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火电厂周围种植大白菜的农民,常常反映:他们的菜活而不旺、包心不紧。根据科技人员的试验观察,危害大白菜生长的元凶,就是火电厂烧煤时产生的煤烟降尘。大白菜幼苗对烟尘很敏感,即使微小的降尘量——每月每平方公里3吨左右,也就是说1个月内1平方米菜地降落烟尘3克,菜苗也会受到伤害。但是,烟尘对大白菜的主要危害时期,发生在幼苗期和莲座初期,到了莲座后期和结球期影响就不大了。大白菜的受害症状,主要出现在叶形较宽而展开的第一至九片外叶上,表现为叶片显有白色斑点,叶片失绿、枯萎,向上卷缩,有的叶片因局部受害停止生长而发生扭曲。因而植株矮小,结球率低。  相似文献   

2.
为验证微生物发酵液对大白菜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采用灌根的方式,分别测定了微生物发酵液不同倍数稀释液对大白菜植株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微生物发酵液1 000倍稀释液灌根处理,能够显著增加大白菜株高、叶片数及叶绿素含量,其产量为97.07 t/hm2,较对照组增产17.06%,大白菜叶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Vc含量均显著升高。由此可知,微生物发酵液1 000倍稀释液灌根处理有助于大白菜生长发育,能够显著提高大白菜的产量和品质,具有开发作为微生物肥料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以BM有机物料腐熟剂高温发酵鸡粪(以下简称BM有机肥)做底肥对大白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BM有机肥使用量的增大,大白菜的叶长、叶宽、球高、球茎均增加,以30t/hm2时达到最大。BM有机肥使用量为30t/hm2时,大白菜可溶性糖含量最高,达到1.39%;粗灰分含量最低,仅为0.49%;亚硝酸盐含量为0.22mg/kg。BM有机肥使用量为30t/hm2时大白菜产量最高,达到164.09t/hm2,比单纯施用化肥处理产量增加14.01t/hm2,增产幅度为9.3%。在大白菜生产上使用BM有机肥,可以有效提高大白菜产量和品质,从而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陕西黄土区大气降尘污染及其化学成分特征,在洛川县设点对大气降尘进行监测.结果显示,2017年洛川总降尘量为58.1 t/(km2·a),月均值为4.8 t/(km2·月),月最大和最小值分别为24.9和0.1 t/(km2·月).降尘量季节变化表现为春季>冬季>秋季>夏季,依次占年降尘量的59.7%、27.5%、9.3%和3.5%.降尘中可溶性盐分沉降总量为24.548 kg/(hm2·a),降尘中各种盐分沉降量从大到小分别为NH4+-N、Ca、NO3--N、Mg、Na、K、S和P.降尘中Fe、Al及重金属Cu、Mn、Pb、Zn的含量分别为10.889、95.309、10.178、51.164、96.027和9.189 mg/kg,均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绿黄波段防蛾灯照射对大白菜生长指标、产量及营养品质的影响,为防蛾灯的应用和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别以565~585 nm波段黄光和515~535 nm波段绿光的防蛾灯照射大白菜幼苗,以不进行光处理为对照,测定大白菜生长指标、成熟期产量及光合色素和代谢产物的含量.[结果]绿黄光照射对大白菜生长指标(根长、株高、叶片数、叶面积、鲜重、干重和成熟期产量)、叶绿素及可溶性糖含量无明显影响,各指标与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下同);与对照相比,绿光和黄光照射处理极显著提高了大白菜叶片中维生素C含量(P<0.01),分别增加了36.54%和15.00%;游离氨基酸含量以黄光照射处理最高,分别显著高于对照和绿光照射处理33.00%和29.50%(P<0.05,下同);可溶性蛋白含量以绿光照射处理最高,显著高于对照28.34%,较黄光处理高24.28%,但差异不显著;绿、黄光照射处理后大白菜叶片中粗纤维含量显著增加,分别较对照增加5.1%和5.6%.[结论]绿黄光防蛾灯照射对大白菜生长、产量及营养品质均无负面影响,且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大白菜的营养品质,可在大白菜生产中推广应用防蛾灯.  相似文献   

6.
【目的】阐明碳基营养肥和化肥对土壤养分及大白菜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大白菜生产中合理施肥提供参考。【方法】以大白菜品种春大白菜9号为研究对象,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太白蔬菜试验示范站和陕西杨凌的曹新庄试验农场2个试验点同时进行大白菜施肥试验。试验共设常规施肥(N、P2O5、K2O的施用量分别为300,120和112.5 kg/hm2,CK)、有机 无机复混肥(N、P2O5、K2O的施用量分别为360,240和120 kg/hm2,OF)、常规施肥基础上减施氮肥15%(N1)、常规施肥基础上减施氮肥30%(N2)、N1处理基础上配施碳基营养肥2 250 kg/hm2(CN1)、N2处理基础上配施碳基营养肥2 250 kg/hm2(CN2)6个施肥处理,每处理3次重复。分别采集2个试验点大白菜莲座期、结球期、采收期0~20 cm根围土壤,测定土壤养分含量,并于采收期测定大白菜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分析不同施肥措施对大白菜种植区土壤养分及大白菜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2个试验点减施氮肥显著抑制了大白菜生长,降低了大白菜产量,而施用有机 无机复混肥和碳基营养肥对大白菜产量和品质有明显促进作用,其中太白试验点OF和CN1处理大白菜的产量较CK分别显著增加12.8%和7.6%。配施碳基营养肥处理可以显著提高大白菜的营养品质,2个试验点CN1处理大白菜的可溶性蛋白含量较CK分别显著增加了29.6%和29.1%,可溶性糖含量较CK分别显著增加了106.9%和60.6%,维生素C含量较CK分别显著增加了15.5%和25.3%。在大白菜的同一生育时期,2个试验点施肥处理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趋势类似,在大白菜采收期,与CK相比,太白与杨凌试验点的CN1处理土壤EC分别显著下降19.9%和7.0%,而土壤铵态氮含量分别显著增加25.2%和33.1%,土壤硝态氮含量分别显著增加10.8%和17.1%,土壤有效磷含量分别显著增加23.7%和30.7%。【结论】在两种类型土壤上施用有机-无机复混肥与碳基营养肥均取得了较好的表现,其中OF和CN1处理能够增加土壤养分含量,提高土壤综合肥力水平,进而促进大白菜生长,改善大白菜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7.
连续施用垃圾堆肥对大白菜产量品质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连续 3年大白菜定位试验结果表明 ,垃圾堆肥用量的增加与大白菜产量呈正相关 (r=0 .9445 * *) ,平均增产 2 2 .1 t/hm2 ,增产幅度达 2 3.0 %~ 70 .0 % ,增值6 6 30元 /hm2 ,经济效益十分明显。施用垃圾堆肥使大白菜品质有很大的改善 ,粗纤维含量降低 1 3%~ 35 % ,硝酸盐含量减少 2 0 %左右。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阐明钾对镉污染土壤上大白菜的品质影响,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2 种镉污染土壤不同钾肥用量对大白菜生长、生理特性和重金属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大白菜地上部及地下部鲜重在低镉胁迫下分别下降2.6%和19.8%,在高镉胁迫下分别下降7.1%和45.5%;低镉胁迫下,土壤增施钾肥后大白菜地上部鲜重提高0.3%~34.0%,地下部鲜重降低1.2%~7.4%;高镉胁迫下,增施钾肥后大白菜地上部鲜重无明显变化,地下部鲜重显著提高41.8%~87.3%。低镉胁迫大白菜叶片中叶绿素a、叶绿素b 含量略有升高,增施钾肥后,叶绿素a 含量显著升高,叶绿素b 含量变化不大;高镉胁迫大白菜叶片中叶绿素各含量明显降低,增施钾肥后,叶绿素各含量变化不大。低镉胁迫大白菜叶片中抗氧化系统酶(CAT、SOD、POD)活性增强,高镉胁迫大白菜叶片中各抗氧化系统酶活性降低,2 种镉污染土壤增施钾肥各种酶活性呈增强趋势。镉污染土壤增施钾肥能有效提高大白菜叶片中维生素C、还原糖的含量,并促进游离氨基酸转化为粗蛋白。镉胁迫大白菜叶片中重金属镉、砷含量显著升高,铅、铬、汞含量均有效降低。结果表明,镉污染土壤上增施钾肥能有效提高大白菜品质,特别是降低大白菜叶片中各种重金属的含量,低镉胁迫下最佳施钾浓度为200~400mg·kg-1,高镉胁迫下最佳施钾浓度为400~600 mg·kg-1。  相似文献   

9.
在赤红壤土壤肥力较高的老蕉园进行了平衡施肥研究,结果表明,当纯氮用量900 kg/hm2且氮钾施肥比例N∶K2O为1∶1.2时,香蕉抽蕾提前,蕉果农艺性状及品质得到明显的改善,产量超过52 t/hm2以上的水平,经济效益较好;随着施钾比例的递增,香蕉的营养生长受到一定的抑制,农艺性状变差、品质变劣,产量及效益有所下降;当土壤Mg/K=1.36的情况下增施镁肥,香蕉营养生长受到一定的限制,农艺性状变差,但固形物及可溶糖含量有所提高,产量与效益明显下降;施硫对香蕉的生长及产量基本没有影响,但因其增加了肥料成本而使效益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0.
2015年3—8月采用野外定位监测对塔克拉玛干沙漠北部4种不同下垫面大气降尘研究结果表明:大气降尘量为沙漠边缘地带绿洲荒漠交错地带农田防护林城市绿地;6月最大,月降尘量分别为656.35、311.37、267.84、258.24 g/m2。结合气象数据可以说明沙尘暴的发生总天数与大气降尘、扬尘成正相关关系,但降水对大气降尘具有抑制作用,下垫面状况对大气降尘量具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为改善大白菜因化肥过量使用而造成的产量下降、品质变劣和肥料利用率低等问题,以露地栽培旺春大白菜为试材,共设置不施肥(CK1)、常规施肥(CK2)、化肥平衡施肥(T1)、化肥减量30%+6 000 kg·hm-2生物有机肥(T2)、化肥减量30%+9 000 kg·hm-2生物有机肥(T3)、化肥减量40%+6 000 kg·hm-2生物有机肥(T4)、化肥减量40%+9 000 kg·hm-2生物有机肥(T5)7个处理,分析了不同施肥处理对大白菜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生物有机肥不同程度提高了各处理根系活力和叶绿素含量,较当地常规施肥根系活力提高了15.5%~40.3%,叶绿素含量提高了11.5%~37.5%,且随生物有机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T1-T5处理较CK2增产0.04%~20.91%,其中T3处理增产率最高为20.91%,其经济效益增加9.04%,施用生物有机肥提高了肥料贡献率,化肥减量30%并配施生物有机肥提升效果最显著。T3处理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酸含量分别比CK2高0.91百分点、81.00%和9.61%,施用生物有机肥各处理硝酸盐含量降低11.53%~21.52%,VC、总黄酮、硫苷含量T3处理显著高于CK2,总酚含量各处理差异不显著。各处理矿质元素含量较CK2有不同程度提高,施用生物有机肥后提高更明显。对15项指标进行隶属函数分析,综合评价以T3处理化肥减量30%并配施9 000 kg·hm-2生物有机肥效果最佳,其次为T2>T5>T1>T4>CK2>CK1。  相似文献   

12.
试验研究了4种配比的有机基质对大白菜产量、品质和重金属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处理相比,不同配比的有机基质都能显著增加大白菜的产量,产量高低的顺序为T4T3T2T1ck,增产幅度为34.85%~76.92%,其中T4处理下大白菜产量最大(113.53 t/hm~2),T1处理条件下最低(86.53 t/hm~2);粗蛋白、可溶性糖、维生素C含量的高低顺序均为T4T3T2T1ck,增加幅度分别为25%~71%、10.15%~25.19%、31.66%~39.97%,硝酸盐含量的高低顺序为ckT1T2T3T4,硝酸盐含量显著降低,降低幅度为8.83%~20.37%;大白菜植株重金属Cr、Pb、Cd、As和Hg含量的高低顺序分别为T4T2T3T1ck,ckT2T1T3T4,ckT1T2T3T4,T4T3T2T1ck,T4T3T2T1ck,其中Cr、As和Hg的增加幅度分别为30%~80%、34.84%~55.20%和18.18%~72.73%,只有Pb和Cd随着有机基质的施用量增加而降低,降低幅度分别为2.29%~5.36%、16.78%~33.22%;大白菜产量与粗蛋白、可溶性糖和维生素C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0.942 3*,0.995 9**,0.929 7*),与硝酸盐含量呈显著负相关(r=-0.978 0**);与铬、砷和汞的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0.901 6*,0.975 5**,0.958 6*),与铅和镉含量呈显著负相关(r=-0.959 7**,-0.939 3*)。综合产量、品质和重金属含量指标来看,与其他处理相比,T4处理[V(腐熟鸡粪)∶V(草木灰)∶V(微生物菌肥)=2∶2∶2]效果最佳,能够显著提高大白菜的产量和品质,且产量与品质及重金属含量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研究了不同用量有机肥对水果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肥可以明显促进水果玉米茎粗、总叶片数和地上部干物质量的增加,延缓叶片衰老,促进生育后期物质积累,从而增加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且效果随有机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强;各处理鲜粒产量间差异显著;15 t/hm2与45 t/hm2处理千粒重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0 t/hm2;45 t/hm2处理的穗粗、鲜穗重显著高于0 t/hm2、15 t/hm2;45 t/hm2处理的子粒可溶性糖、淀粉、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0 t/hm2;有机肥还可以改善水果玉米的吃味,提高商品价值。  相似文献   

14.
采用随机区组排列法,研究施用有机肥对大白菜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大白菜上增施有机肥12 t/hm2,可显著提高大白菜商品价值,菜质鲜嫩,产量达103 777.8 kg/hm2,纯收入71 097.2元/hm2,可在大白菜生产上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5.
以南岛无核荔枝成年树为试材,研究根际交替灌溉技术(PRD)对产量、品质和树体旱害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株产量表现为PRD和对照(CK)差异不显著,二者显著高于半量常规灌溉(HN);PRD在果实单果重、果皮花色素苷含量和果肉TSS、TA、TSS/TA上与CK均无显著差异,而显著高于HN;HN果肉Vc含量最高.HN的叶片MDA含量显著较高,PRD与对照在MDA含量上无显著差异,说明HN表现旱害;PRD的叶片SOD、POD和CAT活性均具有高于HN与CK的趋势.总之,PRD未引起减产、果实品质变劣和旱害.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沼气处理对长江下游地区大棚内3种蔬菜植物学性状及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点燃沼气灯可使大棚内气温、地温提高0.4~3.2℃,使大棚内CO2浓度提升1677 mg/L;能显著增加萝卜的根粗及根鲜重、大白菜的单株重、青菜的单株重及叶片数;使萝卜、大白菜及青菜的产量分别提高24.62%、35.16%和64.45%;可明显降低3种蔬菜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及Vc含量,但这些营养物质的总量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7.
功能性有机肥对大白菜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海南省农业科学院永发试验基地开展大棚试验,研究施用促生长型功能性有机肥对大白菜农艺性状、产量、品质和土壤微生物丰度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功能性有机肥能显著促进大白菜的生长,且以添加高浓度促生菌效果最优。大白菜移栽后第20天,施用添加2%促生菌的功能性有机肥的大白菜株高比对照(CK)提高30.5%,叶片宽增加24.9%。与施用普通有机肥和CK相比,施用功能性有机肥后,大白菜收获期产量增加,可溶性糖和维生素C含量更高,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改善。  相似文献   

18.
日光温室番茄栽培施硼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施硼对日光温室番茄栽培产量、品质及一些生理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硼可使番茄早熟、增产,早期产量和总产量分别达35 194,108 059 kg/hm2,较对照分别提高12.3%和13.4%;可改善番茄果实品质,使果实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及Vc含量显著提高,使有机酸含量降低;促进了植株生理代谢,使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提高,效应以采收盛期和收获结束期最为显著;同时降低了叶片可溶性糖含量。  相似文献   

19.
模拟研究了降尘对温室棉花营养特性的影响,旨在确定降尘对棉花的营养作用,为降尘区棉花合理施肥及管理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初蕾期—铃期,受到降尘影响的棉花植株氮素含量均高于不受降尘影响时,而在吐絮期,受到0.5倍自然降尘量影响时棉花植株氮素含量达到最大值。在各个生育期受降尘影响的棉花植株磷素含量均高于不受降尘影响,其中在初蕾期—铃期,受到0.5倍降尘影响时棉花植株磷素含量达到最大值;而在吐絮期则表现为受到2倍降尘量影响时达到最大值。在各个生育期,受到降尘影响时棉花植株钾素含量均下降,说明降尘影响棉花的品质,并且对各生育期的影响效果不同。因此,在初蕾期、盛蕾期、花期和铃期可以根据降尘中氮素的含量相应地减少氮肥施用量,而在吐絮期应适量增加氮肥施用量;棉花磷肥的施用可以根据降尘中磷素的含量而适量减少,达到节肥增产的目的;钾素含量的下降直接影响棉花的纤维品质,在塔里木盆地棉区种植棉花一定要注重合理施用钾肥。  相似文献   

20.
为揭示大气降尘对作物生长和农产品品质的影响,采用不同来源和不同程度的降尘,模拟开展降尘-农作物盆栽试验,分析青菜和水稻幼苗光合及呼吸速率、叶绿素含量、地上部干物质质量以及重金属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大气降尘显著抑制了2种农作物的光合速率,降低了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同时提高了呼吸速率,导致青菜和水稻幼苗地上部干物质质量分别下降了11.8%~51.3%和12.7%~35.5%。大气降尘使青菜和水稻幼苗植株中部分重金属元素含量显著增加,农作物安全品质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