学会理事长作1996年学会工作小结和1997年工作安排、以及如何推广科学种蔗的发言,参观了象州县引种的新台糖16号。大会发言的有16位同志,年会时间很短,但安排有序,会议开得很好,对如何搞好科学种蔗和今后学会如何围绕我区“九五”期末产糖300万吨开展学术交流很有启发。柳州专署…  相似文献   

13.
分析广西忻城县甘蔗低产低糖原因,提出引种、科学栽培管理的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4.
推广甘蔗优良品种是增产增糖的有效措施之一。因此,我系统种甘蔗的农场非常重视甘蔗良种的引进和推广。八十年代初从区甘蔗研究所引进和推广桂糖11号,八十年代中后期又引进和推广了台糖172、选蔗三号。这些甘蔗良种的推广,促进了我区监狱系统甘蔗生产发展。1995年甘蔗种植面积和单产比1984年分别增长174%、77.7%。 如何搞好甘蔗引种,加快繁殖和推广。我们的体会是:  相似文献   

15.
1992年我所新建了一座设备较为齐全的甘蔗引种检疫室。几年来对引进的100多个来自美国、日本、巴基斯坦、巴西、澳大利亚、古巴和台湾省等甘蔗品种进行了.检疫。1995年我们对巴基斯坦、日本、巴西、美国和台湾省等引进的部分品种进行大田观察,希望从中选出表现优良的品种在蔗区推广,为广西“九五”产糖300万吨作贡献。  相似文献   

16.
1913年,台湾从印尼爪哇东部引进一个甘蔗杂交花穗,由这些种子成功地培植出230株甘蔗实生苗,从此,台湾甘蔗育种工作正式开始,经过近百年几代甘蔗育种者的不懈努力,到目前为止,一共选育出甘蔗栽培品种206个,其中F系列品种178个,新台糖系列品种28个。其中日据时期的1920~1944年间,台湾选育了F系列品种1-134;1945年台湾回归中国后,实施了一套深入细致的甘蔗育种方案,一共选育了72个甘蔗品种,其中1956~1977年间选育F135-178,1979~2004年间选育了新台糖1-28号。其中很多选育出的甘蔗良种大都具有高产高糖、早熟、抗病性强等特点,如F108、F134、F160、F164、新台糖1号、5号、9号、10号、15号、16号等,这些品种一经推广,就马上都成为台湾省各个时代各蔗区的当家品种,深受广大台湾蔗农的喜爱。台湾育种者选育出来的甘蔗品种不仅在台湾受到蔗农的欢迎,同时也受到大陆甘蔗科研机构、农业推广部门和广大蔗农的青睐。1945年台湾光复后,大陆与台湾蔗糖业交流与合作开始起步,1946年,福建协和大学农艺系从台湾引进一批台湾育成的优良品种,其中F134成为福建第一代甘蔗主栽品种,同时,也成了国内许多的杂交亲本最重要的材料,为整个大陆蔗糖业发展做出贡献。改革开放以后,大陆许多甘蔗科研机构和农业推广部门先后从台湾引进具有高产高糖、宿根性强、农艺性状好等特1生的新台糖系列的甘蔗品种,如新台糖1号、新台糖10号、新台糖16号、新台糖25号等,经过各地的引种、试种、区试,很多新台糖系列品种都表现出较好的农艺性状,深受广大蔗农的喜爱。其中新台糖10、16号已成为许多甘蔗生产大省的当家品种,新台糖1号也成为海南省的当家品种。随着两岸科技交流的进一步加强,台湾甘蔗良种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甘蔗是糖厂榨季生产的主要原料,而这个原料的多少在很大程度上与农务工作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农务工作直接关系到原料蔗的多少与糖厂的经济效益。现在是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生产活动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农民和植跟市场转.甘蔗生产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糖厂的农务工作必须切实加强,多做一些有利于甘蔗生产发展的具体工作.原料甘蔗的增加才有可能。如何做好糖厂的农务工作,提出下面浅见。  相似文献   

18.
对攀西蔗区的自然条件、蔗区现状、生态特点以及各主要生态蔗区对甘蔗品种的要求进行了分析。提出以甘蔗品种的多样性去适应蔗区生态环境的多样性,针对具体蔗区生态特点,进行甘蔗品种的选育和引进工作。对近年来攀西蔗区甘蔗品种的引进工作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正确地引进筛选优良甘蔗新品种提出了一些建议。对厂所合作进行优良甘蔗新品种的选育进行了简要分析,并给予了肯定。  相似文献   

19.
冯奕玺1939年生,1959年湛江农校毕业分配徐闻县农业局从事甘蔗工作,一干就是四十多个年头,2000年退休,退休后继续从事甘蔗试验工作。历任徐闻县农业局经作股长、徐闻县十一届人大代表、县人大常委、广东省甘蔗学会理事、湛江市甘蔗学会理事,中共党员、高级农艺师。1982年和1989年曾经先后两次赴扎伊尔共和国援外,1997年赴柬埔寨考察蔗糖生产情况。  相似文献   

20.
甘蔗有性杂交育种是一项费时长、工作量大、成本高的工作。用常规选种方法一般要培育10万株实生苗,经过8年以上时间筛选,才能选出一个优良品种,可见在甘蔗有性杂交育种过程中,大部分工作都“付诸东流”。实生苗培育工作是甘蔗“五圃”选育的基础,源源不断地为其它试验圃提供试验材料,实生苗培育的好坏与陕慢,直接关系到育种计划的实施效果。本文主要结合我所实践和以前的研究,围绕如何培育好健壮的甘蔗实生苗展开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