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从木塑行业的发展情况切入,阐述国内外木塑地板的发展历程;介绍木塑地板的相关国家标准,包括现有标准的规定内容,以及由于木塑地板处于起步阶段相关标准不完善而在检测中可以借鉴的其它相关标准;从现有木塑地板专利申请情况中总结运用较多的木塑地板设计方法,并从市场上现有木塑地板的色彩和纹理两个方面归纳木塑地板的设计现状,得出木塑地板在我国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根据力学理论对目前常见的3种异型木塑地板截面结构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规格尺寸进行相关验算,推导出3种异型木塑地板截面形状惯性矩的计算模型。结果表明:利用计算模型计算的相对误差较小,可在实际中应用。同时分析了3种异型截面结构的木塑地板的优缺点,指出需结合具体的实际情况选择使用。  相似文献   

3.
杨木木塑复合材料制作地板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主要论述以速生劣质材杨木为基材 ,以有机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作为浸滞剂 ,并着以适当颜色 ,在真空状态下作浸滞处理 ,处理件在石蜡包围下 ,在 4 5~ 50℃的低温和 70~ 80℃的中温环境中进行两个阶段的化学引发聚合固化 ,制造出木塑复合材料。在此工艺基础上 ,通过制作杨木木塑复合材料地板试验 ,基本解决了该技术实际应用中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环境因子对木塑地板疲劳/蠕变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25%和75%两种应力水平,对放置在室内、阳光照射、户外自然环境和土壤中的木塑地板,进行疲劳/蠕变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相同的加栽方式,户外自然环境对材料疲劳/蠕变性能影响最大,其次是阳光照射,最后是土壤;25%应力水平作用后,室内环境中材料的剩余强度保留率最大,其次是土壤掩埋,最后是户外自然和阳光环境。  相似文献   

5.
阻燃PE基木塑地板燃烧产烟毒性的动物染毒试验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动物染毒法,研究阻燃剂类别、阻燃剂添加量、主要成分配比对木塑地板燃烧产烟毒性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阻燃剂中,氢氧化铝[Al(OH)3]处理试样的产烟毒性较小;随着超细Al(OH)3添加量的增加,试样的产烟毒气安全等级提高.采用试验得到的较优阻燃工艺处理地板试样,产烟毒性达到GB/T 20285-2006《材料产烟毒性危险分级》要求的准安全ZA1等级.  相似文献   

6.
挤出成型是木塑复合材料(木塑)成型工艺中应用最广泛的技术之一,通过分析,明确了挤出成型技术在木塑家具制造中的应用优势;阐述了挤出成型技术对木塑家具性能的影响及其在木塑家具制造中存在的局限性。结合案例,对基于挤出成型技术的木塑复合材料在家具中的应用现状进行梳理,提出了挤出成型木塑家具设计新思路,并进行设计分析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对木塑家具造型和结构进行设计,可充分发挥挤出成型技术优势,并克服其局限性。该研究对木塑家具的设计和制造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基材是影响门窗节能性的重要因素之一,从国内外相关学者对木塑复合材料的原料利用、制备工艺以及制品性能检测等方面的研究入手,系统阐述了木塑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着重分析了木塑门窗的设计方法,可为节能环保型木塑门窗的制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系统的描述门窗的类别,为木塑门窗功能和形制的设计提供准则;阐述木塑门窗的设计原则,为木塑门窗截面设计提供依据;依据门窗配件的相关标准,为木塑门窗配件的选用提供准则。  相似文献   

9.
木塑复合材料的应用及其发展前景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介绍了木塑复合材料的成分、加工工艺,该材料的适用范围及其力学性能,以及国内外木塑复合材料制品的发展现状和市场前景,为加快我国木塑复合材料产业的发展,提出了三点意见。  相似文献   

10.
在木塑挤出工艺中,温度一直是影响木塑制品效果好坏的关键因素。但对于木塑挤出机分段温控的精确性始终难以提高。关键在于无法很好的解决木塑挤出机各段之间存在的由于热传递产生的温度耦合问题。本文通过对木塑挤出机工艺原理的介绍,分析了影响木塑制品的关键因素,针对温度耦合问题设计出一套基于冷水吸收阻隔各段温度传递原理的水环流隔断装置,该装置有效的解决了挤压机各段之间的温度耦合问题,为更好地实现分段精准温度控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1.
木塑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影响因子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木塑复合材料(WPC)的力学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其应用领域,其影响因子有木质增强填料(种类、含量、形态及预处理)、热塑性塑料基体(类型及预处理)、偶联剂、含水率、成型方法及环境因素等。文中综述了上述影响因子对WPC力学性能影响的一般规律,分析了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其未来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主要研究木塑复合材料在自然气候条件下性质的变化情况,并采用电子显微镜对材料表面的变化进行了检测分析,为木塑复合材料的生产和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3D 打印 (3D printing, 3DP) 起源于 20 世纪 80 年代,是一种节材、节能的新兴增材制造技术, 其原理是分层制造、逐层叠加,近年来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文章简要介绍了 3D 打印技术的分类和常用 3D 打印材料种类,重点综述了近年来专用于 3D 打印的木塑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指出了目前 3D 打印 用木塑复合材料存在的主要缺陷。  相似文献   

14.
As a hot-melt adhesive, ethylene-vinyl-acetate (EVA) has been used in many industrial applications. But studies of the application of EVA in wood-plastic composites (WPC) are relatively few, so we have investigated the proposition of whether EVA is a suitable coupling agent for WPC or not. The results show that EVA with 8% VA is not a suitable coupling agent, because it reduces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WPC without any significant effect on its physical properties. With an increase in the amount of wood powder,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WPC decrease and the ability of water absorption of WPC increases.  相似文献   

15.
偶联剂对木塑复合材料界面相容性的影响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采用单因子试验法重点研究了钛酸酯和铝酸酯作为木塑复合材料的偶联剂对木塑复合材料界面相容性的影响, 通过ESEM和FTIR等现代分析手段,揭示了两种偶联剂的作用机制和影响规律。研究表明:加入钛酸酯或铝酸酯可改善木塑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且随着钛酸酯或铝酸酯用量增大,木塑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加入钛酸酯使木塑复合材料主要力学性能明显增强,加入铝酸酯则略有改善。  相似文献   

16.
秦楠  冯莉 《林业科技》2012,37(3):52-54
在不同工艺条件下进行木塑复合材料加工试验,得到其不同试验条件下的力学性能;采用灰色关联分析的方法,分析了不同工艺条件对木塑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分析不同木塑复合材料生产工艺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具有可行性,同时提出一种新的木塑复合材料生产工艺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7.
木塑复合包装材料的性能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大量的测量数据,利用SPSS分析,提出木塑复合材料性能较为科学的评价方法及性能评价指标.研究表明:木塑复合材料是一种发展前景广阔的代木包装材料,是突破包装材料贸易绿色壁垒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木塑复合材料阻燃改性中的3个重要因素,即木塑比例、阻燃剂种类和阻燃剂的添加量对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木塑比例对材料的综合性能影响最大,木粉与塑料的比例提高时,材料的耐水性能提高,而材料的阻燃性能降低,静曲强度降低;在不同种类的阻燃剂对材料的阻燃性能改性实验中,复合磷氮类阻燃剂效果最佳;阻燃剂的添加实验表明,随着阻燃剂添加的量增加,材料的阻燃性能提高,内结合强度加大,而耐水性能降低。  相似文献   

19.
选择性激光烧结后处理工艺技术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伟  王璞璇  郭艳玲 《森林工程》2014,(2):101-104,191
针对选择性激光烧结(SLS)在无压以及无支撑条件下对材料进行激光加热烧结获得成型件的致密性较低、强度较差的问题,采用后处理工艺可以提高成型件的各项性能.根据不同原材料烧结机理的不同,介绍SLS原材料及其成型方法,分别论述金属粉末、高分子粉末、陶瓷粉末以及复合粉末烧结成型件的后处理工艺研究现状和方法以及成型件经后处理后的性能变化.重点研究SLS新型原材料木塑复合材料和它的后处理工艺,研究表明通过后处理不仅提高制件力学性能和表面质量,其渗蜡件还可以作为精密铸造消失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