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5.柞蚕线虫病的防治 柞蚕线虫病是由6种索科线虫寄生引发的一种柞蚕病害。对它的防治可用2种办法: (1)药剂防治 用50%的灭线灵1号可湿粉1克,对水1500~2100克,或用25%的灭线灵2号可湿粉1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当前棉田中最大的害虫—棉铃虫的为害情况及田间用生物农药防治棉铃虫的方法及经验。试验结果表明:200×Bt 乳剂、200×"Bt 乳剂+Bt 增效剂Ⅱ号"、600×Bt 粉剂、600×"Bt 乳剂+Bt 增效剂Ⅰ号"四种生物防治处理均能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及保蕾效果。新复极差分析显示,200×"Bt 乳剂+增效剂Ⅱ号"与1000×2.5%功夫菊酯防效相近,完全可以替代功夫菊酯防治棉铃虫。  相似文献   

3.
韩波  周桂生  顾巍菊  刘理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8):1361-1362,1366
以常规棉苏棉16、渝棉1号和转Bt基因抗虫棉科棉1号、科棉4号为试验品种,调查了初花期和盛花期2种类型棉田主要害虫和天敌的种群数量。结果表明,2种类型棉田初花期和盛花期害虫发生量不同,但趋势基本一致,即转Bt基因抗虫棉棉田棉铃虫、棉红铃虫和棉大卷叶螟等鳞翅目害虫的发生量明显低于常规棉品种,表现出良好的抗性;棉叶蝉和棉盲蝽等非鳞翅目害虫的发生量在不同类型品种间无显著差异;2种类型棉田害虫的主要差别是非鳞翅目害虫。研究结果还表明,鳞翅目害虫的发生和赤眼蜂、瓢虫等天敌的发生间有一定的追随关系。针对不同类型棉田应有不同的防治策略,常规棉主要是进行鳞翅目害虫的防治,兼顾非鳞翅目害虫;抗虫棉棉田害虫的防治以非鳞翅目害虫为主,以免其取代鳞翅目害虫成为主要害虫。  相似文献   

4.
⒈武大绿洲1号病毒杀虫剂,对害虫有较强的胃毒作用。防治对象主要为菜青虫、小菜蛾、烟青虫,每亩(1亩=1/15公顷)用武大绿洲1号可湿性粉剂40~60克,稀释750倍液喷雾。⒉武大绿洲3号A病毒杀虫剂,具胃毒和触杀作用。防治对象为甜菜夜蛾(危害瓜类等多种蔬菜),兼治小菜蛾、斜纹夜蛾等。以害虫3龄前施药效果最佳,一般亩用60毫升武大绿洲3号A悬浮剂,稀释750倍液喷雾。⒊多杀霉素有效成分为放线菌发酵提取物。主要用于防治小菜蛾、蓟马等。防治小菜蛾,于幼龄期用多杀霉素2.5%悬浮剂1000~1500倍液喷雾;防治蓟马于发生初期用多杀霉素2.5%悬浮剂1000…  相似文献   

5.
用病虫净1号进行防治小麦病虫害试验,用病虫净2号防治油菜中后期虫害试验,结果表明:病虫净1号对小麦麦茎蜂防效为93.75%,对小麦条锈病防效为95.28%;病虫净2号对油菜露尾防效为96.69%;对油菜蚜虫防效为84.35%,对小菜蛾防效为90.25%。病虫净防治小麦、油菜主要病虫害效果好,增产明显,适宜在农作物统防统治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2种防治烟草花叶病药剂的药效试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李章海  王能如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5):928-928,931
对2种自行研制的防治烟草花叶病药剂的药效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号药和2号药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其防效与当前烟草生产上推广使用的药剂相当;1号药和2号药的防效在发病前以浓度200倍液较好,而在发病后以浓度400倍液较好。  相似文献   

7.
日光大棚黄瓜几种主要病害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棚黄瓜的主要病害有白粉病、霜霉病、炭疽病、角斑病等。其防治方法有以下几种: 1.选用抗病品种如津杂1号、2号,津研6号,中农1号、3号等。  相似文献   

8.
在瑁溪蜜柚果园进行金沃源-2号防治瑁溪蜜柚蚧壳虫的药效试验,结果表明:金沃源-2号防治蚧壳虫是长效性理想药剂,其防效优于其他处理,且对瑁溪蜜柚生产安全;建议使用浓度以800倍液为宜;48%乐斯本1500倍液和24%亩旺特4500倍液防治蚧壳虫防效也较好,可以与金沃源-2号交替使用。  相似文献   

9.
寒地稻区几种杀菌剂对稻瘟病的防效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做好寒地稻区稻瘟病的防治工作,挑选适合防治稻瘟病的药剂;选用40%富士一号乳油、25%使百克乳油、三碘水剂、4%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50%杀菌成可溶性粉剂、水稻瘟毒净六种药剂,采用室内稻瘟病菌生长抑制法和田间防效相结合进行了药剂筛选。结果表明:40%富士一号乳油1000倍、800倍,25%使百克乳油1200倍、800倍,50%杀菌成可溶性粉剂1200倍、600倍,水稻瘟毒净1500倍的抑制率均达到100%,对稻瘟病菌均有很强的抑制作用。田间药效试验,40%富士一号乳油防效为56.1%;70.4%,25%使百克乳油防效为38.7%;48.1%;因此40%富士一号乳油和25%使百克乳油是防治稻瘟病可供选择的良好药剂,可在生产上应用。  相似文献   

10.
在研究松阿扁叶蜂的发生危害,发生规律的基础上,从9种不同药剂中.筛选了5种防治该虫的有效药剂和最佳使用浓度:用8%的绿色威雷300倍液防治出蛰成虫,防效达到93.58%;用40%氧化乐果乳油、25%灭幼脲Ⅲ号肢悬剂1500倍液防治3龄前幼虫,防治效果分别达91.35%和95.34%;利用2.50%敌杀死乳油4000倍液防治3龄后大妨虫,防治效果为96.62%。  相似文献   

11.
进行001号、009号、011号、2-轻-9及湘1-2 5种内生菌防治烟草青枯病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5种内生菌对烟草青枯病均有一定防效,平均防效如下:011号为63.09%,2-轻-9为58.43%,湘1-2为51.54%,与农用链霉素作比较差异达极显著水平,001号、009号没有显著差异。内生菌2-轻-9大面积示范防治烟草青枯病效果一般,为38.92%。  相似文献   

12.
使用富力库、代森锰锌、安泰生、爱苗等4种杀菌剂防治湘两优糯粱1号炭疽病.试验结果表明,富力库防治湘两优糯粱1号炭疽病有较好的防效和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3.
克鼠星1号防治甘肃鼢鼠试验研究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克鼠星1号是一种新型无公害慢性成品灭鼠剂,室内试验对甘肃鼢鼠的杀灭率为100;大田试验,夏季对甘肃鼢鼠的防治率为80.7,春、秋季防治率在89以上.成本低,无二次中毒,不污染环境,对人畜安全.在同等条件下,防治成本比鼢鼠灵低36.9.适口性好, 摄食系数为0.95~1.28,是一种理想的防治鼢鼠的化学灭鼠剂.  相似文献   

14.
《河北农业科技》1993,(10):20-20
<正> 蔬菜灰霉病在露地和保护地均可发生为害,而且保护地发生更为严重,本文仅就几种主要蔬菜的灰霉病防治技术作以介绍。一、番茄灰霉病1.种植抗病品种:如早杂1号、保1号、保2号、保3号、晋江1号、新选34、特105等。2.苗床选用无病新土;若用旧床,则需用50%多菌灵500倍液事先进行消毒处理。3.移栽田实行轮作倒茬,主要与茄科以外作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筛选防治小豆田杂草的除草剂。[方法]采用小区试验研究5种除草剂组合对小豆的安全性和杂草的防效。[结果]5种不同除草剂组合对小豆田杂草均有防除作用,其中2号、4号、5号、6号处理的短期杂草防除效果好,均在90%以上,但5号和6号处理对小豆有显著药害作用。4号处理的杂草防效最好,为91.3%。4号处理的增产幅度最大,为29.4%。[结论]综合分析5种除草剂组合对小豆的安全性、小豆田杂草的防治效果和对小豆产量的影响,认为4号处理的除草剂组合最佳,既能有效防治小豆田间杂草,又能增加小豆产量。  相似文献   

16.
<正>番茄的主要病害有早疫病、晚疫病、灰霉病、叶霉病、病毒病等,主要虫害有白粉虱、蚜虫、棉铃虫等。一、播种期防治(一)优选良种选用商品性好、产量高的抗(耐)病品种,如粉都女皇、中杂9号、佳粉17、佳粉10号等。(二)种子处理把种子放入55℃热水,维持水温均匀浸泡15min,主要防治叶霉病、溃疡病、早疫病。或用清水浸种3~4h,再放入10%磷酸三钠溶液中浸泡20min,捞出洗净,主要防治病毒病。  相似文献   

17.
九杂六号是安徽省九成农丰种子公司选育的集高产、优质、抗虫、大铃、耐高温等多项优点于一身的杂交棉新品种,比九杂四号有两个明显改进,一是抗虫性增强了,可基本不需防治棉铃虫;二是高产,丰产性比九杂四号约增产8%左右.  相似文献   

18.
几年来对灭幼脲Ⅲ号防治松毛虫的试验研究已取得了肯定的效果,是一种理想的选择性药剂,因此灭幼脲Ⅲ号作为昆虫生长调节剂可用于松毛虫的综合治理。本文是对松毛虫的生物效应及防治效益的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葡萄斑叶蝉是新疆葡萄生产上的重要害虫,选择4种生物药剂进行了田间防治葡萄斑叶蝉的药效试验,结果表明:生物农药2.5;菜喜悬浮剂(1 500倍)、2;阿维菌素乳油(3 000倍)防治葡萄斑叶蝉具有较好的速效性、持效性,14 d后的防效仍保持在 74; ~ 86;.25;灭幼脲3号属昆虫生长调节剂,其2 000倍水悬浮剂,具有较好持效性但速效性较差.21 d的药剂防效变化较大.菜喜和灭幼脲3号对葡萄斑叶蝉仍保持在70;以上,尤其菜喜防治效率高达83.39;,具有很好的持效性.  相似文献   

20.
<正> 无公害蔬菜生产的关键是病虫防治和氮肥施用两大方面。 1 关于病虫防治 1.1 选用抗病品种。搞好种子处理。如黄瓜春季选用长春密刺新泰密刺等品种,秋季则选用抗霜霉病的津研6号津研7号、津春3号等品种。大白菜应选用抗软腐病、霜霉病的青帮型品种,或选用抗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