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建立试验点,引进香蕉系列的农科1号和粉蕉系列的粉杂1号2个抗枯萎病新品种,分别选择巴西蕉和广粉1号粉蕉作对照,在无枯萎病发病史田块、前茬巴西蕉枯萎病发病率5%~10%的发病较轻田块、前茬巴西蕉枯萎病发病率30%以上的重病田块3种条件下种植试验.结果显示,农科1号在3种种植条件下均表现比对照种巴西蕉增产,枯萎病发病率最多比巴西蕉降低59.7个百分点.粉杂1号虽然单株产量较低,在无枯萎病发病史田块产量远不及广粉1号,但在枯萎病发病田块,单位面积产量较广粉1号增产或持平,枯萎病发病率最多比广粉1号降低62.7个百分点.2个品种均适合在枯萎病发病区种植,部分种性的不足可通过栽培调控措施弥补.  相似文献   

2.
《新农业》2018,(21)
正1材料与方法1.1试验目的为了解60%百泰水分散粒剂对花生疮痂病预防效果进行药效试验。1.2试验对象、作物品种选择防治对象:疮痂病;花生品种:白沙1016。1.3作物栽培及环境条件花生栽培类型为覆膜栽培,5月5日播种,土壤为沙壤土,试验地土壤pH值为7.0,有机质含量1.1%,施第一次药时已发病。1.4药剂选择试验药剂为60%百泰水分散  相似文献   

3.
花生主要病害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锦州地区花生主要病害有茎腐病、根腐病、叶斑病、病毒病、疮痂病等。以轮作倒茬、及时中耕除草等农业防治为主,药剂防治为辅。一、茎腐病1.症状。幼苗期发病常使花生子叶发黑腐烂,造成缺苗,成株期发病部位一般在花生茎秆基部子叶节附近,病菌造成茎秆基部腐烂,用手拔病株,常从茎基部断裂,不能连根拔起,俗称"卡脖病",这是识别花生茎腐病的主要特征。2.发病规律。花生茎腐病在土壤潮湿的洼地或多雨年份  相似文献   

4.
在花生产区病田中,喷施苯醚甲环唑防治花生疮痂病,通过不同喷药次数、不同药剂浓度的对比试验,研究其对花生疮痂病防治效果及对花生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喷2次的防治效果最好,达到79.85%,比喷1次的防治效果高14.66%;不同浓度的防治效果均显著高于对照。不同次数、不同浓度处理后,花生疮痂病的病情指数与花生的主要农艺性状均呈负相关。综合考虑,10%苯醚甲环唑可湿性粉剂750~1000倍液于花生疮痂病发生初期进行喷施防治,效果较好,可有效控制病害并有增产作用。  相似文献   

5.
通过田间试验,筛选花生疮痂病防治的有效药剂并研究其防治适期。结果表明,所研究的13种药剂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以60%唑醚·代森联水分散粒剂、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苯甲·丙环唑乳油防治效果较好,增产幅度较大。以爱苗为试验药剂,通过研究比较不同喷药时间和喷药次数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在未发病前喷施爱苗防治效果最好,在发病初期连续喷施2次的防治效果好于只喷施1次。  相似文献   

6.
在2012年马铃薯收获期间,对定西师专试验田马铃薯块茎病害进行调查,马铃薯品种为费乌瑞它、早大白、新大坪、陇薯3号、克新1号.结果表明:5个品种中晚疫病发病率均较高,且不同品种间存在明显差异,由高到低依次为费乌瑞它(52.54%)、早大白(47.49%)、新大坪(46.21%)、克新1号(23.42%)、陇薯3号(16.03%).说明本次试验中陇薯3号对晚疫病的抗性最强,其次为克新1号,费乌瑞它的抗性最差,新大坪和早大白对晚疫病的抗性较弱.除晚疫病之外,在不同品种中还出现了粉痂病、黑痣病和疮痂病,具体为:费乌瑞它有疮痂病出现,发病率为10.59%;新大坪有粉痂病,发病率为4.12%;早大白有黑痣病,发病率为8.94%;克新1号有粉痂病、黑痣病和疮痂病,发病率分别为1.27%、3.80%和3.80%;陇薯3号有粉痂病和疮痂病.  相似文献   

7.
马铃薯疮痂病是由疮痂链霉菌引起的一种世界性病害,此病在我国马铃薯主产区普遍存在.在新疆生产脱毒马铃薯微型薯过程中发病较为严重.发病率30%-50%,最高可达80%以上。马铃薯疮痂病主要危害马铃薯块茎,块茎发病表面形成疮痂状褐色病斑,病斑木栓化,质地粗糙。木栓化病斑仅限于皮层,其区别于马铃薯粉痂病。病薯不耐贮藏,  相似文献   

8.
花生品种资源抗疮痂病鉴定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抗疮痂病花生品种资源,采用喷雾法对60个花生品种进行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供试的省外引进品种中,两年鉴定表现抗病(R)的有6个品种,占参试品种的14.29%;中抗(MR)的有14个品种,占33.33%;中感(MS)的有18个品种,占42.86%,感病(S)的有4个品种,占9.52%;供试的18个福建省审(认)定品种,抗疮痂病性差,表现中感的有2个品种,其余品种均为感病.近年来,花生疮痂病危害趋重,今后在花生新品种选育中,有必要将抗疮痂病作为花生品种改良的一个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9.
通过使用苯醚甲环唑和百菌清对连作2年花生的苗期、始花期以及盛花期进行喷药,探讨不同杀菌剂不同施用方式对连作花生疮痂病的防治效果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杀菌剂对防治疮痂病具有一定的效果,其中喷施苯醚甲环唑3次疮痂病发病率最低、防治效果最佳,喷施百菌清3次花生的增产效果最高。  相似文献   

10.
<正>花生的主要病虫害有白绢病、疮痂病、根腐病、茎腐病、青枯病、网斑病、花生根结线虫病、蛴螬、棉铃虫、红蜘蛛。主要病虫草害防治技术如下。1.花生白绢病的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深翻改土,加强田间管理。花生收获前,清除病残体。收获后深翻土壤,可减少田间越冬菌源。在花生播种后做到"三沟"配套,下雨后及时排出田间积水。(2)药剂防治。播种前用75%卫福可湿性粉剂、40%多菌灵哈茨木霉菌液拌种,或用75%五氯硝基苯可  相似文献   

11.
花生疮痂病是近年来辽宁省辽西地区新发现的一种病害。由于对其发生规律和防控技术缺少了解,致使当地花生生产损失严重,一定程度上构成了对辽宁新兴花生种植业的威胁。试验通过选用6种杀菌剂对花生疮痂病进行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升势800倍液、万兴1000倍液、爱克800倍液防治花生疮痂病效果较佳,防效分别为89.9%、79.7%、78.2%,增产幅度分别为60.8%、57.7%、42.3%,对花生安全。  相似文献   

12.
为探索微型薯繁育过程中马铃薯疮痂病的有效防治方法,利用16S rRNA基因序列鉴定了发病蛭石基质中的疮痂病原菌,并进行了生防菌ZWQ-1水剂+化学药剂的协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辽宁本溪微型薯苗床的疮痂病原菌为普通疮痂链霉菌(Streptomyces scabies)。在29种测试药剂中筛选到了8种对S.scabies有抑菌效果的药剂,其中适乐时0.1 g/L处理的抑菌圈直径最大,为41 mm。微型薯苗床防治试验的结果表明,化学药剂适乐时+ZWQ-1水剂、福美双+ZWQ-1水剂2个组合对微型薯疮痂病的防治效果最好,分别为72.60%和57.92%,且福美双+ZWQ-1水剂处理可显著促进植株生长。说明利用菌药协同防治疮痂病有较好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3.
通过在自然病圃条件下,研究不同品种果腐病的发病情况,为当地花生生产选择耐果腐病花生品种提供参考。研究表明,不同品种花生果腐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开农308的果腐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最低,分别为17.86%和10.31%;其次为开农1715,分别为26.42%和12.02%;中花12号果腐病最严重,果腐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分别为31.06%和14.65%。不同品种各级果腐病占比情况表现显著差异;在以总荚果数为参照下,以开农308的各级占比最低,果腐病危害最轻,其次为开农1715,中花12号危害最重;以感病荚果数为参照下,中花12号3级占比最少,而5级和7级占比显著高于开农308和开农1715,开农308和开农1715各级果腐病感病差异不显著。在本试验条件下,高油酸花生开农308的果腐病发病较轻,其次是高油酸花生开农1715,中花12号花生品种果腐病发病最重。  相似文献   

14.
为筛选防治大型蜜瓜白粉病的高效、低毒、安全植物免疫剂,对 JM-1号原液、JM-1号稀释十倍、粉巧、 清水四种药剂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粉巧化学药剂处理的防效较高,JM-1号稀释十倍植物免疫剂处理防效较差。未发病植株JM-1号植物免疫剂病指防效分别为18.54%和21.51% ;未发病植株JM-1号稀释十倍植物免疫剂病指防效分别为 5.34%和7.49%;未发病植株粉巧化学药剂病指防效分别为79.98%和70.51% ;发病植株JM-1号植物免疫剂病指防效分别为18.78%、19.37% 和21.36%。发病植株JM-1号稀释十倍植物免疫剂病指防效分别为24.38%、17.86%和12.65%。发病植株粉巧化学药剂病指防效分别为77.56%、78.36%和78.84%。  相似文献   

15.
通过6种药剂浸根与喷雾处理番茄苗防治番茄疮痂病的试验,结果表明:植物性农药康地蕾得、新植霉素药剂防治效果达83.36%~96.70%;0.2%~0.5%波尔多液抑菌圈半径2.36~3.72mm,其防治效果达83.36%~100.00%;用6种药剂浸根与喷雾处理番茄苗后,番茄疮痂病的发病日期均比对照推迟15~20d。  相似文献   

16.
花生疮痂病主要为害植株叶片、叶柄、托叶、茎部和子房柄,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造成植株矮缩、病叶变形,严重影响花生的产量与质量。  相似文献   

17.
<正>花生主要病虫害包括花生根茎腐病、花生叶斑病、花生疮痂病、花生锈病、花生蚜虫、二三代棉铃虫、蛴螬等,现将防治技术介绍如下。1 花生根茎腐病1.1 主要发生期。出苗期至开花下针期(4月下旬~6月下旬)为主要发生期。发病初期即用药。1.2防治措施。杀菌剂+叶面肥混合灌根或茎基部喷  相似文献   

18.
不同药剂组合防治花生病虫害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拜耳公司高巧+卫福、拿敌稳、安泰生产品组合能够有效控制整个生育期花生地下害虫(主要是蛴螬)的为害,防治叶斑病、疮痂病等效果显著,而且能够延长花生叶片的功能期,防止早期落叶,促进花生后期生长,提高花生产量和出油率,可以大面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核桃基腐病发病环境调查及防治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阿克苏地区核桃基腐病发病环境进行了调查,并对其进行了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核桃基腐病的发生与栽植密度、树龄、间作模式以及灌水次数有密切关系。栽植密度为(6 m×4 m)的果园发病程度较重,发病率达2.7%,盛果期(11~20 a)的核桃树发病较严重,发病率高达14.20%,不同间作模式发病率不同,核桃与小麦间作时发病率较高,达7.80%,随灌水次数增加病害发生程度也有增加的趋势,调查灌水前发病率为9.60%,第3次灌水后发病率增至15.94%。药剂防治结果表明,从施药方法上来看,刮除病斑涂抹药剂效果优于划道和直接涂抹。从药剂的效果来看,腐烂克星+轮腐1号混合施药效果较好,防治效果达到了83.30%,病疤愈合效果39.80%,其次,自制药剂大蒜液+10%食盐愈合效果达到了16.30%,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0.
用5种生物药剂和1种化学药剂对马铃薯疮痂病及粉痂病的防效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亿孢子/g多粘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3亿CFU/g哈茨木霉菌可湿性粉剂、100亿孢子/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100万孢子/g寡雄腐霉可湿性粉剂对马铃薯疮痂病的防效较低,不建议使用;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湿性粉剂可用于防治马铃薯疮痂病。100亿孢子/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100万孢子/g寡雄腐霉可湿性粉剂对马铃薯疮痂病的防效显著,这2种药剂均可用来防治马铃薯粉痂病。生物制剂对马铃薯疮痂病及粉痂病的防效优于传统化学药剂多菌灵,而同种药剂对马铃薯粉痂病的防效优于对马铃薯疮痂病的防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