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2 毫秒
1.
兰州桃园梨小食心虫发生动态监测及其综合防控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连续3年对梨小食心虫发生动态监测表明,兰州地区桃园梨小食心虫1年发生4代。越冬代成虫最早出现在3月底4月初。越冬代和第1~3代成虫高峰期分别出现在4月下旬、6月中旬、7月下旬和8月下旬。第3代成虫终于9月下旬。分析提出雄成虫发生高峰期后7 d以内为梨小食心虫化学防治的关键时期。总结提出了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相结合,减少化学农药防治次数的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2.
香梨优斑螟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控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梨优斑螟是梨树的主要蛀干害虫,在新疆阿克苏地区一年发生3代,以老熟幼虫在树干的翘皮、裂缝、树洞中结灰白色长形薄茧越冬,也有在为害蛀食处或苹果、梨的果实内越冬。越冬代幼虫于翌年3月下旬开始化蛹,4月上中旬为化蛹盛期,同时成虫开始羽化,羽化盛期在4月下旬。第一代和第二代成虫羽化高峰期分别在6月上中旬和7月中下旬,10月幼虫逐渐进入越冬状态,世代重叠严重。防治应以监测、预防为基础,以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措施为主,在害虫发生高峰期,适当辅以化学防治,将其为害控制在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3.
黄建军 《植物医生》2002,15(1):21-21
玉屏县新建梨园发生的病虫害 ,主要有梨茎蜂、梨网蝽、梨蓑蛾(避债蛾)、梨锈病等 ,给林果生产造成很大损失。现将发生危害症状与综合防治要点简介如下 ,供参考。1发生特点与症状1.1梨茎蜂JanuspiriOkamotoetMu ramatsu,属膜翅目、茎蜂科 ,是梨树上的重要害虫之一。在玉屏县1年发生1代 ,以老熟幼虫在被害枝基部越冬。第2年3月化蛹 ,4月中旬羽化。成虫在新梢上产卵危害 ,以产卵管从新梢上端3个叶片下环向几次锯入 ,使锯口上部嫩叶萎蔫 ,随即插入锯口下约5mm处组织里产卵 ,每产1粒 ,嫩梢处留一小…  相似文献   

4.
鄂北地区栗瘿蜂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栗瘿蜂在鄂北地区一年发生一代,以初龄幼虫在被害芽内越冬。翌年4月上旬栗芽萌动时开始为害,使被害芽形成虫瘿抑制新梢生长,导致减产甚至绝收。当地该瘿蜂优势种天敌是中华长尾小蜂,益害比1∶5时能抑制栗瘿蜂的大发生。以冬季清园铲除杂草,剪除病虫枝等农业防治为基础,收集虫瘿于3月下旬挂于栗园保护天敌为主导,辅之以化学防治的综合防治措施能有效地控制栗瘿蜂的为害。  相似文献   

5.
苹果赤筒天牛是云南省发展果树的一大害虫,幼虫蛀食当年新梢,并能向下蛀食二年生甚至三年生枝条。被害枝条被蛀空,影响生长和产量,且能导致树枝腐烂。此虫在正常条件下一年一代,以末龄幼虫在被害枝内越冬,次年4月化蛹,5月成虫盛发,6、7月亦有成虫出现。防治方法以消灭幼虫为主,6~8月及时将被害枝梢剪除,集中烧毁;在虫道深入较大枝条情况下,可注射DDVP于虫道内以杀灭幼虫。  相似文献   

6.
梨茎蜂 (JamuspiriOkamata .etMoratsu) ,属膜翅目 ,茎蜂科。主要危害梨树 ,偶尔也危害苹果。据剑河县柳川镇麻连梨园、城关附近梨园调查 :梨树春梢枝一般损失率达 15 % ,最高损失率达 73% ,被害株率达 95 %以上 ,受害严重的梨园 ,满园断梢累累。大树被害后 ,影响树势及产量 ;幼树被害后 ,则影响树冠扩大和整形。 2 0 0 0年至 2 0 0 2年笔者对该虫的发生规律及防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发生规律梨茎蜂在剑河县 1年发生 1代。以老熟幼虫在被害枝梢内越冬 ,也有以蛹在枝梢内越冬的。据观察 :该虫…  相似文献   

7.
昆明桃园梨小食心虫发生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1-2013年对昆明桃园梨小食心虫发生规律及为害特点进行了系统调查研究。结果表明:3年来昆明地区梨小食心虫发生趋势基本一致,但各年度发生的大高峰期有差异,2012年成虫发生大高峰期为越冬代、第一代;2013年成虫发生大高峰期在第二、三代,这与当时的温度、降水量有很大关系。昆明梨小食心虫一年发生4代,越冬代成虫发生高峰期在3月中旬至4月上旬,第一代发生高峰期在5月上旬至6月中旬,越冬代、第一代主要为害桃树新梢,新植桃园幼虫更趋向在低龄桃树为害,幼虫蛀梢的高峰期在成虫羽化高峰期后15~30d;第二、三代发生高峰期在7月上旬至9月下旬,世代重叠明显,后两代主要为害果实。经饲养观察,桃园梨小食心虫性比[♀/(♀+♂)]为0.57~0.64,幼虫被天敌寄生率为26.9%,幼虫蛀果率为1.25%~5%。  相似文献   

8.
山楂黄卷蛾在银杏树上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山楂黄卷蛾近年在丹东对银杏树危害十分严重。经观察发现,该虫1a发生1代,以卵块在枝条上越冬。翌年银杏展叶期幼虫孵化,6月上中旬化蛹,6月中下旬成虫羽化产卵越冬。在幼虫孵化期和成虫羽化高峰期,喷药防治,可收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9.
梨小食心虫Grapholita molesta (Busck)是桃、梨果园中最重要的食心害虫之一,仅依据往年的发生期和田间为害特征来指导防治具有滞后性。而性信息素具有高效、专一性强的特点,可用于准确监测其成虫发生情况,以此推测成虫的卵高峰期和幼虫初孵期,科学地指导防治。本研究在3个不同生境果园中,利用性信息素监测梨小食心虫成虫周年发生动态。结果表明:2019年在杭州余杭地区3个不同生境果园,包括越冬代在内,平地桃园和平地梨园的梨小食心虫成虫发生7代,而坡地桃园只有6代。成虫始见于3月中旬,终见于10月下旬;3个果园由于生境不同,同一世代梨小食心虫高峰期发生时间和各世代高峰期间隔时间不尽相同。因此在不同生境果园利用性信息素监测梨小食心虫成虫发生动态,有助于指导果园的适期防治。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掌握梨小食心虫Grapholita molesta在新疆和田县桃园和核桃园间的转移为害和种群动态变化规律, 以期确定核桃园内梨小食心虫的最佳防治时间, 同时在桃园和核桃园设立监测点, 通过对梨小食心虫在桃园和核桃园间的发生动态监测以及在核桃园内产卵情况和蛀果率调查, 明确了梨小食心虫在桃园和核桃园间的转移规律。研究发现梨小食心虫在和田县桃园1年发生5代, 越冬代成虫于3月下旬开始出现, 各代高峰期分别在4月上旬、5月中旬、6月下旬至7月上旬、7月下旬至8月上旬、9月上旬, 以第1代和第2代发生为害严重, 具有世代重叠现象。梨小食心虫在核桃园1年发生2代, 成虫产卵于核桃果实和叶片, 主要以幼虫为害果实。于6月下旬开始从桃园向核桃园转移, 8月下旬又从核桃园转移至桃园, 具有明显的寄主转移规律。7月初为核桃园内梨小食心虫的防治关键期。  相似文献   

11.
为探索利用生态、高效、经济、安全的防治方法控制梨茎蜂的危害,于3月下旬梨茎蜂开始羽化时,在梨树上悬挂粘胶黄板,分别悬挂120张/hm 2、150张/hm 2,平均防效在94.28%~96.44%。试验结果表明:在梨园悬挂粘胶黄板可有效控制梨茎蜂的危害。  相似文献   

12.
不同颜色色板对梨园昆虫的诱集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筛选对梨园害虫诱集效果较好的粘虫板,选用黄色、红色、绿色、紫色、蓝色、灰色、白色和黑色8种颜色的粘虫板对梨园内昆虫进行诱集。结果显示,黄色粘虫板的诱集效果最好,诱集害虫种类8科10种,对中国梨木虱和小绿叶蝉的诱集效果较好;其次为绿色粘虫板,诱集昆虫种类7科7种,对中国梨木虱和小绿叶蝉也表现出较好的诱集效果。半翅目昆虫的趋色性较强,诱集数量最多,适合选择色板诱集防治。黄板和绿板对梨园天敌有一定影响,在梨园使用时应适时适量选择性使用。本研究为利用粘虫板在梨园进行害虫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减少实蝇粘虫板对天敌的诱杀作用,完善实蝇粘虫板在果园的使用方法,于2018年和2019年分别在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橘园、桃园、梨园悬挂实蝇粘虫板,调查其诱杀的橘小实蝇、其他害虫和天敌数量。结果表明,橘园、梨园和桃园共诱杀到15个种、4个科和9个类群,包括靶标害虫橘小实蝇、其他害虫和天敌。3种果园中粘虫板诱杀的昆虫种、科或类群数量有差异,其中梨园中诱杀的昆虫总数最多,为13 653头,其次是桃园,橘园中诱杀的昆虫总数最少。在橘园、梨园和桃园中,橘小实蝇的相对丰富度分别为5.90%、23.45%和21.73%,最早出现时间均为6月;在橘园中橘小实蝇诱杀量高峰期在8月下旬至10月上旬,下半年天敌诱杀量高峰期略滞后于橘小实蝇的诱杀量高峰期,在梨园和桃园中橘小实蝇诱杀量高峰期主要集中在7月中下旬至10月中旬,橘小实蝇诱杀量高峰期与天敌诱杀量高峰期无明显相关性;3种果园中粘虫板诱杀的主要天敌有瓢虫、食蚜蝇、草蛉、寄生蜂,桃园和梨园中诱杀的草蛉较多,橘园中诱杀的瓢虫和寄生蜂较多。应用实蝇粘虫板防控橘小实蝇时,梨园和桃园应从6月上旬开始悬挂,橘园应从8月上旬开始悬挂,先少量悬挂,根据诱杀橘小实蝇数量,再逐渐增加粘虫板。  相似文献   

14.
黄色黏虫板在3种果园对蚜虫及其天敌的诱集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减少黄色黏虫板(简称黄板)对果园害虫天敌的影响,明确黄板在果园中的使用方法,于2014年5月4日至9月30日在山西省太谷县的苹果、梨、桃园中进行了黄板诱集蚜虫及其天敌的动态调查。结果表明:在3种果园黄板可以诱集8目32科的昆虫,主要类群为蚜虫、叶蝉、瓢虫、食蚜蝇、草蛉和蚜茧蜂等。在苹果园和桃园中诱蚜量呈双峰谷线状,在梨园中呈三峰状;各果园寄生性天敌的数量变化趋势与蚜虫一致且有跟随效应,但苹果园和梨园诱集的捕食性天敌均在8月下旬至8月底出现高峰期,而桃园中捕食性天敌水平一直较高。3个果园在花期至幼果期即5月4日至6月22日益害比最小,苹果园仅为1:202.8,而在其它时段的益害比均大于1:150,甚至最高可达1:19.4,表明在果园中使用黄板的害处大于益处,建议在果园中慎用黄板诱蚜。  相似文献   

15.
不同色彩粘板对麦红吸浆虫成虫的诱集效果比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改进麦红吸浆虫成虫的监测方法,提高监测效率,于2009—2011年在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县,通过田间试验比较了14种颜色粘板对麦红吸浆虫成虫的诱集效果,并进行了3个高度的紫板和黄板对该成虫的诱集试验。结果显示:在14种颜色粘板中,紫色、桃粉、橙红、橙黄、浅粉的诱集效果较好,其中以紫板最多,其诱集效果显著高于生产上普遍用于监测的黄板,且紫板上诱集到的蝇类数量也明显偏少;下部粘板诱集到的麦红吸浆虫成虫数量最多,与中、上部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且相同高度的紫板上诱集到的麦红吸浆虫成虫数量显著多于黄板。因此,建议用紫板监测麦红吸浆虫成虫发生动态,高度以紫板下缘与地面平齐为宜。  相似文献   

16.
粘虫板对葱地种蝇成虫的诱杀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黄色、深蓝色、浅蓝色和银灰色4种颜色粘虫板对葱地种蝇成虫的诱集效果,于大蒜田葱地种蝇成虫发生期,在田间摆放上述不同颜色的粘虫板,每日检查粘虫板诱集成虫的数量,比较不同颜色、不同摆放方式和喷布诱集物质粘虫板的诱杀效果.结果表明,4种颜色粘虫板对成虫的诱集效果以深蓝色最好,浅蓝色次之,黄色和银灰色效果差.粘虫板在大蒜行间高立放和低立放的诱杀效果均好,且差异不显著,而平放的单面诱集效果优于立放的单面诱集效果.在蓝色粘虫板上喷布10%蜂蜜水能显著增加对葱地种蝇成虫的诱集效果.  相似文献   

17.
BACKGROUND: Greenhouse whiteflies, 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 (Westwood), are notorious pests that, through the reduction of crop yields and excretion of honeydew, cause significant economic losses for sweet pepper (Capsicum annuum L.) growers. Chemical and biological controls are the two most common forms of whitefly management in greenhouses. Consequently, insecticide resistance and inadequate control have rejuvenated interest in alternative tactics. In the present study, whitefly responses to trap crops (eggplant and squash) and yellow sticky traps were compared in order to identify the most effective traps for dispersing and resident adults. RESULTS: Results indicated that yellow sticky traps were most effective at trapping adult whiteflies. Significantly more dispersing whiteflies were recorded on eggplant than on squash trap crops. None of the traps significantly reduced adult populations on the main crops (pepper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However, yellow sticky traps did significantly reduce oviposition on peppers. CONCLUSIONS: Adult whiteflies were most effectively trapped on yellow sticky traps followed by eggplant trap crops. Further study of whitefly trapping using visual cues may enhance trapping management. Specifically, research combining yellow sticky traps with other control strategies is recommended. Copyright © 2011 Society of Chemical Industry  相似文献   

18.
为绿色安全防控枸杞红瘿蚊Jaapiella sp.,于2016—2018年自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宁县新堡镇宋营村枸杞种植基地枸杞上采集枸杞红瘿蚊,对其各虫态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和成虫寿命等生物学特性进行室内观察,并对其年生活史及年发生规律进行田间调查。结果表明:枸杞红瘿蚊成虫羽化高度集中,羽化后的雌成虫不需要补充营养,便可立即求偶、交尾和产卵,孵化后幼虫取食子房,致使花蕾畸形膨大形成虫瘿,幼虫老熟后脱离虫瘿并弹跳入土结茧化蛹。成虫寿命极短,已交尾的雌、雄成虫平均寿命分别为41.8 h和38.3 h;未交尾的雌、雄成虫平均寿命分别为28.5 h和16.6 h。枸杞红瘿蚊每年发生6代,以老熟幼虫在地表土层中越冬,每年4月中旬至9月下旬为其为害期,其中第1代、第2代和第6代幼虫为害严重。枸杞红瘿蚊成虫发生高峰期有2个,分别为4—6月和9月。从4月枸杞红瘿蚊越冬代成虫陆续羽化开始,其成虫数量不断增长,4月和5月成虫数量分别为121头和167头,6月达到第1个高峰,为282头,随着枸杞秋枝萌发,9月枸杞红瘿蚊成虫数量又明显增多,达到第2个高峰,为117头。2017年4—10月从田间共收集788头成虫,雌成虫数量为420头,略高于雄成虫数量,雌雄比介于1.11~1.19之间。  相似文献   

19.
为明确辽宁省苹果蠹蛾Cydia pomonella(Linnaeus)的发生规律,于2014—2016年连续3年对辽宁省彰武县哈尔套镇10个村59个不同梨园采用三角屋胶粘式诱捕器进行了雄成虫数量消长动态的监测,并对幼虫蛀果率、老熟幼虫数量及化蛹行径、蛹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在辽宁省彰武县,从4月下旬至9月下旬,苹果蠹蛾成虫共有2次发生高峰:第1次为5月下旬,第2次为7月中下旬;苹果蠹蛾在2016年全年内有3次明显的蛀果高峰期:第1次为6月下旬至7月上旬,第2次为8月上旬,第3次为8月下旬。老熟幼虫更趋向于脱果后直接掉落到地上再从地上沿着树干往上爬并在老翘皮下寻找合适位置化蛹;苹果蠹蛾经人工饲养的蛹期为9.95 d。研究表明,苹果蠹蛾在辽宁省彰武县1年发生2代,第1代从5月中旬到9月下旬,越冬代从7月中旬到翌年6月下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