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杉木无性系生长和材性变异及多性状指数选择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19年生和17年生2块杉木无性系测定林开展生长和材性变异及多性状指数选择研究,其中,19年生测定林包括38个参试无性系,17年生测定林包括102个参试无性系。2块测定林数据分析结果均显示:无性系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心材率和木材基本密度存在极显著的遗传差异,无性系重复力达中等偏上至较高水平,遗传变异系数各性状间差异较大;树高、胸径、材积生长性状间存在极显著的表型和遗传相关,与基本密度存在弱负相关。不同选择方法的结果表明,指数选择能整体提高单株材积、心材率和木材基本密度综合的遗传增益,达到比单性状选择更好的选择效果,是多性状改良较理想的选择方法。  相似文献   

2.
杨树无性系生长与材性遗传变异及综合选择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以6年生18个杨树无性系为材料,研究其生长与材性性状的遗传变异及性状问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除纤维含量、纤维长度外,树高、胸径、材积、纤维宽度、长宽比、木材基本密度6性状在无性系间均存在显著差异,各性状重复力在0.6109~0.9053之间,生长性状受高度遗传控制,纤维宽度、长宽比、木材基本密度受中等至强度遗传控制;生长与材性性状遗传具有相对独立性,就杨树纸浆材而言,材性改良应以生长性状的改良为前提;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评选出XL-90、XL-77、XL-101、XL-75、XL-92共5个综合性状优异的美洲黑杨杂交新无性系,其中XL-90、XL-77表现尤为突出,与I-69比较,其单株材积生长量分别提高60.71%、46.45%,单株纤维产量分别提高51.43%、44.13%。  相似文献   

3.
毛白杨材性指标预测及选择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采用非破坏性测定木材材质的Pilodyn测定指标,研究毛白杨28个无性系间的材性遗传差异.室外测定毛白杨活立木胸径(DBH)和南向Pilodyn测定值(Ps),室内测定木芯木材基本密度(Ds)和木材外侧基本密度(Dso),对Pilodyn测定结果与木材密度作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按照Ps、Dso及Ds分别将各个无性系的平均值进行排序,3个序列间存在极显著的相关关系(-0.749~0.651).毛白杨单株间Ps、Dso和Ds间存在极显著的相关关系(-0.506~0.706),毛白杨各个无性系Ps、Dso和Ds平均值间也存在极显著的相关关系(-0.840~0.808),使用Ps、Ds和Dso3个材质性状对毛白杨无性系进行方差分析,均得到各个无性系间存在极显著差异的结果.以这3个材性指标分别和胸径的平均值各自将28个无性系分为4类:A)高密度快生长;B)低密度快生长;C)高密度慢生长;D)低密度慢生长.经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结果证明,使用3个材性指标所分的4类各个类别间均差异显著.通过分类结果选择出11,12,346,191,337,24,384共7个生长快且木材密度高的毛白杨无性系.  相似文献   

4.
该粗枝云杉初级无性系种子园面积4.6 hm2,4个大区共保留87个无性系。1区无性系胸径、树高和冠幅的均值分别为8.52 cm、4.36 m和3.11 m;2区无性系胸径、树高和冠幅的均值分别为8.90 cm、5.50 m和3.60 m;3区无性系胸径、树高和冠幅的均值分别为8.89 cm、5.21 m和3.54 m;4区无性系胸径、树高和冠幅的均值分别为10.13 cm、6.50 m和4.17 m。方差分析表明,1区无性系胸径、树高和冠幅无性系间(内)差异极显著;2区无性系胸径、树高和冠幅无性系间(内)差异不显著;3区无性系胸径无性系间(内)差异极显著,树高无性系间(内)差异极显著和差异显著,冠幅无性系间差异极显著,无性系内差异不显著;4区无性系胸径、树高和冠幅无性系间(内)差异极显著。无性系内的生长量平均数变异较无性系间的小得多,初步说明生长性状主要受遗传控制。立地条件对无性系树高影响差异极显著,对胸径影响差异显著,对冠幅影响差异不显著,立地×无性系交互作用对无性系胸径、树高的影响差异极显著。依据各区无性系的树高的多重比较对各区无性系的生长性状进行排序。对种子园的经营管理和利用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研究林木家系间生长性状和材性性状遗传变异情况,并从中挑选优良家系,为林木生长及材性改良提供科学依据。以福建霞浦国有林场40个柳杉全同胞家系子代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生长性状(树高、胸径和材积)和材性性状(比重、心材率、偏心率、树皮率、管胞长度、管胞宽度和管胞长宽比)遗传变异特点。结果表明:1)柳杉不同家系间树高、胸径、树皮率、管胞长度、管胞宽度和管胞长宽比均达到了差异极显著水平,比重、材积性状达到显著差异水平,而木材心材率和偏心率则差异不显著;2)比重、材积、偏心率、树皮率、树高、胸径、管胞长度、管胞宽度、管胞长宽比均受到中等及中等以上遗传力控制;3)柳杉树高与胸径、材积存在极显著正相关;胸径与材积、管胞长度、管胞长宽比存在显著水平正相关,材积与管胞长度、管胞长宽比也存在极显著正相关;4)以胸径和比重作为简单指数选择法的选择性状,计算出各家系选择指数值I值,按10%入选率,选出I值最高的4个家系,分别是34#(7-3)、3#(6-2)、2#(7-5)和20#(20-10)。这些结论可为柳杉生长及材性改良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6.
以28个水曲柳无性系为材料,测定其树高、胸径生长性状,进行变异分析,筛选出优良无性系。结果表明:各无性系的树高、胸径极显著相关(P<0.01),无性系间树高、胸径差异均达极显著差异水(P<0.01)。以20%的入选率,初选出无性系1333、1311、1322、1312、1321和1323为优良无性系,6个无性系平均树高生长比总平均值高8.98%,胸径生长比总平均值高10.26%。  相似文献   

7.
该峨眉冷杉初级无性系种子园面积4.98 hm2,共保留63个无性系,无性系内分株的变幅为3株~101株;种子园内63个无性系20 a生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和平均冠幅的变幅分别为8.04 m~12.27 m、15.32 cm~26.45cm和4.05 m~7.02 m,生长性状的方差分析表明,无性系间平均树高、胸径和冠幅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无性系内树高、胸径和冠幅差异不显著;种子园内无性系分株在30株以上无性系共19个,19个无性系的树高、胸径和冠幅的均值分别为10.26 m±2.54(变幅5.69 m~14.35 m)、18.62 cm±5.21(变幅11.20 cm~32.57 cm)和4.95 m±0.82(变幅2.76 m~6.39 m)。19个无性系的主要生长性状方差分析结果进一步表明,无性系间平均树高、胸径和冠幅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无性系内树高、胸径和冠幅差异不显著,对19个无性系的主要生长性状进行多重比较和排序,为下一步研究无性系营养和生殖生长相关性奠定基础;无性系的胸径和树高两主要生长性状呈显著正相关;无性系内的生长性状平均数的变异较无性系间小得多,说明生长性状主要受遗传控制。该种子园至今未结实,对不结实的原因和下一步经营措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脂材兼用型思茅松无性系选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选择出脂、材兼用型思茅松无性系,进行无性系繁育及推广种植,同时为下一代育种群体补充育种材料,本研究通过对17 a生的40个高产脂思茅松无性系的生长及产脂力测定,分析其生长、产脂性状变异规律,估算其遗传参数。结果显示:产脂力及材积的遗传变异系数分别为63.06%及35.56%,其产脂力和生长性状(树高、胸径和材积)在无性系间均存在着极显著的差异;生长性状和产脂力的无性系重复力均较高(0.83~0.93)。各性状受较高的遗传调控,遗传稳定性高,从中选择优良无性系是可行的;初步选择出3个脂材兼用型思茅松优良无性系(87,83,91),这3个无性系的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平均材积和平均产脂力达14.91 m、19.72 cm、0.204 m~3和72.24 g/10cm,平均遗传增益分别达为22.0%、22.6%、71.4%和321.5%,增益效果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9.
对6个美洲黑杨和欧美杨无性系材料的分枝特性、生物量、干形等生长特性进行了调查分析,并对23个性状进行了遗传变异分析,以期了解冠层结构、分枝特性、生长与干形间的关系及其遗传特性,为试验地区选育综合性状优良的无性系。结果表明:6个无性系间不同分枝高度、分枝角度、树高、胸径、胸高形数、侧枝生物量等表型性状间均具有显著差异,其中L2为综合性状表现最为优良的无性系,在参试无性系中生长量最高、胸径最大、材性指数较大、分枝高度较大、树干通直圆满、材性优良、尖削度和胸高形数适中。I-107杨和L4无性系胸径和胸高形数较大,干形较好。L3无性系树高、胸径、材性指数等低于平均水平,但侧枝、主干及地上部分生物量积累较多。L35杨在试验林内综合性状表现较差。第1-5轮分枝高度、第2和5轮分枝角度、树高、材性指数、侧枝生物量以及地上生物量重复力均≥0.7,重复力高。第1-5轮分枝高度及第2和5轮分枝角的遗传变异系数大于环境变异系数,而分枝粗度、分枝长度及其他生长和干形指标的环境变异系数大于遗传变异系数。  相似文献   

10.
对5a生楸树杂种无性系的生长性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无性系间胸径、树高、地径生长性状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其胸径最大值为5.09 cm,树高最大值为4.13 m,地径最大值为6.55 cm.胸径、树高、地径生长性状受到中度以上程度的遗传控制.通过综合比较,初步选出3个优良无性系,胸径、树高遗传增益最高值为18.55%,13.45%,入选率13.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