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崔雅芳  李艳辉 《安徽农业科学》2022,50(3):122-124,146
以委陵菜、红花酢浆草、马蔺、野牛草、草地早熟禾、蛇莓、崂峪苔草、紫花地丁、麦冬9种园林地被植物2年生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遮阴处理(全光照、70%光照、40%光照、10%光照)对植物形态指标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并用隶属函数分析法对9种地被植物的耐阴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9种地被植物的叶长、株高随着遮阴程度的加重,呈下降趋势.9种地被植物的叶绿素含量随着遮阴程度的加重,总体呈现上升趋势.隶属函数分析法综合评价9种地被植物的耐阴性,其耐阴性表现为麦冬>紫花地丁>野牛草>蛇莓>马蔺>崂峪苔草>红花酢浆草>草地早熟禾>委陵菜.结合隶属函数值将参试植物的耐阴性分为4各级别:野牛草、麦冬、紫花地丁为高抗性;红花酢浆草、蛇莓、马蔺、崂峪苔草为中抗型;草地早熟禾为低抗型;委陵菜为不抗型.  相似文献   

2.
[目的]测定9种地被植物在干旱胁迫下的形态和生理生化指标变化,分析其变化规律与植物抗旱性之间的关系,为地被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观察和测定委陵菜、红花酢浆草、草地早熟禾、崂峪苔草、紫花地丁、麦冬、野牛草、蛇莓和马蔺9种地被植物的存活率、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细胞质膜透性5项抗旱指标,运用隶属函数值法对其综合抗旱适应性进行定量评价.[结果]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深,9种参试植物的外部形态特征表现出明显差异;SOD活性总体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POD活性总体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MDA含量总体呈增加趋势;干旱胁迫对9种参试植物的质膜透性均产生影响,但各植物的表现不同.[结论]9种地被植物的综合抗旱性表现为麦冬>崂峪苔草>马蔺=蛇莓>野牛草>紫花地丁>红花酢浆草>草地早熟禾>委陵菜.  相似文献   

3.
以百合科宿根花卉大花萱草、"金娃娃"萱草、"甜心"玉簪、东北玉簪为研究材料,研究其在Cd质量浓度为40mg/kg处理下,随着植物体内镉的积累,不同时期4种花卉生理生长的响应,并根据各项指标的测定结果对4种花卉的抗镉胁迫能力进行综合评定。结果表明,镉胁迫下,植株受害情况不仅受时间主效应的影响,还受时间×树种、时间×树种×质量浓度交互效应的影响。经方差分析和多重对比,并用隶属函数法进行综合评定,得出4种花卉的抗镉胁迫能力强弱顺序依次为"甜心"玉簪、"金娃娃"萱草、大花萱草和东北玉簪。  相似文献   

4.
采用镝灯人工光源, 在温室下对盆栽的14 种地被植物进行了光-光相应曲线和二氧化碳(CO2)相应曲线的测定, 对比分析了14 种地被植物的光补偿点、光饱和点、最大净光合速率、最大表观量子效率、CO2 补偿点和RuBP 羧化酶的相对活性, 并对14 种地被植物最大光合速率和最大表观量子效率与植物耐阴性的相关关系及14 种地被植物CO2利用能力与耐阴性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①14种地被植物光能利用特性不同。崂峪薹草Carexcapillaries var .pohushanensis , 荚果蕨Mattesccia struthiopteris , 宽叶麦冬Liriope latyphylla , 萱草Hemerocallis fulva , 黄花菜Hemrocallis citrina , 紫花地丁Viola phillipica , 玉簪Hosta plantaqinea 具有低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 能够充分利用弱光并具有较强的耐阴性;马蔺Iris lactea var .chinensis , 野棉花Anemone hupehensis , 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 , 雪叶菊Senecio bicolor , 地被菊Dendranthema grandiflorum 具有较高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 均为喜光地被植物。②14 种地被植物的光补偿点与净光合速率呈正相关, 与表观量子效率呈负相关。③地被植物表现出对CO2 利用能力的复杂性, 光补偿点与CO2 补偿点、RuBP 羧化酶相对活性的相关性不显著。④具有耐阴能力并由强到弱植物顺序为崂峪薹草、荚果蕨、萱草、宽叶麦冬、黄花菜、紫花地丁、鸢尾Iris tectorum 和玉簪。表3 参23  相似文献   

5.
14种地被植物光能利用特性及耐阴性比较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采用镝灯人工光源,在温室下对盆栽的14种地被植物进行了光一光相应曲线和二氧化碳(CO2)相应曲线的测定,对比分析了14种地被植物的光补偿点、光饱和点、最大净光合速率、最大表观量子效率、CO2补偿点和RuBP羧化酶的相对活性,并对14种地被植物最大光合速率和最大表观量子效率与植物耐阴性的相关关系及14种地被植物CO2利用能力与耐阴性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①14种地被植物光能利用特性不同。崂峪薹草Carex capillaries var.pohushanensis,荚果蕨Mattesccia struthiopteris,宽叶麦冬Liriope platyphylla,萱草Hemerocallis fulva,黄花菜Hemrocallis citrina,紫花地丁Viola phillipica,玉簪Hosta plantaqinea具有低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能够充分利用弱光并具有较强的耐阴性;马蔺Iris lactea var、chinensis,野棉花Anemone hupehensis,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雪叶菊Senecio bicolor,地被菊Dendranthema grandiflorum具有较高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均为喜光地被植物。②14种地被植物的光补偿点与净光合速率呈正相关,与表观量子效率呈负相关。③地被植物表现出对CO2利用能力的复杂性,光补偿点与CO2补偿点、RuBP羧化酶相对活性的相关性不显著。④具有耐阴能力并由强到弱植物顺序为崂峪薹草、荚果蕨、萱草、宽叶麦冬、黄花菜、紫花地丁、鸢尾Iris tectorum和玉簪。表3参23  相似文献   

6.
对北京山区野生地被植物涝峪苔草栽培技术(繁殖方法、播种时期、分株繁殖时期、移植密度、每(栽植株数、耐践踏性及修剪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涝峪苔草能够通过播种及分株方法繁殖,播种时期以秋播为好,分株繁殖在3—8月份进行。(2)栽植密度为30cm×30cm,每(栽植株数为3株。(3)涝峪苔草不耐践踏,适于作观赏性地被植物,不适于作运动性地被植物,涝峪苔草不需要修剪,是一个适于护坡绿化的野生地被植物。  相似文献   

7.
以马蔺、野牛草、草地早熟禾、崂峪苔草、麦冬5种地被植物为试验材料,采用人工践踏法进行试验处理,以不践踏为对照,测定践踏处理下5种地被植物的SOD、POD活性、MDA、叶绿素含量、叶长、根长、根重7个形态和生理指标变化值.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其与植物耐践踏性之间的关系.通过主成分提取,用3个新的综合指标代替原来的7个单项指标.3个综合指标的累计贡献率为98.545%.所选的7个生理指标与耐践踏性的相关性顺序为POD活性>根重>叶绿素含量>MDA含量>SOD活性>根长>叶长.采用隶属函数加权法对5种地被植物的耐践踏性进行综合评定,其耐践踏性强弱次序为野牛草>马蔺>麦冬>崂峪苔草>草地早熟禾.  相似文献   

8.
哈尔滨地区五种宿根花卉抗寒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旭欣 《吉林农业》2011,(12):66-67
实验以5种宿根花卉为材料,用电导率法、丙二醛含量的变化、SOD酶活性的变化为依据,鉴定五种宿根花卉的抗寒性。从实验结果分析得出五种宿根花卉抗寒性由强到弱依次为:射干"贵夫人"(Belamcanda chinesis"Your wife")〉花叶玉簪"霹雳"(Hosta plantaginea"Thunderbolt")〉大花萱草"金娃娃"(Hemerocallis"Golden Baby")〉丛生福禄考"芝樱粉"(Phlox subulata"Chi Ying powder")〉天人菊"亚利桑那阳光"(Gaillardia"Arizona Sun")。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经过近三年的露地栽培试验,通过对宿根福禄考、大花萱草一金娃娃、景天一八宝景天三种宿根花卉新品种的引种,适应性及抗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三种宿根花卉在哈尔滨均表现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可作为高寒地区园林绿化宿根花卉种类。  相似文献   

10.
6种北京山区野生苔草种子生物学特性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比较6种北京山区野生苔草种子的生物学特性。[方法]对从北京山区采集的青绿苔草、卵囊苔草、涝峪苔草、华北苔草、披针苔草和矮丛苔草种子的形态特征、生活力、千粒重、发芽率和吸水规律进行研究。[结果]6种苔草种子千粒重、含水量、生活力差异较大。卵囊苔草种子明显小于其他种子,涝峪苔草种子体积最大,千粒重最高,达4.41 g 披针苔草和矮丛苔草发芽率较低,分别为31%、36%,卵囊苔草、华北苔草、青绿苔草发芽率较高,分别达到99%、95%、94% 涝峪苔草发芽持续时间最长,达55 d 6种苔草种子种皮对吸水率没有明显阻碍现象。[结论]为打破种子休眠技术、选育优良苔草种质资源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1.
比较不同植物幼苗期的形态特征和生物量的分配积累,探究基本生长指标对植物生长的指示作用与相关性,为园林苗木的培育提供依据。于不同季节对华南地区常用的6种园林花灌木[细叶粉扑花(Calliandra brevipes)、红粉扑花(C. emarginata)、龙船花(Ixora chinensis)、橙红龙船花(I. coccinea var. coccinea)、黄龙船花(I. coccinea var. coccinea f.lutea)、邦德胡卡红仙丹草(I. coccinea var. bandhuca)]幼苗的生长指标进行测量评估及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在同一生长期内,橙红龙船花与邦德胡卡红仙丹草幼苗各部分获得更大的生物量增长;地径、Dickson质量指数和体积指数能较好地反映植物生物量的变化(p<0.01),可用于园林植物幼苗质量的评估;植物幼苗地上部生物量与地下部生物量,及总生物量在不同时期均存在极显著的相关关系(p<0.001)。  相似文献   

12.
纵丹      王静敏    张垚    马东晓    姜辅瑞    张晓琳    何承忠     《西北林学院学报》2022,37(4):57-63
季节是影响植物光合特性的重要因素之一,而树木秋季光合作用为次年生长储备营养物质,也是林木育种的重要指标。为了解西南地区9种乡土杨树在秋季生长期对光能的利用效率,以收集于西南地区不同海拔的滇杨、大叶杨、藏川杨、德钦杨、昌都杨、康定杨、乡城杨、西南杨和三脉青杨为研究对象,在10月初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对其光合参数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滇杨和藏川杨的生长量优于其他树种。2)乡城杨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呈现为不对称的双峰曲线,其他8种杨树均为单峰曲线,但峰值出现的时间不同;而9种杨树的蒸腾速率(Tr)日变化均为单峰曲线,大叶杨Tr峰值出现在12:00,其他8种杨树均在14:00;9种杨树的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和水分利用率(WUE)日均值均存在极显著差异,昌都杨Gs日均值最大(0.37 mmol·m-2·s-1),康定杨Ci日均值最小(284.222 4 μmol·mol-1),且水分利用率(WUE)最高(4.996 6 μmol·mmol-1)。3)综合4个光合参数,西南杨和康定杨具有较大的后续生长潜力,且康定杨耐旱性较强,而昌都杨和大叶杨耐旱能力较弱。因此,在今后推广应用及经营管理中,需要考虑不同树种对水分需求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采用常规压片法,对10种月见草属植物进行核型分析。结果表明,10种月见草的染色体基数均为x=7,美丽月见草为四倍体,2n=28,其余皆为二倍体,2n=14。仅发现m和sm 2种类型染色体;除夜来香外,其余9种月见草均包含1~3条随体;在美丽月见草中发现了1条B染色体;核型类型上,夜来香和无茎月见草为1A型,待霄草‘柠檬日落’为3A型,其余均为2A型;核型不对称系数介于56.79%~65.43%,整体较为对称,无茎月见草和夜来香的进化程度较低,待霄草‘柠檬日落’最为进化,长果月见草和密苏里月见草的亲缘关系最为紧密,10种月见草中有9种的核型为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4.
对北京九龙山不同林分类型的土壤质量进行综合评价,为该区域森林抚育及土壤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依据。选取pH值、有机质、全氮、有效磷、碱解氮及速效钾6项土壤指标,采用因子分析法对10种林分的土壤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所有林分的pH值和主要养分指标分别随着土层的加深逐渐上升与下降,且表土层与其它土层的土壤养分含量有较大的差异,pH值介于4.71与6.35之间,而各营养指标的最大值至少约为最小值的4倍; 2)各土层pH值、有机质+氮和磷钾3种主成分得分最低的分别是华北落叶松、樟子松和侧柏林;3)各土层综合得分排在前2名的都是灌木和白蜡林,而最低的分别是表土层的黄栌林和其余土层的樟子松林;4) 林分土壤质量优劣为:白蜡林>灌木林>糠椴林>栓皮栎林>华北落叶松林>侧柏林>油松林>黄栌林>五角枫林>樟子松林。其中,油松、五角枫和黄栌林的总体质量低且各养分都较缺乏,樟子松林的有机质和氮较缺乏,而侧柏和栓皮栎林磷钾较缺乏。因子分析法能客观准确地反映土壤质量,可用于土壤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15.
开展城市园林植物的滞尘研究,筛选滞尘能力强的树种对于改善城市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以郑州市10种常见的公园绿化植物为研究对象,采用滤膜过滤法测定植物叶片滞留不同粒径颗粒物(TSP、PM>10、PM10和PM2.5)的质量,并分析叶片特征和蜡质含量对植物滞尘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植物叶片的滞尘能力以及滞留不同粒径颗粒物的能力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总体来说,滞尘能力乔木>灌木,雪松和龙柏滞留TSP和PM>10的能力最强,雪松、石楠和夹竹桃具有较强的滞留PM10和PM2.5的能力;南天竹对TSP、PM>10、PM10和PM2.5的滞留能力均最差。叶表面形态会对滞尘能力产生影响,叶表面粗糙度较大、能分泌粘性油脂或叶脉突出的雪松、龙柏、石楠以及夹竹桃叶片滞尘能力强。叶片蜡质含量与滞尘量具有一定的相关关系,蜡质含量与PM10和PM2.5的滞尘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TSP和PM>10的相关性不显著。蜡质含量对叶片吸附细颗粒物的能力影响较大,随着蜡质含量的增加,叶片对PM10和PM2.5的滞留量增大。由此可见,叶表面形态以及叶片蜡质含量均会对植物的滞尘量产生影响,在郑州城市绿化中可以考虑雪松、龙柏和石楠等滞尘能力强的树种。  相似文献   

16.
以苏州某家具厂提供的2个家具构件(记为A和B)为对象,对家具构件取样、切片、染色以及对标准三切片进行观察、鉴定。结果表明,A家具构件树种为豆科印度苏木属的二出印度苏木,B家具构件树种为使君子科榄仁树属毛榄仁。对比二出印度苏木、毛榄仁与檀香紫檀的构造特征,发现三者的差异主要存在于弦切面。对檀香紫檀、二出印度苏木、毛榄仁3种木材的红外光谱图进行比较,发现二出印度苏木和毛榄仁的半纤维素有一定程度的降解,二出印度苏木与檀香紫檀、毛榄仁在多糖结构上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7.
以槭属树种杈叶槭、多齿长尾槭、太白深灰槭、鞑靼槭和五裂槭为材料,比较分析5个树种的木材微观结构和亲缘关系,为近缘树种的木材鉴别及分类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5个树种均为小管孔的散孔材,轴向薄壁组织较少。木材微观特征在树种间差异较大。首次发现五裂槭的木射线组织为异形射线组织,包括异形单列、异形Ⅰ型、异形Ⅱ型、异形Ⅲ型,直立射线细胞有榴莲型瓦状细胞和栅状直立细胞2类。多齿长尾槭、杈叶槭、太白深灰槭和鞑靼槭为同形射线组织,偶有直立射线细胞。由木射线组织类型,较易将五裂槭与多齿长尾槭、杈叶槭、太白深灰槭和鞑靼槭区分开。五裂槭的轴向薄壁细胞中可见结晶体且导管密度较小,抗性较强,材质较好。5个槭属植物的木材解剖结构均表现为较原始的特征,其中五裂槭和鞑靼槭进化程度相对较高。经聚类分析,多齿长尾槭、杈叶槭与太白深灰槭先聚为一类,再分别和五裂槭、鞑靼槭相聚;鞑靼槭和其他4个树种亲缘关系最远;聚类分析结果支持5树种现有的分类关系。  相似文献   

18.
为构建竹种质资源基础数据库、合理开发利用竹材提供理论依据,选择唐竹、中华大节竹、甜竹、粉绿竹、红哺鸡竹及雷竹共6种散生竹材为研究对象,对其主要物理、力学及化学性质进行对比分析,并与目前用途最广的毛竹相比较。结果表明,粉绿竹的密度最高,且高于毛竹,其气干密度、基本密度和绝干密度依次为0.89、0.69 g/cm3和0.80 g/cm3;红哺鸡竹、唐竹和甜竹的密度均与毛竹相当;中华大节竹密度最低。各散生竹之间力学强度差异显著,但多数竹种各力学强度优于毛竹,可作为高性能材料进行加工利用。其中,抗拉强度以粉绿竹最高,为448.33 MPa;抗弯强度和抗压强度均以唐竹最高,分别为250.56、101.72 MPa;抗剪强度以红哺鸡竹最高,为22.38 MPa。虽然各散生竹种的综纤维素与α纤维素含量均低于毛竹,但仍可作为优良的制浆造纸原料,中华大节竹的综纤维素含量最高,为67.90%;唐竹的α纤维素含量最高,为43.09%。另外,低苯醇抽提物含量的粉绿竹和低不溶木质素含量的雷竹、唐竹均为降低制浆造纸工艺成本、提高纸张质量的较优原料选择。  相似文献   

19.
研究入侵植物南美蟛蜞菊(Wedelia trilobata)和五爪金龙(Ipomoea cairica)在匍匐和攀援方式下的形态、生物量和构件生物量分配特征,结果表明:1) 匍匐的南美蟛蜞菊花数明显多于攀援的植株,差异极显著(p<0.01),而平均节间长显著(p<0.05)低于攀援植株。除平均节间长外,攀援的五爪金龙分枝节数、分枝叶片数、节总数、花数和叶总数均明显高于匍匐的植株。2)攀援的南美蟛蜞菊植株叶、节和花干重均极显著低于匍匐的植株。攀援的五爪金龙植株叶极显著高于匍匐的植株,节和花干重也高于匍匐的植株。3)匍匐的南美蟛蜞菊除花干重显著高于攀援的植株外,其余均无显著性差异。攀援的五爪金龙植株叶干重比极显著高于匍匐植株、花干重比显著高于匍匐的植株,而茎干重比则极显著低于匍匐的植株。说明南美蟛蜞菊和五爪金龙表现出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具有较强的形态可塑性(尤其是五爪金龙),这也许是二者具有较强入侵性和能够成功入侵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0.
申文辉      谭长强      何琴飞      郑威      彭玉华      何峰     《西北林学院学报》2015,30(6):46-51
为探讨珠江流域中游广西苍梧地区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循环、森林植被规划基础数据,研究了该区域5种典型森林类型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结果表明:珠江流域苍梧地区5种森林类型土壤机械组成砂粒变幅在35.67%~40.53%;粘粒变幅在30.66%~35.45%;细粉粒变幅在22.4%~23.64%;粗粉粒变幅在5.24%~6.44%。对各森林类型土壤A层(0~15 cm)减去D层(45~60 cm)化学性质的比较,各森林土壤有机质和全N积累大小顺序为湿地松-木荷混交林>红锥林>大叶栎林>桉树林>马尾松林;土壤全磷积累大小顺序为红锥林>湿地松-木荷混交林>马尾松林>桉树林>大叶栎林;土壤全钾的消耗大小顺序为大叶栎林>桉树林>红锥林>湿地松木荷混交林>马尾松林。土壤粘粒及细粉粒与土壤有机质及全氮含量呈负相关关系,而砂粒与有机质和全氮呈正相关,与全钾和全磷呈负相关;粗粉粒与全磷、全钾呈正相关。综合而言,在珠江上游苍梧地区对于土壤保育方面,土壤机械组成并非越细越好,其粒径组成应介于粗粉粒和砂粒之间为宜。5种森林类型对土壤保育功能提高的影响大小顺序为湿地松-木荷混交林>红锥林>大叶栎林>马尾松林>桉树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