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胶用田菁新品种综合技术开发是国家“星火计划”项目,是在“六五”科技攻关项目“田菁的开发和利用”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的。采取经济横向联合形式,由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原煤炭部物资供应局和江苏沿海地区农科所新洋试验站组成科研生产联合体——江苏省盐城市新洋植物胶开发实验厂承担开发任务。生产16个月,已产田菁胶粉624吨,总产值307.2万元,获得利税66.17万元,利润率达21.54%。优良品种的原料基地亦初具规模,加工工艺有了新的突破,可以生产系列产品。1987年10月28日经全国同行专家鉴定,产品质量居全国之首,并向11个国家和地区提供了样品,取得了比较理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
田菁胶是一种半乳甘露聚糖,80年代已成为我国的一种新型工业材料。它可广泛应用于石油、矿山、造纸、食品等工业部门。田菁胶来源于田菁种子的内胚乳部份,一般约占田菁种子重量的30~40%。因此在工业制胶过程中,约有占种子重量60%以上的种皮、子叶成为田菁制胶下脚料。目前田菁胶下脚料均作为一种有机肥料利用。  相似文献   

3.
甘露寡糖的生理功能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甘露寡糖广泛存在于魔芋粉、瓜儿豆胶、田菁胶及多种微生物细胞壁内(葡甘露寡糖),目前商品用甘露寡糖主要通过酶解法进行生产,是从富含MOS的酵母细胞壁中通过发酵法提取出来的葡甘露聚糖蛋白复合体。它作为饲料添加剂应用于动物  相似文献   

4.
田菁是一年生豆科绿肥,生长快,绿色体产量高,利用麦茬复种,出苗后50~60天,亩产即可达3~4千斤,对改土肥田具有良好的效果。田菁的茎叶还可喂养牲畜,又是发展畜牧业的好饲料。过去田菁在辽北地区不能采种。1978年我所从山东、北京、盘山等地引进了几个早熟品  相似文献   

5.
田菁(Sesbania cannabina)是一种耐盐碱、抗干旱又能耐涝的豆科植物,适应性广,抗逆性强,主要分布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山东、河南等省。多年来一直作为改土的绿肥作物,70年代后从田菁种子里提取田菁胶,作为增稠剂或胶凝剂,开始用于石油、矿冶、纺织、食品等工业。提胶后的下脚料——田菁粉,富含营养物质,但也含有某些有毒物质,如胰蛋白酶抑制剂、多元酚等,加上气味难闻,长期被当作废物丢弃或作肥料下田。  相似文献   

6.
为了筛选适宜于安徽地区推广种植的绿肥种质资源,采用田间试验和盆栽试验,于2011—2013年对53个田菁品种进行评价,记载各品种的根、茎、叶、花、荚果及种子的形态特征、生长特性、产量和干物质积累效率,测定各品种在盛花期的叶片光合效率、根瘤量和氮、磷、钾养分含量。结果表明:早熟品种的全生育期约为3个月,迟熟品种的全生育期约为7个月;早熟品种光合效率和干物质积累效率较高,而迟熟品种的干物质积累总量较大;盐菁胶1号的叶片光合效率和干物质积累效率最高;泸早田菁根瘤最多,根瘤量可达地下部总重的24.1%,其种子产量也最高;三亚田菁产青量和干物量最大,其固氮和富集磷、钾的能力最强。从光合效率、产量、养分富集能力和生育期等方面综合考虑,初步认为盐菁胶1号、庆丰田菁、三亚田菁、泸早田菁等4个品种适宜在安徽种植推广。  相似文献   

7.
70年代以前,田菁大多作为夏绿肥栽培利用,由于其生命力强,株体庞大及固氮效率高使其在绿肥中占居领先地位。70~80年代由于化肥工业的发展及其他一些原因,田菁种植面积大幅度下降。自80年代以来,由于石油开采业及炼胶工业的迅速发展,作为胶用原材料,田菁籽的产量远远满足不了工业的需要。可是,目前田菁籽大面积亩产只在75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了研究不同品种和密度对田菁籽粒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影响。[方法]比较田菁在不同密度下植株的株高、茎粗、地上部鲜重、结荚数、结荚枝数、秕粒率等指标。[结果]各密度下同一品种田菁生长性状、结荚特征具有明显差异,籽粒产量虽变化不大,但以7.5万株/hm2密度下秕粒率最低,籽粒更饱满;不同田菁品种间籽粒产量差异较大。[结论]通过选育品种、合理调节田菁种植密度等措施,可获得品质更高的田菁籽粒,并实现高产,为黄三角地区田菁胶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丰富的原料。  相似文献   

9.
为了改善玉米-小麦饺子专用混合粉的粉质特性,采用改性玉米粉和小麦粉为原料,谷朊粉、瓜尔豆胶、田菁胶及海藻酸钠为面团改良剂,考察了改良剂的添加量对复合粉面团稳定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复合面团改良剂优化组合为谷朊粉8%、瓜尔豆胶0.6%、田菁胶0.5%和海藻酸钠0.2%时,添加复配面团改良剂的混合粉面团稳定时间为5.2 ...  相似文献   

10.
田菁的耐盐能力及其对滨海盐渍土的改良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田菁的耐盐能力及其对滨海盐渍土的改良效果,分别进行了田菁盆栽、田间耐盐试验及其对滨海盐渍土的改良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田菁的耐盐能力在6 g/kg左右,耐盐极限为10 g/kg左右;种植田菁能有效降低土壤含盐量,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全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  相似文献   

11.
比较魔芋和瓜尔豆生物学特性、现有资源区位优势及魔芋胶和瓜胶产品性状等,魔芋胶在理化指标方面明显优于瓜胶,尤其是粘度及凝胶特性显著好于瓜胶。弥勒魔芋规模种植必将伴随魔芋产量的大幅增加,可提升我国魔芋产业在全球的市场份额及产业集中度,显著增强魔芋胶的竞争力,逐渐动摇瓜胶在传统产业中的现有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2.
甘露寡聚糖广泛存在于酵母细胞壁、魔芋粉、瓜儿豆胶及田菁胶中,目前商品用甘露寡聚糖(MOS)主要来源于酵母细胞的细胞壁成分。MOS是几个甘露糖分子或甘露糖与葡萄糖通过α-1,2、α-1,3、α-1,6糖苷键组成的寡糖。哺乳动物对碳水化合物的消化主要受限于α-1,4糖苷键,该寡聚糖不能被宿主所利用,而且MOS也不能被病原性微生物所利用。  相似文献   

13.
为了确定干旱条件下田菁的抗旱能力及其生理机制,该研究于2016年在安徽凤阳以田选10号、盐菁胶1号、盐菁胶3号、田菁3号为材料进行盆栽试验,调查了干旱处理前后不同田菁品种幼苗的植株形态变化,测定植株样品中的可溶性糖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等生理指标,比较不同田菁品种的抗旱指数。结果表明,干旱处理后植株株高和鲜质量显著降低8%~20%,体内生理指标则显著增加15%~143%。通过比较不同品种的抗旱指数,得出田选10号和盐菁胶1号抗旱能力较强,而另外2个品种的抗旱能力较弱。抗旱力强的品种在干旱处理后可溶性糖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过氧化氢酶活性增加更多,而抗旱力弱的品种丙二醛含量更高。  相似文献   

14.
豆科植物田菁对滨海盐土的适应性及降盐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江苏省南通市洋口港新海堤内的田菁(Sesbania cannabina)、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盐蒿(Artemisia halodendron)3种植被群落样地的土壤盐分、容重、机械组成、离子含量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田菁的致死盐分浓度约为8.83‰.3种植被群落样地的土壤盐分均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土壤各层盐分大小顺序为:盐蒿>芦苇>田菁.田菁与盐蒿样地的土壤容重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增加,田菁样地表层0~30cm土壤容重低于其他2种植被样地.3种植被群落样地的机械组成均以沙粒为主要组成部分,但各粒径颗粒的比例及分布各不相同.在3种植物样地,主要以Cl-与Na+为主,表明洋口港是典型的NaCl盐渍地.  相似文献   

15.
田菁(当地称(豆劳)豆)是一种一年生耐盐性较强的优良夏季绿肥,在苏北滨海盐渍土上种植,有改良土壤结构,加速土壤脱盐,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的作用。如新洋试验站1958年在新垦126亩茅草地上,垦后种一季田菁,秋后压青,冬闲,翌年植棉平均亩产籽棉365斤,比不种田菁的增产25%。淮海农场经验,麦茬地种植田菁压青每亩  相似文献   

16.
大棚轮作田菁对土壤降盐效果的试验结果表明,在大棚主栽作物草莓收获后,利用空闲季节种植田菁,并将成株后的田菁收割移至田外,可大大降低大棚内土壤的含盐量,使土壤含盐量最高下降36.23%,从而有效控制土壤次生盐渍化逐年加重的状况,确保主栽作物持续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17.
为了选育胶用田菁新品种,1984年以来我们开展了杂交育种工作,与此同时,探讨了田菁的开花习性及杂交技术。 一、田菁的开花结荚习性 田菁(Sesbania cannabina)为总状花序,碟形花冠,自花授粉。在江苏沿海地区春播(4月下旬到5月上旬),一般从出苗到现蕾60~65天,到始花70~80天,到盛花期90天,全生育期140~150天。夏播(6月中旬)一般50天左右进入生殖生长盛期,全生  相似文献   

18.
增稠剂对面条品质改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复合使用海藻酸钠、黄原胶、瓜儿豆胶、魔芋胶对面条进行品质改良,应用响应面分析法对增稠剂的添加量进行优化,并对增稠剂之间的协同作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增稠剂对感官评分的影响大小依次为魔芋胶>瓜儿豆胶>海藻酸钠>黄原胶;海藻酸钠与瓜儿豆胶的协同作用最大,其次是黄原胶与瓜儿豆胶;增稠剂最佳添加量为黄原胶0.35‰、海藻酸钠0.25‰,、瓜儿豆胶0.30‰、魔芋胶0.25‰,此时的感官评分为90.3分.  相似文献   

19.
■豆粉是生产田菁胶的下脚料(即田菁种子经机器加工分离出胚乳后的剩余物)粉碎而成。含N5.24%,P_2O_50.6%,K_2O1.38%。其含氮量分别比菜籽饼、棉籽饼高0.64%、1.83%,含磷量低了1.88%、1.03%,含钾量比棉籽饼高0.41%,比菜  相似文献   

20.
应用田菁改良滨海盐土的试验结果表明,在旱年不灌的生产条件下,亩压菁量4500~7500公斤,土壤理化性状得以改善,培肥改土抑盐增产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