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2 毫秒
1.
本文作者依据雷电及雷击事故特点和国内外油罐防雷措施现状,在调查国内多起油罐雷击事故情况的基础上,提出了油罐防雷保护措施,阐述了地上固定顶和浮顶钢油罐均可不设避雷针(线)的理由,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银峰  刘洋  李猛 《安徽农业科学》2016,(4):229-231,321
以大型外浮顶原油储罐为例,基于火灾爆炸事故的多米诺效应分析方法,分析雷击诱发罐组多米诺火灾连锁事故场景,给出雷击储罐导致多米诺火灾效应的人员伤亡风险计算方法,提出适用于油品储罐的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模型。结果表明,雷击导致的浮顶罐密封圈电火花是引起油罐火灾事故的主要原因;雷击诱发的储罐火灾可通过热辐射形式作用于邻近储罐,使得周边人员生命安全风险大幅上升;在大型油罐的雷击灾害风险评估中,可通过引入扩展因子的方法,将雷击事故引起的多米诺效应影响纳入评估模型之中,预测雷电灾害次生事故后果,为雷电防护设计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3.
董蔷  陈湘球 《油气储运》2004,23(1):53-55
针对浮顶油罐结构特点,讨论了浮顶油罐举升方案与举升原理.结合20 000 m3浮顶油罐现场举升试验,介绍了举升工艺的技术要求、浮顶油罐举升的工艺流程及必要的安全和加固措施,并根据试验结果,提出了举升工艺完善和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傅伟庆  许莉  李恒 《油气储运》2002,21(10):33-34
浮顶油罐紧急排水装置是浮顶油罐上的一个重要的附件,其主要作用是排出浮顶上的超载积水,保证油罐浮顶的使用安全。通常使用罐内水封式的竖管作浮顶紧急排水装置,但其缺点较多,如水封水分蒸发,储液倒流,结蜡条堵塞水封槽等,很容易造成紧急排水装置失效,介绍了一种新型浮顶油罐浮子式紧急排水装置,该装置解决了浮顶普遍存在的紧急排水和储液倒流的难题,保证了浮顶油罐的安全。  相似文献   

5.
李春良  谢翔 《油气储运》1996,15(6):8-11
通过浮顶油罐浮顶焊缝断裂漏油的实例,从油罐设计、施工、检修和油罐运行管理四个方面对浮顶焊缝断裂的原因,作了较详细的分析,同时提出了防止焊缝断裂的整治措施,主要从油罐设计、大修时的补救及油罐的日常运行管理等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三、内浮顶油罐 1.概述内浮顶油罐是在固定顶油罐和浮顶油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种油罐既有固定顶盖,又有内浮顶,是立式圓筒形钢油罐中的一种新型结构。为了减少油品损耗和保持油品的质量,五十年代,美国先是采用了充填氮气的空心塑料球,称作“微气球”复盖,法国曾经建起一种带浮动塑料盖的固定顶油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太阳辐射对浮顶油罐温度场的影响,有必要掌握受太阳辐射影响原油在浮顶油罐中的温度变化规律。通过分析浮顶油罐与环境换热过程,建立2×10^4 m^3浮顶油罐的三维模型,对一天内浮顶油罐油品及罐壁的温度变化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以太阳辐射为主的环境变化影响下,浮顶油罐的近壁面和浮盘处会产生温度梯度较大的高温油层,深层油品温度受到的影响较小。结合模拟结果,提出了考虑太阳辐射时,在不同条件下使用不同罐壁温度计算公式的建议,从而降低浮顶油罐容积的修正误差。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内浮顶油罐的结构特点和优越性,介绍了国内研制的组装式内浮顶的类型和发展情况,同时指出组装式内浮顶不仅适用于固定顶油罐的节能改造,而且也适宜于新建内浮顶罐中采用,并对采用组装式内浮顶油罐提出四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浮顶罐储存煤油的经济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陆朝荣  张永国 《油气储运》1998,17(11):51-54
通常情况下,很少秀内浮顶罐储存煤油。提出了用内浮顶装煤油的设想,分别给出了立式拱顶罐和内浮顶油罐“大,小呼吸”损耗经验计算公式,并对内浮顶罐和共顶罐装煤油时的蒸发损耗量以及两种油罐的造价等进行了对比计算,认为用内浮顶罐储存煤油是经济,合理和安全的,建议新建煤油储罐时应采用浮顶油罐。  相似文献   

10.
大型原油库区消防建设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爱国 《油气储运》1997,16(4):33-36
1985年引进了10×10~4m~3浮顶油罐的建造技术,率先在秦皇岛和大庆油库应用,对所有的非金属油罐均用浮顶油罐取而代之。在秦皇岛油库建造了两座10×10~4m~3双盘浮顶油罐,同时引进一套日本的自动消防系统,该自动消防系统主要包括火灾报警系统、工业电视监视系统、泡沫自动灭火系统、自动喷淋冷却系统、控制系统和动力系统。分别对这6个系统的设施和功能进行了叙述,从着火的可能性分析探讨了浮顶油罐区着火的因素,并对浮顶油罐库区的消防规模、消防管网、库区管理、浮顶密封及喷淋冷却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1.
李广钊 《油气储运》2002,21(6):51-52
外浮顶油罐内部存在许多清洗死角区,残余油气很难排除,并容易引发事故。列出了外浮顶油罐容易忽视的死角区域,提出了在清洗过程中应采取的安全措施。  相似文献   

12.
韩钧 《油气储运》2002,21(10):37-40
对于大型浮顶油罐的防火间距,在介绍国外标准和做法的基础上,从安全,经济以及初中经验等方面论证了大型浮顶油罐20m防火间距的可行性,结论是GB50074-2002《石油库设计规范》第6.0.5条规定,浮顶油罐,内浮顶油罐之间的防火间距按0.4D计算大于20m时,最小可取20m,该规定兼顾了确定油罐间距所要考虑的四个主要因素(防火要求,消防操作要求,消防设施的能力和经济利益),符合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工程建设原则。  相似文献   

13.
研究内浮顶罐油气泄漏扩散规律,对于加强环境污染控制、保障罐区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建立风洞实验平台,测试小型内浮顶罐风速及浮盘位置对蒸发损耗速率的影响,并考察了风场、浓度场分布规律。基于CFD数值模拟,使用UDF导入环境风,建立了内浮顶罐油气泄漏扩散的数值模型,并通过风洞实验数据验证其模拟的可行性。重点讨论了内浮顶罐外风场及风压分布规律、风速对内浮顶罐油气流场分布及油气扩散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浮盘位置越低、风速越大,蒸发速率越快;罐壁的静压力分布规律为迎风侧最大、背风侧居中、罐两侧最小;不同风速下,罐内油气分布整体呈现对称状态;风速越小,油气质量浓度越高,浮盘缝隙处的油气质量浓度最高,并存在安全和环境污染隐患。研究成果对于内浮顶罐设计及运行维护、环保安全管理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刘宝全  刘全桢  高鑫  胡海燕  刘娟 《油气储运》2012,31(3):193-195,247,248
大型浮顶油罐通常安装二次密封装置,其所处位置存在燃爆油气空间,极易导致雷击火灾事故。雷击危险性理论指出:二次密封装置的导电片依靠外界弹力贴合,并非连续可靠的电气连接,在雷电流流过时存在产生火花放电的可能性。采用8/20s冲击电流波进行雷击危险性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导电片与罐壁接触越可靠,越不易产生雷击打火;油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火花的出现,但无法起到绝缘作用,雷电流仍然会通过导电片并产生火花放电现象;雷电流通过导电片时,电流只需达到几百安培即可引起火花放电。基于上述结论,提出了建议措施,对于确保大型浮顶储罐防雷击安全运行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李子军 《油气储运》1998,17(1):19-21
选用内浮顶油罐储存轻质油品是降低油品蒸发损耗和减少环境污染的有效措施,对于催化裂化装置生产的半成品稳定汽油,一般含气量大,进罐温度偏高,因而对内浮顶结构形式的选择提出了特殊要求。几种结构的应用情况表明,浅盘式内浮顶主要存在液泛问题,最终导致浮盘沉沉,铝合金内浮顶存在介质中杂质腐蚀问题,也不能有效地避免液泛现象,而环舱式内浮顶可有效地防止大量气体在浮盘软密封处聚集,减少或杜绝了液浮现象,浮盘上部不会  相似文献   

16.
拱顶罐改内浮顶罐应注意的安全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解决拱顶罐在储存轻质油品时蒸发损耗大的问题,采取了将拱顶罐改造为铝制内浮顶罐的措施,结合改造过程中的实际情况,给出了铝制内浮顶罐在安装使用及维修过程中在安全方面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了保证储罐运行安全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7.
铝浮顶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红福 《油气储运》1999,18(8):56-58
以中国石化集团沧州炼油厂投用铝浮顶为例,针对其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分别从设计因素,选型定货的技术指标,安装质检和管理四个方面进行了具体剖析,提出了各自的解决方法,并详细地介绍了铝浮顶的选择、安装及使用要求,为铝浮顶技术的推广应用提出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某油库储油罐的利用效率,拟将富余的2座5X104m3外浮顶原油储罐改造为内浮顶柴油罐。基于此,分析了改造过程中需要处理的储罐缺陷,针对基础沉降和不均匀沉降,管壁椭圆度、垂直度和水平度,底板腐蚀情况,以及罐体各部位的钢板厚度进行相应检测,按照相关规范要求进行校核,确定各部位改造的具体技术要求。此外,通过调研分析,提出应用双向子午线网壳技术作为改造内浮顶的网壳顶盖。相关经验为后续储罐的改造修复提供了作业依据。(图3,表4,参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