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现代水产养殖以集约化养殖方式为主,这种高密度集约化养殖模式存在很多不足,如空间的不足、水环境的富营养化、消毒剂和药物的滥用及不适当的管理方法等,使养殖系统中的水产动物时时处于各种应激环境当中。这些应激因子对鱼体的作用常常是剧烈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水产养殖业从粗放式养殖过渡到集约化和规模化养殖,养殖品种日益增多,养殖产量大大提高。但是伴随着养殖业蓬勃发展的同时,养殖水体污染严重,养殖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以至水产动物疾病频繁发生。对鱼体肠道菌群破坏的影响因素比较多,如:水体环境、原料品质、饲料配比、季节变化和流行疾病等。其中,因配合饲料引起鱼类肠道菌群失调,导致鱼体肠道损伤的现象越来越多的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就近年来饲料引  相似文献   

3.
现代商业化水产养殖与利用生物技术密切相关。为加快养殖品种的生长,使用生长激素常是首选之法。美国水产研究人员对注射小牛生长激素的条纹鲈的生长、摄食量、饲料转换率、氨排泄量、氨基酸吸收进行了测定。测出注射小牛生长激素后鱼的特定生长率提高了50%,而摄食量却无变化。鱼的饲料转换率提高51%,肠内亮氨酸吸收率提高25%~40%,氮滞留率提高20%~56%,鱼体肌肉中的氨基酸组成亦有所改变。结论是水产养殖品种注射生长激素改变 了其生理和营养状况,在不增加摄食量的情况下,极大地提高了生长速度和饲料利用率。鱼…  相似文献   

4.
养殖武昌鱼体色与鳞片黑色素细胞初步观察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水产养殖,尤其是使用配合饲料养殖的淡水鱼经常会发生鱼体体色的变化,这是困扰淡水养殖和水产配合饲料生产的主要问题之一。发生体色变化的鱼类以前主要是无鳞鱼,如黄鳝、塘鲺、黄桑鱼、斑点叉尾鲴、长吻鲍等。目前发现在有鳞鱼类,如武昌鱼、草鱼、鲤鱼等中也经常发生体色变化。体色变化的主要特征是颜色变浅(变白),同时,在体色变化时体表粘液减少或没有了粘液,体表有一定程度的出血,在一些地方将这种变化称为“鱼体发毛”。目前针对养殖生产中出现这类问题的研究报告不多,  相似文献   

5.
1 水产养殖的自身污染传统的水产养殖是靠投饵料或施肥来获得尽可能多的水产品,生产中产生的残饵、残骸、鱼体排泄物等使水质产生污染,尤其是随着养殖方式向集约化发展,养殖密度和投饵量大大增加,残饵量和鱼体排泄物也相应增加,养殖污染更趋严重。美国网箱养虹鳟,饵料中仅有2  相似文献   

6.
中华鳖饲料中添加复合酶制剂养殖效果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文斌  周岩民 《饲料工业》1997,18(11):38-39
中华鳖饲料中添加复合酶制剂养殖效果试验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刘文斌周岩民王荣根随着动物营养研究的深入和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本世纪80年代以来,动物饲料添加酶制剂已越来越得到重视。关于酶制剂在畜禽上的应用已有许多报道,其效果已被广泛认可。但在水产养殖...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水产养殖业发展迅速,尤其是海水鱼养殖业,呈现出逐年增长的态势。然而作为主要饲用蛋白质来源的鱼粉,由于诸多因素已经不能满足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本文总结了国内几种常见海水鱼养殖中,使用黑水虻虫粉替代鱼粉的案例及应用效果,旨在为今后海水鱼养殖中,黑水虻饲用价值的开发与综合利用提供相关的研究思路。 [关键词] 黑水虻|海水鱼养殖|营养成分|鱼粉|鱼体成分变化  相似文献   

8.
行业简报     
鱼饲料添加剂新品通过鉴定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的国家海洋局海洋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研究开发的“重组鱼促长素酵母添加剂”成果,日前在厦门通过鉴定验收。用该添加剂饲喂4批海水经济养殖鱼类,结果表明:经半年左右的喂养周期,鱼体增重显著,与对照组比增重率提高20%以上。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重组鱼促长素酵母添加剂”项目在酵母工程菌构建、高密度发酵研究及作为鱼饲料添加剂应用研究方面达到了国内外同类研究的先进水平。它作为新一代基因工程高效鱼促长饲料添加剂,适合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在水产养殖业领域有着广阔的应…  相似文献   

9.
水产动物的营养与饲料研究评价指标体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叶元土 《饲料广角》2004,(20):19-21
随着水产饲料工业的发展 水产动物营养研 ,究的领域在逐渐扩展 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研究 ,的指标体系也在发生变化 包括 1 为使鱼体保 。 ()持正常的形体 应该同时考察体重和体长的生长 ,速度 以避免出现体长过短 2 饲料利用效率 , ;()高 包括饲料系数 饲料利用效率等 3 鱼体健 , 、 ;()康 抗应激能力强 耐运输 4 内脏重量小 可食 、 、 ;() 、部分比例高 形体正常 5 养殖水产体色正常 , ;() ;6 养殖水产动物无药物残留 符合水产品卫生() ,标准7 鱼肉水分低 越冬和运输体重减少比例 ;() 、小 脂…  相似文献   

10.
外源核苷酸在鱼类饲粮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核苷酸作为一种新型饲料添加剂,其在水产养殖中的研究还较少。本文就外源核苷酸在鱼体中的消化吸收、营养作用和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其在鱼类养殖中的应用前景作一展望。  相似文献   

11.
正水产养殖中化学药物的滥用不仅影响食品安全,也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中草药的应用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取得了极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值得因地制宜进行大力推广。水产养殖中鱼病的预防与治疗是关系生产效益好坏的关键环节,而鱼体一旦发病就会因难以有效隔离致使疾病迅速蔓延,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在生产中药物预防成为渔业生产的重中之重,但是化学药物的滥用  相似文献   

12.
在水产养殖的饲料中加入诱食剂不仅可以使鱼类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饲料和促进摄饵行为,减少饲料消耗,而且诱食剂还可以促进消化酶的分泌,活跃鱼体的消化和吸收功能,从而促进鱼类生长。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发展,诱食剂在水产养殖生产中的应用日趋广泛。芬兰、美国首先应用甜菜碱作诱食用的产品已有报  相似文献   

13.
微生态制剂与水产养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养殖品种和规模日益扩大,与此同时生产中的病害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在防治病害中,大量使用抗生素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也日益显露出其弊端。如耐药性的产生等使鱼消化道内有益菌群失衡,从而使鱼病的防治日益困难,生态环境也受到了严重破坏。因此微生态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已成为当前研究的新热点。1 水产动物微生态制剂的分类水产动物微生态制剂可以使鱼体内或其生活环境中的微生物达到菌群平衡,也可以人为的使有益微生物成为优势菌群,减少有害菌对鱼体的侵袭,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水产动物微生态…  相似文献   

14.
我国是世界水产养殖大国。2003年水产养殖总量已达3029万t.占世界水产养殖总量的约70%。随着规模化、集约化、高密度养殖逐渐成为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发展主流.养殖用水随意排放.导致了养殖环境污染,各种病害问题日趋严重.影响和制约了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开发利用海洋微生物资源研制的海洋微生物制剂在水产养殖业中的应用,对调整和改善养殖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5.
<正>嗜水气单胞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在河流、湖泊、污水及土壤中都存在。在水质环境差、鱼体抵抗力下降等条件下,菌体就会趁机侵入鱼体并大量繁殖,引起发病。目前,对水产养殖动物细菌病进行控制的主要手段是用抗菌药物治疗。在水产养殖过程中,抗菌药物的长期使用或滥用所引起的致病菌耐药性问题屡见不鲜,而滥用抗生素和用药方法不当是导致病原菌产生耐药性的主要原因。因此,应重视抗生素类药  相似文献   

16.
基于湖州师范学院新办水产养殖学专业建设面临的困难与挑战,应充分发挥水生生物学的学科优势,加强水产养殖学的专业宣传,强化专业思想教育,创立具有特色的水产养殖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水产生物技术复合型人才,拓宽就业渠道,引导大学生自主创业,以确保水产养殖学专业的持续、稳定和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7.
鱼类是水生低等变温脊椎动物,生存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现代集约化养殖面临高密度造成的拥挤胁迫,使机体的免疫防御体系的功能受到抑制,导致鱼体对各类病原敏感性的升高,生长下降,严重影响了水产养殖业的经济效益,这种高密度造成的生长抑制和健康受损问题一直困扰着养殖业,是集约化水产养殖的瓶颈问题之一.鱼类拥挤胁迫时,其对饲料的摄食、消化和吸收、代谢与调控以及对免疫系统等具有很大的影响,同时亦受到酶、激素和基因的调控.以下主要以拥挤胁迫为例,从应激的物质和能量代谢与调控的角度,对其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以期为今后的研究给予启发与佐证.  相似文献   

18.
自EM技术问世以来,已经在养殖、环保、种植等领域被广泛应用.本文详细介绍了EM生物技术在我国水产养殖业方面的应用情况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9.
水产品增色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仕梅  罗莉 《饲料研究》1996,(10):22-23
水产品增色剂西南农业大学水产系林仕梅罗莉叶无土随着现代水产养殖业的发展,由于大量使用人工配合饲料,养殖周期缩短,导致某些养殖鱼类的体色变淡(如鲑鱼、鳟鱼、罗非鱼、真鲷、对虾),无法与天然捕捞的鱼虾的色泽相比,影响商品价格。此外,观赏鱼的体色也被人们所...  相似文献   

20.
在水产养殖过程中,做好水质调控是非常重要一项工作,水质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各种特性指标关乎着水产养殖产量,影响着水产养殖经济效益。现通过介绍水产养殖水质要求,围绕影响水产养殖水质的各种要素进行了探讨,论述了水产养殖水质调控技术,旨为广大水产养殖户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