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日照观测是台站地面气象观测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仪器的安装是否正确,日照纸涂药质量的好坏,仪器的维护检查等常在日常工作中被忽视.由于其不像温度、降水等要素那样有自动和人工两套设备可以进行对比观测,从而比较容易发现错误,因而日照观测中存在的问题经常是在业务检查和质量统计时才被发现指出.  相似文献   

2.
日照是地面气象观测中各台站均需观测的基本要素,现在自动站虽已投入业务运行,但日照的观测仍为人工观测。目前台站观测日照时数的仪器大多是暗筒式日照计,它是利用太阳光通过仪器上的小孔射入筒内,使涂有感光剂的日照纸留下感光迹线来计算日照时数。因此日照纸的涂刷质量,直接关系到日照记录的准确性。据观察,各站用过的日照纸上留下的感光迹线、底色等都各不相同,好的迹线清晰,纸面清爽;差点的迹线不  相似文献   

3.
近些年来我国为了加强对大气环境保护工作的力度,在各地成立大气成分观测站,积极开展大气成分观测项目,其中一定会用到大气成分检测仪器。现通过分析大气成分检测仪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日常使用的黑碳仪、环境颗粒物监测仪以及太阳光度计等大气成分检测仪器的维修技巧,不断检查和排除大气成分检测仪器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各种故障问题,以期提高观测员对仪器的使用维护能力和数据质量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新型气象站作为地面天气观测的重要设备,在天气预报方面做出来巨大的贡献,但在运行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常见仪器采集系统及温度、湿度、风向风速等传感器和观测业务软件等出现故障极易造成观测数据缺测、异常,影响观测业务质量。本文通过总结日常工作中遇到的仪器故障问题及处理措施,探讨日常维护管理对策,以进一步加强学习,提升气象观测数据准确性、完整性。  相似文献   

5.
农村区域自动气象站网已成为我国气象观测站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观测资料在天气预报、实况分析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农村区域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的质量控制已成为业务急需。本文通过调研省内农村区域自动气象观测站运行现状,对区域自动气象站从仪器配置,仪器安装,观测过程通讯传输过程以及观测环境的保护、管理和维护等方面存在的影响探测资料质量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6.
目前,地面气象人工观测中,器测项目有日照、小型蒸发、人工降水观测、电线积冰、雪深、雪压。本文主要对全年观测的日照、小型蒸发、人工降水所产生误差的原因进行分析,寻找提高其准确性的办法。实际工作表明:日照误差的原因有仪器偏移、涂药存放或漂洗不当、障碍物阻挡、降水影响、读数差错;小型蒸发误差原因有强降水、鸟禽喝饮、操作不当、蒸发器漏水、读数误差;人工降水观测误差原因有承水器不水平、漏斗漏水、异物堵塞、读数误差。当找出人工观测误差的原因时,则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措施,从而提高人工器测项目的准确率和人工观测的质量。  相似文献   

7.
对地面最高温度和最高气温观测方法对比以及实际观测数据进行分析,解释造成自动站与人工对比观测地面最高温度常出现较大误差的根本原因,得出合理结论,并从安装方法进行改进,研究新的观测方法,从而减小日照影响因素,实现误差的减小,进一步提高观测数据准确度。结果表明,自动站铂电阻温度计和水银温度表材质及表面光滑程度的不同,导致对日照的反照率和吸收率不同,从而引起自动站和人工观测产生较大误差。铂电阻温度计受太阳辐射影响严重。利用"百叶箱"方法,可以有效地消除仪器受日照影响,获得更准确的观测数据。解决的方案是:模拟最高气温观测方法,通过模拟百叶箱效果,屏蔽太阳辐射,在不影响铂电阻温度计和水银温度表感应部分周围土壤正常吸收太阳辐射的情况下,使2种采集仪器避免太阳辐射影响,正常感应地面温度;或在温度计和温度表感热部分盖上一层薄的观测场土壤,即可使采集器和地表获得更相近的反照率和更接近地表的吸热特性,从而获得更精确的观测值,提高观测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气象部门冬季对固态降水大多还是采取人工观测为主,存在时效性差,时空分布密度不足等弊端,不能全面、连续反映降雪过程的变化情况。DSC3型称重式降水传感器是实现自动降水观测的智能传感器,以输出脉冲信号形式无缝挂接在现有自动气象站上,同时输出RS232/485数字信号,可以同其他数字和总线系统及终端组网使用。该仪器实现了观测资料连续化,提高了观测质量和观测效率。根据此仪器特性,黑龙江省友谊农场气象站在2012年新引进了该仪器,以下是在安装、运行该仪器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供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9.
地面气象观测是综合气象观测工作的核心内容,包含气象要素有常见的气温、湿度、气压、降水、日照、地温等。近年来,地面观测自动化程度逐渐提高,但是人工观测项目和对比观测项目仍然存在。本文主要分析了自动观测设备和人工观测中常见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对策,以期提高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可用性以及气象工作人工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地面观测是气象观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利用先进的观测仪器对某一区域内的气象情况进行系统、规范的测定,为气象分析和研究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然而在以往的气象地面观测工作中由于种种原因的存在,导致该项工作的质量不高,后续工作也很难顺利开展,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损失。本文将论述气象地面观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期全面提高气象地面观测质量,为相关工作的开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11.
为了全面了解和掌握市、县、乡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机构建设情况,健全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强化履职尽责能力,检视农产品质检体系薄弱环节和存在问题,近期对平凉市1个市级、7个县级和101个涉农乡镇的农产品质检机构进行了摸底调查。从机构设置、运行、人员、编制、资质认定、能力水平、检测面积、仪器配置、经费使用等情况调查发现,农产品质检机构普遍存在机构挂靠、能力不足、资源闲置、经费短缺,人员流动频繁、能力水平参差不齐,检测面积不够,仪器配置不合理,基层机构建设薄弱,乡镇机构管理难度大等问题。提出明确县级农产品质检机构职能定位,明确乡级农产品质检站的发展方向,加大检测经费的投入等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管道防盗油方法的分析比较,结合盗油卡子的结构和主要特征,提出了采用仪器探测相关分析法检测盗油卡子的可行性,并以长输原油管道的实际检测为例,进一步证实了该检测方法的有效性,介绍了判定盗油卡子与防腐层破损点的7种分析方法和检测仪器的应用原理。  相似文献   

13.
渔业阳光工程培训是提高渔民科学文化素质、增加渔民专业技能、促进渔民增收致富和地方渔业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为了充分发挥阳光工程培训的作用,对吉林省渔业劳动力的基本情况、培训需求现状、培训机构的情况等进行调研、分析,提出对渔民阳光工程培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主要措施与实施效果。同时分析了吉林省阳光工程培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应采取的对策,以期促进该省阳光工程培训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4.
新型站与备份站自动气象站数据差异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014年本溪国家基本气象站有效数据资料,将新型和备份2套自动气象站逐时气温、气压等要素的观测值进行了对比分析和探讨,并根据相关标准对本溪气象数据资料进行评估。结果表明:2套自动气象站数据较为完整,缺测率较低,表明自动站设备较为稳定。通过差值分析2套数据的差异,大部分要素差值小,数据一致率较高,粗差率和超差率较低,个别要素差异略大的原因可能与仪器的型号、性能有关,但检验中大多符合相应的规范要求。2套站自动观测数据可互相替代,从而保证了数据资料的完整性,大大提高了数据观测的质量。  相似文献   

15.
县级农产品质检站实验室建设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县级农产品质检站实验室的基础建设、功能室的划分及仪器设备的配置建设,以为推动县级农产品质检站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高温热害是影响水稻产量与品质的主要气象灾害,科学防御高温对保障水稻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对稻田、湖泊水体小气候水温、气温进行试验观测,并与临近的气象台站观测数据同步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三叶期、分蘖期稻田日最高水温较稻田气温高2~3℃,抽穗期则相反。稻田日最高气温与大气日最高气温之差、稻田日平均温度与大气日平均温度之差与日照时数均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纯水面日最高气温与大气日最高气温之差、日平均温度与大气日平均温度之差与日照时数呈显著的正相关;稻田和水面的日最低气温与大气的日最低气温差均与日照呈正相关;显示稻田通过叶片对太阳反射以及增加蒸散发有一定的自我缓解高温、调节小气候的能力。高温期间,稻田浅水灌溉即可,无需昼灌夜排。  相似文献   

17.
暗筒式日照计是目前气象台站使用的主要日照观测设备。该文从暗筒式日照计的安装与维护、日照纸涂药、记录整理、不正常记录的处理方法以及在计算机中的录入等方面介绍了提高日照记录准确性的措施,以提高日照观测水平。  相似文献   

18.
梁科 《北京农业》2012,(9):156-157
气象观测是气象工作的基础,地面气象观测是气象观测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地面测报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提出一些解决办法与措施,以促进地面测报技术水平和业务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我国油气管道防腐层大修技术现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大部分油气管道已投入运行30余年,对石油沥青防腐层进行检测并及时发现和解决防腐层存在的问题,是一项保证油气管道安全运营的重要工作,介绍了各种检测技术及其适用范围,给出了管道防腐层大修的决策依据。叙述了旧防腐层清除,管道表面处理和大修用防腐层的选择,大修质量控制等项工作内容,提出了目前我国管道防腐层大修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