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大豆的烟草环斑病毒(TRSV),系种子带毒传病,它是引起产量严重损失的大豆病毒病害之一。我国是否发生未见报道。本研究系在美国依阿华大学采用该地分离的毒原,对大豆 TRSV 的生物学性状如毒原繁殖、病毒接种指示植物鉴定及寄主范围、病毒汁液性质的常规测定等进行了试验。所得结果为:大豆的烟草环斑病毒接种于豇豆叶上产生红褐枯斑;接种于黄瓜叶上产生淡黄环斑,系统性;接种于普通烟—白贝菜(White Burley)叶上,初形成同心纹环斑,后转为系统轻花叶症;接种于克利夫兰烟叶上也是先生同心环斑,后转为轻花叶症,在蔓陀萝叶上表现花叶症;在千日红叶上表现褪绿小枯斑等。TRSV 的寄主范围颇广;茄科、藜科、豆科、葫芦科均受侵染,但不侵染禾本科和茄科及豆科里某些品种。其失毒温度为60℃;稀释限点为10~(-6)(但在10~(-3)时侵染率已下降);体外存活11天。  相似文献   

2.
发病症状 各生育期均可发病。幼苗期受害,首先心叶叶脉失绿透明(称“明脉”),沿脉退绿,继而呈花叶及皱缩并变脆,心叶扭曲畸形。成株期受害,轻病株花叶或半边皱缩;一般病株畸形矮缩,有时叶片上密集褐色小环斑.病株根系不发达,须根少。根内部瘦浅褐色;重病株叶片皱缩成团,叶硬脆,上有许多褐色斑点,叶背叶脉上亦有褐色坏死条斑,并出现裂痕,病株严重矮化、畸形、不结球。  相似文献   

3.
 1986年开始糸统普查花卉病毒病,对其中9种花卉毒原进行了寄主范围、症状反应、蚜虫传播、种子传播、血清学及电镜观察等试验。结果表明:忽地笑黄色条纹花叶病、鸢尾条纹花叶病、金盏花花叶及皱缩病、观赏木本番茄轻花叶病、虾衣花花叶病、菊花皱缩茎枯病、菊花花叶病、雏菊花叶病、秋葵轻花叶病的毒原依次为水仙黄条病毒、鸢尾花叶病毒、烟草环斑病毒、烟草花叶病毒、烟草环斑病毒、番茄斑萎病毒、烟草环斑病毒、黄瓜花叶病毒和秋葵花叶病毒。  相似文献   

4.
一、辣椒病毒病(一)症状辣椒病毒病又叫花叶病、疯病.发病症状通常有两类:花叶型和环斑型。花叶型发病初期表现为上部幼叶叶脉褪绿,以后叶片皱缩,叶型变小而窄,呈畸形,并出现花叶,严重时植株萎缩,叶小而丛生,果实小而发硬,病株果实呈深绿和浅绿相间的花斑,有疣状突起。主要由黄瓜花叶病毒寄生引起。环斑型发病初期表现为上部幼叶  相似文献   

5.
建兰花叶病毒(Cymbidium mosaic virus,CymMV)和齿兰环斑病毒(Odontoglossum ringspot virus,ORSV)是危害海南兰花最普遍的2种病毒。CymMV侵染蝴蝶兰后引发黄化斑、坏疽凹陷斑、畸形生长等多种症状;侵染石斛兰引发花叶、黄化斑、全叶黄化或红化、契形坏死、疱状突出等症状;侵染文心兰引发花叶、黄化、坏死、畸形生长等症状。ORSV的症状种类则相对简单,蝴蝶兰上引发环斑、系统性黄化、凹陷坏死、疱状突出等症状;文心兰上主要表现花叶;石斛兰上未检测到ORSV。  相似文献   

6.
正1.辣椒病毒病。主要有两种类型:花叶坏死型。由烟草花叶病毒引起。病叶出现不规则褪绿、浓绿与淡绿相间的花叶症,有的叶上出现褐色坏死斑,自叶片主脉沿茎部出现黑褐色坏死条斑,造成落叶、落花、落果,以致整株死亡。叶片畸形丛生。由黄瓜花叶病毒侵染引起植株变形,表现为病叶增厚,变小或呈蕨叶状,叶脉褪绿,皱缩,凹凸不平呈线状,茎节间缩短,植株矮化,枝叶呈丛簇状。病果呈现花斑或坏死斑,畸形、易脱落。该病是由烟草花叶病毒和黄瓜花叶病  相似文献   

7.
 西双版纳、保山、楚雄以及玉溪等地的感病番木瓜叶片表现为花叶或褪绿,叶片畸形,果实表面布满不规则线纹、环纹及环斑等症状。对感病番木瓜材料进行了电镜观察,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800nm左右的病毒粒子;设计PRSV特异性引物对感病番木瓜材料进行RT-PCR检测,获得的扩增产物和引物设计大小相符;利用双生病毒特异性引物没有检测到双生病毒。确定引起云南番木瓜花叶病的病原为番木瓜环斑病毒。  相似文献   

8.
<正>1、辣椒病毒病1.1症状。主要有两种类型:花叶坏死型。由烟草花叶病毒引起。病叶出现不规则褪绿、浓绿与淡绿相间的花叶症,有的叶上出现褐色坏死斑,自叶片主脉沿茎部出现黑褐色坏死条斑,造成落叶、落花、落果,以致整株死亡。叶片畸形丛生。由黄瓜花叶病毒侵染引起植株变形,表现为病叶增厚,变小或呈蕨叶状,叶脉褪绿,皱缩,凹凸不平呈线状,茎节间缩短,植株矮化,枝叶呈丛簇状。病果呈现花斑或坏死斑,畸形、易脱落。  相似文献   

9.
采用酶联免疫法对来源于国内不同蝴蝶兰种植场9个蝴蝶兰品种的45个样本携带建兰花叶病毒和齿兰环斑病毒的情况进行检测调查。结果表明:(1)9个蝴蝶兰品种的45株苗中共有9株感染建兰花叶病毒,感染率为20%,强阳性概率为2.2%;9个品种中均有样本检测出齿兰环斑病毒,45株苗中有32株感染齿兰病毒病,感染率为71.1%,强阳性率为37.8%;另有8株苗发生复合感染,感染率为17.8%,蝴蝶兰中齿兰环斑病毒的发生情况要明显重于建兰花叶病毒。不同品种蝴蝶兰植株感染病毒后,在叶片上的病毒病症状初期主要表现为叶片上有明显的褪绿、黄化现象,但有的病株不仅表现出黄化、褪绿,还形成了明显的黄色斑点、斑纹以及疱状结构,尤其是感染齿兰环斑病毒和复合感染2种病毒的病株均发现发病的叶片后期会出现黑色向内凹陷的坏死斑,部分品种的花也出现了异常症状,如红色花瓣黄化和花瓣出现坏死斑。  相似文献   

10.
陕西省咸阳市、商州市烟草病毒病毒原鉴定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1年在咸阳市,商州市采集了101个毒株,经过生物学测定,血清学反应(琼脂双扩散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电镜观察鉴定出5种为害烟草的病毒,它们是烟草普通花叶病毒(TMV),黄瓜花叶病毒(CMV),烟草蚀纹病毒(TEV),马铃薯Y病毒(PVY),烟草环斑病毒(TRSV),其中烟草普通花叶病毒病,黄瓜花叶病毒病和烟草蚀纹病毒病是当前生产上发病率较高,造成损失较大的3种病毒;同时,烟草普通花叶病毒(TMV)和黄瓜花叶病毒(CMV),烟草普通花叶病毒(TMV)和马铃薯Y病毒(PVY)的复合侵染也是当前生产上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1.
1.症状病毒病常见的有花叶型、坏死型、黄化型、蕨叶型4种。花叶型:轻的叶脉轻微褪绿或产生淡绿相问的花叶;重的产生褪绿斑驳,叶面凹凸不同.叶脉皱缩畸形。坏死型:产生褐色坏死斑,如条斑顶枯,叶脉幼芽坏死、环斑等。黄化型:病叶变黄并出现落叶。蕨叶型:叶子变成线形,或植株矮小,形如鸡爪状的丛枝。  相似文献   

12.
<正>1辣椒病毒病症状:病株表现为花叶、黄叶、坏死、畸形4种类型。以花叶型为主,病株叶片绿色消退,产生黄绿相间的斑驳或黄褐色环斑,幼叶受害变窄小,叶缘上卷,叶脉皱缩畸形,叶面凹凸不平。病株比健株明显矮小,少数病株叶脉呈褐色或黑色坏死。  相似文献   

13.
在陕西杨陵地区栽培的千金子花叶毒林上分离到一种病毒,经汁液磨擦接种三生烟及心叶烟产生环斑症状。其TIP为60℃,DEP为10~(-2)~10~(-3),L则为4~5天。能通过种子传播但不能通过蚜虫传播。该病毒与TRSV抗血清有明显的沉淀反应。在电镜下观察到直径30nm的球状粒子。该病毒被鉴定为TRSV。  相似文献   

14.
正1、大豆花叶病毒病。病原菌为大豆花叶病毒。大豆花叶病毒病的初侵染源是带毒种子在田间形成的病苗,由介体蚜虫在田间传播可引起多次再侵染。大豆花叶病毒病的症状因品种、感病阶段及气温不同差异较大,一般分为轻花叶型和重花叶型。轻花叶型叶片生长基本正常,叶上出现轻微淡黄绿相间斑驳,后期发病和抗病品种多表现此类症状;重花叶型病叶呈黄绿相间斑驳,皱缩严重,叶脉变褐弯曲,叶肉呈泡状突起,叶脉坏死,植株矮化。品种抗性差异显著;种  相似文献   

15.
1 主要症状 花叶:叶片失平皱缩.叶色有深浅不匀花斑、叶片变瘦小.蕨叶:叶片变小畸形,叶肉不规则缺刻,中脉两侧叶肉失去对称,严重者全部叶肉缺损,只剩叶脉.条斑:主茎上部及分枝表皮出现纵向黑褐色坏死条斑,多数果实全部果面失平,并出现红、绿、黄、褐相间花斑,大块褐色坏死斑块明显,叶脉褐色坏死,叶片黄化至枯死.卷叶:中、上部幼嫩叶片严重沿中脉、两侧向上翻卷.丛株坏死:全株茎枝叶严重变形,矮化丛生,杂乱无章,然后黄化、褐化坏死.  相似文献   

16.
<正>一、主要病虫害发生特点(一)红薯病毒病红薯病毒病是由甘薯羽状斑驳病毒引起的一种病害,有6种类型:1、花叶型,苗期染病,发病初期叶脉呈网状透明,后沿叶脉形成黄绿相间的不规则花叶斑纹。2、叶片褪绿斑点型,苗期及发病初期在叶片上产生明脉或轻微褪绿半透明斑,生长后期斑点四周变为紫褐色或形成紫环斑,多数品种沿脉形成紫色羽状纹。3、叶片皱缩型,染病薯苗叶片少,叶缘不整齐或扭曲,出现与中脉平行的褪绿半透  相似文献   

17.
<正>一提到花叶、黄叶、畸形,大家可能想到是缺镁导致的,或者是病毒病导致的,可是在辣椒上,螨虫危害的症状跟病毒病的畸形、缺镁的花叶十分相像。1危害症状螨虫危害辣椒的上部叶片,辣椒缺镁症状表现在中下部叶片;螨虫危害的辣椒叶片失绿不规则,叶片缺镁会在叶脉间均匀失绿;螨虫危害辣椒的生长点,明显的皱缩畸形,跟病毒病有几分相似,但螨虫危害辣椒叶片的病健交界处明显,而病毒病叶片上的花叶是无规则均匀失绿。  相似文献   

18.
1.病害防治 1.1病毒病苗期心叶叶脉失绿,然后产生浓淡不均的绿色斑驳或花叶;成株期叶片严重皱缩,质硬而脆,常生许多褐色小斑点,叶背主脉上生褐色稍凹陷坏死条状斑,植株明显矮化。  相似文献   

19.
大白菜病毒病又叫孤丁病、花叶病、抽疯病,是大白菜三大病害之一。目前,防治病毒病的药剂虽然研制了不少,但效果都不大明显。因此,对大白菜病毒病,还是应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法。1.病害症状。苗期发病,心叶叶脉失绿,叶片出现深浅不均的绿色斑驳或花叶。成株期发病,叶片严重皱缩,质硬而脆,常生许多褐色小斑点,叶背主脉上生褐色稍凹陷坏死条状斑,植株明显矮化畸形,不结球或结球松散,失去食用价值。2.染病途径。主要由芜青花叶病毒、黄叶花叶病毒、烟草花叶病毒、萝卜花叶病毒等单独或复合浸染引起。传播途径主要有三:一是种子带毒传播;…  相似文献   

20.
一、症状 西红柿病毒病症状主要有以下几种。花叶型:叶片上出现黄绿相间,或深浅相间斑驳,叶脉透明,叶略有皱缩的不正常现象,病株较健株略矮;蕨叶型:植株不同程度矮化,由上部叶片开始全部或部分变成线状,中、下部叶片向上微卷,花冠加长增大,形成巨花;条斑型:可发生在叶、茎、果上,病斑形状因发生部位不同而异,在叶片上为茶褐色的斑点或云纹,在茎蔓上为黑褐色斑块,变色部分仅处在表层组织,不深入茎、果内部,这种类型的症状往往是由烟草花叶病毒及黄瓜花叶病毒或其它一、二种病毒复合侵染引起,在高温与强光照下易发生;巨芽型:顶部及叶腋长出的芽大量分枝或叶片呈线状、色淡,致芽变大且畸形,病株多不能结果,或呈圆锥形坚硬小果;卷叶型:叶脉间黄化,叶片边缘向上方弯卷,小叶呈球形,扭曲成螺旋状畸形,整个植株萎缩,有时丛生,染病早的,多不能开花结果;黄顶型:病株顶叶叶色褪绿或黄化,叶片变小,叶面皱缩,中部稍突起,边缘多向下或向上卷起,病株矮化,不定枝丛生;斑萎型:苗期染病,幼叶变为铜色上卷,后形成许多小黑斑,叶背面沿脉呈紫色,有的生长点死掉。坐果后染病,果实上出现退绿环斑;丛矮型:苗期染病5天后初显环状坏死斑,叶片褪绿旦迅速落叶,该病在茎组织发展很快,苗期施用氮肥过多,造成茎变软,在靠近地面处出现坏死斑,引起猝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