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通过对以往经典的结构型和功能型信息交流模式的分析,力图把握信息机制。结合组织信息交流特点,提出一种体现知识管理的组织信息交流模式。  相似文献   

2.
常用的信息交流模式主要有拉斯韦尔的"5W"模式、申农—韦弗通讯系统模式、米哈依洛夫模式、施拉姆的大众传播模式、严怡民的信息交流栈模式以及CNKI的信息交流模式等。通过介绍这些信息交流模式,对MOOC平台的学习流程及交流方式进行分析,探究MOOC背景下的信息交流模式,总结其优点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3.
信息交流作为图书馆信息服务的重要内容,其交流效果的好坏、质量的高低都与图书馆的信息交流模式密切相关,所以在网络环境的新形势下,需要我们对图书馆信息交流模式作一个重新的审视和分析,以期引起学者们对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信息交流模式的理论和实践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根据SNS网站信息传播的特点,提出了基于拉斯韦尔“5W”模式的SNS个人信息交流模式,并基于该模式综合分析了3类SNS网站个人信息交流模式的特点,分析了SNS个人信息交流模式在农业信息服务中的应用,指出了SNS网站对于农业信息化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随着"校校企"闽台高校联合培养人才项目的深入实施和开展,两岸高校之间的合作交流取得了许多成效。目前福建省省内本科高校开展闽台项目的高校较多,学生交流模式也存在一些差异。本文将总结所存在的差异,结合实践探索更有利于项目发展需要的学生交流模式。  相似文献   

6.
根据交流语境自然性的特征,研究创设了3种交流方式——语言交流、共享对象的语言交流、共享表情和对象的语言交流,以探查语境自然性对交流学习语言内容的影响.结果发现:随着交流情境中非语言因素的递加,交流语言内容显著减少;结合语言中无关信息的分析发现,对象共同可视性阻碍了语言认知过程,表情因素显著促进语言认知加工的准确性.证实:交流语境的自然性影响交流语言认知加工过程,具体而言,非语言因素(对象可视性和表情可视性)促使交流语言内容的减少,但对象可视性对于交流语言认知产生阻碍性,而表情对交流语言认知产生促进性.  相似文献   

7.
信息是现代社会的三大重要资源 (物质、能源和信息 )之一。所谓信息交流 ,是指信息随其载体在时间与空间中的流动 ,以及交流双方随之产生的心理和各自的后续行为 ,是一种高级复杂的社会性活动过程。信息交流是信息进入市场的重要条件 ,是实现信息价值的主要过程。信息交流涉及情报学、图书馆学和情报咨询服务。有效的信息交流在农业科技上的作用与它在其他行业中一样 ,是农业科技进步的一个基本条件。从科研、教育、生产和其他经济活动中产生的信息 ,通过各种方式的交流 ,被人们吸收利用 ,有的在实践中直接产生作用 ,有的汇入其他信息成为新…  相似文献   

8.
情报交流理论,是情报学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统计分析80年代所发表的161篇论文和23本情报学专著,对情报交流的一些主要研究专题如情报交流模式、情报交流障碍和情报交流的社会功能的状况作了简单的回顾,并提出了80年代情报交流理论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对90年和91年有关文献的考察,预测90年代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基于植保信息交流网(http://www.ppien.com)的构建,介绍了动态网站实现的基本方法,探索了使用ASP脚本语言创建动态网站,进行科技交流和推广的新路子,对植保信息交流网的几个动态栏目的功能及运行效果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10.
社区作为生活共同体以及社会治理的最基本单位,在食品安全风险交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作为中介可以起到食品安全信息传递和普及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政府收集相关信息,提高政府的决策能力和管理能力。但是,由于管理体制、历史等原因,社区并未在食品安全风险交流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该文主要阐述了社区在食品安全风险交流中的作用,以及目前我国社区食品安全风险交流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新农村背景下农业传播的主要模式及其应用,为农业传播学中相关理论的探讨和发展提供参考.[方法]以传播学研究中的传播过程模式为理论支点,通过对比传统农业传播模式,采取归纳分析的方法,提出当前新农村背景下农业传播的主要模式.[结果]目前,我国农业传播主要存在行政干预的上行下效模式、农业意见领袖的两级传播模式、社会互动的远程教育模式、大众传播的自发效仿模式等4种.[建议]应根据实际情况,扬长避短,综合考虑传播者、受众、信息内容、传播媒介以及反馈等传播过程的各要素,对传播各环节进行重新组合和整体把握,形成一个符合特定需求的动态发展的农业信息传播系统.  相似文献   

12.
基于传播学理论的福建省农村实用技术远程培训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实用技术远程培训是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途径之一.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作为信息传播的一种,有必要从传播学的角度,从信息本身流动的规律出发进行探索.应用信息传播5W模式,从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对象和传播效果出发,构建了福建省农村实用技术远程培训的传播模式,详细解析了以政府为主...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3G移动通信技术的特点,分析了农业科技信息传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五个方面提出了将3G移动通信技术应用于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工作的服务方式。  相似文献   

14.
信息传播技术与农业推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简述了农业传播方式的分类、农业传播的变迁,着重分析了信息传播技术与农业推广相互沟通效果的途径、方案;指出农业推广人员要提高人际沟通能力,与农民相互学习,选择合适的传播方式和沟通渠道,并运用好创新扩散理论、团体规范和群体压力理论;最后提出信息传播技术与农业推广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赵丽维 《农技服务》2010,27(1):163-164,172
研究发现农村信息化的模式受到社会技术进步,尤其是信息和通讯技术进步的影响发生了重大变化,新的信息化模式凸显出计算机能力不足是制约农村信息化的瓶颈。因而,在论述计算机培训加快农村信息化进程作用的基础上,提出了5种计算机培训模式,为农村信息化计算机培训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高校图书馆一直致力于采用多种实现途径开展在线信息素质教育,而随着Lib2.0的潮流席卷而来,利用Lib2.0多个信息交流工具的特点,探讨一种在新形式下对高校用户进行在线信息素质教育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基于计算机串口的GSM短信通讯系统进行了研究.GSM网络经过多年的发展,拥有数量庞大的用户,且覆盖范围广大,通信质量稳定可靠.本文详细阐述了PDU模式、内容编码方式和AT指令,并借助于编程语言VB6.0进行通讯软件的编写.经过实践证明,所编写的软件可以稳定可靠地实现短信通讯.该系统不但可以借助于计算机方便地进行短信通讯,而且为利用GSM在远程监控领域进行无线数据传输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针对当前零售企业的发展需求,突破传统单一、小范围的企事业管理方式,对供应链进行优化,引入供应链多agent集成模式和物联网的供应链信息管理理念.在分析调研的基础上,运用无线数据通信、射频识别(RFID)、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电子订货系统(EOS)等先进技术,给出了基于供应链信息流的B/S运营方式的营销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19.
从体系架构、信息化程度及信息化需求等方面着手,研究福建省农村科技信息传播状况,分析福建省农村科技信息传播的总体架构,探讨福建省农村科技信息化程度及需求,以期找出不足之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可以有效简化传播过程,降低传播成本,适合福建省农村科技信息传播的可行理论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