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白龙江林区苗圃主要金龟子害虫种类21种,隶属于2科,12属。鳃金龟科占80.95%,丽金龟科占19.05%。地处白龙江上游的安子沟林场以小云斑鳃金龟、粗绿彩丽金龟、大栗鳃金龟、灰胸突鳃金龟为优势种;地处白龙江中游的沙滩林场以小云斑鳃金龟、粗绿彩丽金龟、大云斑鳃金龟、蓝边矛丽金龟、大栗鳃金龟、灰胸突鳃金龟为优势种。优势度指数均以7—8月最高。  相似文献   

2.
黑绒鳃金龟(Maladeraorientals)是哲盟地区重要苗圃害虫之一。1993~1995年在新开河林场、鲁北林场对黑绒鳃金龟进行较系统跟踪调查,掌握了黑绒鳃金龟在哲盟地区的生活史,并利用期距法进行发生期预报。  相似文献   

3.
调查发现南京地区金龟子类昆虫有6科33种,其中28种是农林花卉等园艺作物的害虫.成虫取食危害叶、花、果等部位,或造成减产,或影响景观;幼虫危害地下根、茎等部位,可造成黑莓、越橘5 a生以上果树全株枯死,严重时可造成果园绝产甚至毁园.在对各种金龟子发生规律、危害习性深入调查和观察的基础上,分析认为深绿丽金龟、华脊鳃金龟、暗黑鳃金龟、江南大黑鳃金龟、墨绿彩丽金龟、斑喙丽金龟等6种为本地主要危害种类,铜绿丽金龟、琉璃弧丽金龟、棉花弧丽金龟、小青花金龟、白星花金龟等12,种为本地次要危害种类,中华弧丽金龟、褐锈花金龟等9种为轻微危害种类,并且提出了相应的可持续防治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4.
已知迭部林区苗圃金龟子种类17种,隶属于2科,10属。构成严重为害的种类有小云斑鳃金龟Polyphylla gracilicornis、粗绿彩丽金龟Mimela holosericea、大栗鳃金龟Melolontha hippocastani mongolica等。小云斑鳃金龟4年发生1代;粗绿彩丽金龟1年发生1代;大栗鳃金龟6年发生1代。苗木种类单一、定植时间长,导致圃地不能及时休闲轮作及施用未经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是造成害虫发生的主要原因。成虫出土羽化高峰期在苗圃地设置250W高压汞灯对其成虫进行诱杀,当年虫口密度下降52.63%,苗木受害率下降58.54%。  相似文献   

5.
黑绒鳃金龟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黑绒鳃金龟是农林业的主要害虫之一,特别是对我省西部果树业业害相当严重,本文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从而为黑绒鳃金龟的科学防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对以富民县、禄劝县为代表的昆明市板栗种植区的巨角多鳃金龟的危害特点及成虫发生规律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昆明市板栗种植区发生的巨角多鳃金龟虫害,具有幼虫期长、隐蔽性强,危害板栗树根系使其致死率高,而成虫危害的寄主种类多等危害特点。该虫的暴发成灾与气候环境变化、栗园种植模式以及栽培管理方式等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巨角多鳃金龟成虫的发生期为5~6月份,高峰期为5月下旬;每晚20:30~23:30为其日扬飞活动的高峰期,该成虫具有极强的趋光性,成虫期的灯诱效果十分显著为2 490~31 760头/盏。因此灯诱捕杀是其成虫期的重要防治方法。依据调查研究结果,对昆明市板栗种植区的巨角多鳃金龟虫害提出了4点防治及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7.
杨树根植造林的苗期害虫是指以成虫啃食杨树嫩芽及嫩叶的一类苗木害虫。辽宁省锦州地区危害杨树根植造林的苗期害虫主要以黑绒金龟Maladera orientalis和蒙古金龟Xylinophorus mongolicus为主,常对杨树根植造林和杨树扦插育苗造成严重危害,特别是在退耕还林工程中大量农田变成造林地的土地上,发生尤为严重。  相似文献   

8.
应用自动虫情测报灯进行森林害虫和果园害虫灯光诱测,共诱捕到10目26科46种11 575头昆虫,林业害虫中鳞翅目占总虫量的72.8%,鞘翅目占总虫量的23.45%.虫情测报灯诱测害虫种类多,数量大,诱集益虫数量极少,可作为一种有效的监测、诱杀工具应用于林果害虫的测报与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松花湖自然保护区金龟总科物种多样性系统调查,共采集到该区金龟甲414头,隶属于5科19属25种,其中,鳃金龟科9属9种,花金龟科4属5种,丽金龟科4属9种,斑金龟科和犀金龟科各1属1种,丽金龟科昆虫的种群数量最大。该区金龟甲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动态,物种多样性指数、均匀性指数和优势集中性指数均在6月份达到峰值。  相似文献   

10.
正东方绢金龟属鞘翅目鳃金龟科,又名黑绒鳃金龟、黑玛绒金龟。主要分布于宁夏、甘肃、河南、山东、江苏、安徽、新疆等省区。是中国北方主要林业害虫之一,尤其对苗木为害严重。通常1年1代,以成虫越冬。越冬成虫于4月上旬开始出土活动。成虫食性甚杂,可为害40余科约150种植物,每年出土活动早,数量大,常群聚为害苗木、防护林、固沙林和  相似文献   

11.
我国桉树主要食叶害虫的危害及防治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介绍了我国桉树主要食叶害虫的情况,并描述几种重要的桉树食叶害虫的形态,生物学特征,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
南京市公园植物病虫害调查分析及防治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南京市9家公园植物病虫害发生危害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共发现对植物造成危害的虫害38种,病害18种,其中食叶害虫7种,刺吸式害虫26种,蛀干害虫5种。多种病虫害在公园内发生普遍,且危害严重。季节气候及植物配置与养护管理对病虫害的发生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3.
刺槐尺蠖防治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过对刺槐的蓄叶量、叶面积、刺槐尺蠖食叶量、人工模拟摘叶对刺槐生长量影响等因子的调查分析,得出胸径D与刺槐蓄叶量M之间的关系式为M=135265.73 + 13949.41D(相关系数r=0.976),刺槐叶面积与鲜重(长宽平均值)的关系:S=0.096W - 0.086(r=0.986),S=1.99L - 0.68(r=0.988),刺槐尺蠖幼虫期平均每头损叶量为295.45cm^2,根据CT=M*H/Q(1-R)关系式,计算出不同径阶刺槐树的刺槐尺蠖的防治指标。  相似文献   

14.
通过在齐齐哈尔半干旱地区使用自动虫情灯诱集昆虫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区,鳞翅目、双翅目和同翅目昆虫占绝对优势;诱集到的昆虫中,森林害虫和农业害虫占较大比例,其中草地螟(Loxostege sticticalis Linne)数量最多,3年中共诱集到17 500头,占总诱集数量的31.15%;诱集害虫的同时也诱集到一些益虫,但数量不足以影响生态平衡。因此,使用自动虫情测报灯具有良好的害虫诱集效果。  相似文献   

15.
FJ-MA-02引诱剂林间松墨天牛引诱效果及活虫捕捉器的研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研制开发的FJ-Ma-0 2松墨天牛引诱剂 ,在福州国家森林公园低密度虫口的松阔混交林内 ,当年新诱捕点每个诱捕器平均引诱到 1 1 9 3头松墨天牛 ,其中 46 48%为雌成虫 ,平均每头雌虫怀卵量为 3 7 82粒。在福建中部地区诱虫高峰时间为 5— 8月。在诱虫点周围翌年虫口数量可降低 2 3。研制的活虫捕捉器 ,通过简单原理可直接捕捉活虫 ,其活虫可供各种试验使用。  相似文献   

16.
该文介绍了海滨林场于2001年4月29日为了解决树高林密防虫难的问题,设置了6台不同高度的佳多频振式杀虫灯进行杀虫试验,6台灯366天共诱集害虫84204头,益虫2 612头,益害比为132,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同时总结出挂灯1.5m高为诱杀林木害虫的最佳悬挂高度.  相似文献   

17.
简述了昆虫趋性诱杀器的诱杀原理及在城市的应用效果 ,指出灯光诱杀是调控城市园林趋光性害虫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18.
虫害是植物生长的重要限制因子之一,生态防控农林害虫是当前的重要课题。本文模仿蜘蛛网捕虫原理,制作了"蛛网式"诱捕器,研究了其捕虫数量和虫种类、虫害上网时间和上网方式以及诱捕数量与网径的关系。结果表明"蛛网式"诱捕器涂1 mm的胶、网孔径为1 cm×1 cm,1 d之内捕获昆虫最多。通过调节网径大小可高效捕获特定大小的昆虫,将"蛛网式"诱捕器与昆虫引诱剂结合使用,可实现特定昆虫的定向高效诱捕。本研究制作的"蛛网式"诱捕器操作简单,省时省力,具有重要的现实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2011年3月~2012年10月,在玉溪市云南松纯林内系统地进行了蛀干害虫诱捕试验,共引诱到鞘翅类昆虫4 000多头,隶属于9科16种,主要为短角幽天牛、松褐天牛、梗天牛、云南木蠹象、马尾松角胫象、松瘤象等天牛类、象虫类昆虫。对主要害虫种类的林间时序动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些害虫在玉溪地区均为1年发生1代,优势种群是短角幽天牛和松褐天牛。  相似文献   

20.
Unprecedented outbreaks of defoliating insects severely damaged blueberry crops near Port Graham on the Kenai Peninsula in Alaska from 2008-2012. The Native people in this region rely heavily on gathered blueberries and other foods for sustenance and nourishment. Influences of topography and stand structure on blueberry abundance and fruiting were examined and used to develop spatial models to predict abundance and productivity of blueberry plants. Fruiting was associated with decreased canopy density, a low basal area and southwesterly aspects. Stands with relatively high site indices have greater abundance of blueberry plants, while the opposite trend was observed with productivity. Results demonstrate the feasibility of modeling the abundance and productivity of blueberry plants using easily obtained satellite imagery in conjunction with a well-organized field data collection syste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