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4 毫秒
1.
株洲市园林绿化建设中植物多样性原理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研究株洲市植被类型特征的基础上,运用植物多样性原理,提出了创造多样性园林植物景观的对策,以达到提高生物多样性丰富度和提高植物多样性保存率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根据海南省昌江县森林资源调查数据,在GIS支持下应用Fragstats和景观生态学理论,将海南省昌江县森林资源划分为12个森林景观类型,建立栅格化数据库,选取15个关键景观格局指数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昌江县天然林和各景观类型聚集度高,空间异质性强,破碎化程度小,景观多样性较为丰富,景观指数间表现出较高的相关性,生态总体质量好,有利于维系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省西部半干旱地区农林复合系统景观生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景观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和观点对我省西部农林复合经营的典型之一———甘南县音河镇 3个具有不同特点的村的农林复合系统进行景观类型的多样性、均匀性、优势度、相对丰富度及类斑丰度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 :地块平整规范的兴全村景观多样性指数、均匀性指数最低 ,优势度较高 ,地块复杂的山湾村则与之相反 ,景观类型多样性和均匀性指数最高 ,优势度指数最低 ,相对丰富度指数最高 ,兴建村介于 2村之间 ;而从树种景观类型上分析兴全村较山湾和兴建 2村丰富 ,特别是常绿树种类型则较其他 2村丰富 ,表明在景观宜人性、美学价值方面兴全村比其他 2村优越  相似文献   

4.
<正>南北跨度仅1纬度的云南最高山梅里雪山,几乎包含了相当于从我国南部亚热带到北半球极地约70个纬度的各种水平带生态类型,集相当于整个北半球自然水平分异的气候类型、生态植被类型和景观类型于一山,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5.
以抚顺市的森林景观为对象,进行绿地类型划分,并对多样性指数、景观均匀度指数、景观优势度指数、斑块丰富度比、景观相对丰富度指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类绿地面积、占绿地总面积比例、占建成区总面积比例依次为附属绿地公园绿地其他绿地防护绿地生产绿地。单位附属绿地景观均匀度指数、多样性指数、相对丰富度和斑块丰富度等四项指数均最大,而优势度最小;生产绿地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较高,绿地斑块分布相对均匀,而丰富度、优势度所占比例较小;公园绿地的优势度指数最高,而多样性指数和斑块丰富度最小。  相似文献   

6.
森林景观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具有十分重要的自然、生态、经济价值。人类活动的强烈干扰,对景观多样性产生了严重的威胁,一些有较高价值的景观正濒于退化、消失,保护景观多样性,已成为环境保护的紧迫任务。文章以西洞庭湖区为研究区域,在对森林景观及景观类型多样性的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以土地类型为依据,对西洞庭湖区的森林景观类型进行了划分,并选取景观多样性指数、景观优势度指数、景观破碎化指数这3个景观异质性参数,对西洞庭湖的森林景观异质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7.
基于遥感和GIS的城市绿地景观格局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借助遥感和GIS技术,选取了绿地景观构成、景观多样性、优势度、廊道密度和分维数等指数,分析了深圳特区城市绿地景观的空间格局。结果表明:整个研究区内的绿地类型以公园绿地和风景名胜区绿地为主,城市绿地廊道主要是道路交通绿地廊道,特区内绿地景观多样性相对丰富,所占比例相对均匀,分维数居于中等水平。  相似文献   

8.
株洲市城市植被景观多样性景观生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分析株洲市城市植被景观现状的基础上,应用景观生态学原理,结合具体情况和考虑研究的可操作性,选取多样性指数、优势度、分离度和破碎度4个指标,从景观的类型多样性、格局多样性和斑块多样性3个方面,对株洲市城市植被景观进行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随着频繁的人类活动,城市植被景观类型多样性降低,景观类型趋于单一;景观斑块多样性增大,嵌块体形状更趋复杂;景观格局复杂化,结构不稳定性提高,自我组织调节、修复能力削弱。对株洲城市绿地景观的改善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9.
武夷山市景观格局空间变化及其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景观格局指数分析方法,从景观水平和景观要素类型两个层次上,对比分析了武夷山市景观格局的空间变化,得出该区域在研究时段内景观整体破碎化程度降低、景观异质性增强,同时森林景观面积减少、优势度下降的结论。这种景观空间变化将会降低区域景观在维持生物多样性、保持水土、以及固碳等方面的生态功能。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南洞庭湖湿地景观特征的研究 ,以土地利用现状图、林业分类经营图为基本资料 ,引用景观的多样性、优势度、均匀度、破碎度等景观生态学指标 ,分析了南洞庭湖湿地景观的结构及多样性特征 ,提出了南洞庭湖湿地退化及保护的景观生态学指标 ,以及湿地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南宁青秀山森林公园,拥有适宜的气候条件、独特的生态系统、珍稀的野生动物、完好的原始森林群落、奇特的西南地理人文景观、广西少数民族的文化和淳朴的民俗风情,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同时青秀山森林公园以各种名山和原始森林为主,水域风光次之,人文景观为辅,山水交相辉映,既有稳定的、客观实在的旅游吸引物,又有抽象的、耐人寻味的旅游吸引...  相似文献   

12.
基于GIS的白河林业局景观格局演变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CIS的支持下,应用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采用景观格局指标定量分析,研究1987.2000年长白山地区白河林业局景观格局的动态演变,探讨区域景观生态过程和森林景观格局演变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987~2000年间,经营总面积减少1663.87hm^2,斑块数目增加4240个;受区域自然地理要素的影响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制约,形成以有林地景观为主导的疏林地、灌木林地、沼泽地、非林业用地等呈补丁状散布之中的区域景观格局;随着人类干扰强度的增加,景观多样性指数上升,斑块密度增加,破碎化程度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3.
为探索山地乡村景观组成对地表径流水质的影响,以重庆市北碚区缙云山缙云村山地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基于土地利用分类,将其划分为若干汇水单元,从汇水单元角度探讨山地乡村景观的土地利用类型组成、景观格局特征与地表径流水质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地利用结构以林地为主,旱地、果园次之,空闲地所占面积比例较少;研究区山地乡村景观类型丰富,部分区域受到一定程度人为干扰,出现景观破碎化程度增加、连接度降低等景观问题;研究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占比与地表径流水质指标之间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关系,其中旱地、果园、菜园、农村宅基地、坑塘水面面积占比与之呈正相关关系,林地(常绿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竹林面积)占比与之呈负相关关系;研究区不同汇水单元景观格局指数与地表径流水质指标之间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关系,其中斑块密度、边缘密度、景观分割指数、多样性指数与之呈正相关关系,斑块平均面积、最大斑块指数、蔓延指数、斑块内聚指数与之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4.
运用景观空间数据分析软件计算相关景观指数,通过穆棱东北红豆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景观格局总体情况、斑块面积、周长、总数、分维数、破碎化、均匀度及多样性指数等分析,探讨保护区内森林景观空间格局。结果表明:针阔混交林、阔叶混交林、针叶混交林为保护区主要森林景观;景观要素的斑块面积、周长、数量差异极大;亚乔林及低矮阔叶乔木林景观宽块形状最复杂,且破碎化程度较高,针阔混交林景观斑块形状同样较复杂,但破碎化程度低,且成因不同;保护区总体景观多样性程度较低,景观类型分布不均匀,景观异质性较差。  相似文献   

15.
在景观分类的基础上,应用景观生态学原理,选取多样性指数、优势度、分离度和斑块密度指数4个指标,从景观的类型多样性、格局多样性和斑块多样性3个方面,对安凯乡旅游开发过程中森林景观多样性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5种森林类型斑块中,马尾松林斑块所占面积以及斑块平均面积最大;经济果林、木麻黄林破碎化程度较高;马尾松林保持完好,分离度也最小,木麻黄林分离度最大;各景观类型比例分布不均衡。  相似文献   

16.
以济源市2007年森林资源调查数据和2008年绿化数据以及卫星遥感图、城市绿地现状图等相关信息作为数据源,选取多样性指数、景观均匀度指数、城市绿地破碎度指数等3个景观生态格局评价指标,对济源市城区森林和市域森林景观格局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济源市城区森林绿地景观的均匀度指数较低,景观多样性整体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市域森林景观格局分布不均匀,少数森林景观类型控制着整个景观格局。  相似文献   

17.
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选取景观多样性、景观优势度和均匀度等指标,对比分析了具有相似地貌类型的太行山片麻岩区村级景观特征的差异,探讨了人类活动与景观稳定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人为将大面积灌草丛、耕地改造成经济林,将退化灌木林地恢复为乔木林的情况下,景观多样性、景观均匀度下降,景观优势度、景观破碎度提高,景观异质性提高,景观稳定件增强。  相似文献   

18.
北京山区森林景观格局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森林资源清查数据为基础,应用Fragstats软件,并结合GIS技术,系统地选取景观总体特征、景观斑块面积、景观破碎度、景观多样性、景观优势度、景观均匀度来描述北京山区森林景观格局特征,可以为该区域森林景观优化配置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利用香格里拉市2017年林地变更调查数据,选取斑块数量(PN)、斑块类型面积(CA)、斑块平均大小(MPS)、景观百分比(PLAND)、斑块密度(PD)、分离度(F)、景观多样性指数(SHDI)和香农均匀度指数(SHEI)等8个景观指标,借助Fragstats4.2软件和ArcGIS10软件,从斑块特征、异质性以及多样性3个方面对香格里拉市林地景观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香格里拉市林地景观格局类型较为丰富,多样性较高,斑块内部连通性较强;各林地景观类型分布不均,以针叶林景观为主,存在比较明显的异质性;景观类型斑块数量大,非林地景观破碎化严重。提出合理编制林地利用方案、不断提高林地景观格局稳定性,加强资源林政管理、控制林地破碎化程度,加快建设“智慧林业”步伐、高效管理林地资源,抓住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全面优化林地景观格局,结合林地适用类别,科学合理规划林地功能等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20.
为更好地实现八英庄林场森林资源的优化配置,以河北省木兰围场国有林场管理局八英庄林场2010年和2015年2期地形图、遥感图像及二类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ArcGIS10.0和Fragstats4.2软件,对砬沿沟流域森林景观变化进行分析。砬沿沟流域按一级景观分类划分,斑块类型共5类,有林地斑块面积由473.95hm~2增加为500.88hm~2,其他斑块面积相对减小;有林地的景观形状指数、散布与并列指数减小,分别由3.008 1、59.106 6降为2.481 6、49.060 4;景观多样性由0.426 9减小为0.233 4,说明各斑块的聚集程度有所增加,各斑块之间的连通性有所提高。砬沿沟流域按二级景观分类划分,在有林地类型中,2010年和2015年斑块类型都为5类,到2015年山杏林斑块消失,新增云杉林斑块;2010至2015年华北落叶松林斑块面积、斑块景观形状指数均增加,山杨林斑块面积、斑块景观形状指数均减小。砬沿沟流域森林景观香农多样性指数由1.602 7降为1.389 2。除去一级景观分类中有林地斑块破碎度减小,其他无论是一级景观分类还是二级景观分类,各斑块破碎度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说明近5a一级、二级斑块在总数上有所增加,并且增加的斑块相对独立,并不连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