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对花椒光合特性及不同树龄生物量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花椒蒸腾强度低,抗旱性强;光合作用光饱和点较低,光合速率随光强变化呈现Y=b0+b1x+b2x2二次曲线特征;呼吸强度低,同化产物的利用率较高;在树体衰老以前,生物量的分配表现出随树龄增加根冠比增大,抗旱能力加强  相似文献   

2.
板栗九个品种叶面积回归方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一般二元二次方程模型:S=bo+b1x12+b2x22+b3x1x2+b4x1+b5x2,分别建立了它栗、它优1号、徐家1号、油栗、靖县大栗、双季栗、宋早丰、红栗、无花栗共9个板栗品种,以叶长(x1)、叶宽(x2)回归叶面积(S)的回归方程,其相关系数均在0.9以上,可分别用于各品种单叶面积的回归估计;将这9个板栗品种原始数据合并,建立了总的回归方程用于各品种估计,其回归指数均在0.9以上,可用于这9个品种中任一品种单叶面积的回归估计。  相似文献   

3.
马尾松不同家系光合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马尾松10个家系光合特性的研究表明:(1)不同家系在叶绿素含量,叶绿素a/b值,气孔密度,孔径,生物量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2)生物量和叶纱含量,气孔密度有明显的相关,两者对生物量的贡献达95%以上;生物量和净光合速率存在一定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海岸带复合农林业水杉林带生物量估测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根据海岸带复合农林业不同立地类型(旱作田和水旱轮作田)水杉林带生物量的测定资料,建立了水杉林带树干、树枝、树叶、地上部分、地下部分及全株生物量模型。经择优分析,确认数学模型lny=a+b.lnx为水杉林中器官生物量的最优估测模型;以树冠体积(c^2h)估测枝、叶量的效果好于对树干体积(D^2H)的估测效果;其余器官生物量的估测则以D^2H为佳。  相似文献   

5.
信息枝法和量化开花强度法预测樟子松球果产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叙述了用信息枝法和量化开花强度法预测球果产量。试验结果表明,用这两种方法预测球果产量,精度较高,适用于樟子松林分。信息枝法的预测方程为y=26.1907+22.2727x;量化开花强度法的预测方程有两个;(1)稀疏林分为y=103.9150+12.5474X1;(2)中密林分为y=53.6004+3.4356x。  相似文献   

6.
树干平均密度的估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估计密度的一般统计模型为:y=bx+e,其中y为干重,x体系b为待估系数,即密度,e为误差。式中b值的估计,依据y的方差与x的关系不同,有三种方法:(1)y的方差与x无关;(2)y的方差正比于x,即δ^2=yx=xδ^2;(3)y的标准差正比于x,即δyx=xδ。  相似文献   

7.
通过定点系统观察,云杉球果锈病病原菌Thekopsoraareolata(Fr.)Magnus.担孢子5月中旬开始飞散,侵入期为5月下旬,病害初期症状出现在6月下旬,锈孢子在7月下旬前后形成,8月中旬锈子器成熟。病情变化与气象有一定相关性,其回归预测模型为Y=-242.68-5.73x1-1.03x2+4.02x3-1.93x4-2.57x5+542.84x6+268.62x7+0.92x8复相关系数R=0.9986**>P0.01=0.7348。病害分布与林木所处位置有关,病情从重至轻的顺序为,南>北>东>西;山脊>山中>山脚;海拔高>海拔低;纯林>混交林;离转主远>离转主近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影响林分生长的主要因子,林龄、地位指数和林分密度,以多因子综合描述的方法,采用H优1.3+b1SIb2(1-e-b3At)b4SIb5+ε、SI=b1H优b2(1-e-b3At)b4H优-b5+ε和增加密度指标的Y=b1SIb2(1-e-b3Nb4t)b5;收获预估采用布伦德和科拉特的logCV=b1+b2SI+b3(1/A2)+b4(1-A1/A2)+b5(logB)(A1/A2),建立日本落叶松林分生长和收获预估模型。精度验证该组模型基本满足要求。同时又据辽宁省栽培的日本落叶松早期生长受冻干危害的特点,引入了胸高年龄的概念,提高了模型的精度。  相似文献   

9.
准确测定黄山松林生物量对研究人工林生态系统的产量结构和物质循环规律是非常重要的。本文通过4种方法的比较看出:在福建省泰宁县,一般情况下用W=a+bD+cD2经验公式测定效果好,精度高。而在速生阶段黄山松林中,各种方法精度差异不大,故采用公式W=a+bD更为合适。  相似文献   

10.
对杆材阶段不同密度的马尾松林在低强度间伐后生物量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对比,结果表明间伐后平均木的单株生物量和各器官生物量随密度增加而减少;随林分年龄的增加,单株生物量与树干、皮、根的生物量因积累而增大,但枝、叶的生物量先增加后减少,在林分年龄为20a时达到最大值,随后又接近间伐前的数值;林分生物量随年龄增加而增加,其中密度为3000株  相似文献   

11.
杨树不同无性系叶面积模型的选择及其建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刘建伟 Blake  TJ 《林业科学》1994,30(6):481-486
应用Li-3000A叶面积仪测定了8个无性系的叶型及叶面积指标,选择了8个模型,以叶片主脉长(L)和最大宽(W),以及两者乘积(L×W)为三个变量作与叶面积的相关关系分析,筛选出复相关系数均达0.95以上的最佳模型为:(1)与两者乘积的叶面积模型:lgY=a+bx+b+clgx,(2)与最大宽度的模型:Y=a+bx+cx2。但与叶片主脉长模拟效果较差。此外,还得出了杨树无性系的叶面积通用模型,即:Y=—0.450826十0.00071X+0.976335lgx(x为L×W),和Y=—1.697387十0.733497x—0.001253x2(x为W)。上述8个无性系及杨树通用的模型的建立为叶面积的计算、预测等生理生态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使得叶面积测定更加省时、可靠和方便。  相似文献   

12.
从广西南宁市调查的171株古树名木中,抽取80多株榕树,作为样本,通过其直径和年龄的成对数据的观测值作散点图,选择了三种曲线方程进行拟合:(1)多项式:y=a0+a1x+a2X^2,(2)S型经验曲经y=k/1+ae^-bx;(3)指数曲线:y=ca^x。均取得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泡桐生物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通过对1-8年生兰考泡桐生物量的研究,揭示了各器官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变化规律;泡桐各器官生物量与(-/D1.3^2H)有密切相关关系;树干生物量向上呈递减趋势;在中、幼龄阶段、细枝所占的比例较大,其次为中枝、大枝,6-7年以后大枝最重,其次为中枝、小枝;在树根生物量中,根桩所占的比例最大(40%-60%),各级根系生物量随树龄而异,树龄增加,较粗的根占的比例增大,而直长4cm以下的根呈减小趋势,全株各器官生物量3年生前顺序为:根>干>叶>枝;3年生后为:干>枝>根>叶>花>果。  相似文献   

14.
用对鳞翅目比较敏感的4种苏云金杆菌菌液浸渍马尾松针叶,喂食3—4龄马尾松毛虫幼虫,5天后感染浓度与死亡机率值回归方程为Y1=1.0635+0.4515x,Y2=-1.4470+0.8130x,Y3=0.2059+0.615x,Y4=3.0026+0.1179x;半致死中浓度LC50值分别为5.2368x108、8.5171x107、6.2374x107和8.7648x1015cell/ml。以3x108cell/ml浓度感染4龄幼虫,其致死中时间LT50值分别为5.7473、3.5572、4.8177、16.0862天。结果表明:Bt(2)菌株对马尾松毛虫毒力次于Bt(3),但致死中时间最短,可供生产上应用于林间防治。  相似文献   

15.
在大气CO2体积分数为700×10-6条件下,对油桐和烟草的光合CO2同化速率、光呼吸18O2吸收速率、光合色素、叶的脂类和脂肪酸组成等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大气CO2体积分数为700×10-6时油桐和烟草的光合速率有所增加,并抑制光呼吸18O2的吸收,但是,油桐对CO2浓度升高比烟草敏感,它的光合速率在700×10-6CO2时增加了2倍,而光呼吸18O2吸收则完全消失;油桐在700×10-6CO2下生长,光合色素合成量增加较多,其中叶绿素b及类胡罗卜素等属于捕光色素系统的色素增加尤其明显,叶绿素a/b值显著下降,在同样条件下,烟草的叶绿素含量还略有减少,类胡罗卜素含量则明显减少;高浓度CO2影响这两种植物叶的脂类和脂肪酸的组成,700×10-6CO2下生长的这两种植物叶的饱和脂肪酸和磷脂含量有所增加,但油桐叶的糖脂含量有所下降,烟草的糖脂含量则不受CO2浓度升高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黄土丘陵区油松人工林对土壤水分因子影响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宜川森林水文观测站10年长期定位监测资料,在对影响土壤水分的各单因子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把土壤水分视作一个系统进行研究,通过回归分析,建立了不同土层深度水分含量(y)与蒸腾强度(x1)、林地蒸发量(x2)、降水量(x3)、地表径流深(x4)的回归方程y=A+Bx1+Cx2+Dx3+Ex4,回归方程相关系数高,结果表明影响林地土壤水分的主要因子是降水和林木蒸腾作用,其次为林地蒸发,影响最小的为地表径流。同时还对各因子间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为黄土丘陵区林草植被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闽南麻竹人工林地上部分现存生物量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闽南地区麻竹人工林地上部分生物量模型及现存生物量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模型m=a·(D2H)b对麻竹地上部分总生物量和秆生物量进行估计较为可靠,而对枝、叶生物量的估计需引进枝下高因子h及模型m=a·Db·(H-h)C或m=a·Db·[(H-h)/h]C。闽南地区麻竹人工林地上部分平均现存生物量为39.518t·hm-2,按年龄分配为:3年生生物量最高,占59.17%,其次为2年生、4年生、5年生;按器官分配为:秆生物量最高,占62.81%,其次为枝、叶。地上部分总生物量与秆生物量随竹秆高度增加而递减,枝、叶生物量自6~8m区分段分别向秆基及秆梢递减  相似文献   

18.
不同密度杉木林分生物量结构与土壤肥力差异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林开敏  俞新妥 《林业科学》1996,32(5):385-391
对29年生五种造林密度生物量结构及土壤肥力进行了全面研究,结果表明:平均单株及其各器官生物量随密度增加呈递减趋势;单位面积不同密度的杉木林分生物量及其生产力基本趋于一致;各种密度单位面积现存枯枝落叶量随密度增加而增加,而林下植被生长及其生物量则相反;五种密度林分土壤自然含水量、最大持水量和毛管持水量基本上以2805株/hm2和3750株/hm2较大;土壤非毛管孔隙度,毛管孔隙度和总孔隙度均随密度增加而增大;土壤有机质、全N、全P、水解N和速效P的含量随密度增加而下降;而速效钾含量变化规律性不明显。因此,杉木初植密度尽量控制在2805—3750株/hm2之间,以利于杉木产量提高和地力维护。  相似文献   

19.
油茶林分生物量及生产力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3种不同产量水平的油茶林分生物量和生产力进行了测定和研究。结果表明:产油水平从高到低编号为Ⅲ、Ⅱ、Ⅰ的样地,其林分总生物量分别为75.71、41.55、30.49t/hm^2,年平均净生产量分别是5.49、3.12、1.17t/hm^2。各样地油茶林分各组分生物量所占比例的排序为干〉根〉枝〉叶〉果〉花。各组分枝叶比,果叶比、非光合与光合部分比值均为Ⅲ号样地最大。  相似文献   

20.
管启良  俞仲辂 《林业科学》1993,29(5):389-392
香榧是我国特有的经济树种,雌雄异株。根尖细胞染色体分析表明:雌株有一对异形性染色体,异配性别,属ZW型;雄株是同配性别,属ZZ型。雌株的核型为2n=2x=22=22m(2SAT+ZW),雄株的核型为2n-2x=22=22m(2SAT+ZZ)。雌株的体细胞中只有一条最短的Z染色体,间期核的两个染色中心的差明显。雄株有一对最短的Z的染色体,间期核的两个染色中心的大小相同。根据这些特征,植株的性别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