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采用实验研究法,对来源不同的苦荞品种进行Tukey检验,实现对苦荞农艺性状的多重对比及对苦荞核心成分的有效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筛选出具有明显性状差异的六个苦荞品种,进行杂交。根据杂交结构作亲本差异分析,以苦荞株高、苦荞一级分枝数量等形状为基准,选择两个苦荞品种对其分离后代农艺性状遗传关系进行分析。从中探寻苦荞杂交后代优良株系筛选方法。研究表明,采用在杂交育种法进行新品种选育具有一定的可行性,而在优良株系选择过程中,可实现利用SSD法繁殖到F4代,并进行优良株系系统筛选。  相似文献   

2.
采用现代月季作母本,与我国优良的野生蔷薇资源——报春刺玫、单瓣黄刺玫、疏花蔷薇、复伞房蔷薇等进行种间远缘杂交,共得到20个杂交亲和的组合.对部分亲本的育性、倍性进行测定,并结合以往的杂交成果,分析了杂交亲和性与亲本育性、亲缘关系、倍性、环境等因素的关系,发现亲本可育不是影响杂交结实的决定性因素;疏花蔷薇与现代月季杂交,亲和性优于其他野生蔷薇;对杂交亲和的组合,将亲本更换成与其亲缘性关系相近的其他种进行杂交,易获得杂交种;4倍体和2倍体的亲本杂交出现3、4倍体的子代,其中无刺狗蔷薇×单瓣黄刺玫、无刺狗蔷薇×报春刺玫的杂交苗绝大部分为4倍体,由此提出二倍体野生资源利用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CP72-1210作亲本的育种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以CP72-1210作亲本的30个杂交组合的后代入选率和入选实生苗的主要经济性状。结果表明,以CP72-1210作父本的15个组合入选品比试验的株系13个,平均每万株实生苗6.27个,并已育成2个早熟高糖优良品种。以CP72-1210作母本的15个组合入选品比试验的株系5个,平均每万株实生苗2.99个。CP72-1210用作父本的育种效果优于用作母本的。根据后代表现和育成品种及优良品系的数量,认为CP72-1210是一个优良亲本,其后代品种具有萌芽好、分蘖力强、生长快、有效茎数多、宿根性能好、抗风抗病力强、高产稳产、早熟高糖的优良种性。  相似文献   

4.
舌状花是菊花头状花序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态变异是造成菊花瓣型、花型多样性的重要原因,然而不同形态舌状花的起源及遗传规律尚不清晰。野菊(Chrysanthemum indicum)是栽培菊花起源的重要亲本,课题组前期通过种质资源调查获得了1株野菊突变株,其头状花序同时存在平瓣、匙瓣、管瓣3种瓣型,扦插繁殖后该特点保持不变,命名为CIZ株系。本研究构建了野菊突变株系CIZ和野生型CIW株系F1代杂交群体,根据后代舌状花花冠筒基部合生程度(CTMD)探究舌状花形态变异遗传规律;同时统计以6种优选平瓣小菊为父本、野菊CIZ株系为母本杂交后代的瓣型,探究瓣型突变性状的遗传性及野菊CIZ株系用于瓣型育种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为探究瓣型突变是否为嵌合性状,以平瓣、匙瓣、管瓣3种瓣型舌状花为外植体,观察再生植株的瓣型。结果表明,野菊CIZ株系和CIW株系杂交群体F1代中都以平瓣类型为主,F1代群体的CTMD表现为偏向于低值亲本的偏态分布;野菊CIZ株系与平瓣小菊杂交后代出现瓣型性状分离,野菊CIZ株系可作为菊花品种改良育种的重要材料;同时...  相似文献   

5.
抗环斑型花叶病毒病番木瓜新品种选育研究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本地番木瓜品种(类型)与新引进的国外品种哥仑比亚(Colunbia)杂交获得杂交后代(F1),从中选择抗病植株再与抗病株系岭南1号杂交,初步选育出钟村1号等3个具丰产优质果实特性的优良抗病类型。接种试验及田间观察结果表明,钟村1号对3个株系病毒抗性均表现出较高水平,发病轻微,具有较强而稳定的水平抗病性。  相似文献   

6.
用本地番木瓜品种(类型)与新引进的国外品种哥仑比亚(Colunbia)杂交获得杂交后代(F1),从中选择抗病植株再与抗病株系岭南1号杂交,初步选育出钟村1号等3个具丰产优质果实特性的优良抗病类型.接种试验及田间观察结果表明,钟村1号对3个株系病毒抗性均表现出较高水平,发病轻微,具有较强而稳定的水平抗病性.  相似文献   

7.
以底来特×北醇和爱莫无核×北醇的胚挽救杂交后代为试材,采用电导率结合Logistic方程,计算出其半致死温度,并结合分子生物学鉴定了2个杂交组合38个株系杂交后代的抗寒性强弱。结果表明,底来特×北醇19个株系杂交后代中有6个株系抗寒性较强,占31.58%;爱莫无核×北醇19个株系杂交后代中有7个株系抗寒性较强,占36.84%。说明杂交后代抗寒性呈现连续变异的数量遗传,且具有母性遗传现象。  相似文献   

8.
从37个组合6969株杂交后代中分离出矮化(紧凑型)株系422株,矮化株率6.1%;试验结果看出乔化型性状对矮化性状为显性,矮化性状道传由隐性单基因d控制;现有品种包括紧凑型芽变品种多为Dd杂合体,因此杂交F_1出现分离;矮化比率偏低,矮化×矮化的8个组合1098株后代中只有92株是矮化型,矮化株率8.4%,认为可能还有其他修饰基因在起作用,乔化×乔化组合后代中亦能分离出3.6%的矮化型株系,特别是元帅系和金冠品种组合后代中矮化株率偏高,8个组合合计矮化株率为7.6%,认为新红星等紧凑型芽变品种和元帅系品种及金冠品种均是矮化育种的好亲本。  相似文献   

9.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现代月季品种‘赞歌’(2n = 4x = 28)和野蔷薇变种粉团蔷薇(2n = 2x = 14)的杂交后代群体进行杂种鉴定和评价,为利用野蔷薇改良现代月季品种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材料基础。方法以现代月季品种‘赞歌’ × 粉团蔷薇的91株杂交后代为材料,综合利用形态学观察、流式细胞仪倍性检测、核型分析和SSR标记对杂交后代进行杂种鉴定和评价,并分析了不同方法对蔷薇属杂交后代鉴定的效率。结果杂交后代的表型参数多介于两亲本之间,变异系数为19.71% ~ 67.13%,变异广泛;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91个杂交后代中有70个三倍体(2n = 3x = 21),18个四倍体,1个六倍体(2n = 6x = 42),2个不能确定倍性;对21个流式细胞仪检测为非三倍体的后代和3个连续开花的三倍体后代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发现18个后代的分析结果与细胞流式仪倍性检测结果一致,确定流式细胞仪测定倍性的准确率为93.41%;从26对SSR引物中筛选出7对多态性引物对2个四倍体和1个六倍体后代进行扩增,结果显示2个四倍体的杂交后代为假杂种,六倍体后代为真杂种。结论在鉴定不同倍性蔷薇属植物杂交后代时,核型分析和SSR标记法比形态学观察和流式细胞术更准确。本研究获得的三倍体杂交后代为利用野蔷薇改良现代月季品种提供了新的种质材料。   相似文献   

10.
文章对10个引自国外的黑莓栽培品种进行主要经济性状调查,开展黑莓品种间杂交及与我国野生悬钩子优良种质的种间杂交试验,并调查不同杂交组合的结实率及果实大小、种子数量与种子大小、杂交种子播种出苗率及杂交苗的刺性状。结果表明,黑莓栽培品种(2n=4x和2n=7x)与野生悬钩子(2n=2x)杂交、黑莓树莓杂交品种(2n=7x)与黑莓品种(2n=4x)杂交的结实率低于21.1%,而黑莓品种间杂交结实率可达80%以上;黑莓杂交后代的刺性状与亲本密切相关,父母本一方有刺的,其后代绝大多数(80%~90%)有刺,亲本双方都无刺的,后代也会有少量(3%~5%)植株有刺。  相似文献   

11.
黄皮洋葱连葱7号的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连葱7号是连云港市蔬菜研究所从两个黄皮洋葱杂交后代的优良株系中经过多代系统选育而成的黄皮洋葱新品种。1995年春用连引洋葱1号作母本、富永中生作父本进行人工杂交.经1995年-1996年试种,1996年6月从其杂交后代中选择球型指数〉0.85、单球质量超过300g、假茎较细、倒伏较早的鳞茎,经夏季贮藏后淘汰发芽早、腐烂的鳞茎,  相似文献   

12.
胡馨  张职亮  张飞  邓波  房伟民 《中国农业科学》2022,55(20):4036-4051
【目的】通过建立大花型茶专用菊综合评价体系,筛选出综合表现优异的株系,为大花型茶专用菊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参考和物质基础。【方法】以大花型茶专用菊品种‘金丝黄菊’的46个经田间初选的杂交后代无性株系及5个亲本为供试材料,从农艺性状、感官品质、有效成分等方面共选取花干重、舌状花数、盛花期、株高、冠幅、单株花数、干花产量、抗旱性、抗病性、干花径、干花形、干花色、香气、汤花、汤色、滋味及总黄酮、绿原酸、木犀草苷和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含量等20个性状指标作为评价因子,利用层次分析法及K-Means聚类分析法建立综合评价体系,开展杂种株系的综合筛选。【结果】通过对大花型茶专用菊F1代株系性状进行观测与分析,结果表明,较多F1代株系花期相对较晚。其抗旱能力相比‘金丝黄菊’有一定提高,抗病性综合表现一般。较多F1代株系在花部观赏性上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良,但整体上花径没有明显增加,在生长、产量指标及滋味上尚有不足。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性状的权重值,其中干花径权重值最大,为0.148;其次是汤花、汤色、滋味,权重值均为0.084;再次是盛花期和干花产量,权重值均为0.080。通过K-Means聚...  相似文献   

13.
葡萄是遗传上高度杂合的木本果树,获得真实性杂种是有效开展杂交育种及其他遗传学研究的重要基础。以玫瑰香×红地球杂交组合后代株系为材料,采用SSR分子标记对杂交后代单株进行杂种真实性鉴定,筛选出在双亲间有特异位点的SSR引物,对210株杂交后代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210株杂交后代中有183个单株具有父本和母本的特异性条带,并结合田间形态学分析,确定为真实性杂种。SSR分子标记能够简单、高效的对葡萄杂交后代进行真实性鉴定。  相似文献   

14.
萍乡显性核不育水稻不育基因的转育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利用萍乡显性核不育水稻不育株高温条件下表现部分可育的特性,在南昌夏季以萍乡显性核不育水稻杂合不育株作父本,与具有不同细胞质来源的常规水稻品种(粤香占、HR—195、85—02、中鉴100、9311、原早7号、超丰早、R402)杂交,各杂交组合及后代分别在江西南昌和海南三亚种植。结果表明,转育后代出现的不育株育性没有中间类型,败育彻底;遗传背景和环境条件不会对转育后代Ms—p基因表达产生影响,转育的不育株系育性能稳定遗传。转育成功的5个不同细胞质源的显性核不育株系在株高、分蘖力、上三叶长度和角度等农艺性状都与原萍乡显性核不育水稻不育株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野生蔷薇和月季的杂交亲和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常规授粉方法,以报春刺玫、单瓣黄刺玫、疏花蔷薇等抗性强的中国原产野生蔷薇资源作父本,以观赏性状优良的中国月季和现代月季作母本进行远缘杂交试验,在人工杂交前,用流式细胞仪测定母本的倍性,用花粉离体培养法测定花粉生活力.结果表明:32种中国月季和现代月季中,5种为二倍体,2种为三倍体,24种为四倍体,1种为五倍体.共筛选出14个杂交亲和性高的组合:George Vancouver×疏花蔷薇、William Baffin×疏花蔷薇、PurpleHeart×疏花蔷薇、Lilac Rose×疏花蔷薇、Autumn Sunset×疏花蔷薇、Partidge×单瓣黄刺玫、Partidge×报春刺玫、Partidge×疏花蔷薇、Black Cherry×疏花蔷薇、Jill Dando×单瓣黄刺玫、Jill Dando×报春刺玫、Grouse×单瓣黄剌玫、Grouse×疏花蔷薇、无刺狗蔷薇×单瓣黄刺玫.并对杂交亲本的选择原则、亲本的倍性和亲缘关系对杂交结实率的影响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明优质小麦杂交后代的种子贮藏蛋白组成变化。[方法]采用SDS-PAGE分析2个亲本小麦株系一粒葡8-5-2和P5及其杂交F3株系的高分子量(HMW)谷蛋白组成,并对谷蛋白亚基评分;采用A-PAGE方法分析醇溶蛋白谱带。[结果]杂交后代株系中共出现4种HMW谷蛋白亚基组合类型,优质亚基及亚基组合所占的比例较多,其中Glu-A1位点1亚基出现频率为77.8%、Glu-D1位点5+10亚基出现频率高达89.9%,杂交后代平均品质评分高达8分。A-PAGE方法分析表明,在醇溶蛋白谱带中,供试F3株系在ω区域出现3种变异,在γ、β、α3个区域变化不明显。[结论]该研究为增加杂种后代选择的准确性和提高品质育种效率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初步探索矮牵牛雄性不育性状的遗传规律,选育雄性不育两用系。【方法】从矮牵牛328自然群体后代中发现并选择不育株,以不育株(08A328)为母本,以7份不同来源的材料为父本进行杂交,杂交后代(F1)自交获得F2,选择F2分离出的不育株与F1回交,同时对F2不育株进行人工自交结实率试验和花粉生活力测定。在F2中优选不育株与经济性状优良的父本进行回交转育,转育后代自交,子代兄妹交,筛选可育株与不育株数量按1∶1分离的株系。【结果】F1后代全可育,F2后代可育株与不育株数量按15∶1分离,回交后代可育株与不育株数量按3∶1分离。不育株花药干瘪微黄,花粉无活力,自交不结实。回交转育后代均可育,自交后可育株与不育株数量按15∶1分离。经兄妹交筛选,初步育成矮牵牛雄性不育"两用系",其基因型为ms1ms1ms2ms2、MS1ms1ms2ms2或ms1ms1MS2ms2。【结论】该矮牵牛雄性不育性由2对隐性等位核基因控制,不育株率稳定在50%,不育度高。  相似文献   

18.
为猕猴桃种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以野生黄肉猕猴桃实生苗为试材,采用大田病圃法对198份黄肉野生猕猴桃实生株系连续4年进行田间溃疡病抗性监测,以明确不同野生猕猴桃实生后代株系对溃疡病的抗性差异,并对野生猕猴桃实生株系中60株雌株果实风味进行初步品评。结果表明:猕猴桃实生苗后代对溃疡病的抗性不同。其中,高抗、中抗、耐病、感病和高感株系所占总体比例分别为11.16%、24.75%、29.80%、28.28%和5.56%,初步筛选出12株抗病性较强的雌株株系和10株抗病性较强的雄株株系。结合猕猴桃单果重、果实品质及对溃疡病抗性等方面,筛选出4株优良抗性雌株实生苗为株系13-3-2、13-6-11、13-11-1和13-11-21,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在14.5%以上,风味好,Vc含量均显著高于母本,分别较母本高18.14%、105.3%、65.21%和11.34%。  相似文献   

19.
以转入了Bt基因cry1Ab/Ac的水稻品系TT51为供体,与10个恢复系杂交。通过分子检测,并结合田间的抗虫性观察,筛选出农艺性状良好的转基因纯合株系。抗虫基因在所有的杂交组合后代中按照孟德尔规律遗传,但是不同遗传背景下的表达量有很大差异。 Cry1Ab/Ac蛋白含量维持原有水平的株系对螟虫表现出良好的抗性,蛋白含量降低的株系则受到轻微的危害。纯合株系的部分农艺性状发生变异,其程度与Cry1Ab/Ac蛋白含量有关。结果为利用杂交转育培育优良抗虫水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转基因水稻及其杂交后代对稻纵卷叶螟的田间抗性检测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用剥查法,研究了转cry1Ac+SCK基因水稻及其杂交后代对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的大田抗性。结果显示,在自然生产条件下,转cry1Ac+SCK基因的两个株系MSA与MSB对稻纵卷叶螟具有极强的抗性。转cry1Ac+SCK基因稻的杂交后代21S/MSB与II-32A/MSB都获得了高抗稻纵卷叶螟性状。MSA、MSB、21S/MSB与II-32A/MSB上的稻纵卷叶螟数量、卷叶率、卷叶株率与带虫株率均极显著低于常规对照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