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农业院校在新型农民培养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其具体作用包括:通过研究推广技术,帮助农民致富,提高农民自身的成就感;通过学历和非学历教育培养农民,提高农民文化水平,提高农民科技素养;通过选派优秀的学生到农村担任"村官","空降"新型农民;通过支持农民成立合作组织,提高农民的合作意识;通过兴办实体,为新型农民的培养提供综合服务.  相似文献   

2.
分析博南镇山区村制约农民群众增收致富存在的4个因素,并提出带领群众致富发展的5项对策,为本地区党委政府打好山区村精准扶贫攻坚战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种草养鱼奔富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宣威市文兴乡火木村委会村民伍汝山,从1992年起带头种草养鱼,实现传统农业耕作方式的根本性转变,走上一条种草养鱼致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当年就实现利润5万元,成为家乡农民群众种草养鱼致富的领头雁。由于他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利用科技种草养鱼走上了致富之路,为家乡农民群众依靠养鱼脱贫致富作出了较好的示范。  相似文献   

4.
<正> 山东平邑县资邱乡党委、政府在农村实际工作中,破除迷信封建思想,倡导“学科技、用科技,争做科技致富带头人”的文明新风,致力于科技进村入户和以科技治穷、治愚、致富的为民、爱民、富民工程,结出丰硕果实。 该乡从提高全民科技文化素质入手,以提高农村干部和广大农民群众的科技文化素质为出发点,开展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科普宣传和科技进村入户的活动。利用科普宣传车、赶科技大集、发放科技明白纸、放映科技录像片等形式,广泛地对群众进行破除  相似文献   

5.
他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农民,却痴迷科研。他是一名农民党员,一直是群众的主心骨。他用智慧与科技为农民搭起了致富的桥梁,他就是新屯乡复兴村农民、优秀共产党员——杨春生。  相似文献   

6.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急需培养造就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发展农村经济,最关键的一条就是提高农民群众的整体素质。然而,提高农民群众整体素质的有效措施就是加强农民科技教育培训。近年来,农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及农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改善及致富奔小康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与加快农业发展的要求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存在着很多问题。在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纵深推进的背景下,如何同步加强农民科技教育,进一步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如何推陈出新,集纳成果,进一步延伸触角,拓展领域?如何进一步探索农民这个非凡群体针对性教育的新方法、新路子?本文全面分析我县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的现状,并提出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的建议,以为搞好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今年以来,抚松县万良镇有针对性的组织农民开展学习先进实用科技和致富信息培训,为农民致富奔小康搭建了一座"致富桥"。该镇借助远程教育站点、非公企业、农家书屋、文化站等硬件资源,组建以农业、卫生、计生、文化等站所的技术力量为农民定期举办各种培  相似文献   

8.
走进抚松县兴隆乡国兴村,人人都称赞王泽玉。他的知名度之所以这样高,是因为他凭着对食用菌种植技术孜孜以求的执着精神,大胆实践、坚持不懈.走出了一条依靠科技致富的成功之路,成为农民群众科技致富的带头人。[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近20年来,祁东县马杜桥乡退休教师李良华自费订阅《湖南农业》等30多种报刊,创办"农民致富书屋",免费对村民开放,为山区农民学用科技走上致富之路开辟了一个新园地,让科学知识滋润着广大农民的心田。图为他(中)与农民朋友一起阅读《湖南农业》。  相似文献   

10.
农业推广与科研、教育为农业发展的三大支柱。随着农村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过程中 ,为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 ,农技推广工作必须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在观念和方式上有新的突破。我们从多年的工作实践中认识到 ,在现阶段多数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偏低 ,生产取向存在较大的盲目性 ,要想迅速普及先进实用技术 ,培育高效农业 ,必须率先组织一些有文化、懂技术、高素质的农民开展示范 ,用先进典型引导群众走上科技致富之路。为此 ,葫芦岛市农技推广系统从 2 0 0 0年开始在全市实施了百村千户高效农…  相似文献   

11.
当前,在"科技兴农"的大潮中,广大农民不甘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盯着科技、市场、信息不放,时刻在寻找科技致富的门路,然而有的人成功了,有的人失败了,这其中有何奥秘呢?农民怎样走科技致富之路呢?  相似文献   

12.
毛根法  王水法 《新农村》2003,(10):31-31
近年来,衢州市农民自发的劳务输出人数逐年上升,从20世纪90年代初的7万余人发展到2001年的28万余人,约占农村总劳动力的24%。衢州市委、市政府认为农村劳力输出,投资少、风险小、见效快,是农民增收致富的好路子,也是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最有效途径。这条途径是农民群众在实践中的积极创造,是新型农民的一种创业活动。到2002年底,  相似文献   

13.
央视三农     
《农家科技》2007,(11):38-38
送科技下乡,帮助农民致富是我们不懈追求的目标。为了使读者朋友更好地了解农经信息和致富新路,《农家科技》与中央电视台七频道各栏目互动,提供更多更好的为"三农"服务的信息,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  相似文献   

14.
培养农民科技带头人,使之成为农民致富的引路人;解决农村技术供给不足,科技资金不足,农村信息渠道不畅,加快新家庭农场建设,是农村依靠科技兴农致富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相似文献   

15.
培养农民科技带头人,使之成为农民致富的引路人;解决农村技术供给不足,科技资金不足,农村信息渠道不畅,加快新家庭农场建设,是农村依靠科技兴农致富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相似文献   

16.
农民科技需求与解决途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科技需求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必然反映,也是农业科技发展的动力因素之一。通过研究黑龙江省院县共建10个县3 a科技专家大院农民咨询记录,分析了新时期农业生产中农民科技需求总体状况、满足农民科技需求的方式、内容。阐述了黑龙江省通过实施院县科技合作共建,建科技园区、办专家大院、推致富项目、搞科技培训的"四位一体"科技帮扶模式,有效地实现科研与生产、专家与农民、科技与农业有效对接的新机制。  相似文献   

17.
2007年上半年,辛集市农广校在各级领导的支持和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之下,围绕"提高农民素质、增加农民收入"这一培训主题,结合"三大工程"开展了多种多样的农民培训工作,培养造就了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大幅度提高了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和增收致富能力,为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8.
农技员是农村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农民科技致富奔小康的“助推器”和“领头雁”,受到了群众的爱戴。但是,笔者通过调研发现,也有不少地方农技员不吃香,主要表现是:领导不重视农技员,认为其土里土气,难登大雅之堂。有些地方还给农技员吹冷风、“穿小鞋”。凡此种种,使农技员的聪明才智得不到发挥和利用,给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致富带来了巨大损失。  相似文献   

19.
重点论述了创新农技推广服务模式,打通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促进农业增效农民致富的三十字"密钥"是:讲给农民听,种给农民看,引导农民调,指导农民管,帮助农民销,促进农民富。5年来,累计举办科技讲座1 000余期,推广新品种30个,新技术20项,推广面积133.3万hm2,新增社会经济效益30亿元。三十字破解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的成功经验只有根据农民的现实需求正确运用,灵活掌握,为农民提供高效便捷、简明直观、双向互动的全程服务,才能实现科技成果与农民需求真正有效的对接,实现农业增效、农民致富。  相似文献   

20.
科技培训提升素质 近年来.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蔡桥镇把对农民的科学技术培训作为加快农民致富奔小康的基础工程来抓.积极开展农民科技培训、就业培训、青年农民培训、农民经纪人培训等,建立镇、村两级培训网络,加快农民科技人员队伍本土化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