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研究miRNA表达量与猪胴体及肉质性状的相关性,实验采用QRT-PCR技术检测了引进猪种大约克夏猪和6个四川省地方猪种背部皮下脂肪中miR-27a、miR-27b、miR-378的差异表达情况。结果表明:miR-27a、miR-27b、miR-378在大约克夏猪背部皮下脂肪中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6个地方猪种(P0.05);地方猪种中,3种miRNA表达水平均表现为在雅南猪中最高;3种miRNA在背部皮下脂肪中相对表达量均与瘦肉率、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综上表明,miR-27a、miR-27b和miR-378均可抑制猪脂肪沉积,提高胴体性能,但对猪肉质具有负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2.
实验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q-PCR)检测藏猪、成华猪、雅南猪、丫杈猪、青峪猪、内江猪和乌金猪7个地方猪种背最长肌中miR-1、miR-27a、miR-369、miR-378的差异表达,旨在研究miRNA表达量与肉质风味表型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背最长肌组织中4种miRNA的表达水平在7个猪种中趋于一致,在藏猪、内江猪、雅南猪和成华猪中相对表达量较高,在丫杈猪和乌金猪中相对表达量较低;相关性分析显示,4种miRNA在背最长肌中的表达水平与肌内脂肪含量和硫胺素含量呈正相关,与肌纤维直径、眼肌面积和瘦肉率呈负相关,表明miR-1、miR-27a、miR-369和miR-378对猪肉品质具有正调控作用,而对猪胴体品质具有负调控作用。本研究可为阐明miRNA在猪肌肉生长和脂肪沉积过程中的调控机制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miRNA表达量与猪胴体及肉质性状的相关性,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qRT-PCR)检测了引进猪种大约克夏猪和6个四川省地方猪种背部皮下脂肪中miR-1和miR-369的差异表达情况。结果:除miR-1与藏猪差异不显著外,2种miRNA在大约克夏猪背部皮下脂肪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地方猪种(P<0.05);地方猪种中,miR-1和miR-369表达水平分别在藏猪和雅南猪中最高;相关性分析显示,miR-1和miR-369在背部皮下脂肪中表达水平均与瘦肉率、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miR-369表达水平还与平均背膘厚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试验表明miR-1和miR-369可能对猪脂肪沉积和单不饱和脂肪酸生成起负调控作用,对多不饱和脂肪酸生成起正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4.
《养猪》2019,(6)
为研究miRNA表达量与肉质风味的相关性,试验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Q-PCR)检测了4个猪种背最长肌中miR-23a、miR-151、miR-299、miR-199a和miR-497的差异表达。结果表明,miR-23a、miR-151在藏猪背最长肌中表达最高,miR-299、miR-199a和miR-497在约克夏猪背最长肌中表达最高;相关性分析显示,miR-23a、mi R-151在背最长肌中的表达水平与肌内脂肪含量和硫胺素含量呈正相关,与肌纤维面积、眼肌面积和瘦肉率呈负相关,miR-299、miR-199a和miR-497在背最长肌中的表达水平与肌内脂肪含量和硫胺素含量呈负相关,与肌纤维面积、眼肌面积和瘦肉率呈正相关。综上表明,miR-23a、miR-151对猪肉品质具有正调控作用,miR-299、miR-199a和miR-497对猪胴体品质具有正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究miR-222在藏猪和DLY猪背最长肌和腰大肌中的差异表达情况,试验选用雌性藏猪和DLY猪各6头,采用RT-PCR法检测miR-222和PGC1α在背最长肌和腰大肌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在藏猪和DLY猪中miR-222在背最长肌的表达量均显著(P 0.05)高于腰大肌,而藏猪和DLY猪背最长肌的PGC1α表达量均显著(P 0.05)低于腰大肌。miR-222在猪背最长肌和腰大肌的表达特性,提示miR-222与猪的肌肉发育特性有关。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miRNA表达量与肉质风味表型指标的相关性,试验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Q-PCR)检测了4个猪种背最长肌中miR-27a和miR-378的差异表达。结果表明:背最长肌组织中2种miRNA的表达水平在4个猪种中趋于一致。相关性分析显示,2种miRNA在背最长肌中的表达水平与肌内脂肪含量和硫胺素含量呈正相关,与肌纤维直径、眼肌面积和瘦肉率呈负相关。表明miR-27a和miR-378对猪肉品质具有正调控作用,而对猪胴体品质具有负调控作用。该研究可为阐明miRNA在猪肌肉生长和脂肪沉积过程中的调控机制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miRNA表达量与猪胴体及肉质性状的相关性,试验采用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对引进猪种大约克夏猪和6个四川省地方猪种(丫杈猪、内江猪、成华猪、青峪猪、雅南猪和藏猪)背部皮下脂肪中miR-128和miR-133b的差异表达情况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大约克夏猪miR-128相对表达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除雅南猪以外的其余地方猪种(P0. 05或P0. 01),地方猪种中雅南猪miR-128相对表达量最高,显著高于丫杈猪(P0. 05);大约克夏猪miR-133b相对表达量最高,显著高于青峪猪(P0. 05),地方猪种间差异不显著(P0. 05)。相关分析结果表明,miR-128、miR-133b与瘦肉率呈显著正相关(P 0. 05),miR-128与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分别呈极显著负相关(P0. 01)和极显著正相关(P0. 01)。说明miR-128和miR-133b可能对猪脂肪沉积有抑制作用,miR-128还可能抑制单不饱和脂肪酸的生成,促进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生成。  相似文献   

8.
《养猪》2019,(5)
为了研究mRNA表达量与猪胴体及肉质性状的相关性,试验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QRT-PCR)检测了引进猪种大约克夏猪和6个四川省地方猪种背部皮下脂肪中IGF-1和PPARγ的差异表达情况。结果显示:大约克夏猪IGF-1相对表达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所有地方猪种(P0.05或P0.01),地方猪种中藏猪最高,显著高于丫杈猪、内江猪、青峪猪(P0.05);大约克夏猪PPARγ相对表达量极显著高于青峪猪、藏猪(P0.01),显著高于雅南猪(P0.05),地方猪种中成华猪、丫杈猪显著高于青峪猪和藏猪(P0.05)。相关分析显示,IGF-1、PPARγ分别与体脂率呈极显著和显著负相关(P0.01,P0.05),与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此外,IGF-1与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PPARγ与肌内脂肪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中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ACADM)基因在不同品种猪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猪脂肪沉积性状的相关性,采用Sanger测序法对藏猪(58头)和大约克猪(60头)ACADM基因起始密码子上游1 kb区域进行了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筛选与基因分型,选取180日龄藏猪和大约克猪各10头屠宰后分别采集肝脏、背脂、心脏和背最长肌组织,利用RT-qPCR技术检测了ACADM基因的表达水平,同时测定其背膘厚和背最长肌组织中肌内脂肪含量。结果显示:在ACADM基因起始密码子上游1 kb区域,存在C-101G和C-569G这2个突变位点,藏猪与大约克猪等位基因频率呈极显著差异(P<0.01);在藏猪与大约克猪的肝脏、背脂、背最长肌和心脏组织中ACADM基因表达趋势完全一致,藏猪极显著高于大约克猪(P<0.01);经ACADM基因表达量与背膘厚、肌内脂肪含量相关性分析发现,ACADM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与背膘厚和肌内脂肪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通过以上结果推测这2个突变位点可能是调控ACADM基因表达的重要功能位点,从而导致猪脂肪沉积性状的差异。本研究为进一步开展ACADM基因对猪脂肪沉积的调控机制研究提供了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揭示脂肪型的藏猪和瘦肉型的杜洛克猪肌内脂肪(IMF)沉积相关基因的表达差异,试验采用荧光定量PCR(qRT-PCR)方法检测了两猪种背最长肌中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SCD)基因、肉碱脂酰转移酶Ⅰ(CPT1B)基因在180日龄的表达差异,分析其表达与IMF含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80日龄藏猪SCD mRNA表达量极显著高于杜洛克猪(P0.01),而藏猪CPT1B 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杜洛克猪(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SCD、CPT1B mRNA表达量均与IMF含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miR-374b及其靶基因Myf6调控肉羊肌肉生长发育的分子机制,本实验运用qRT-PCR对miR-374b、Myf6在南非肉用美利奴羊4个不同生长时期(胎龄90d、胎龄120d、初生期、出生后60d)背最长肌和股二头肌mRNA水平的表达规律进行研究;对4个不同生长时期的背最长肌及股二头肌进行HE染色,通过Image J软件分析计算得出不同部位的单根肌纤维横截面积,对miR-374b、Myf6的mRNA表达量与单根肌纤维横截面积变化进行相关性Person检验。结果显示:南非肉用美利奴羊4个不同生长时期,背最长肌中miR-374b、Myf6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总体呈下降趋势;在股二头肌中miR-374b与Myf6 mRNA表达变化趋势相反;背最长肌和股二头肌单根肌纤维横截面积随月龄增加均呈极显著增长,肌纤维横截面积均表现为股二头肌背最长肌;在背最长肌中miR-374b表达量与单根肌纤维横截面积变化呈极显著负相关(r=-0.941,P0.01),Myf6表达量与单根肌纤维横截面积变化呈显著负相关(r=-0.625,P0.05);在股二头肌中miR-374b表达量与单根肌纤维横截面积变化呈显著负相关(r=-0.677,P0.05),Myf6表达量与单根肌纤维横截面积变化无显著性相关关系。综上推测,miR-374b密切调控动物肌肉生长,对绵羊骨骼肌生长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肌内脂肪与脂类合成代谢相关基因的关系,试验采用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检测了8头乌金猪和6头长白猪背最长肌脂肪酸合成酶(FAS)、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和硬脂酰CoA去饱和酶(SCD)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同时采用索氏提取法检测背最长肌肌内脂肪含量,并对两者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乌金猪FAS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极显著高于长白猪(P0.01);SCD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长白猪(P0.05);SREBP-1c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虽然高于长白猪,但差异不显著(P0.05)。乌金猪背最长肌肌内脂肪含量高于长白猪,且差异显著(P0.05)。乌金猪和长白猪的FAS和SCD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都与肌内脂肪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乌金猪SREBP-1c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与肌内脂肪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长白猪SREBP-1c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与肌内脂肪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说明脂肪酸合成关键基因的mRNA相对表达量在乌金猪和长白猪间存在品种差异,这种差异可能是肌内脂肪含量不同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试验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QRT-PCR)对6个四川省地方猪种背部皮下脂肪中miR-206的差异表达情况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藏猪miR-206相对表达量最高,成华猪次之,青峪猪最低;藏猪miR-206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内江猪(P<0.05),极显著高于丫杈猪和青峪猪(P<0.01)。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miRNA表达水平与牛肉质性状的相关性,本研究以新疆褐牛和哈萨克牛背最长肌组织为研究对象,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了背最长肌组织中的miR-320a、miR-152、miR-143、miR-451、miR-125a表达情况。结果显示:新疆褐牛背最长肌组织中miR-320a、miR-152、miR-143、miR-451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哈萨克牛,miR-125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哈萨克牛。相关性分析显示:miR-320a、miR-152、miR-143、miR-451、miR-125a与脂肪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miR-320a、miR-152与肉豆蔻酸含量呈显著正相关,miR-143与肉豆蔻酸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miR-152、miR-125a与棕榈烯酸呈显著负相关,miR-143与亚油酸呈显著负相关;miR-320a、miR-152、miR-143与失水率呈显著负相关;miR-320a、miR-143与黄度值、pH呈显著正相关;miR-320a与红度值呈显著正相关。结果表明:miR-320a、miR-152、miR-143、miR-125a表达量增加促进肌肉组织脂肪沉积,其中mi...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猪肌苷酸含量与相关基因表达的相关性,试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宁乡猪杂交组合杜×宁、巴×宁、巴×巴宁和巴宁×巴宁背最长肌肌苷酸含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技术检测背最长肌ADSL、GPAT和PURH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巴×宁猪肌苷酸含量显著高于巴×巴宁猪(P0.05);ADSL基因在巴×宁猪中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巴×巴宁猪(P0.01),GPAT和PURH基因在巴×宁猪中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巴×巴宁猪(P0.05);ADSL和GPAT基因表达量与肌苷酸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PURH基因表达量与肌苷酸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说明ADSL、GPAT和PURH基因与肌苷酸沉积密切相关,可作为猪肉品质的选择依据。  相似文献   

16.
《养猪》2016,(3)
为了揭示脂肪型的藏猪和瘦肉型的杜洛克猪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GF-2)基因的表达差异,采用QRT-PCR方法检测了两猪种背最长肌中IGF-2基因在180日龄的表达差异,并分析其与肌纤维面积、肌内脂肪(IMF)含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80日龄藏猪IGF-2 m RNA表达量显著低于杜洛克猪(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IGF-2 m RNA表达量与肌纤维面积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IMF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以上结果初步揭示了两猪种在180日龄IGF-2基因表达的品种差异,为深入研究肌纤维生长及IMF沉积的调控机制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7.
品种和体重对猪肌肉生长抑制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旨在研究猪的体重和品种对其背最长肌的肌肉生长抑制素基因表达的影响,并对猪100kg时的胴体性状与肌肉肌肉生长抑制素基因表达量的相关性进行分析。试验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以β-actin基因为内标,研究不同体重(20、50和100kg)和品种(汉普夏猪和长白×撒坝猪)对猪背最长肌的肌肉生长抑制素基因表达的影响,同时考察试验猪在100kg时的胴体肉质指标。结果表明:①猪背最长肌中肌肉生长抑制素的表达随体重的增加呈上升的趋势(P>0.05);②相同体重条件下长撒猪背最长肌中肌肉生长抑制素表达均显著高于汉普夏猪(P<0.05),其中20kg时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③肌肉生长抑制素的表达与瘦肉率呈极显著的负相关(P<0.01),与背膘厚则呈极显著的正相关(P<0.01),与滴水损失和肌内脂肪的相关性不显著(P>0.05)。本研究结果表明猪背最长肌的肌肉生长抑制素基因的表达量随体重增加而提高,品种间差异显著,并且肌肉生长抑制素基因的表达与瘦肉率、背膘厚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藏猪肾脏中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的表达与其低氧适应之间的关系,采用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西藏林芝地区(海拔约3000 m)的高海拔藏猪(ZZ)和高海拔大约克夏猪(YZ)、北京中顺景盛养殖场(海拔约100 m)的低海拔藏猪(ZB)和安徽合肥市(海拔约为36 m)的低海拔大约克夏猪(YH)肾脏组织EPO蛋白的表达量。结果发现,ZZ、ZB、YZ、YH的EPO表达量,在A组试验中,高海拔藏猪与高海拔大约克夏猪差异显著(P<0.05),高海拔大约克夏猪与低海拔藏猪、低海拔大约克夏猪差异极显著(P<0.01);B组试验中,高海拔藏猪与低海拔藏猪差异不显著(P>0.05),高海拔藏猪与高、低海拔大约克夏猪差异显著(P<0.05);C组试验中,高、低海拔藏猪间差异显著(P<0.05),低海拔藏猪与高、低海拔大约克夏猪差异极显著(P<0.01)。当大约克夏猪处在高海拔应急状态下时,EPO的表达量高于藏猪。而长期生活在高原的大约克夏猪EPO的表达量较藏猪低,但高于低海拔大约克夏猪。EPO的稳定表达是藏猪适应高原低氧环境的一个重要因素,而高原大约克夏猪肾脏组织内EPO的高表达,则是大约克夏猪适应高原低氧环境的生理调节过程。  相似文献   

19.
试验以不同猪种为研究对象,检测MYOZ2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量,探究MYOZ2基因对猪生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YOZ2基因只在猪心脏和背最长肌中表达丰度高,在猪肌细胞组织中特异性表达。MYOZ2基因在生长速度较慢的小型猪(藏猪和滇南小耳猪)背最长肌中表达显著低于生长速度较快的引进猪(大约克猪和长白猪)(P0.01),而藏猪与滇南小耳猪之间、大约克猪与长白猪之间比较,MYOZ2表达量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结果显示,MYOZ2基因只在猪心肌和背最长肌中特异表达,且该基因在快速生长猪肌肉组织中表达高于慢速生长猪,可能通过钙调磷酸酶-NFAT信号通路调节肌肉的生长,为猪生长性状的重要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国内、外两类猪种肌肉生长发育及血清中相关细胞因子含量差异,以我国特有的藏猪和国外杜洛克猪作为研究对象,测定6月龄藏猪、杜洛克猪背最长肌肌纤维面积(CSA),并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测定血清中生长激素(GH)、生长激素释放激素(GHRH)的含量。结果显示,杜洛克猪CSA极显著大于藏猪(P0.01),其血清中GH、GHRH含量显著高于藏猪(P0.05),说明GH、GHRH对猪背最长肌生长发育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