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要生产优质高档无污染苹果,果实套袋是重要的措施之一。但在生产中常出现套袋后成果率低的问题。为提高套袋苹果成果率,我们结合近几年生产实践,总结出了提高套袋苹果成果率的技术措施如下。      一、套袋苹果成果率低的原因   1.病害防治不彻底。套袋前没有及时打杀菌剂,使炭疽病、轮纹病、霉心病等病害侵入果内。   2.早害。微体害虫如康氏粉蚧、蚜虫等从袋口及通气孔钻入袋内危害果实。   3.日灼。套袋时间不当或套袋操作技术不规范以及骤然高温均会引起日灼危害果实。   4.生理病害。套袋期影响了果实对钙、硼等元…  相似文献   

2.
《林业实用技术》2007,(1):33-33
苹果生产套不套袋,市场差距有多大?灵宝市寺河乡窝头村的果农说:“套袋苹果比没套袋的每千克高0.6元,卖得快,很抢手。”  相似文献   

3.
苹果套袋是提高果品质量、增加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之一,但在实践中由于技术操作不规范和外界不利因素的影响,会出现一些问题.影响套袋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苹果套袋栽培技术张繁亮,孙友笙,孙忠庆,黄景云,公庆党,赵之峰,吴建军苹果果实套袋栽培是一项新兴的果树生产技术。随着保护栽培技术的日益发展和完善,苹果套袋栽培以高效、优质、无污染等优点在国外已大量推广应用。我们在实施黄淮海平原农业综合开发5000亩苹...  相似文献   

5.
矮化红富士苹果套袋果实,以其着色鲜艳、果皮洁净细嫩、无污染等优点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果实套袋是提高红富苹果质量、增加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1994-1996年涡阳县连续三年在黄楼、张庄、姜洼等果园实施套袋技术,平均好果率为98%,比对照区提高18%,亩产值增加15%以上。为了提高套袋效果、结合果实品质受多种因素影响的特点,必须切实掌握与套袋栽培相配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6.
<正>苹果套袋技术是提高苹果商品率的重要途径,也是当前生产优质高档和绿色苹果的重要措施之一。1套袋前管理保证水肥充足,及时防治病虫害,同时要喷洒壮果蒂灵,壮蒂、壮苗,加大营养输送量,防止落果、裂果、畸形果发生,套袋前必须喷洒新高脂膜,在苹果表面形成保护膜,提高果面着色度,防止病菌侵染。  相似文献   

7.
苹果套袋是生产优质高档元公害果品行之有效的措施之一,笔者根据多年实际工作经验,将苹果套袋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苹果套袋技术近几年发展很快。这项技术也确实从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果实品质。它可使果面光亮洁净、色泽艳丽 ,并能防病防虫减少农药残留。是增收增效的有效措施。但是由于一些果农对其中的一些技术环节掌握不好 ,简单盲目的进行套袋 ,不但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 ,有的甚至造成了损失 ,如发生日灼、褐皮等。要掌握好苹果套袋这项技术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 套袋前要疏果一般按每隔 2 0~ 2 5 cm留 1个果。留果时要注意留单果、中心果、下垂果 ,每公顷产量要控制在 30 0 0 0~ 45 0 0 0 kg。2 套袋前要喷药在套袋前间隔 7d喷 2次药剂 ,以防治轮…  相似文献   

9.
苹果套袋生产不仅要严格按照栽培技术规程,还应认真落实好相关的配套技术措施。现以红富士苹果为例,将其技术要点介绍如下:1.套袋园的确定套袋生产优质果的富士园,应选择管理精细、树体结构合理、冠内通风透光良好、树体健壮或中庸偏旺、冬剪后亩枝量控制在4万~5万个、生长期亩枝量不超过8万个为宜。树体下阳光在地面上的光影面积不少于30%,树体之间应留足1.5米~2米的光道,尽可能全树果实全套袋。2.疏花疏果,精细选果坚持“一早、二细、三中心”原则,即早疏花、疏花蕾,疏花疏果做到认真细致,留早果,按照疏花疏果…  相似文献   

10.
不同时期套袋对长富2苹果表观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不同时期套袋对长富2苹果外观品质的试验表明:花后20~加d套袋处理的果皮叶绿素含量为1.011~1.093μg/cm^2,果皮花青苷与(叶绿素 类胡萝卜素)的比值为0.053~0.055,果皮色泽鲜艳,且果实着色快。在果面方面,花后20~40d套袋处理的果点直径较小,果面横裂纹密度为0~0.38个/cm^2,果面光洁;套袋时期对长富2苹果果点密度无显著影响;在果个及果形方面,套袋越早,单果重和果实纵横径越小,套袋时期越迟,果形指数越高。研究认为,花后20~40d套袋可显著提高果品的外观品质。  相似文献   

11.
<正>1苹果套袋栽培存在的主要问题1.1树体修剪不合理,疏花疏果不到位大枝过多,枝条过密,通风透光差,导致套袋苹果着色不好,质量差;留果量过多、过密,套袋苹果达不到优质果标准。1.2果袋选择不当不管是什么品种苹果,认为使用双层袋比单层袋效果好,导致套袋果成本增加;分不清果袋质量,造成雨季果袋破裂,套袋失败。1.3套袋和除袋时期不当套袋过早或过晚,出现幼果脱落掉袋现象,或者套袋  相似文献   

12.
焉耆垦区苹果套袋效果很好,提高了苹果外观及商品率出口,信誉很好,已被越来越多的果农接受,苹果套袋已由一项推广性技术性变为必要的生产措施,也成为当地果品走出国门,进入国际大市场的“敲门砖”。但也有一部分果农由于技术掌握不好,套袋成功率低,挫伤了套袋积极性。  相似文献   

13.
苹果套袋是目前我国生产高档苹果获得高效益的重要措施,但是如果苹果套袋技术不合理,不但起不到良好效果,反而费工费力得不偿失.作者在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一些经验,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苹果套袋能提高品质 ,增加产量 ,给广大果农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 ,但苹果套袋后果实日烧病的发生随之加重 ,干旱年份尤为突出 ,给果农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失。为此 ,我们于 1 997~ 1 998年对套袋苹果日烧病发病情况进行了调查 ,以探讨套袋苹果日烧病的发生规律 ,为苹果套袋栽培提供依据。1 套袋苹果日烧病发生原因及症状  果实“日烧病”是由温度过高而引起的生理病害 ,与干旱和高温关系密切。夏季温度过高时 ,由于水分供应不足 ,影响蒸腾作用 ,使树体体温难以调节 ,造成果实表面局部温度过高而遭到灼伤 ,从而形成“日烧病”。因此 ,干旱…  相似文献   

15.
苹果套袋是生产优质高标无公害果品的重要措施 ,阿克苏地区在实验林场、红旗坡农场、柯柯牙等地 ,从 1998年开始 ,实施了红富士苹果套袋技术。由于配套技术未跟上 ,未能达到预期效果 ,影响了果农继续套袋的积极性 ,下面我们将相关配套技术介绍如下。1 精细修剪套袋红富士苹果树 ,要求树形规范 ,树体结构合理 ,留枝量适中 ,每 667m2 留枝量控制在 9~ 11万个 ,树体达三稀三密 ,保证通风透光。2 精细花果管理 (疏花疏果 )做好疏花疏果工作 ,保证套袋红富士苹果个大、优质、全红。要控制产量 ,丰产期 667m2 产量不超过 2 50 0 kg,稀植用株产…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苹果套袋在秦安已大面积推广采用,特别是红富士苹果几乎全部套袋。但是不少产区套袋红富士出现了斑点病,降低了果品的商品率。  相似文献   

17.
套塑膜袋苹果果面红、黑点病的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套袋苹果果面红、黑点病的防治效果,进行了综合防治试验。主要采取加强栽培管理、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中有效态钙的含量、改善树体通风透光条件、选用无静电膜袋、适时套袋、雨后及时调节袋内湿度和套袋前后致病菌的化学防治为一体的综合措施,使病果率平均控制在5%以下,横径≥75min的好果率达92%以上,果品平均售价提高83.1%。  相似文献   

18.
套袋。红富士苹果选用双层腊纸袋,套袋时间从6月上旬到6月下旬,套袋前喷一遍广谱内吸性杀菌剂和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杀虫杀螨剂。套袋按先上后下、先内后外的顺序进行。摘袋在寒露前后进行,一般在一天中袋内外温差较小时去袋,先去掉外层袋,间隔3—5个晴日后,再去掉内层袋。红富士苹果去袋后,果面洁净、光滑,着色鲜红、均匀,大大提高了全红果率。  相似文献   

19.
《湖北林业科技》2004,(1):49-49
1 袋的选择必须选好袋 ,提倡套三层袋 ,杜绝使用单层黑纸袋。要选择里黑外花双层或里白外花中间黑三层袋。黑纸最好选用 4 5~ 5 5g优质纸 ,质地均匀且撕不断、泡不烂、遮光线。2 套袋时间花后 1个月左右进行 ,即 5月初开始 ,一般 5月 2 0日结束 ,最迟不得晚于 5月底。3 套袋技术和方法①套袋前要仔细周到地喷 1次防病杀虫药 ,可用吡虫啉 4 0 0 0~ 6 0 0 0倍 +4 5 %高效氯氢 2 0 0 0倍 +30 %多菌灵80 0倍或 1 2 5 %烯唑醇 30 0 0倍。药干后即可套袋 ,若树多工作量大 ,喷药后 7~ 1 0d仍完不成套袋任务的要再次喷药 ,然后套袋。②选果个…  相似文献   

20.
<正> 苹果套袋最初是为了防止果实病虫害而采取的一项措施,果农在实际应用中发现,套袋除可以防治病虫害 外,还有促进果实着色等其他作用。苹果套袋除能促进果实着色(果实着色率可达100%,着色指数0.95),减轻果实病虫害外,还具有提高果实表现光洁度、减少果实中农药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