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研究影响野韭菜花器官脱分化的诱导因子。[方法]将野韭菜花器官进行离体培养,探讨培养基种类、外源激素种类和浓度及配比、花器官不同发育时期及不同部位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结果]MS基本培养基最适合花蕾愈伤组织的诱导;NAA比其他生长素更有利于提高花蕾的岀愈率;花苞未开状态的花蕾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愈伤组织发生具有明显的部位效应,最好是花盘,其次是花蕾,较差是花柄,而花茎无愈伤组织发生。[结论]为建立野韭菜组织培养快繁体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唐菖蒲的遗传转化研究建立高效快速的再生体系。【方法】以4~6叶期唐菖蒲花序的不同部位(花茎、花柄、花托、雌蕊、雄蕊、花瓣)为外植体,以附加不同质量浓度6-BA和NAA的MS为诱导、增殖和继代培养基,探讨唐菖蒲愈伤组织的诱导及植株再生情况。【结果】所用外植体中,雌雄蕊分化效果不明显,花瓣基本无分化,而花茎、花柄、花托的切块接种在MS+1 mg/L 6-BA+1 mg/L NAA培养基上,可直接诱导愈伤组织和丛生芽的生成。丛生芽继代增殖在MS+0.5 mg/L 6-BA+0.1 mg/L NAA培养基上,增殖效果最好;生根培养时以MS+0.1mg/L NAA的培养效果最佳。【结论】用幼嫩花茎作外植体可高效地建立起唐菖蒲的再生体系。  相似文献   

3.
本文选用小苍兰茎尖、球茎和不同品种的花蕾为外植体,分别培养在不同的培养基上,取得了下列结果:1.将茎尖培养在 B_5+0.5mg/LBA 的培养基上,不仅会诱导出愈伤组织,而且也能分化出幼苗,幼苗分化率高达85.3%。2.培养在 MS+4mg/LBA 培养基上的球茎,有80%的外植体能诱导出愈伤组织。愈伤组织中有40%能分化出苗。3.16个品种的花蕾,在 MS+2mg/LBA+0.2mg/LNAA 的培养基上能诱导出愈伤组织,出愈范围为36.1~86.7%。当愈伤组织转入 MS+0.2mg/LBA+0.2mg/LBA+0.2~1.0mg/LNAA 的培养基上时,能分化不定芽和不定根,不定芽的分化率为2.3~86.4%。  相似文献   

4.
以多倍体萱草三个品种(代号分别为28、41、42)的花茎及幼蕾为外植体进行组培研究,结果表明,花茎的愈伤诱导及其相应的芽分化明显好于花蕾,花茎做外植体更适宜;以MS+(2.0~2.5) mg/L BA+(0.20~0.25) mg/L NAA培养基的愈伤诱导效果较好,三个品种中以41号愈伤形成早且量大,28号次之,42号愈伤出现较晚且量较少。在诱导芽分化时,41号和28号在MS+2.5 mg/L BA+(0.20~0.25) mg/L NAA培养基上芽分化数量多,41号最易芽分化,28号次之;42号需要多代的芽诱导驯化培养才分化出芽,在MS+(2.5~3.0) mg/L BA+(0.25~0.30) mg/L NAA培养基上分化数量较多,但分化率低于41号和28号。三个品种在MS+2.5 mg/L BA+0.25 mg/L NAA培养基上的增殖效果较好,在1/2MS+0.10 mg/L NAA中适宜生根培养。  相似文献   

5.
虎刺梅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快速繁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修岭  相洪丽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8):4572-4573
以虎刺梅不同部位为试验材料,不同浓度6-BA、NAA进行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快速繁殖。结果表明,MS培养基附加6-BA 0.5 mg/L+NAA 1.0 mg/L的激素组合对花柄愈伤组织诱导效果最佳;将产生的愈伤组织团转入分化培养基中诱导不定芽,其最适分化培养基为MS附加6-BA 3.0 mg/L+NAA 0.2 mg/L;再生苗在附加6-BA 2.5 mg/L+NAA 0.5 mg/L的MS培养基上生根培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黄花菜组织培养在工厂化繁殖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加快黄花菜品种更新换代,进行了种苗工厂化快繁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黄花菜的心叶、花茎、花瓣、花柄都可以诱导出愈伤组织,其诱导率从大到小为花瓣,花柄,心叶,花茎;愈伤组织诱导的最适培养基为MS(N6) 2,4-D(2.0~2.5mg/L) 6-BA(0.5mg/L),pH5.8~6.0;苗的分化以MS 6-BA(2.0mg/L) NAA(0.1mg/L)为最适培养基;根的分化培养基为1/2MS 0.5mg/LNAA 0.5mg/LIAA,白糖2%,琼脂0.8%.  相似文献   

7.
羽衣甘蓝的离体培养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羽衣甘蓝的花蕾、腋芽、花茎、花丝为外植体 ,进行愈伤组织或不定芽的诱导试验 ,研究了不同外植体、不同激素浓度配比对羽衣甘蓝离体培养的影响 ,筛选出了最佳诱导分化、继代增殖和生根培养基。结果表明 :以MS +BA4mg·L -1 +NAA0.1mg·L-1 诱导成苗率最高 ,芽苗健壮 ;芽在继代培养中以MS +BA2 +NAA0.02mg·L-1 增殖率最高 ;在生根阶段以1/2MS +NAA0.4mg·L-1生根效果最好 ,生根率可达100 %。  相似文献   

8.
大丁草愈伤组织及试管苗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大丁草愈伤组织及试管苗的培养条件。[方法]以大丁草花柄为外植体,采用组织培养方法,进行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培养、不定芽的继代分化增殖培养以及试管苗生根培养、移栽和定植的研究。[结果]花柄愈伤组织诱导培养的理想培养基为MS+0.5 mg/L 6-BA+2.5 mg/L 2,4-D;愈伤组织分化培养和不定芽继代分化增殖培养的的理想培养基为MS+0.8 mg/L AgNO3+0.1 mg/LNAA+1.2 mg/L6-B;将继代分化增殖培养不定芽用浓度为1.2 mg/L IAA溶液处理24 h,再接种到1/2MS+0.1 mg/L NAA的培养基上进行生根培养的方法,是不定芽生根培养的理想方法;试管苗移栽成活率为92.8%,定植成活率为97.7%。[结论]定植成活的试管苗保持了野生大丁草的所有植物学特征,且生长旺盛,可用于进行培养繁殖。  相似文献   

9.
萱草花茎离体培养与快速繁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17个萱草品种为试材,研究了基因型和激素对萱草花茎再生植株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激素种类及质量浓度对‘金娃娃’初代培养、继代培养和生根培养影响差异显著,最适初代培养基为MS+6-BA1.0mg·L-1+NAA0.10 mg·L-1,花茎分枝处以上部分作为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率和不定芽分化率分别为84.4%和92.1%;最适继代培养基为MS+6-BA2.0mg·L-1+IBA1.0 mg·L-1;最适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 3.0 mg·L-1.17种基因型萱草间愈伤组织诱导、不定芽分化和增殖能力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
影响草莓花药培养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草莓“丰香”为材料,研究了不同花序花药的培养效果,预处理温度、培养温度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及不同激素配比对花芽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草莓第1花序的花药具有较好的培养效果;4℃低温预处理花蕾有利于花药愈伤组织的形成;20℃条件下培养所形成的愈伤组织状态好,有利于芽分化。草莓分化需要较高浓度的细胞分裂素,在MS+NAA 0.2 mg/L+BA 0.5 mg/L+ZT 2.0 mg/L分化培养基中,不定芽分化率为9.47%。  相似文献   

11.
鸭儿芹花芽分化动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试验研究了不同播种期鸭儿芹花芽分化的动态过程,将鸭儿芹花芽分化分为三个时期:花轴分化期、花序分化期和花器官分化期,并对各期形态学特征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12.
13.
本文研究了中华猕猴桃在合肥地区花芽分化的时期及花器形态分化的过程。观察结果表明:中华猕猴桃(海沃德)花芽的形态分化期与梨、苹果等果树有明显不同,越冬芽中,虽已孕育有花的原始体,但冬前并未进行形态分化,至次春,随越冬芽的萌发而分化开始,起迄时间约为一个月至一个半月,分化进程极快。  相似文献   

14.
氮磷钾配比对大花蕙兰花芽分化及开花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该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N、P、K不同用量配比对大花蕙兰花芽分化和开花品质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在该试验条件下,K肥对大花蕙兰花芽分化影响最大,不同水平之间对花芽数的影响达到显著差异;N肥次之;P肥最小. 3要素对开花品质有不同影响, N肥对假鳞茎大小、花芽的发育及开花品质影响最大,其中对每枝小花数、花序长度的影响差异分别达到显著和极显著水平;不同开花性状之间,P肥对小花数影响较大;而K肥对花径的影响作用较大. 最佳的N、P、K组合为N3P2K3,即N∶P2O5∶K2O=24∶1∶26.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厚皮品种的黑穗醋栗为材料,初步摸清了花芽分化进程,并划分为未分化期、分化始期,小花分化期和性细胞形成期。观察结果表明,花芽分化的时间较长,在哈尔滨地区大约经历11个月时间。6月中旬为分化临界期,7—8月中旬为盛期,花芽越冬前为形态分化与建成阶段,翌春开花前为花器生长和性细胞形成阶段。  相似文献   

16.
玫瑰的花芽分化开始于混合芽完成营养生长阶段之后。整个分化过程可分为8个时期,各时期的形态分化与芽的外部特征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各花部的分化顺序是按花萼、花冠、雄蕊、雌蕊进行的。顶生花芽分化始于2月中旬,5月初分化完成。腋生花芽分化始于3月上旬。玫瑰花穿在开花的当年形成。此外,玫瑰的顶芽和假顶芽通常为混合芽,除形成枝、叶外,还分化出1个顶生花芽和数个腋生花芽,根据其生殖生长锥的形态变化以及花芽的发生方式来看,玫瑰应为聚伞花序,而不是单生或聚生。腋芽的性质则因发生时间、着生位置和营养状况等不同而异。  相似文献   

17.
为明确自然生长条件下芍药花芽感应低温的始期,以大田地栽的不同花型、不同花期4个品种芍药为研究对象,连续2 a观察其在北京地区冬季土壤自然封冻始期花芽所处的发育状态,对比其在山东菏泽地区1 a的分化状态,探讨不同品种可接受低温时花芽分化状态的规律性,为芍药生产栽培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冬季土壤自然封冻始期芍药花芽发育状态与翌年花期相关,花芽分化程度越高,花期越早;与花型间无明显联系;芍药花芽处于雌蕊原基分化期时可感应低温,花期较晚的品种花芽处于雄蕊原基分化期时亦可感应低温。  相似文献   

18.
花分生组织特征基因LEAFY在植物花芽分化与成花诱导途径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通过RACE方法从香草兰中克隆Vp LFY基因的全长c DNA序列。结果显示,该基因包含一个1 493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491个氨基酸残基。经蛋白质序列同源比对分析结果发现,Vp LFY属于FLO-LFY家族。组织特异性研究结果表明,Vp LFY基因在香草兰组织中属于组成型表达。荧光定量分析结果表明,Vp LFY基因分别在香草兰纯花芽和混合花芽的不同发育阶段中有着较强的表达。  相似文献   

19.
重构出植物的三维形态是数字植物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实现对苹果花及花序三维形态结构的交互设计、几何建模和真实感显示,提出了精确描述苹果花序三维形态结构的数学模型及可视化方法.通过对苹果花及花序形态结构的观测分析,分别提出了描述花柄、花托、花萼、花瓣、雄蕊和雌蕊三维形态结构的数学模型,并提取了模型的控制参数;进一步整合苹果花及花序的拓扑结构信息,实现了苹果花及花序的三维重建.为了增强花的真实感,提出了花柄、花托和花萼上绒毛的生成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控性强,易于操作,可以精确重构出苹果花和花序的三维形态,并可实现开花过程的可视化模拟、具有较强的真实感.  相似文献   

20.
用石蜡切片法对兰靛果芽的特性及花芽分化特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兰靛果枝条的每个叶腋中具有 3个芽 ,为单列迭生芽 ,3个芽的形态结构、大小及生理活动状态具一定差异 ,一般下芽为活动芽 ,属于混合芽类型。花芽形态分化前后 ,各种糖类和可溶性蛋白质有规律变化 ;形态分化过程可分为分化初期、花序原基分化期和小花形成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