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2007年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传人后,一度因疗效差和死亡率高引起恐慌,为了解其危害和探索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案,对发病后确诊为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的猪群154头进行治疗试验,治愈率73.38%.其中并发猪瘟组治愈率54.39%,比无猪瘟组的85.94%低31.55个百分点,差异显著;免疫过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疫苗的治愈率85.71%,比未免疫过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疫苗的75.00%高10.71个百分点,差异显著;猪瘟、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阳性猪群治愈率54.39%,比面上的治愈率43.59%高10.8个百分点,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卡耳霜具有祛邪扶正,以毒攻毒的作用。主要治疗瘟毒内滞,发烧实热,适用于猪瘟、蓝耳病、圆环病毒、流感等各种热性病的慢性期。如果对常规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或多次用药而久治不愈时,可以尝试用卡耳法进行治疗,大多数病猪可以逐渐康复。慢性病毒性猪病卡耳越早越好,对热性病急性期的猪进行卡耳也有一定的防治作用。病猪卡耳时可结合阿莫西林粉、氟苯尼考、头孢噻呋、磺胺类药物等内服,并用消毒药进行场地消毒,疗效会更好。  相似文献   

3.
因耳号钳未经消毒引起猪瘟蔓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1989年春防期间,德兴县某乡一兽医员在其责任片上进行猪瘟预防注射。因弄虚作假不打猪瘟预防针,仅给未预防注射的猪只卡耳,由于给了一头患猪瘟的病猪卡耳,而耳号钳又未经消毒,继续给周围社员饲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秦州区的猪瘟免疫情况,通过秦州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兽医实验室采用正向间接血凝试验,对秦州区2016年-2018年16各乡镇的32个规模养殖场和32个行政村的散养户的猪血清样品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秦州区的猪瘟免疫抗体水平呈逐年上升的水平,2018年的猪瘟免疫抗体水平从2016年的60.8%上升至了80.00%,上升了20.8个百分点,但纵向比较来看,规模养殖场的猪瘟免疫抗体水平为87.75%,散养户的只有71.79%,相差15.96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5.
采用动物防疫整村推进模式对普洱市16个乡(镇)进行示范性推广,对免疫密度、免疫抗体合格率、免疫副反应率和副反应死亡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和猪瘟的群体免疫密度分别比模式推广前提高10.21、5.89、9.88和9.06个百分点;禽流感、口蹄疫、猪瘟抗体合格率分别达到77.40%、75.62%和79.47%,与2011年相比,分别提高3.32、3.49和10.99个百分点;猪、牛、羊副反应率比模式示范推广前分别降低0.26、0.18和0.13个百分点;副反应死亡率分别降低0.28、0.1、0.28个千分点;示范乡(镇)猪、牛、羊、禽疫病死亡率比模式推广前分别降低0.94、0.58、0.58和2.17个百分点。通过推广应用效果的比较和分析,证明动物防疫整村推进模式的推广应用有效保证了免疫密度和免疫抗体合格率,明显降低了免疫副反应率和副反应死亡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我们将春、秋两季给生猪进行全面的防疫注射,改为春季普注,6、9两个月补种,市场常年补注,卡耳为记的办法,收到了明显的效果:1.提高了存栏猪的常年免疫密度,1986年选在一个区的试点结果,全年卡耳注射密度达99.1%,全年生猪总死亡率(2.3%)比1985年(4.7%)下降2.4%,其中,猪瘟死亡数只占  相似文献   

7.
选择体重相近的35日龄断奶仔猪24头,随机分成试验和对照两组,每组12头。35日龄首免,60日龄二免,每头仔猪均肌肉注射猪瘟活疫苗,试验组仔猪免疫后连续7d口服PHA(0.8mg/kg),对照组口服生理盐水。结果显示,在免疫接种前试验组与对照组抗体滴度基本相同,无免疫保护作用。首免10d后,试验组阳转率比对照组显著提高16.7个百分点(P<0.05);二免10d后,试验组阳转率比对照组提高8.4个百分点,没有达到显著水平(P>0.05),但试验组抗体滴度≥64的比率比对照组高41.6个百分点,处于较高的抗体水平。表明PHA复合物与猪瘟活疫苗联合用于仔猪猪瘟疫苗免疫接种,其免疫效果比单用猪瘟活疫苗的效果好,显示PHA能作为一种免疫增强剂,提高仔猪猪瘟疫苗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8.
利用IFAT检测猪附红细胞体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猪附红细胞体抗原玻片,通过IFAT方法,对96份疫区血清样本进行检测,并与血涂片镜检方法进行比较。结果显示IFAT法比血涂片法敏感性要高出40个百分点:用猪弓形体阳性血清、猪蛔虫阳性血清、猪瘟阳性血清进行对照,结果均阴性,表明IFAT法特异性强,敏感性高。  相似文献   

9.
采用阻断ELTSA方法检测湖南9个规模猪场猪瘟抗体,评价规模猪场猪群猪瘟免疫状况。结果显示,经产母猪猪瘟抗体阳性率82%,合格率64%;后备母猪猪瘟抗体阳性率80%,合格率60%;公猪猪瘟抗体阳性率93%,合格率86%。对21个规模猪场采集的85份病料进行了猪瘟的病原检测,结果显示,6个猪场共9份病料中猪瘟核酸阳性(RT-PCR方法),阳性场中5个猪场为中小型猪场,1个为种猪场。猪场的猪瘟阳性检出率为28.6%,病料的猪瘟阳性检出率为10.6%。  相似文献   

10.
规模化猪场母猪子宫内膜炎的临床治疗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母猪子宫内膜炎是规模化猪场普遍发生的疾病,尤其以夏季为甚。为了提高对母猪子宫内膜炎的治疗效果,本试验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即应用中草药水剂(主要成分为淫羊藿、益母草、红花等)、复方左旋氧氟沙星(含甲硝唑)对母猪子宫内膜炎进行了综合治疗试验。治疗50头病猪,治愈38头,1个疗程的治愈率达到76%,比传统治疗方法提高了59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1.
选择小尾寒羊99只,采用过颈输精法输精,情期受胎率为42.31%;选择小尾寒羊59只,采用腹腔内窥镜子宫角输精法输精,情期受胎率为59.32%。子宫角输精法情期受胎率比过颈输精法提高17.01个百分点,差异极显著(P<0.01)。选择18只小尾寒羊,输精2次,受胎率为27.78%;选择12只小尾寒羊,输精3次,受精率为33.33%。后者比前者提高5.55个百分点,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2.
本文的主要目的就是探究中医疗法蟾酥卡耳对于猪支原体肺炎的治疗效果,从而为相关养殖户利用蟾酥卡耳防治该病提供一定的参考。本文的试验方法:选择济宁市某猪养殖场的疑似病猪60头,通过检验确诊为支原体肺炎,之后在经过养殖户同意后,随机平均分为两组,也就是西药治疗的对照组,以及中医蟾酥卡耳治疗的观察组,统计对比试验两组的效果。具体结果:本次试验中,观察组治愈率为93.3%,相对于对照组的70.0%,效果明显。结论:中医疗法蟾酥卡耳治疗猪支原体肺炎,治疗效果显著,所以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比较不同厂家生产的猪瘟弱毒苗免疫效果,试验采用政府采购国内3家公司生产的组织苗,仔猪(30日龄)首免后28 d采集300头供试猪血样,经猪瘟抗体效价检测,总体合格率为40%(低于国家标准70%以上);经二免后,总体合格率达95%以上(高于国家标准2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4.
小型梅山、枫泾、长.梅二元母猪分别采用仿生输精法和传统输精法,第一情期受胎率分别为94.28%和91.67%、95.48%和91.46%、94.32%和88.80%,仿生输精组比传统输精组分别提高了2.61%(P>0.05)、4.02(P>0.05)、5.52%(P<0.05)个百分点,按输精方式将上述3类母猪合并后总的高3.9%(P<0.01)。仿生输精法与传统输精法相比,对提高母猪第一情期受胎率的效果显著,对提高母猪产仔数性状也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采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研制出的抗衣原体单克隆抗体(McAb),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对本地区所采的1361份牛血清,698份羊血清进行检测,结果:牛血清阳性检出率为9.18%,羊为22.06%。选择牛羊血清各50份用已建立的检测衣原体抗体ELISA方法与传统的间接血凝试验(IHA)进行比较,其敏感性高。牛血清ELISA阳性检出率为32%,IHA为24%,ELISA比IHA试验高出8个百分点。羊血清ELISA阳性检出率为26%,IHA为22%,前者比IHA高出4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6.
卡耳疗法的应用,在白城地区兽医界早已广泛开展起来,据知镇来县,长岭县、前郭县在治疗猪病应用卡耳疗法也取得明显的治疗效果。但关于卡耳疗法所使用卡耳丸成份、卡耳方法、部位、作用机理、适应范围,均有进一步研究、探讨的必要,才能确切的巩固和提高治疗效果。下面就以上问题,提出不成熟的看法,与同志们商讨。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粤北地区规模化猪场猪瘟抗体水平和免疫效果,采用ELISA法对来自粤北地区的13个规模化猪场的1 290份血清样品进行了猪瘟抗体检测。结果表明:公猪猪瘟抗体合格率为66.67%~100%,经产母猪抗体合格率为58.06%~100%,后备母猪抗体合格率为50.98%~96.00%,保育猪抗体合格率为14.23%~50.00%,生长育肥猪抗体合格率为40.00%~93.00%。说明粤北地区不同猪场间猪瘟抗体水平和变异系数差异较大,同一猪场不同阶段猪群抗体水平也有一定差异,但总体表现为种猪群疫苗免疫效果比商品猪群理想,种猪群中公猪比母猪免疫效果好,商品猪群中生长育肥猪抗体水平比保育猪理想。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健康淘汰母猪采用猪瘟细胞苗与猪瘟耐热冻干保护剂活疫苗进行基础免疫和多次强化免疫的方法,制备了抗猪瘟高免血清抗体,并在8个不同规模的猪瘟病例猪场进行了临床应用,治疗606头,其中治愈579头,综合治愈率达到了95.5%。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种鸽生产性能,采用种蛋拼孵办法进行种鸽一窝多蛋孵化及多乳鸽喂养技术研究。试验1组采用一窝孵3蛋育3雏方法;试验2组采用一窝孵4蛋育4雏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一窝孵2蛋育2雏方法。经120 d,3个孵育周期试验,结果表明:(1)孵化率:对照组为97.66%,试验1组和试验2组分别比对照组下降3.6个百分点和23.7个百分点;试验2组比试验1组下降19.83个百分点;(2)乳鸽28日龄平均日增重:对照组为17.32 g,试验1组和试验2组分别比对照组降低0.46%和0.64%,乳鸽28日龄体重仍达500 g以上,符合市场要求;(3)种鸽生产性能:对照组平均每对种鸽生产乳鸽数5.81只;试验1组为6.69只,比对照组提高15.1%,试验2组与对照组同为5.81只;(4)饲料报酬:对照组为4.15∶1,试验1组为3.74∶1,比对照组提高10.96%,试验2组为4.17∶1,比对照组下降4.8%;(5)经济效益:试验1组比对照组每对种鸽年可增加经济效益15.05元。  相似文献   

20.
为了查找生产中原料兔接种猪瘟兔化弱毒C株病毒后定型热比例常低于70%的原因,观察了无猪瘟病毒抗体的8个批次,共3 512只中型齐卡肉兔对猪瘟兔化弱毒C株病毒的热型反应。结果:定型热占(91.3±1.5)%,轻热(5.8±1.2)%,可疑(1.8±1.5)%,无反应(0.9±0.7)%;8个批次的试验兔,对5个毒种代次的体温反应,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认为,来自农村养兔户的原料兔,可能接触过猪瘟病毒,致定型热比例下降;无猪瘟抗体的中型齐卡肉兔,对不同代次的猪瘟兔化弱毒C株病毒均有良好的体温反应,可作为猪瘟弱毒疫苗(脾淋源)的原料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