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张海波  王婷 《种子科技》2020,(3):15-15,17
玉米是崆峒区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在2万hm^2左右,为了提高玉米产量、优化肥料配方、减少肥料用量,通过试验比较玉米的常规施肥方式和测土配方施肥方式,分析了缺氮、缺磷、缺钾对玉米生育期、实际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为崆峒区测土配方施肥工作提供理论数据。  相似文献   

2.
免耕抛栽水稻测土配方施肥效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摘要探讨了免耕抛栽水稻测土配方施肥与不施肥和常规施肥对比的效果。结果表明,测土配方施肥处理的水稻产量比不施肥和常规施肥的分别高106.23%和10.28%;处理间产量差异显著。测土配方施肥的有效穗、株高、穗长、穗粒数、实粒数、结实率均显著高于不施肥;除株高外,其余性状与常规施肥无显著差异。测土配方施肥的分蘖发生趋势与常规施肥一致,两者的分蘖发生数均高于对照。测土配方施肥比不施肥增效4396元/hm。比常规施肥增效730元/hm。;而常规施肥比不施肥增效3666元/hm。免耕抛栽水稻测土配方施肥,其产量对土壤养分的依存率为43.97%,与目标产量的吻合度为106.15%。  相似文献   

3.
余庆县玉米测土配方施肥肥料利用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测土配方施肥与常规施肥田间试验比较的方法,研究测土配方施肥的增产效果以及对玉米氮、磷、钾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玉米产量上,测土配方施肥较常规施肥高65.3kg/667m2,高11.25%;而从对肥料利用率的影响上,测土配方施肥比常规施肥氮、磷、钾肥的利用率分别提高了9.40%、3.08%和6.22%。说明测土配方施肥的肥料用量及配比基本合理,能达到玉米增产、节本和增效的目的,大大提高了玉米氮、磷、钾肥料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4.
余庆县中等肥力土壤水稻肥料利用率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余庆县中等肥力土壤测土配方施肥与常规施肥田间试验比较,研究测土配方施肥的增产效果以及对水稻氮、磷、钾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稻产量上,测土配方施肥较常规施肥增产57.2kg/667m2,增产比率达10.18%;在水稻经济性状上,测土配方施肥比常规施肥有效穗数多0.84万/667m2、成穗率提高9.04%,穗实粒数多5.7粒、结实率提高2.10%,千粒重增重0.3g;而从对肥料利用率的影响上,测土配方施肥比常规施肥氮、磷、钾肥的利用率分别提高8.83%、4.14%和7.55%。说明测土配方施肥的肥料用量及配比基本合理,能达到水稻增产、增效的目的,大大提高肥料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5.
旨在为甘肃省玉米平衡施肥提供数据支撑,以甘肃地区玉米为试验材料,通过玉米大田试验,比较测土配方施肥(T1)、水肥一体化(T2)和施用缓控释肥(T3)3种施肥模式对玉米产量和肥料表观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模式下玉米籽粒产量表现为T2>T1>T3。氮磷钾养分的表观利用率和农学效率也表现为T2>T1>T3。其中,T2处理氮磷钾养分表观利用率较T1分别提高28.10%、46.84%和15.17%,较T3分别提高34.57%、62.92%和30.70%。T2处理氮磷钾养分农学效率和T1处理相比没有显著差异,但显著高于T3处理。综上所述,水肥一体化模式对提高甘肃地区玉米产量和肥料利用效率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
为验证油菜测土配方施肥的增产效果,摸清三穗县油菜氮肥、磷肥和钾肥的利用率状况而开展油菜肥料利用率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测土配方施肥优化栽培管理条件下(N:P:K=9:8:9)的油菜产量最高,比配方无氮、配方无磷和配方无钾、无肥分别增产41.59%、32.36%、13.83%和92.63%,在氮、磷、钾肥的配合施用情况下增产效果明显,氮肥是影响油菜产量的重要组成元素,同时磷、钾肥的施用也具有一定的增产效果。测土配方施肥优化栽培管理条件下油菜的氮、磷、钾肥料利用率为22.75%、38.64%、27.48%。  相似文献   

7.
棉花是农场发展的支柱产业,如何利用新技术改造传统的施肥耕作方式,提高棉花的生产效率,其中重要的一条原则就是实行定量施肥,测土配方用肥,把肥料养分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逐步提高肥料利用率和肥料投入。为此,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是一条重要的节本增效,提高肥料效率的有效途径。本文与石河子大学通过5年的肥料试验,开发出了棉花微机决策平衡施肥软件系统和测土配方施肥计算器编程模型系统。研制出适应棉花不同土壤质地和作物不同生育时期的滴灌肥料组合配方,通过大面积的推广应用,产生了具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膜下滴灌施肥进行组装配套提供了完善的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8.
为指导水稻施肥,对遵义县水稻肥料利用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常规施肥氮、磷、钾肥料利用率分别为30.09%、18.37%、47.24%;配方施肥氮、磷、钾肥料利用率分别为39.44%、22.62%、54用率.25%,配方施肥比常规施肥氮、磷、钾肥利用率分别提高了9.35%、4.25%、7.01%.  相似文献   

9.
不同施肥模式对早稻经济性状、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建平 《中国农学通报》2013,29(36):188-193
为客观评价早稻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效果,2008—2012年在江西省吉安市13个县(市、区),以早稻品种为试验材料,在大田条件下设置测土配方施肥、常规施肥、空白不施肥3个处理,研究了施肥模式对早稻经济性状、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主要经济性状上,测土配方施肥处理比常规施肥处理和空白处理具有明显优势(空白处理区的结实率除外);测土配方施肥处理产量最高,平均达到7020.2 kg/km2,比常规施肥处理和空白处理分别平均增产463.8 kg/km2、2723.8 kg/km2;测土配方施肥处理经济效益最好,平均达到13308.2元/km2,比常规施肥处理和空白处理分别平均增收849.6元/km2、4056.0元/km2。在本试验条件下,测土配方施肥模式为最佳施肥模式,更适合当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不同控失肥对冬小麦产量和肥料农学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控失肥养分流失低的特点,研究环渤海低平原区施用控失肥对冬小麦产量及其构成要素和肥料农学效率的影响,以期为环渤海低平原区粮食节水增产提供理论基础。在冬小麦生育期内,选择不同类型控失肥N-P2O5-K2O:16-45-0(K1)和N-P2O5-K2O:24-12-12(K2),并设置当地常规施肥(CF)和不施肥(CK)作为对照,于冬小麦收获期取样考种并测产。结果表明:在保证N和P2O5施肥量同当地施肥量基本一致、仅灌一次底墒水或无灌水条件下,施用控失肥冬小麦产量提高了17%~29%,且不同类型控失肥对冬小麦产量无显著影响;与当地常规施肥、拔节期灌溉的冬小麦产量相比,施用控失肥仅灌一次底墒水时,冬小麦的产量降低了10%~19%,但减少了1次灌水,可节省淡水灌溉量900~1 200 m~3/hm~2;控失肥可以显著提高肥料农学效率和肥料贡献率。相比常规肥料,控失肥的肥料农学效率均提高了71%~228%,肥料贡献率提高了53%。在环渤海低平原区小麦生产中施用新型环保控失肥可达到增产的效果,同时可提高肥料利用效率,减少肥料的流失。在劳动力较少的情况,可将控失肥作底肥一次性施入,减少追肥的劳动力成本。在淡水资源非常紧缺时,保证冬小麦齐苗后,雨养条件下通过施用控失肥,也可保证获得80%以上的冬小麦产量。  相似文献   

11.
为验证沃柑测土配方施肥的效果,推进化肥减量增效,探究有机肥、中微量元素肥料与化肥配施对沃柑果实产量和外观品质的效应,在沃柑园设置随机区组小区精确试验,试验处理包括当地习惯施肥、测土配方推荐施肥、优化施肥、优化施肥兼叶面喷施0.2%硼酸、优化施肥兼叶面喷施0.05%钼酸铵、优化施肥兼叶面喷施4%硫酸镁。结果表明,测土配方推荐施肥相较于习惯施肥增产效果显著。在同等养分施用量的情况下,用有机肥代替部分化肥处理与全化肥处理比较产量无显著差异,但前者比后者增效4.03%。在土壤交换性镁贫乏的情况下,沃柑叶面施镁可以获得极显著而稳定的增产效果。在土壤不缺硼的情况下,叶面施硼可能无效。在土壤有效钼不足时沃柑叶面施钼能够增产,但连年施用效果不稳定。由此可见,伴随果实外观品质的提升,化肥减量增效在沃柑生产上是可行的;沃柑施肥的增产潜力较大,如果配方和选材得当,可以发挥更大效益。  相似文献   

12.
滴灌加工番茄测土配方施肥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提升新疆加工番茄的施肥水平,验证和完善不同地力条件下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科学合理性,为加工番茄的合理施肥提供参考依据。选择不同肥力土壤,设置测土配方施肥与常规施肥,对比研究两者对加工番茄养分吸收、产量、施肥效益的影响。相同栽培条件下,测土配方施肥对加工番茄的株高、单株果数、植株叶片的氮、磷、钾养分含量及产量均有一定的影响。测土配方施肥处理节肥增效明显,单果重、单株果数和产量持平或有所增加,最高增产10.19%,肥料用量明显减少,纯收益增加913~5323.5元/hm2。各施肥处理对番茄果实固形物、pH和总酸含量影响不大,测土配方施肥处理增加了番茄红素的含量。  相似文献   

13.
长期配方施肥对作物产量和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闫童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30):15-20
为合理优化施肥结构,制定科学的作物肥料配方,提高耕地地力水平,实现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2006—2013 年笔者通过对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4 种土壤进行长期定位配方施肥,研究了配方施肥对作物产量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各处理配方施肥处理作物平均产量明显高于习惯施肥。2013 年配方施肥处理和习惯施肥处理土壤碱解氮含量、土壤速效钾含量均比2006 年增加,其中习惯施肥处理土壤碱解氮含量增幅较配方施肥处理大,而配方施肥处理土壤速效钾含量增幅较习惯施肥处理大;2006—2010 年配方施肥处理土壤有效磷变化不明显,2010 年后土壤有效磷呈下降趋势;2006—2013 习惯施肥处理土壤有效磷含量相对较稳定。配方施肥通过合理调整氮、磷、钾肥的比例和用量,大幅减少了肥料投入,显著提高了作物产量,有效促进了土壤养分均衡。  相似文献   

14.
李龙  肖让  张永玲 《作物杂志》2022,38(5):111-31
为完善甘肃省张掖市制种玉米施肥体系,探究氮磷钾配方施肥对氮、磷和钾肥利用率的提升效果及其对制种玉米生长与产量的调控效应,明确氮磷钾配施对土壤肥力的影响。以制种玉米为供试作物,地表滴灌为供水方式,设置配方缺氮(T1)、配方缺磷(T2)、配方缺钾(T3)、氮磷钾配方施肥(T4)、常规缺氮(T5)、常规缺磷(T6)、常规缺钾(T7)、常规施肥(T8)和不施肥(T9)9个施肥处理。结果表明,T4与T8处理产量分别为7158.9和6638.9kg/hm2,显著高于相应的缺素施肥处理;T4处理水分利用率较T8处理提高7.33%(P<0.01),N、P、K化肥利用率分别提高5.9%、67.3%和70.2%(P<0.05),经济效益提高9.94%,土壤养分综合指数提高20.00%。氮磷钾配方施肥能显著促进作物生长,释放高产潜力,提高水肥利用效率,提升经济效益和土壤肥力,为推荐的施肥模式。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盐碱土壤中氮肥的利用率,降低硝化作用,减少氮素营养的流失,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试验处理设置为:不施肥为对照、常规施肥、常规施肥+NAM(长效复合肥添加剂)、常规施肥80%+NAM,研究了不同处理盐渍土壤养分离子及玉米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比较,常规施肥+NAM处理可提高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等含量,降低土壤碱化度。增加了土壤CEC(Cation exchange capacty,阳离子交换量)及水溶性盐基离子K+、Ca2+与Mg2+含量。pH变化不明显,电导率有一定下降。玉米产量提高了10.30%,氮肥农学利用效率提高了34.38%。常规施肥80%+NAM处理玉米产量与常规施肥相当,但具有更高的肥料偏生产力和氮肥农学利用效率,可推荐在生产实践中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16.
不同培肥措施对新增耕地养分变化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新增耕地的增产、增收和增效,笔者整合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增施有机肥技术、缓控释肥技术和秸秆还田技术,于2018—2020年在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新增耕地项目区开展培肥试验,结果表明:2020年不同培肥处理土壤养分含量均有不同程度上升,其中增施有机肥处理和秸秆还田处理增幅较大;与习惯施肥相比较,配方施肥处理、增施有机肥处理和秸秆还田处理均有很好的增产、增收效果,但是综合考虑增施有机肥和应用秸秆还田的成本,应用配方肥并配套秸秆还田技术是提高新增耕地养分和增加农民收益的最佳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豫南地区高肥力地块化肥减量对土壤肥力、粮食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选取稻-麦轮作种植制度,进行为期三年的定位减量施肥试验,在试验的小麦季和水稻季分别设置常规施肥、常规磷钾肥、常规施肥增氮肥5%、常规施肥减施氮肥5%和常规施肥减施氮肥10%五个处理。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时间的增长,常规施肥减施氮肥5%和10%的处理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而常规磷钾肥处理与之相反,试验处理均能提高土壤有效磷、速效钾和缓效钾含量。第一轮稻-麦轮作试验期间,常规施肥增施氮肥5%提高植株内全磷含量、小麦植株全钾含量及水稻的经济学性状;增、减施氮肥5%对植株内全氮含量、水稻全钾含量和小麦的经济学性状影响不明显。至第三轮试验期间,常规施肥增施氮肥5%与常规施肥的差异不显著;减施氮肥5%能提高小麦植株内全磷和全钾含量及作物产量,配合肥料支出少,获得的经济效益最高。  相似文献   

18.
基于资源环境管理角度推进测土配方施肥的方法探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是由传统经验施肥向科学计量施肥的转变,既能为农业生产节本增效,满足农民对合理施肥、利润最大化的需求,又能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大幅降低农业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起步于2005年的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经8年的发展,实现了由试点到巩固再到普及的历史性跨越,各地主要以不同区域、作物2条路线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在全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的过程中初步摸索出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应用模式,并带动了与科学施肥相关的技术推广、配肥加工、配肥产品销售服务等行业的发展,增加了相应的人才需求。但还存在推广环节薄弱、技术的农作物覆盖范围窄、撒施、表施、浅施等粗放施肥方式较为普遍等问题。因而建议今后逐步解决企业参与问题;尽快建立和完善蔬菜、果树等园艺作物的施肥技术体系,加大其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力度;建立有效的技术指导、农化服务模式。土壤测试仪器设备、小配方肥研制及其针对性施用和农化服务机制等的完善,将会促进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全覆盖以及配方肥的规模化生产,逐步以低碳农业取代传统高碳农业,切实推动农业转型的跨越性发展。运用适宜的资源与环境管理手段,引导农民自愿参与到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进行减排的碳交易活动中,既为高边际减排成本排放源提供全新的减排途径,也为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减排的农民带来了双重经济效益,从而扩大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面积,为中国农业减污减排做出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9.
为指导天柱县水稻合理施肥,试验采用6种不同施肥方式对水稻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配方肥在产量上分别比不施肥、施有机肥、习惯施肥和生态矿物菌肥工、Ⅱ区增产60.61%、35.9%、11.40%、35.31%和26.2%,在新增纯收入上分别增收508.45元/667m2、795.99元/667m2、552.15元/667m2、419.93元/667m2和334.7元/667m2,投入产出比提高。说明采用配方施肥在水稻生产上优于其它5种不同施肥方式,同时也得出施用生态矿物茵肥是农户在水稻生产上增产、增收、节支的一个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