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再生稻是头季稻生长的延续,因此再生稻的生长对头季稻有依赖性,头季稻的栽培措施也将会影响到再生稻产量。据头季稻抛秧栽培5因素优化技术组合试验,在再生稻生长期间,各处理保持一致的田管水平,据实收产量,分析这5个因素对再生稻产量的影响效果。一、材料与方法试验因素为抛栽密度(X1;)、抛栽叶龄(X2)、施氮量(X3)、施磷量(X4)、施钾量(X5),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试验因素水平及编码见表1。按5因素1/2表1试验因素水平及编码实施要求,共有36个小区,分3个正交区组,小区面积6.67m2。试验于1995年在富口镇延…  相似文献   

2.
看性二棱大麦秀麦2号是我市近年来积极推广种植的啤酒大麦品种之一。为了研究其在稻茬免耕条件下的高产栽培规律,于1991年度运用回归组合设计的方法,进行了多因子综合栽培试验。通过建模解析,初步明确了因子对产量的作用效应及高产农艺措施的优化组合供生产上参考。一、材料与方法试验采用六元二次回归组合设计,以产量为目标函数,选择播种期(X;)、播种量(X。)、磷肥量(X。)、钾肥量(X‘)、氮肥量(Xs)、施氛比(。)等6项栽培措施为试验因子,因子水平及编码见表jL按设计,mez32,mr—12,mo一【0,共设置54个小区,小区…  相似文献   

3.
中粳稻连粳4号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连粳4号(原连20—417)是江苏省连云港市农科院以连96~1(镇稻88×中粳3114的F4代稳定品系)做母本,武育粳3号为父本进行杂交,于2003年育成的中熟中粳水稻新品系。经连云港市多点试验、江苏省中粳中熟水稻预试、区试及生产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具有高抗水稻条纹叶枯病、米质优、适口性好、高产稳产、熟期适中、综合性状优等特点,2007年1月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4.
水稻不同品种耐盐限度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了解水稻不同品种的耐盐限度,对于盐渍土区稻作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试验表明,土壤全盐5.94g/kg时,盐粳68、花粳8、辽粳294和盐粳34的发芽率均不低于90%。花粳15分蘖期最高耐盐为14g/kg,盐粳68拔节孕穗期最高耐盐为17g/k,盐丰47—6成熟期最高耐盐为12g/kg。12个供试水稻品种,其中盐粳68、花粳8、辽粳9和92—71耐盐能力强;花粳15、抗盐100、盐丰47—6、辽粳294、盐粳34和盐粳31耐盐能力次之。  相似文献   

5.
《北方水稻》2009,(5):I0008-I0008
品种来源:1997年8月以中花8号为母本,冀粳13号为父本杂交,1998年以(中花8号/冀粳13号)F1为母本,冀粳14号为父本复交,经过8年单株系统选择,于2006年获得稳定新品系。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 ,水稻抛秧移栽技术在大洼县已全面推广 ,但对这一技术 ,如何确定最佳施肥期 ,还没有得出规律性的结论和依据。对此 ,我们于 1 999年进行了水稻抛秧移栽田蘖肥不同施用时期对产量性状及熟期影响的试验结果如下 :  收稿日期 :2 0 0 0— 0 2— 2 81 试验内容与方法  试验在大洼县新立农科站试验田进行 ,供试品种为辽粳 45 4。 5月 2 6日抛栽。蘖肥施用日期设早、中、晚 3个处理 ,每个处理共施肥 3次 ,随机排列 ,三次重复。各小区试验面积均为 0 0 667hm2 ,试验设计见表 1 :各供试小区抛秧前施基肥均为 1 1kg(尿素 6kg、二…  相似文献   

7.
水稻花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4个籼稻和3个粳稻品种,分6期播种,研究其开花高峰时间(简称花时)与当天开花期间主要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1)不同类型品种的花时差异很大。同一品种在不同开花期的花时也有很大变异,其中约46%-66%可由相应时期内气象因子的变异说明。2)气象因子对花时的籼,粳两类品种间明显不同。影响籼稻花时的因子依次为温度,日照和风力,湿度的作用不显著;而影响粳稻花时的因子首推湿度和温度,其次为日照,风力的作用较小,且在品种间表现不一致。3)得出籼粳品种的花时依主要气象因子的两个最优回归方程,可用于排除气象因子变异的干扰,矫正实际花时,提高遗传分析的精确度。  相似文献   

8.
王寒梅 《北方水稻》2002,(Z1):13-14
无纺布覆盖育苗具有保温、透气、防结露、耐腐蚀、耐用等特点,与聚丙烯覆盖育苗相比,不仅省工、省力、提高秧苗素质、降本增效,还有显著的生态效益。水稻无纺布育苗代替常规塑料薄膜育苗的新技术是继水稻旱育稀植和抛秧技术之后又一项省力高产高效的水稻栽培先进实用的技术。1实验材料与方法1.1材料水稻品种:辽粳454—17,无纺布选用经老化处理的密度为35g/m2,幅宽为2.1m的长丝无纺布。试验地点:沈阳市于洪区四台子镇。试验采用单因子随机区组的对比设计,三次重复。苗床面积:(22.5m2)(1.50m×15m)。…  相似文献   

9.
王海燕  汤婧 《北方水稻》2020,50(1):28-31
为了加速沈阳市水稻新品种的推广,进一步提高水稻单产水平,减少农民盲目引种带来的损失,苏家屯区农业中心从沈阳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及辽宁省盐碱地利用研究所三家单位征集引进了优质、高产、多抗的水稻新品种24个,通过田间对比试验进行品比、评价。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品种对比田间试验,在所有参比品种中,盐粳系列品种产量平均高于辽粳、花粳、北粳系列品种。北粳、辽粳、盐粳系列品种较花粳系列品种结实率更高。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洪涝灾害后晚稻救灾品种的生态适应性,从东北引进8个不同熟期粳稻品种在湖南开展了播种期试验。结果表明:(1)在湖南能正常成熟的东北粳稻品种,全生育期与原产地相比缩短了15~45 d,产量在1.43~9.61 t/hm2,其中7月上旬播种的品种,平均产量为7.51 t/hm2,生育期较短,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大,均能安全齐穗。(2)3个播期能正常成熟的品种表现因类型而异,晚熟品种整体表现优于特早熟早粳、早熟早粳和中早熟早粳,主要是产量较高,稻米品质较优。从应急性避灾救灾和改善湖南稻米品质状况来看,可以利用东北晚熟粳稻品种作为湖南晚稻品种栽培,但是其播种期不宜太晚,最适宜播期为7月上旬。  相似文献   

11.
水稻双优双抛产量15t/hm^2的品种搭配模式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双季优质水稻品种(组合)抛秧9种搭配模式试验结果,在配套栽培技术相同的情况下,早籼嘉早935分别搭配特早熟晚粳丙93-390、翻秋杂交稻K优402和早籼嘉早935(作晚稻)3种模式,产量超过15t/hm^2,分别为16.8t/hm^2、15.52t/hm^2、15.29t/hm^2,比双季移栽对照(嘉育293搭配秀水11)显著增产或平产。另外,上述3种模式,每公顷可省工54个,节省秧田60  相似文献   

12.
为筛选耐盐高产水稻品种,选用25个品种(品系),在辽河三角洲轻、重度盐碱地进行了田间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在轻、重度盐碱地的产量差异均较大,尤其是在重度盐碱地表现更为明显;同一品种在轻、重度盐碱地的产量也存在较大差异。单位面积颖花量的减少是影响盐碱地水稻产量的主要因素。轻度盐碱地各品种平均单产665.9 kg/667 m~2,盐粳44、花粳1416、桥科951、盐粳933、盐1301、377(紧)比平均单产分别增加了16.3%、9.6%、9.5%、9.1%、8.6%、6.6%;重度盐碱地各品种平均单产298.2 kg/667 m~2,盐粳933、盐1301、盐粳456、花粳1425、盐粳151、花粳1416、花粳1323、377(紧)比平均单产分别增加了31.5%、20.3%、16.0%、14.5%、14.3%、14.1%、13.3%、9.2%。盐粳933、377(紧)在轻、重度盐碱地的产量均较高。  相似文献   

13.
水稻不同品种耐盐限度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了解水稻不同品种的耐盐限度,对于盐渍土区稻作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试验表明,土壤全盐5.94g/kg时,盐粳68、花粳8、辽粳294和盐粳34的发芽率均不低于90%。花粳15分蘖期最高耐盐为14g/kg,盐粳68拔节孕穗期最高耐盐为17g/kg,盐丰47-6成熟期最高耐盐为12g/kg。12个供试水稻品种,其中盐粳68、花粳8、辽粳9和92-71耐盐能力强;花粳15、抗盐100、盐丰47-6、辽粳294、盐粳34和盐粳31耐盐能力次之。  相似文献   

14.
水稻钵盘育苗浅插也叫手摆秧,是群众在抛秧不得法而演变出来的一种新的移栽方式,这种移栽方式在我地区应运而生、不断发展,逐步取代抛秧栽培。对此,我01从1994年开始,就钵育浅插在水稻生产中的作用进行了试验,其结果报告如下;1林苗浅插产量高林盛镇英窝村试验结果(1996),不同穴距对比试验(每穴3苗),钵盘苗浅插,二个试验点3个处理18个小区平均亩实产605kg,比软盘苗(或精编袋垫底苗)手插和钵盘苗抛秧分别增产72%和8.4%(见表1)。每穴不同苗数对比试验(行穴距30.0X16.scm),钵育浅插平均亩实产602.6kg,比软盘苗手…  相似文献   

15.
为探索更省工省本的水稻栽培新技术,扩大抛秧的应用领域,福建省从1995年起进行了抛秧再生稻栽培技术的研究,先后在尤溪、泰宁、莆田、长泰、云霄等地进行试验示范。现将初步研究情况总结如下:.一、试验情况(一)试验地点.试验安排在尤溪县西城镇麻洋村再生稻区,海拔280m,选择在地形开阔,肥力中等,水源充足,排灌方便的稻田中进行。(二)试验设计1995年进行再生稻(抛栽)—一养鱼试验,面积1.15亩;1996年进行抛秧再生稻—一养鱼和湿润秧手插再生稻—一养鱼简比试验,面.积5.3亩。两年均采用作畦栽培,并开十字纵横主沟,畦沟…  相似文献   

16.
利用粳糯杂交加快品种选育进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规粳稻品种(系)间杂交,育成新品种(系)难度较大,且工作量大,历时也长。我们用粳糯品种(系)间杂交,达到了育种周期缩短,容易突破,工作量减少的效果,并初步形成一些技术规程。(-)便粳稻杂交分高规律的特点粳稻与糯稻杂交,F1粳米呈显性性状,糯米为隐性性状。为叙述方便,以AA代表粳,aa代表糯。粳、糯稻杂交时,AA配子为A,aa配干为a,A和a结合为Aa,这是F1代种子,从米粒看全部是粳型。F1代种子经自交繁殖成F2代,其植株分离为:1AA:2Aa:1aa,即粳、糯比为3:1。其AA为粳,Aa中A为显性,也为粳,两者无法区分;…  相似文献   

17.
黑条矮缩病会导致水稻严重减产。试验表明,水稻不同品种、不同稻作方式黑条矮缩病发病程度有明显差异。扬州地区水稻生产应选用淮稻13号、扬育粳2号、南粳44和武运粳29号等发病较轻的品种,采用机插秧、抛秧等轻简稻作方式,化学防治以防治灰飞虱为主,切断毒链,有效控制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董雪明  杨付生 《中国稻米》1997,(3):30-30,35
塑盘旱育抛秧是将塑盘育秧抛栽与旱育秧技术结合起来,达到省力、高产的目的,江苏省在单季晚稻上推广该项技术获得成功。我们于1996年在连作晚稻上也进行了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结果。(一)试验概况本试验设三种处理:①塑盘旱育抛秧;②塑盘水有抛秧;③常规半旱育秧手插(对照)。供试品种为特早熟晚稻品种95-503。试验小区面积39.2m2。塑盘旱育秧床地前作系蔬菜地,播前整平床地,浇上一层水河泥,将塑盘依次放好,秧盘上再浇上水河泥,待稍沉实后播种,播种期为7月13日,播种量100g/盘芽谷,播后覆盖麦草。塑盘水有床地为连晚秧田,…  相似文献   

19.
依据昆山市单季晚粳机械直播稻品种(系)比较试验和核心攻关方资料,分析了太湖农区综合应用中熟晚粳杂交稻常优1号、2BD-6D型带式精量直播机、优质高产高效开源拓库标准化栽培技术的可行性及技术原因,并提出了相配套的机械直播水稻的栽培体系与技术。  相似文献   

20.
莆田市花生新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7年春季对引进的8个花生新品种在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进行比较试验,其中莆花45、莆花28品种产量及综合性状表现比较突出,可进一步扩大试验示范;而莆花2号、莆花5号品种产量及综合性状表现一般,建议继续试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