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玉米螟在崇明县1年发生3-4代。第一代幼虫危害春玉米:第二代幼虫中,一部分继续危害穗期的春玉米,另一部分危害棉花,造成断头、折叶、蕾花及幼铃的脱落;第三代幼虫主要危害棉花青铃,造成烂铃。近十几年中,玉米螟对棉花的危害加重了。  相似文献   

2.
樗蚕在任丘市发生危害1994年6月,樗蚕在河北省任丘市发生幼虫危害:在臭椿树上发生极为普遍,几乎全市所有栽植的椿树都遭受樗蚕幼虫危害,叶片几乎全被吃光。第1代幼虫化蛹后,椿树长出了新叶;7月份发生第2代幼虫,椿树叶片再次被吃光。9月份再长出的新叶,不...  相似文献   

3.
地下害虫系统控制的技术要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丁伟 《植物医生》2007,20(1):4-6
地下害虫是指活动危害期在土中生活的一个生态类群,主要有蝼蛄、蛴螬(金龟子幼虫)、地老虎(主要以幼虫危害)和金针虫(叩头甲幼虫)等四大类;其次是拟步甲、根蛆、根  相似文献   

4.
葡萄羽蛾在贵州施秉县1a发生3代,世代重叠,以老熟幼虫越冬。翌年4月底开始化蛹,5月中旬底开始羽化,5月底出现第1代卵和幼虫,以第2代幼虫危害葡萄果实最重,1~3代幼虫危害盛期分别为6月上旬、6月底至7月初、8月初。8月中旬末以第3代老熟幼虫钻入残桩、枯枝洞内越冬。在幼虫刚孵化时,用有机磷或菊酯类杀虫剂进行常规喷雾,防效较好。  相似文献   

5.
龚标勋 《植物医生》2002,15(2):30-31
1虫害1.1鸟羽蛾鳞翅目 ,鸟羽蛾科。幼虫呈红色 ,又叫“红线虫”。主要以幼虫危害 ,幼虫在杨桃花期大量发生 ,侵入小花啮食花芯 ,在酷热的天气危害最烈 ,也危害幼果。盛发于5~8月份。被害的花果全部脱落 ,往往造成绝收。防治方法 :在杨桃开花前、谢花期至幼果转蒂下垂时喷药。药剂用90 %敌百虫800~1000倍液 ,也可用40 %乐果乳油1000~1500倍液或80 %敌敌畏EC(乳油)1500倍液喷杀。1.2黑点褐卷叶蛾鳞翅目 ,小卷叶蛾科。俗称“蛀心虫” ,主要以幼虫危害 ,结果期、幼果期幼虫钻入果心蛀食果肉 ,从幼果期…  相似文献   

6.
我国2008年草地螟大发生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为了更好地总结草地螟的发生危害规律,改善和提高草地螟的预测预报水平,本文就我国2008年草地螟的大发生危害特征及原因进行了总结分析。所得的结果表明:1代幼虫发生危害较轻,仅有70万hm2左右。但2代幼虫的危害面积则达到了1 106.7万hm2,横跨东西7个省,为历年、历代最重。在多数受害较重的地区,豆类、向日葵等双子叶作物受害最重,损失最大,而其他作物几乎都受到了危害。另外,新疆1、2代幼虫的危害时期均比内陆地区提前了1个月左右,而1代成虫的暴发也影响到了奥运会。对2代幼虫大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1代幼虫滞育比例的下降,1代成虫从俄罗斯亚洲部分及蒙古地区的大量迁入,1代成虫盛发期间降雨量的增加和适宜的气温,是2代幼虫大发生的主要原因。双子叶杂草面积的扩大,也为2代幼虫的大发生提供了最基本的条件。  相似文献   

7.
龙眼、荔枝树上三角新小卷蛾对敌百虫敏感性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室内药效测定和敌百虫对三角新小卷蛾乙酰胆碱酯酶抑制,研究了危害龙眼、荔枝的三角新小卷蛾幼虫对敌百虫的敏感性。结果表明,龙眼及荔枝三角新小卷蛾幼虫对敌百虫的敏感性无差异,但同种果树上的幼虫对不同浓度的敌百虫敏感性差异极显著,90%敌百虫800、1000倍液对危害龙眼的老熟幼虫乙酰胆碱酯酶抑制率为75.85%、50.00%,对危害荔枝的老熟幼虫乙酰胆碱酯酶抑制率为73.19%、49.94%。  相似文献   

8.
肖正善 《植物保护》1979,5(2):25-27
柑桔天牛幼虫不仅危害柑桔、橙、柚等水果、而且危害药材结壳结实。我们根据天牛幼虫的为害规律,通过多年实践,采用钩除的方法,有效的防冶了柑桔天牛幼虫。现将钩除天牛的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烟翅腮扁叶蜂在阿拉善地区一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越冬,幼虫共6龄,主要危害青海云杉。  相似文献   

10.
落叶松鞘蛾在豫西地区主要危害日本落叶松和华北落叶松。1年发生1代,以幼虫负鞘在树枝及树皮裂缝中越冬。越冬幼虫4月上旬开始活动,以幼虫负鞘取食叶肉危害。5月中旬出现成虫,6月上旬产卵,6月中旬第1代幼虫开始孵化,10月上旬陆续入蛰。4月中旬为幼虫最佳防治时期,用3%高渗苯氧威2000倍液防治,效果达92.2%以上;6月上旬为成虫最佳防治时期,用敌马烟剂防治,效果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1.
甘兰害虫     
甘兰害虫б.л.阿夏肯O.B.依万诺娃有300种以上的害虫能够危害甘兰、冬油菜、芫菁、萝卜、四季萝卜和其它的十字花科植物。危害植物地下部份的有甘兰蝇幼虫、象甲虫和叩头虫幼虫(叩头虫科);危害茎的有象甲虫幼虫;危害叶的有十字花科的跳甲亚科害虫、金花虫科...  相似文献   

12.
黄地老虎在南通棉区发生危害逐年加重,春季一代幼虫危害棉苗,被害株率3—37%,平均10.2%,断茎率平均2.4%。秋季四代幼虫危害蚕豆,被害株率2.7—36.2%,平均22.1%;断枝率平均18.2%。 (一)发生规律 1.生活史:通过饲养观察,黄地老虎在沿海棉区一年发生四代,世代重迭。越冬代幼虫于3月中旬开始化蛹,4月上旬见蛾,  相似文献   

13.
韭蛆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超  亚平 《植物医生》1998,11(5):9-10
危害韭菜的虫害最重的是韭蛆。据调查,该害虫对韭菜生产每年均造成不同程度的产量损失,为此,介绍该虫的发生与防治,供种植者参考。一、危害症状韭蛆又名地蛆、根蛆,危害韭菜的蛆主要是双翅目迟眼蕈蚊的幼虫。全国各地均有发生。除韭菜外,也危害葱、蒜等。幼虫群集在...  相似文献   

14.
白蜡脊虎天牛生物学特性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蜡脊虎天牛在国内分布于东北及京、津地区,在天牛名录上有其报道,但没有其生物学特性描述,笔者经两年的室内外观察得知.其生物学特性在辽宁西部每年1代,以老熟幼虫及4龄幼虫在寄主内越冬(在室内外15~20℃时各虫态始活动),该虫世代较整齐.对树木危害严重,对移植的枫树危害尤为严重,在1株10余年生的枫树上有100多头幼虫危害,成虫以爬行为主,能做短距离飞翔.  相似文献   

15.
2009年1代草地螟将为我国发生最重的世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草地螟(Loxostege sticticalis)发生危害规律、2009年1代幼虫的虫源数量以及温湿条件可能变化趋势的分析,对我国2009年1代幼虫的发生危害程度进行了预测。2009年1代幼虫的有效虫源面积为600万hm2,总量为43 022亿头,为2004年1代幼虫虫源数量的113倍。为此,预测2009年1代幼虫的发生危害面积将超过1 100万hm2,为历年历代最重。到时将有430万亿头幼虫危害,如不防治,将有2.15亿t的植物被吃掉。其中以东北和华北地区受害较重。同时还会波及一些与虫源区相邻、但历史上较少发生草地螟危害的地区。东北地区将会出现发生危害早,本地虫源与外来虫源混合发生,受害十分严重的现象。由于越冬成虫的羽化时期长,蛾蜂多、虫态重叠、作物多次受害的现象将十分突出。最后,本文就如何应对2009年1代幼虫大发生,减少草地螟灾害损失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南亚寡鬃实蝇生物学特性观察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南亚寡鬃实蝇在甘肃东部地区40、50年代已有零星发生,近年来发生危害日趋严重,主要危害南瓜、西瓜果实,以幼虫在瓜内危害,使瓜果腐烂失去商品价值。该虫在陇东地区1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土壤中越冬,用二嗪农、敌敌畏或敌百虫加适量红糖或诱蝇酮加二嗪农、敌百虫诱杀,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7.
一般年份小菜蛾发生危害较轻。但1998年冬季至1999年春季出现了百年罕见的高温干旱,气温比常年偏高5~6℃,雨量偏少10~12成以上.特别是11月份至2月份四个月的降雨量为3.8mm,因而极有利小菜绒暴发危害油菜。3月下旬至4月上中旬单株幼虫由38O头上升到2200头,高的达3400~4100头,667m3虫量约计1~1.3千万头。笔者走进危害严重的油菜田中间,幼虫遇惊吐丝下垂或向身上爬行,中下部的衣服基本粘着青色的幼虫;而成虫触惊后起飞,向身上、脸部、眼睛扑撞。幼虫孵化后主要危害嫩叶、嫩德、花带等部位,每个部位幼虫40~110头,危害部位食…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究美国白蛾对主要农作物的危害风险,选取20种常见农作物进行美国白蛾的饲喂试验。结果表明,美国白蛾幼虫饥饿时能被动取食多种农作物,未发现其嗜食的农作物;喜食玉米和棉花,大部分虫体生长发育正常,危害风险极大,且会产生较严重的下一代疫情风险;可取食芝麻、空心菜、苋菜、大白菜、小白菜、番薯、南瓜,但50%以上的幼虫死亡,残存幼虫部分不能发育为正常蛹和羽化,具有一定的危害风险,也存在下一代疫情风险;厌食大豆、白花菜、豇豆、葫芦,部分幼虫可化蛹,但发育不正常,不能羽化,危害风险较小;拒食水稻、花生、荷花、番茄、辣椒、苦瓜、茄子,对其不存在危害风险。  相似文献   

19.
斜纹夜蛾属鳞翅目、夜蛾科,是一种杂食性、暴食性的食叶害虫,常间歇性大爆发。能取食蔬菜和烟草等99科290多种植物,在大田栽培作物中,主要危害芋、莲藕、烟草、甘薯和花生等;而在蔬菜中,以十字花科蔬菜危害最重。幼虫取食叶片,也危害花果及嫩技,高龄幼虫取食量大,虫口  相似文献   

20.
银杏大蚕蛾生物学特性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杏大蚕蛾在陕南1年发生1代,以卵在核桃树皮缝内越冬,翌年4月中下旬开始孵化。初孵幼虫群集危害,3龄后向四周扩散,4~6龄为暴食阶段,是危害严重时期。幼虫食尽核桃树叶后,还转而取食板栗、漆树、杜仲、椿树等其他树叶。幼虫6月上中旬在树下灌木丛中缀叶结茧化蛹。9月下旬至10月中旬成虫羽化交尾、产卵于核桃树皮缝内。幼虫孵化期用赛丹或菊酯类杀虫剂常规喷雾,防效均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