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畜牧生产中,品种、饲料、防疫和环境是决定生产水平高低的四个主要因素,它们之间相互影响和制约,但环境往往被养殖户所忽视,目前一些农村养猪环境很是恶劣。当品种、饲料、防疫问题基本解决后,环境对于养猪将起决定作用。猪的品种越优良,对环境条件的要求越高,如果环境不适宜,其高的生产性能则不能充分发挥,使饲料转化率降低,造成浪费;同时一些防疫措施难以控制疫病发生,影响经济效益。可见,环境控制是高生产力水平的重要保证。环境控制主要包括温度、湿度、空气、猪舍卫生、饲养密度等。  相似文献   

2.
章峰  王超 《油气储运》2008,(2):28-29
环境控制 为处于不同生产繁殖阶段的猪群创造适宜的温度、湿度、卫生条件,消除猪群亚健康状态,最大限度地发挥猪群生长繁殖潜能是环境控制的目的。控制对象主要有:温度,湿度,空气中和地面上的病原微生物以及猪群呼出的二氧化碳,从粪尿中产生的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富集环境对育肥猪生产性能、胴体品质和肉质影响,将杜长大(杜洛克×长白×大白n=60)、大杜民(大白×杜洛克×民猪n=60)和杜长民(杜洛克×长白×民猪n=60)育肥猪分别饲养在富集和贫瘠环境圈舍,测定其生产性能,胴体品质及肉质。结果表明,畜舍环境对育肥猪生产性能和胴体品质无显著影响(P0.05),但富集环境中育肥猪屠宰后24 h肌肉p H(p H24)显著高于贫瘠环境(P0.05);与大杜民和杜长民相比,杜长大生长至100 kg时间短(P0.001),日增重和胴体眼肌面积较大(P0.05),胴体平均背膘厚较小(P0.05);大杜民和杜长民p H24显著高于杜长大(P0.05)、肉色亮度(L*)显著低于杜长大(P0.05)。富集环境对育肥猪生产性能和胴体品质无显著影响,但有助于改善肉质。民猪杂交育肥猪生产性能稍差,胴体脂肪比例偏高,肉多汁性较好。  相似文献   

4.
在养猪生产中,猪场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猪的健康,继而影响养猪生产的效益。因而,猪场环境的控制就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5.
1.给猪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生产环境。 这里主要指各种设施的科学合理的安排。这也是当前一些猪场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很多猪场外环境差。夏季蚊虫多,臭气大,空气质量差,各栋舍之间没有绿化带,安全间隔不够,或一些绿化带没有起到净化空气、改善小气候的作用。还有一些猪场设施建设不科学,使得卫生状况差。有些设施本身就对猪场造成损伤,如地面凹凸不平。有些产床保育舍易损伤母猪或小猪的脚和乳头,严重影响猪只的生产,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皮肤是猪体最大的器官,又是开放的系统。它时时刻刻与外界环境接触,并被动地接受着对它的不良作用。当外界环境,如:温度、湿度、光线、不良物质,趴卧接触面,皮肤寄生虫,某些昆虫等,对猪皮肤长时间或反复的不良刺激时,轻者会使皮肤功能障碍,重者可出现病变。笔者在多年对猪的几种皮肤病的治疗过程中,  相似文献   

7.
基于环境调控技术的设施园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施环境调控在生产中起着重要作用,适宜的环境及其正确的调控技术才能保证设施生产的顺利进行。本文对国内外关于设施园艺环境(温度、湿度、关照、气体、通风、土壤改良等)调控技术进行了综述,总结了目前生产上比较先进的环境调控技术,重点介绍了LED在光照调节上的应用以及石灰氮在改良设施土壤上的作用。为设施园艺环境调控及设施园艺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并对现有问题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8.
随着规模化养猪业的发展,因饲养管理不当、日粮营养不平衡、环境应激等因素引起的猪咬尾症时有发生,给养猪生产带来一定损失。为了防止此症的发生,现将猪咬尾症的防治措施浅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硒是猪必需的维生元素之一,具有维持动物正常生长发育和生产的作用。综述了猪生产中常用的硒源,缺硒对猪的影响,补硒对猪生长性能、肉质性能、免疫性能和繁殖性能的影响,为硒在猪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养猪生产中.生长育肥猪是因为相对粗放.其生活环境易被忽视。仅就栏舍地坪而言。绝大多数猪场采用传统水泥地坪进行饲养。笔者通过多年摸索。在生长育肥猪舍采用高架板条式半漏缝地板及配套栏舍的举措.为猪只创造了适宜生长、利于健康的环境,获得了传统圈舍难以达到了效益。  相似文献   

11.
随着现代养猪业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猪的福利养殖。简述了猪的福利养殖概念及五大福利"自由",主要针对养猪生产中,母猪的养殖福利,仔猪养殖福利,猪屠宰装载与运输福利,养猪环境中的声音福利及饲养员的行为福利诸方面进行了综述,希望能够为今后猪的福利养殖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2.
猪是恒温动物,有研究报道,外界环境温度超过28℃,每升高1℃,每头猪的增重减少30克,小猪、中猪、大猪分别比正常日增重减少6.8%、20%和28%。可见,高温季节采取综合调控策略,降低高温应激对猪生产的影响,是夏季养猪生产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13.
“自然养猪法”是生物技术、工程技术与传统养殖技术相结合的一项综合养殖技术,其核心是发酵床(木糠床)技术;发酵床结合特殊猪合,改善了猪的生长环境,使猪合通风透气,阳光普照、温湿度均适合于猪的生长。但在推广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部分猪合建筑结构不合理,环境通风不良、降温设施安置不科学,猪舍夏天热、冬季猪合湿度大等,给养猪生产造成损失。下面,就“自然养猪法”猪场的生产环境控制做一些探讨,给当前畜牧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饲粮中添加饲料添加剂,是养猪生产者们普遍一贯的做法,但伴随而来的猪场粪污等废弃物污染环境的问题日益突出。文章简要分析了饲料添加剂对猪场环境的污染及环保作用,呼吁人们合理使用饲料添加剂,在提高猪生产性能的同时,从根本上解决养猪业的环境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15.
猪呼吸道病综合征(PRDC)是一种由多种细菌、病毒、支原体、环境应激以及因猪自身抵抗力降低等诸多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呼吸道疾病的总称。现代养猪业最困扰的问题就是呼吸道疾病,该病除导致猪直接死亡造成的损失外,还给养猪业带来饲料转换率低,生长缓慢,推迟上市以及管理上恶性循环等严重的经济损失。猪呼吸道疾病是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包括社会、环境、饲养管理、应激、传染病源、饲料、药物等等,在诸多因素中管理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改善管理和环境,许多呼吸道疾病即可减轻或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16.
在规模化养猪生产过程中,由于猪群的密度高、饲养量大,寄生虫容易流行传播。通常情况下,规模化养猪场感染流行的寄牛虫主要有三类,即线虫类、螨虫类和原虫类。常见的寄生虫有猪蛔虫、结肠小袋纤毛虫、食道口线虫、猪球虫、毛首线虫和疥螨,而且不少猪群的寄生虫感染率还相当严雨,给养猪生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更好地做好驱虫工作,必须正确认识各类驱虫药物的作用特点.根据本猪场寄生虫的感染流行情况,合理选用驱虫药。  相似文献   

17.
本次试验通过在生长育肥猪饲粮中分别添加金霉素、阿散酸和植酸酶添加剂进行饲养试验.对不同组试验猪的生长性能、屠宰性能的比较研究.评价三种添加剂在养猪生产中的作用.尤其对生产出的无公害猪产品(肌肉、肝脏和肾脏)、饲料及猪粪样进行了砷残留检测.以探讨砷对养猪生产和环境安全的负面效应。结果表明:(1)在猪的整个生长育肥阶段,不同添加剂对猪的生产性能、屠宰性能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2)在经过休药期后屠宰的商品猪.其肌肉、肝脏和肾脏中砷残留量符合我国食品中砷限量标准(GB4810--1994)和无公害畜禽肉产品(GB18406-3—2001)的要求.而在未经过休药期的商品猪.其肝脏和肾脏中砷残留量几乎全部超标。  相似文献   

18.
农业发展规划是一定时期内农业生产的总体目标和建设计划,是规划区农业发展的总体部署,也是农业生产的管理依据。几十年来,由于农业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始终没有在农业发展规划中涉及,新疆在执行规划内容发展农业生产过程中,对保护和维护农业生产环境问题未引起重视。使农业生产环境、农村生态环境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农田环境污染日趋加重。农村生态环境建设逐步偏离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9.
不同抗生素对生长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现代养猪生产中,抗生素在仔猪、生长猪日粮中得到厂普遍的应用,对养猪生产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目前抗苗药物添加剂种类繁多。在具体应用中受到环境条件、猪的生长阶段、健康状况、管理水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本试验旨在探讨特定条件下不同抗生素的饲喂效果。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动物选择与分组选用网床培育的杜×长×大三元生长猪48头,称重登记耳号后按体重相近、遗传基础相似、公母各半的原则随机分成4组,每组两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猪.分别于12个圈中饲养。1.2试验日粮基础D$0参照美国NRC(1998)ZO-S…  相似文献   

20.
在猪的不同生长阶段给其提供充足的、高质量的垫料(通常用稻草)对猪的福利能起一定的作用,因为它可以给猪提供舒适的环境,而且起到了隔离、娱乐和提供营养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