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油茶低产林形成的原因进行调查了解,重点分析了油茶低产林实施改造技术措施,目的是促使低产油茶林提高产量,并介绍了林地清理和密林疏伐、深挖复垦、更新复壮、合理施肥、病虫害防治、保花保果等改造技术。  相似文献   

2.
梁素真 《花卉》2017,(4):82-83
本文针对福建省泉州市洛江区国营加锥农场油茶低产低效的问题进行研究,探讨低产油茶林高效改造栽培技术。本文着重分析了油茶低产原因分析及改造技术措施。2010年在农场开展对油茶低改技术措施的改造,并观测了不同改造方式油茶低产林改造萌芽生长和产量影响,分析总结油茶低产林改造效果,对油茶低产林改造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纪圣远 《现代园艺》2012,(18):32+34
油茶是我国特有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具有很高的营养、保健和经济价值。本文分析建宁县油茶低产林的成因,并总结归纳出改善低产综合改造技术措施,以期达到油茶丰产稳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张挺 《花卉》2021,(16)
本文针对广西高海拔山区坡地油茶种植产量低的问题,分析百色隆林县油茶低产林实施改造的技术措施,并详细介绍林地清理、密林疏伐、合理施肥、保花保果、病虫害防治等改造技术,希望可以有效改造油茶低产林,为提升林场收入做贡献。  相似文献   

5.
莲城镇现有低产老油茶林约2000hm2,但因经营管理水平差,科技含量低,导致经济效益低。如何经营好现有的油茶林,使之在短期内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显得极其重要。本文主要阐述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使老油茶林从低效益中转变过来提高产量,增加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6.
油茶是一种典型的南方木本油料树种,具有很高的营养、保健和经济价值。通过分析巴马县油茶低产林的成因,总结归纳出低产林综合改造技术措施,以期达到油茶丰产稳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福建油茶低产林成因及综合改造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油茶是我国特有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具有很高的营养、保健和经济价值。文章分析福建油茶低产林的成因,并总结归纳改善林分结构、改善土壤条件、改良品种特性、加强病虫害防治以及放蜂授粉等低产综合改造技术措施,以期达到油茶丰产高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卢建  王君 《现代园艺》2023,(2):41-43
油茶林不仅是一种以经济效益为目的的资源,而且是“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油茶林的管理,引进先进的油茶种植技术,是保证油茶产业发展的根本性要求,也是维护油茶林生态效益的基本前提。目前,全国各地油茶林种植中最常见的问题——低产,主要是由管理粗放、林木老化、品种混杂、缺乏优质种、造林规划不当等原因造成。基于此,通过提出针对性的丰产改造技术、实施精细化管理、引用高接换冠技术,从而提升油茶林种植效益,促进我国油茶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广南县油茶低产林成因及改造技术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广南县油茶的生产现状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剖析了广南县油茶低产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6项低产林改造技术措施,即垦复、合理间伐、整形修剪、施肥、高接换种、病虫害防治。  相似文献   

10.
尚永明  张海凤 《花卉》2020,(10):214-215
广西国有三门江林场是广西油茶产业发展龙头企业,依托专业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开展精准帮扶隆林县油茶产业扶贫项目,本文对广西国有三门江林场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进行了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1.
<正>巴马是广西十一个油茶主产县之一,全县现有油茶林2.5万hm2,低产油茶林1.2万hm2,占投产面积的66.7%,一般667m2产油只有5kg。林农单位面积收入少,加工企业原料严重不足,油茶的低产严重阻碍了巴马油茶产业的发展,油茶低产林改造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2.
油茶低产林综合改良复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油茶成年低产林采取综合改造技术,可实现成年油茶林高产、优质、高效,增加茶农收入。综合技术内容包括:清除杂草灌木、改善油茶园环境条件及林地质量、增施有机肥、修剪茶树、置换优良品种、提高水肥管理水平、预防病虫为害等。结果表明:通过营林措施,增强树势,可使油茶低产林在短期内进入丰产林。  相似文献   

13.
油茶低产林的改造,通过管理、修剪、改头换接林业技术措施等,达到油茶丰产的要求。通过芽苗粘嫁接,发展和引进油茶优良无性系品种。  相似文献   

14.
油茶是一种重要的木本油料,在富宁县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但由于缺乏科学的管理,因而低产林面积较大,严重制约了油茶产业的发展。经过深入实地调查,本文充分了解了油茶林出现低产现象的诱因及主导因素,并提出一些改进油茶低产林的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核桃低产林的改造工作是新时期核桃种植产量的关键性因素,因此,从核桃低产林的高接换优角度出发,对低产林改造技术实施了改造对象及范围的明确,并对相关嫁接技术进行了优化处理控制,对有效提升核桃低产林的高接换优技术操作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廖新根 《花卉》2019,(14):181-182
针对新植油茶的培育和低产林改造技术应用,做了简单的论述,提出了培育策略和技术措施,共享给相关人员参考。从油茶产业发展的角度来说,攻克培育技术和地产林改造技术难关,提高培育技术水平,增加油茶产量,对促使产业经济效益的增长,有着重要的意义。现结合具体研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广南县油茶栽培及低产林改造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广南县油茶生产现状进行分析,品种(类型)混杂,劣株比例大,林地荒芜,养分贫乏,林分衰老,自然更新能力差,病虫危害,树势削弱是油茶低产的主要原因。因此,必须掌握油茶栽培技术,采取调整林相,整形修剪,深挖墨复,合理施肥,嫁接捷种等低产林改造技术措施,才能提高油萘的单住面积产量,促进油茶产业的可持续经营,使山区这种传统优势产业转化为较好的经济效益,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富民产业。  相似文献   

18.
概述了经济林低产的原因及常规的改造方法,对高接换冠低改技术、高接后的管理进行介绍。结合分析高接换冠在广西油茶和板栗经济林低改中的应用,并提出高接换冠存在的问题以及应用的前景,为低产林改造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真善军 《现代园艺》2019,(10):33-34
由于云南省自然地理环境和生态都比较脆弱,所以很多种植物的总体产量都不尽如人意。针对油茶而提出的丰产栽培技术以及低产林改造技术获得了人们的支持,重点分析2种技术对油茶所带来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0.
油茶是我国最为重要的木本油料树种之一,油茶修剪技术是保障其高产的重要措施,而对于不同类型的油茶必须有针对性采用相应的修剪技术。本文介绍了油茶的生物学特性和油茶的修剪时间、修剪原则,并分别对油茶的幼林、成林和低产林的修剪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