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利用遥感技术及GIS、GPS系统的支持进行湿地资源的调查、监测在我国刚刚开始 ,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院充分认识到 3S技术在今后湿地调查与监测中的重要性 ,在院科技基金中特别设立了“辽河三角洲湿地资源及其生物多样性的遥感监测研究”项目。本项目是 3S技术在我国湿地资源调查、监测方面的一个试点 ,通过本项目的研究 ,一方面 ,可以掌握辽河三角洲湿地资源的现状 ,并分析其动态变化趋势以及工农业开发和经济发展对湿地资源及环境造成的影响 ;另一方面 ,项目的研究成果也可以为全国湿地资源的调查监测提供一套可供参考、借鉴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2.
遥感 (RS)、地理信息系统 (GIS)以及全球定位系统 (GPS) (简称 3S技术 )是资源与生态环境监测中的重要技术手段和发展方向 ,为了在今后全国湿地资源监测中采用 3S技术 ,国家林业局湿地资源监测中心在辽河三角洲开展利用 3S技术对湿地资源进行监测的试点研究。在辽河三角洲湿地资源及其生物多样性的遥感监测系列论文之一中 ,主要论述了三角洲湿地分类及现状分析 ,这里主要论述 3S技术在辽河三角洲湿地监测中的具体应用 ,并对双台河口国家级保护区 1994年、1997年两年湿地类型、面积监测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以及全球定位系统(GPS)(简称3S技术)是资源与生态环境监测中的重要技术手段和发展方向,为了在今后全国湿地资源监测中采用3S技术,国家林业局湿地资源监测中心在辽河三角洲开发利用3S技术对湿地资源进行监测的试点研究。在辽河三角洲湿地资源及其生物多样性的遥感监测系列论文之一中,主要论述了三角洲湿地分类及现状分析,这里主要论述3S技术在辽河三角洲湿地监测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4.
辽河三角洲湿地生态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汤蕾  许东 《辽宁林业科技》2006,(1):26-29,33
生态旅游以其独特内涵吸引了众多游客,成为现在主要的旅游活动形式之一。辽河三角洲拥有丰富的湿地生态旅游资源,文章在分析辽河三角洲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特征的基础上,结合辽河三角洲生态旅游开发现有问题,对辽河三角洲开展湿地生态旅游的前景作了分析,提出了开展湿地生态旅游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通过利用3S技术对辽河三角洲湿地分类及现状分析以及对双台河口国家级保护区1994、1997年两年湿地类型、面积、监测结果的分析,对双台河口自然保护区进行了功能区划,并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6.
遥感技术在辽河三角洲湿地监测中应用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辽河三角洲地区为试验区,以1997 年6 月TM 图像为试验数据,利用灰度分析的方法,在充分分析了水体、沼泽植被、人工建筑等不同地物的光谱特征的同时,对比分析沼泽湿地各主要地物的光谱物征的差异,得出对于辽河三角洲地区,利用TM 图像进行湿地资源监测的波段组合为TM4、TM3、TM2 三个波段,这样的波段组合可以使不同地物的灰度值差异达到尽量大的效果,既有利于目视解译,又有助于计算机自动分类  相似文献   

7.
通过利用 3S技术对辽河三角洲湿地分类及现状分析以及对双台河口国家级保护区 1994、1997年两年湿地类型、面积、监测结果的分析 ,对双台河口自然保护区进行了功能区划 ,并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8.
湿地生态系统是处于陆地生态系统与水体生态系统之间并具有高生产力和生态多样性等特点的生态系统。辽河三角洲湿地是在特殊的地理环境、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的共同作用下而形成的。然而,人为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行为破坏了辽河三角洲的湿地生态系统。为此,文章对辽河三角洲湿地保护工程构建与配套机制进行了全面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近日 ,国家林业局赵学敏副局长在主持召开有关湿地保护工作的会议上 ,对规划院的湿地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指出今后规划院要在湿地资源调查、监测、工程规划、标准制定、项目设计、信息系统建设以及其他与生产、管理密切相关的技术工作继续加大力度 ,从人员和技术上予以倾斜和保证 ,以进一步提高技术水平 ,满足形势发展的需要。规划院自 1995年成立湿地监测中心以来 ,负责过全国湿地资源调查技术工作、参与了《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全国湿地保护工程规划》及《全国红树林保护发展规划》等编制工作 ,开展了利用 3S技术对全国湿地调查…  相似文献   

10.
以新疆湿地资源为对象,利用3S技术,对新疆CBERS、SPOT5和LandsatTM遥感数据进行调查监测,并结合野外实地验证,调查研究新疆湿地资源面积、分布规律和野生动植物资源。结果表明:新疆湿地分布于15个行政区,划分为4大类17型,总面积为3 948 159.07hm~2;湿地维管束植物共有1 227种,隶属40目93科380属;湿地脊椎动物有234种,隶属于5纲25目47科。  相似文献   

11.
经过6年的试验研究,在辽河三角洲土壤含盐量0.7%~1.1%的条件下,理想的造林树种是柽柳,并总结出相应的造林技术措施。对同类地区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全国湿地资源调查技术体系设计及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林业资源管理》2013,(6):62-69
为了满足全国湿地资源保护管理的需要,国家于2009年启动了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并于2012年完成。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按照湿地国际公约要求的调查类型和8 hm2的起调面积,利用"3S"技术与现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重要湿地开展了湿地动植物、水文水质、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受威胁等情况详查,获取了我国湿地资源现状。介绍了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的技术体系,展示了部分调查成果,并且分析了国家两次湿地资源调查间隔期内湿地资源及其生态状况等的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13.
油田开发对盘锦湿地环境的影响及保护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盘锦辽河三角洲区域的生态环境特征,针对石油工业污染及油田开发过程中对湿地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对开发过程中产生的不利影响提出了相应的湿地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4.
阳西县南部临南海,湿地资源丰富、类型多样.以《全国湿地资源调查技术规程(修订版)》为技术标准,采用"3S"技术结合实地调查的方法,对阳西县湿地资源进行调查.结果表明阳西县的湿地可分为3大湿地类11个湿地型,其成因主要有气候因素、水文要素和人为因素;具有近海与海岸湿地面积较大、类型多,人工湿地多,湿地动植物种类丰富,湿地...  相似文献   

15.
《林业实用技术》2006,(9):56-56
泰宁采取措施加强湿地管理。一是加强宣传教育。结合“世界湿地日”、“爱鸟周”和“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等活动,广泛宣传湿地保护有关法律法规和湿地保护的目的意义,提高公众自觉保护湿地的意识。二是开展湿地资源调查。2002年对全县湿地资源开展调查,2006年又进行补充调查,查清湿地资源本底数据,全县湿地面积达17760.4hm^2,占土地总面积的11.6%。三是建立湿地资源管理地理信息系统,为合理利用和保护湿地提供依据。四是做好湿地保护规划,完成湿地保护总体规划工作,并拟建立金湖湿地自然保护区。五是加强湿地监测。全县设立监测站2个、监测点3个,并筹集5万余元资金添置调查监测设备,对湿地资源进行动态监测管理,及时掌握湿地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6.
在福泉市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和补充调查的成果资料基础上,根据福泉市实际情况,采用3S调查技术对福泉市范围内符合湿地定义的湿地资源进行了调查,摸清了全市湿地资源的分布、数量、面积、类型、保护等级等主要特征。结果表明:全市湿地资源保护数据库总面积为21030亩,分布于2镇1乡2个街道,占全市国土面积的0.83%,湿地保护率为40.65%。福泉市湿地按保护等级均为一般湿地,保护形式有5大类: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湿地公园、省级风景名胜区、县级湿地公园、其他保护形式。  相似文献   

17.
3S技术在黑龙江省湿地资源调查的应用,即解决了内业判读准确性问题,又解决了外业调查耗工耗时的问题。文章就3S技术在调查工作中的应用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利用多时期的遥感数据和基于地理信息信息系统的景观格局研究方法,分析了辽河三角洲近30a来的景观演变规律。通过对比分析研究区4个时期的景观格局图(1976年、1989年、1998年、2004年),并计算主要景观类型的面积、斑块数、景观指数以及不同年代间的景观类型转移矩阵。结果表明:研究区近30a来景观类型并没有发生变化,景观格局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主要景观类型的空间转化上,而且转化的速度和程度较大,其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和干扰,尤其是农业开发、油田开发以及城市化发展。  相似文献   

19.
指出了作为重要的环境生态系统,湿地景观本身属于宝贵的生态景观资源,而且湿地景观具有调控区域气候的价值与作用。在目前的现状下,相关部门对于湿地景观资源在实施全面保护的实践中,更多地运用了信息技术手段来调查湿地景观的基本特征,收集湿地景观的动态变化数据,进而提供相关部门保护湿地景观生态系统的基本根据支撑。为此,探讨了“3S”技术运用于湿地景观资源,提出了调查的具体实施要点,探析了“3S”技术的未来演变趋势,以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建设湿地公园是保护和利用湿地资源的重要手段,梳理国外相关研究成果能够指导我国湿地公园研究与实践。文中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外相关文献进行综述,探究国外对湿地公园生态系统三个子系统保护与管理的研究现状与热点。对于湿地生态系统恢复,国外研究由整体生境保护向各个生态要素的管理与利用转变;对于生态游憩系统引导,国外研究主要探讨大众湿地审美偏好与湿地生态功能间的内在关系;对于园外影响系统监测,国外研究聚焦于3S技术与数字建模技术对湿地影响因素的模拟与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