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2 毫秒
1.
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对植物的抗盐性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进行了论述.对扶芳藤研究的进展进行了评述.同时对扶芳藤研究的趋势进行了预测.发现以往对植物抗盐性研究主要局限在对农作物方面,对林木的抗盐性研究较为鲜见.认为扶芳藤抗盐性检测应进行单盐胁迫和复盐胁迫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2.
魏丽莉 《安徽农业科学》2014,(35):12700-12703
目前,国内学术界对农民合作社的研究呈现两大分野,一是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研究,二是对综合性农民合作社的研究.二者研究方向不同,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不同的学术倾向.该研究通过述评与比较国内学者在这两方面的研究内容,指出其研究不足和以后研究方向,为促进农村合作经济发展提供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农村财务管理研究概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财务管理直接影响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对增加农民收入和促进农村干群关系的和谐有巨大作用.农村财务管理研究自2000年税费改革以来取得前所未有的发展.从研究的内容、研究方法及研究的视角三方面分析农村财务管理研究的发展历程,并对税改后农村财务管理研究的现状进行综述;最后,对农村财务管理研究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我国地域辽阔,南北纬度跨度大,因而南北气候差异较大.随着经济的发展,对环境的破坏也变得更加严重,使北方地区原有的干旱化问题更加严峻.特别是内蒙古地区,纬度较高,降水量少,气候干燥,干旱化问题成为发展农业的一个巨大障碍.当前对内蒙古地区的干旱化研究已经成为我国干旱化研究的一个重要部分,渐渐碍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文章主要从对干旱化研究的认识、内蒙古农业干旱化研究背景以及应对措施等方面来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5.
文化旅游品牌化是文化旅游和旅游品牌化的交叉和外延部分.无论从规模上还是深度和广度上看,目前国内学术界对这个论题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而相关文化旅游和旅游品牌化的研究已经达到了一定的程度.本文就从对这两个相关问题的研究分析入手,对近年来国内的文化旅游品牌化研究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6.
都市型农业生产结构研究属决策研究范畴.生产结构实质上即为生产力布局,通常包括数量结构、质量结构、空间结构、时序结构.都市型农业生产结构受功能目标与约束条件制约.在共性意义上需要对都市型农业生产结构开展类型研究.以空间尺度为依据,在城市层次与都市农区层次对都市型农业生产结构进行分层研究.在分层的基础上,对城市层面和都市农区层面分别依据约束条件进行分类,从而以类型为切入点研究都市型农业生产结构.  相似文献   

7.
植被稳定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被稳定性是植物群落结构与功能的一个综合特征.从稳定性研究的意义、概念、维持机制以及研究方法方面对植被稳定性研究进行了综述,主要从多样性理论、冗余理论方面探讨了稳定性的维持机制.在稳定性的研究方法中,指出应加强对草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研究,主要是对天然草地的研究,另外从植被结构与功能方面对稳定性进行深入研究,并探讨了天然草地植物群落的演替阶段.应重视干旱区人工植被建设中对天然植被斑块格局和演替模式的模拟以及植被配置模式的研究,以指导自然植被的保护利用和人工植被的建设.  相似文献   

8.
在西北荒漠地区土壤缺水少氮的环境条件下,寄主植物与根瘤菌共生关系对固沙植物沙冬青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沙冬青根瘤菌的多样性及其抗性与沙冬青抗旱、抗寒和抗高温的特性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正在不断深入,尤其是功能微生物的多样性研究得到关注.加强沙冬青根瘤菌资源多样性的研究和保护,对濒危植物沙冬青的保护和利用具有重要作用.对沙冬青的研究现状,包括沙冬青根瘤菌多样性研究现状及研究方法的进展进行简单回顾和介绍.  相似文献   

9.
混沌理论应用于教育研究已成为当前教育研究的一个前沿热门课题,而对已有研究成果的分析发现,教育混沌研究尚存在对研究可行性存在争议、研究方法单一、教育混沌控制以及实验研究难以实现等问题.文章在介绍混沌理论及其在教育中应用研究概况的基础上,试图对当前教育混沌研究的若干问题作初步探析.  相似文献   

10.
对近10年来中国高校图书馆导读文献研究方面的论文进行了分析.阐述了有关导读工作的研究现状,研究内容及今后的研究走向,以期对高校图书馆导读工作的深入开展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1.
水华治理是一项重大水环境问题。水华的研究对生态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分析了红枫湖水华的水质现状,研究红枫湖水华的影响及危害,探讨红枫湖水华的防控措施,为水华的进一步防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淡水水体中蓝藻水华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高政权  孟春晓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6):7597-7598
综述目前国内大型浅水湖泊蓝藻水华成因研究现状,分析蓝藻水华形成的一般机理,重点阐明蓝藻水华治理的关键技术研究及其重要生态和环境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蓝藻水华暴发至消亡过程中水体无机碳在水体中的变化规律,为制订对蓝藻水华的有效防治措施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通过采样分析滇池福保湾生态恢复区水体中无机碳浓度与浮游藻类浓度,研究了富营养化水体中可溶性无机碳的时空动态变化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福保湾水体叶绿素a浓度和CO_3~(2-)浓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水体pH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CO_2浓度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总无机碳浓度和HCO_3~-浓度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蓝藻水华的生消是导致水体无机碳形态与浓度剧烈变化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淀山湖夏季蓝藻时空分布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解淀山湖夏季蓝藻时空变化特点,于2009年6月至9月对淀山湖浮游植物进行调查。共发现蓝藻11属28种,微囊藻属(Microcystis)、颤藻属(Oscillatoria)和色球藻属(Chroococcus)为淀山湖夏季蓝藻最主要的构成群落。调查期间,淀山湖蓝藻平均密度为16.48×106cells/L,在1.01×106~59.76×106cells/L范围内变化,特点为9月〉7月〉8月〉6月,9月时,由于微囊藻的大量繁殖、聚集导致部分水域水华现象严重。空间上,淀山湖西部及西南部点位蓝藻平均密度大于东部及东南部点位。在营养物质充足时,温度是影响蓝藻水华生消的主要因素,风向也是影响蓝藻分布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15.
对辣椒感染病毒病植株与健康植株花药中的游离脯氨酸和花粉萌发力进行了比较性研究,结果表明,从开花前7天到开花当天,病株花药中的游离脯氨酸含量均比同期健株的低,但以开花前4天到开花当天的差异较明显,开花前1天病株花药中游离脯氨酸含量比健株的低26.24%~39.96%,开花当天病株上的花粉萌发率比健株的低14.35%~33.31%。本研究结果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辣椒感染病毒病后在生理生化上发生的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16.
通过测定微囊藻模拟藻华颗粒和微囊藻水华藻华颗粒表面附生菌数量的变化,分析微囊藻(Microcystis)与附生假单胞菌(Pseudomonas)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结果表明,在死亡藻体的模拟藻华颗粒表面附生菌数量迅速增加,而活藻藻华颗粒表面附生菌数量增长缓慢,在培养后期藻体大量死亡,附生细菌的数量不断增加,最后超过死亡藻体的模拟藻华颗粒的附生细菌数量。附生细菌在天然微囊藻藻华上定殖和生长也呈现类似的趋势,由于附生菌同藻华中微囊藻之间存在竞争,附生菌的存在促进藻体团聚,抑制附生细菌的定殖,但是在微囊藻的衰亡期产生的大量营养物质有利于附生细菌的生长,水体中附生细菌的数量不断增加,同时天然藻华上附生细菌的数量也大量增加,有利于其生长和定殖。  相似文献   

17.
以同一株‘妃子笑’荔枝不同花期果实为研究对象,探讨它们在果实发育和糖组分动态及品质方面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早花果和晚花果的果实及其各组织的生长型均为单s型,其果实发育时期均可划分为Ⅰ期和Ⅱ期,第Ⅱ期又可划分Ⅱa期和Ⅱb期,所不同的是,早花果的Ⅰ期比晚花果要长10d.推测晚花果假种皮在Ⅱb期生长受抑的现象主要还是由于Ⅰ期和Ⅱa期的果皮和种皮生长受到抑制的结果.早花果的糖分积累主要发生在Ⅱa期,晚花果的糖分积累则主要发生在Ⅱb期,它们均是以积累还原糖为主,成熟时两者在总糖及其各组分之间并无显著差别.早花果比晚花果品质好主要表现在果大、含酸量低、固酸比高等方面.  相似文献   

18.
根据国内外相关研究结果,综述了黄瓜果实表面蜡粉及其形成机制、影响蜡粉形成的因素以及嫁接对蜡粉形成的影响。黄瓜果实表面的蜡粉是由4~8个无核细胞组成且表面硅化的球状体,蜡粉形成过程有硅参与,蜡粉的有无或多少受一对主效基因控制,同时可能存在与之相关的修饰基因。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因素以及嫁接砧木均对蜡粉形成有显著影响,砧木可能通过改变嫁接黄瓜的硅吸收特性而影响蜡粉的形成。  相似文献   

19.
菊花是典型的短日照植物,本研究以切花菊品种‘丽金’组培苗为材料,对其成花感受态和限界光周期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不同光质配比组合的红光和蓝光LED补光灯对其幼苗进行光照处理,探讨不同光质对植株开花的影响。结果表明:‘丽金’的成花感受态为具有14片叶的组培苗植株,限界性诱导光周期值为短日照下(12 h光照/12 h黑暗)43 d;蓝光是促进幼苗现蕾的必需光源,且复合光(蓝光∶红光=2∶1和红光∶蓝光=2∶1)比单色光(蓝光和红光)和对照组(普通荧光灯)更利于切花菊的成花,其中蓝光∶红光=2∶1是短日照诱导植株快速现蕾和成花的最优光源,成花所需时间仅为(86.19±1.17) d,而红光∶蓝光=2∶1是短日照诱导植株成花且获得高杆植株的最优光源,现蕾高度为(41.44±7.09) cm。这些结果为切花菊高效低能的周年生产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信息,并为其他观赏植物的设施栽培试验研究提供了参考体系。   相似文献   

20.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加剧,蓝藻水华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环境问题。它不但对水生生态系统有许多负面影响,还会严重威胁人类的公共卫生安全。目前,蓝藻水华的治理技术主要包括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等。近年来,溶藻细菌作为一种新型蓝藻水华生物防治方法,由于其环境友好、作用特异受到广泛关注。目前,已经发现了很多溶藻菌,并开展了溶藻物质鉴定和溶藻作用机制研究。本文根据近十年来发表的文献,对溶藻细菌种类、溶藻物质作用机理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对未来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溶藻菌控制蓝藻水华的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