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黄沙大豆是由美国引进的大豆品种,本场已连续种植3年,累计面积11000亩,亩产一般150公斤以上,高产可达250公斤以上。山东、湖北等省都引种成功。该品种综合性状好,适应性强,产量高,适宜长江以北产区推广种植。1特征特性黄沙大豆在江苏省做夏大豆栽培...  相似文献   

2.
“垦丰9号”由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作物所大豆育种室育成,2002年经黑龙江省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多年的试验表明,该品种具有植株繁茂,秆韧性强,荚密粒多,脂肪含量高,高产稳产的特点。是适应范围广,推广种植前景好的大豆新品种。  相似文献   

3.
大豆机械化配套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自60年代以来,黑龙江省垦区大豆种植方式几经变革,不断发展。60-70年代,垦区是以平播后起垄为主的种植方式。80年代中期开始试验与推广垄作深松、分层深施肥和垄上双条精量点播栽培技术(简称“三垄”法),使垦区大豆由单条平播普遍改为垄作技术。至90年代...  相似文献   

4.
根据黑龙江省2008年全省大豆品种种植面积和生育表现,对推广面积超过150万亩的品种,主要特性做以介绍,为明年大豆生产用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在我市,大豆多与玉米条带间作。这种传统的种植方式严重影响了玉米和大豆的平衡增产,使大豆种植面积和总产急剧下降。1986年,在总结群众经验的基础上,推广大豆、夏玉米同穴种植新技术。1987~1990年推广面积达72万亩,在玉米不减产的情况下,四年累计增产大豆2836万公斤,增收3420万元。目前,该项技术已在我省大部分地区全面推广。 大豆、玉米同穴种植能提高光能利用率,充分利用土地肥水资源,减轻大豆病虫危害,避免大豆  相似文献   

6.
推广TPN大豆专用肥确保大豆稳产高产黑龙江省建三江农管局·富锦·156300李思军于顺江张力军肖立明随着大豆种植面积扩大,重迎茬面积也随之增加,从而影响大豆产量,为此除在战略上,要调控种植结构,实施正规轮作;在战术上,要加强良种、施肥、植保等方面成果...  相似文献   

7.
南方间套作大豆生产发展的现状与对策(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3西南地区大豆种植模式 西南山区包括四川、云南、贵州等省,大豆面积1000万亩左右。由于人多地少,口粮中玉米还占有一定比例,因而玉米种植面积较大,大豆很少清种,多与玉米间作套种,其中四川近年来以“麦/玉/豆”模式为载体的套种大豆发展很快,2009年,全省示范推广面积达480万亩,比上年增加37.1%,大豆总产近60万吨。  相似文献   

8.
大豆新品种"合丰35"品种特性及产量效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新品种“合丰35”是我所新育成的优良品种,先后被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和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认)定推广,该品种一般单产160kg/667m^2-200kg/667m^2,具有单产250kg/667m^2-300kg/667m^2的生产潜力;推广应用范围由黑龙江省大面积种植,扩大到吉林,内蒙古等全国十个省(区)种植,该品种1994-2000年累计推广面积为280万hm^2,纯增产大豆7.3亿kg,社会效益16.5亿元,该品种1999年度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同时荣获黑龙江省重大科技效益一等奖。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省大豆生产形势分析与建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忠堂 《大豆科技》2009,(4):12-14,24
黑龙江省有丰富的土地、气候资源,品种、栽培技术和科研等优势,是全国最大的大豆生产省,在我国大豆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和作用。但目前黑龙江省大豆生产面临着国外大豆低价的打压,种植规模小,优良品种和先进的栽培技术推广面积小,比较效益低等严重挑战。建议建立黑龙江省大豆生产安全保护区,加大科技投入,实行规模化种植,加快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和加强国际合作与协商,建立合理的价格体系。  相似文献   

10.
鲁西南地区地处黄淮海流域的中东部,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然而,长年种植的大豆品种由于使用周期长、品种退化等原因,已经无法获得优质丰产。因此,挑选适宜该地区的大豆新品种进行试种并推广,成为解决鲁西南地区大豆换代的必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粤油13号花生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采用多种亲本复合杂交育成的珍珠豆型花生新品种[1],2006年分别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和国家品种审定。龙川县于2010年开始引进试种,表现出丰产性好、抗病性好、适应性广等优点,非常适合龙川地区种植。同时根据粤油13号品种特性与龙川的气候、土壤条件等提出配套的花生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2.
美香占2号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育成的优质籼稻品种,于2006年、2012年分别通过广东省和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美香占2号在德化县高海拔山区种植表现稳产、米质优、抗性强,介绍了美香占2号在德化县的试种表现及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3.
正甜68是广东省农科院作物所育成的黄粒大穗型甜玉米新品种,2009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2011-2012年在龙川县的示范种植中表现出高产、优质及抗性强等特点,结合当地生产条件总结出其配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4.
隆两优黄莉占是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培育的籼型两系优质杂交水稻。2018—2019年引进顺昌县作中稻直播试验种植。结果表明:隆两优黄莉占株型适中、穗大粒多、结实率高、适应性强、后期转色好、产量高、米质优等。总结了隆两优黄莉占在顺昌县直播高产栽培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5.
T两优164是由福建六三种业有限责任公司、福建旺福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共同选育的中籼两系杂交水稻新品种。2018年在沙县作中稻示范种植,表现群体整齐,分蘖力强,穗大粒多,熟期转色好,米质较优,高产等特点。总结了T两优164在沙县作中稻种植表现及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6.
盐粳5号A是盐都县农科所用盐粳5号与六千辛A杂交转育而成的优质抗病不育系,2001年10月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委会技术鉴定,2002年2月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利用其与恢复系盐93005配制的杂交粳稻新组合盐优1号杂种优势明显,高抗稻瘟病,于2002年2月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7.
圣优2396是建阳市嘉禾农作物研究所选育的中籼三系杂交稻新品种,具有优质、高产、抗病等优点。为促进该品种的推广种植,阐述和总结了其特征特性和机插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8.
赣优明占系福建省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福建六三种业有限责任公司用赣香A×双抗明占配组育成的中籼三系杂交稻品种。2016年起引进赣优明占在将乐县安仁乡作中稻种植,4 a来表现分蘖力中等,后期转色好,千粒重较重,产量高。总结了赣优明占在将乐县作中稻种植表现及丰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9.
江优明62是由福建省三明市农科所、江西省农科院水稻所、福建六三种业共同选育的杂交水稻新品种,于2010年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2011—2013年在永安市示范推广,表现优质、高产、抗病、抗逆性强。介绍了江优明62在永安市示范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0.
华优153是广东省汕头市农科所与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联合以Y华农A为母本,R153为父本组配育成的籼型杂交稻新组合,具有产量高、米质较优、抗病性较强等特点,2005年4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