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为了掌握顶果木木材的干燥特性,制定合理的干燥基准,利用百度试验法研究了顶果木木材的干燥特性,结果表明:顶果木木材干燥速度为3级,较快;截面变形程度较轻,为1级;初期开裂较严重,为3级;扭曲等级为2级,有内裂。针对顶果木木材的干燥特性,参照百度试验缺陷等级以及干燥缺陷对应的干燥条件,拟定25~30mm厚为顶果木木材的干燥基准。在实际的窑干生产中只需对拟定的干燥基准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优化便可以得到适合于顶果木木材的干燥基准,提高干燥基准的制定效率,为促进顶果木木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了掌握15年生巨尾桉(Eucalyptus grandis×E. urophylla)木材的干燥特性,制定科学合理的干燥基准,本研究利用百度试验法对15年生巨尾桉木材进行干燥特性研究。结果表明:15年生巨尾桉木材干燥速度为4级,较慢;截面变形程度较严重,为4级;初期开裂也较严重,为4级;扭曲等级为2级,内裂最为严重,达到5级。针对15年生巨尾桉木材的干燥特性,参照百度试验缺陷等级以及干燥缺陷对应的干燥条件,得出15年生巨尾桉木材干燥初期温度为38℃,干湿球温度差2~3℃,末期温度为65℃,拟定25~30 mm厚15年生巨尾桉木材的干燥基准。在实际的窑干生产中,只需对拟定的干燥基准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优化,便可以得到适合于15年生巨尾桉木材的干燥基准。本研究可为巨尾桉木材的实木加工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采用百度试验法研究26年生大花序桉木材的干燥特性.结果表明:大花序桉木材初期开裂严重,缺陷等级达4级;截面变形程度2级;内部开裂程度中等,为2级;干燥速度较慢,为5级.根据木材干燥特性结果,参照百度试验缺陷等级以及干燥缺陷对应的干燥条件,制定了26年生大花序桉木材干燥基准.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百度试验法研究了刨花润楠的木材干燥特性,结果表明:刨花润楠属难干木材,干燥速度4级,较慢;截面变形严重,达4级;扭曲明显,为3级;初期开裂和内裂等级分别为1级和2级。参照百度试验缺陷等级以及干燥缺陷对应的干燥条件制定了25~30 mm厚刨花润楠木材干燥基准。  相似文献   

5.
细叶云南松天然林和人工林木材干燥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百度试验法对细叶云南松天然林和人工林木材的干燥特性进行研究,分别制定厚度为25 mm的细叶云南松天然林和人工林木材的干燥基准。结果表明,依据百度干燥试验中干燥缺陷及干燥速度分级标准,细叶云南松天然林和人工林试件均无内裂现象,干燥速度快,其特性等级均为1级;细叶云南松天然林试件的主要干燥缺陷是初期开裂和扭曲变形,其特性等级均为2级,截面变形的特性等级为1级,综合特性等级为2级;细叶云南松人工林试件的主要干燥缺陷是截面变形,其特性等级为3级,初期开裂和扭曲变形的特性等级均为1级,综合特性等级为3级。试验结果可为细叶云南松天然林和人工林木材实际生产过程中干燥工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百度试验法对降香黄檀木材的干燥特性进行研究,制定厚度为25mm的降香黄檀木材的干燥基准。研究结果表明,依据百度干燥试验中干燥缺陷及干燥速度分级标准,降香黄檀试件无内裂现象,其特性等级均为1级;截面变形和扭曲变形的特性等级均为2级;初期开裂是降香黄檀试件最主要的干燥缺陷,降香黄檀试件的干燥速度属中等水平,其特性等级均为3级;综合特性等级为3级。本实验为实际生产过程中降香黄檀干燥工艺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以16年生博白大果油茶(Camellia gigantocarpa)人工林木材为材料,采用百度试验法研究其干燥特性,并编制干燥基准,以期为大果油茶木材的利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木材初期开裂等级为1级,主要为端裂;干燥结束后,部分试件出现内裂,等级为2级;平均截面变形值为2.81 mm,等级为4级;平均扭曲值为6.0 mm,等级为3级;木材含水率从30%干燥需12.7 h,平均干燥速度为1.97%/h,等级为2级。博白大果油茶木材属于较易干木材,少裂多变形。根据百度试验缺陷等级及干燥缺陷对应的干燥条件,拟定博白大果油茶木材干燥基准。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百度试验法对土贡松木材的干燥特性进行研究,制定厚度为25mm的土贡松木材的干燥基准。研究结果表明,依据百度干燥试验中干燥缺陷及干燥速度分级标准,土贡松试件无内裂现象,截面变形程度小,干燥速度快,其特性等级均为1级;初期开裂和扭曲变形是土贡松试件的主要干燥缺陷,其特性等级均为2级;综合特性等级为2级。本实验为实际生产过程中土贡松干燥工艺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笔者利用百度试验法研究了火力楠的木材干燥特性,结果表明:火力楠属易干木材,干燥速度2级,较快;截面变形程度轻,为1~2级,1级居多;初期开裂数量中等,裂纹的长度、宽度均较小,判定为3级;弦径向干缩差异不大。并参照百度试验缺陷等级以及干燥缺陷对应的干燥条件制定了25~30mm厚火力楠木材干燥基准。  相似文献   

10.
以广西融安县西山林场1.5代种子园29年生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为样本,采用百度试验法,分析杉木木材的干燥特性,编制出杉木木材的干燥基准,结果表明:杉木属于易干燥树种,百度试验时出现的主要干燥缺陷为初期开裂和扭曲变形。初期开裂等级为3级;扭曲等级为3级;内裂等级为1级;截面变形等级为1级。根据29年生杉木木材的干燥特性,得出29年生杉木木材的干燥初期温度为60℃,干湿球温度差3~4℃,末期温度为90℃,拟制定25~30 mm厚29年生杉木木材的软(硬)干燥基准。实际干燥生产中使用软基准可减少干燥缺陷。  相似文献   

11.
The key problems of preparing water-based nano TiO2 wood preservatives are the particle’s agglomeration and dispersion.The influences of adding titanate NDZ-105 and sodium hexamet aphosphate on transmittance,effects of dispersion modification on crystal type,distribution and interface characteristics of modified TiO2 in wood were studied by photometric,XRD,SEM and FTIR analysis,respectively.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ispersion of nano TiO2 suspension firstly increased, then decreased as the amount of the two kinds of dispersed agent increased,when addition amount of titanate N DZ-105,six partial sodium were separately 5%and 3%-5%,the nano TiO2 wood preservatives were obtained that their dispersive property were stabilized.After dispersion modification,the TiO2 maintained the crystal diffraction characteristics of anatase;the nano TiO2 distributed in wood successfully,showing a granule or ball-shaped,and the hydrogen bond and covalent bond were combined between wood and nano-TiO2,but only hydrogen bond was combined between wood cellulose and IPBC.  相似文献   

12.
通过百度试验法研究小径巨尾桉(Eucalyptus grandis×E. urophylla)的干燥特性,制定巨尾桉材干燥基准,进行干燥工艺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小径巨尾桉材初期开裂等级为3级,内裂等级为2级,截面变形等级为5级,属中等难干材;采用制定的巨尾桉材干燥基准,试件从初含水率115.13%降至8.50%的干燥周期为16.3 d,除瓦弯变形外,其他可见干燥缺陷指标均达到国家标准GB/T 6491—2012 《锯材干燥质量》规定的一级要求.  相似文献   

13.
鉴于百度试验法时木材干燥特性研究的不全面性,首先利用百度试验法开展了滇产黄毛青冈材干燥特性的初步研究,提出了预报干燥基础,再据此以地板坯料为干燥对象开展干燥工艺的试验研究,以全面归纳分析黄毛青网材的干燥特性。百度法研究表明:黄毛青冈材的初期开裂为4级,内裂为5级,截面变形1—3级,干燥速度为1-2级。地板料干燥工艺研究表明:采用研究提出的预报基准,23mm厚黄毛青冈地板坯料从初含水率52.3%干燥到12.9%,干燥周期为492h,但干燥质量达不到国家标准中对地板料干燥质量的要求,严重变形和过高的含水率偏差是此中主要原因。综合评定后认为,黄毛青冈属难干材,文中还就其干燥工艺的优化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以梓木为对象,采用百度试验法对其干燥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梓木为难干树种,其主要干燥缺陷为内裂和截面变形;梓木的初期开裂、内部裂纹、截面变形、扭曲变形与干燥速度等级分别为2、4、4、2、4级。根据干燥缺陷等级及相应的干燥条件初步拟定了其干燥基准。  相似文献   

15.
利用百度试验法对尾巨桉无性系DH32-26号4年生、6年生、8年生木材的干燥特性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4年生、6年生、8年生木材初期开裂等级分别为3,2,3级;内裂等级分别为3,5,5级;截面变形等级分别为4,5,5级;扭曲等级分别为3,3,3级;干燥速度等级分别为3,4,4级。内裂和截面变形是尾巨桉无性系DH32-26号木材的主要干燥缺陷,根据木材干燥特性的研究结果,分别制定了厚度为25mm的4年生、6年生、8年生木材的干燥基准,为尾巨桉无性系DH32-26号木材实际生产过程中干燥工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赵庚  褚俊  孟杨  陈广元 《森林工程》2014,30(5):53-57
以菲律宾桃花芯木为研究对象,探索30 mm厚菲律宾桃花芯木锯材干燥工艺。通过百度试验法得知其初期开裂为3级、内裂为2~3级、截面变形为1级;通过密度测定实验得知其气干密度为0.562 g/cm^3、全干密度为0.517 g/cm^3和基本密度为0.465 g/cm^3。根据该木材密度和干燥特性制定3种30 mm厚菲律宾桃花芯木锯材干燥基准并分别进行常规干燥工艺试验。通过对3次工艺试验结果的综合分析表明:在3次工艺实验所用执行基准均能满足2级干燥指标。其中,第一次工艺实验所用执行干燥基准为本研究中最佳干燥基准。第一次工艺实验的初始温度为60℃,末期温度为80℃、初含水率为66.97%、终含水率为7.79%的锯材干燥周期为185 h。  相似文献   

17.
The drying characteristic was studied for plantation wood of Chinese fir and poplar, which are typical plantation wood of southern and northern part of China, respectively. Through 100-degree-method the drying characteristic and basic drying condition were gotten, then drying schedule was developed for practical drying,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rying schedule is suitable for Chinese fir and poplar plantation lumber, but shrinkage is large. The recommendation was made that enough dead weight is needed to decrease shrinkage in drying process. The drying quality of the two species of lumber is good in conventional drying method.  相似文献   

18.
采用百度试验法研究人面子木材的干燥特性,根据百度试验结果和企业的实际情况,拟定了相对偏软的24 mm和50 mm 2种厚度规格家具用材干燥工艺基准,进行了生产试验。24 mm厚人面子木材从初含水率85%干燥至12%,共用时506h,干燥质量良好,达到预期要求。针对50 mm厚毛边板材干燥速度慢,干燥不均匀,同一块板材内局部区域含水率异常偏高的现象,拟定了气干/窑干联合干燥工艺和相应的半波动窑干基准。  相似文献   

19.
采用实验室干燥试验设备,按企业生产干燥基准进行25 mm厚桃花心木干燥试验,并通过锯材干燥质量检测和分析,制定出常规干燥基准的优化方案。结果表明:采用优化的干燥基准,干燥周期由企业原基准的12 d缩短为6 d,干燥效率提高一倍,残余干燥应力值显著降低,锯材综合干燥质量由3级提升至2级,可满足家具、地板等实木制品对锯材质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由于森林资源总体质量的下降,木材生产中小径木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小径木因其径级小、材质不稳定等缺点,使用受到限制。如何充分开发和高效利用小径木资源,成为当前国内外学者普遍关注的问题。目前,小径木大多作为木片、造纸和人造板的原料,这种利用方式投资大、产品单一、资金回收慢、经济效益低。而将小径木经过优化选材、优化设计和优化工艺的方法,加工成集成材、重组木等,可改善或提高小径木材质,克服径级小、利用单一的缺点,满足市场对木材的旺盛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