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探讨NaN_3处理对杉木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以杉木第3代种子园收集的种子为供试材料,并设置6个NaN_3浓度梯度(0、2、4、6、8、10 mmol·L~(-1))、3个处理时间(4、8、12 h),研究了NaN_3溶液浓度及处理时间对杉木种子发芽率、发芽时间以及诱变苗早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2~10 mmol·L~(-1)的NaN_3溶液浸泡处理4~12 h会显著延迟杉木种子发芽,浓度越高所需发芽时间越长,10 mmol·L~(-1)诱变处理的种子完成发芽平均需要25.33 d,是对照12.56 d的2.02倍,4~12 h处理中,8 h处理的种子所需发芽时间最长,平均为23.78 d;NaN_3诱变处理显著降低了杉木种子发芽率,浓度越高处理时间越长发芽率越低,NaN_3溶液浓度由0增加到10 mmol·L~(-1)时,平均发芽率由40.89%降低到12.11%,其中处理时间为12 h时发芽率仅为3%;NaN_3诱变处理显著抑制了诱变苗生长,导致诱变苗群体株高矮化、茎粗变细、侧枝数量及各指标变异幅度发生明显变化;根据种子发芽及诱变苗生长情况,本研究确定NaN_3诱变处理杉木种子的适宜条件为10 mmol·L~(-1)处理4 h或8 mmol·L~(-1)处理12 h。  相似文献   

2.
硅对荞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不同浓度的硅对荞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可为揭示硅素的增产机制提供充分的实验证据,对阐明硅对荞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具有深刻的意义。以榆林靖边苦荞种子为材料,硅酸钾作为硅源,不同浓度的硅酸钾溶液7组(0 mmol·L~(-1)、0.25 mmol·L~(-1)、0.5 mmol·L~(-1)、0.75 mmol·L~(-1)、1mmol·L~(-1)、1.5 mmol·L~(-1)、2 mmol·L~(-1))处理荞麦种子,萌发期测定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及蛋白酶活性;苗期测定幼苗的生物量、根长、茎长指标。结果表明:随硅浓度不断增加,荞麦种子萌发期发芽势、种子活力、发芽指数和蛋白酶活性以及幼苗期幼苗的生物量、平均根长和茎长均呈先升后降趋势,且在硅浓度为0.75 mmol·L~(-1)时,各项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达到了最高水平;但硅对荞麦种子发芽率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性,其发芽率均在92%~93%左右。  相似文献   

3.
为了评价红三叶(Trifolium pretense)的耐盐碱能力,以红三叶新品系Z1308为对象,研究了该品系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对不同浓度(0、40、80、120、160、200mmol·L~(-1))碱性盐溶液(NaCl、Na_2SO_4、NaHCO_3和Na_2CO_3)胁迫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红三叶在低浓度(≤40mmol·L-1)胁迫时种子萌发能力和幼苗生长较强,而在高浓度(≥80mmol·L~(-1))胁迫时则显著降低(P0.05)。红三叶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种子活力指数与碱性盐溶液浓度均呈极显著的负相关(P0.01),其种子萌发的碱性盐溶液浓度的临界值为102.2mmol·L~(-1)。红三叶根的生长对碱性盐胁迫更敏感。  相似文献   

4.
研究Na Cl胁迫下,外源Si(K2Si O3)对肥皂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个浓度梯度(40、80、120 mmol·L~(-1))的Na Cl胁迫下,外源Si可不同程度地提高肥皂草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增加胚轴、胚根长度及幼苗干质量,其中,以0.8~1.2 mmol·L~(-1)的外源Si处理效果最佳。在3个梯度的Na Cl胁迫下,0.8~1.2 mmol·L~(-1)的外源Si均可显著促进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缓解Na Cl胁迫对肥皂草种子和幼苗的伤害;当外源Si浓度超过1.2 mmol·L~(-1)时,缓解Na Cl胁迫作用逐渐降低。在80 mmol·L~(-1)Na Cl胁迫下,当外源Si浓度超过1.6 mmol·L~(-1)时不具有缓解Na Cl胁迫作用,反而抑制肥皂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  相似文献   

5.
堆制番茄秸秆浸提液对黄瓜和大白菜的化感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黄瓜Cucumis sativus和大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ssp.pekinensis等2种蔬菜作为受体,研究堆制后不同质量浓度(10.0,20.0,30.0,40.0和50.0 g·L~(-1))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秸秆浸提液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探讨堆制番茄秸秆的化感效应。结果表明:堆制后的番茄秸秆浸提液对黄瓜和大白菜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存在不同程度的化感作用。低质量浓度(10.0~20.0 g·L~(-1))浸提液可提高黄瓜和大白菜种子发芽率,促进苗长增长和鲜质量增加,而高质量浓度(40.0~50.0 g·L~(-1))则对黄瓜和大白菜的发芽率、发芽指数以及黄瓜幼苗苗长和鲜质量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不论低质量浓度或高质量浓度浸提液对黄瓜和大白菜幼苗根的生长均表现为抑制作用,尤其对黄瓜根长的抑制作用达到显著水平(P0.05)。  相似文献   

6.
《天津农业科学》2017,(5):19-22
以高粱晋中405、晋辐1号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水杨酸(SA)溶液(0,0.25,0.5,0.75,1,1.25 mmol·L~(-1))浸种对高粱种子萌发、根系发育、幼苗生长对低温胁迫的反应。结果表明,用0.5 mmol·L~(-1)浓度的SA溶液处理试材,缓解或降低了低温胁迫对试材的危害,对试材的种子萌发、根系发育、幼苗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是浓度太低或太高则会抑制种子的萌发,降低芽和根的长度和质量,也会导致幼苗的萎蔫或苗鲜重下降。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马槟榔种子萌发率,促进幼苗生长,以新鲜采集的马槟榔种子为材料,采用不同浓度的高锰酸钾(KMnO_4)、硝酸钾(KNO_3)和双氧水(H_2O_2)进行浸种处理,研究不同处理对马槟榔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浓度范围内,高浓度的KMnO_4、KNO_3和H_2O_2,显著提高马槟榔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其中20mg·L~(-1) KNO_3浸种处理,发芽率为97.34%,发芽势为73.52%;5mg·L~(-1) KMnO_4浸种处理发芽率为98.00%,发芽势为73.83%;3mg·L~(-1) H_2O_2浸种发芽率为98.67%,芽势为63.43%。其次,不同浸种处理对马槟榔幼苗株高的生长也存在显著影响,以浓度为15mg·L~(-1) KNO_3、2mg·L~(-1) KMnO_4、1mg·L~(-1) H_2O_2效果最好,株高分别达到17.80、14.40、19.20cm。不同处理对马槟榔幼苗根长的生长也有显著影响,效果最显著的处理浓度为15mg·L~(-1) KNO_3,4mg·L~(-1) KMnO_4,1mg·L~(-1) H_2O_2,根长分别为8.00、8.94、10.90cm。综上所述,3mg·L~(-1) H_2O_2浸种24h处理是促进马槟榔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8.
为选育耐盐性生菜品种,以3种不同品种的生菜种子(紫叶生菜、玻璃生菜和结球生菜)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的Na_2CO_3(0,5,10,20,30,40,50mmol·L~(-1))对3种不同生菜品种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根长、生物量、丙二醛含量以及电导率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浓度的Na_2CO_3胁迫下,发芽指标和生长指标均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同时,幼苗的丙二醛含量及根系电导率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说明低浓度的Na_2CO_3 (5 mmol·L~(-1))对生菜种子的萌发及幼苗的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当Na_2CO_3浓度较高(≥10mmol·L~(-1))时,则会抑制种子的萌发及生长,并随着Na_2CO_3浓度的增加,抑制效果越来越明显。采用隶属函数法对各项指标进行综合分析,确定3种生菜的碱性盐抗性强弱依次为:紫叶生菜≈玻璃生菜结球生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α-萘乙酸钠(NAA)、赤霉素(GA_3)和6-苄氨基嘌呤(6-BA)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不同质量浓度对不同程度盐胁迫条件下黑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为在盐渍地区种植黑小麦提供可能性和科学依据。【方法】以紫麦一号的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纸床法分别测定不同质量浓度的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不同程度盐胁迫条件下黑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在无盐胁迫条件下,NAA、GA_3、6-BA质量浓度分别为150 mg·L~(-1)、GA_3 200 mg·L~(-1)和6-BA 5 mg·L~(-1)时,黑小麦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等萌发指标均为最佳;复合盐(NaCl∶Na_2SO_4=1∶1)溶液浸种显著抑制了黑小麦种子的萌发;用不同质量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预处理均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复合盐胁迫对黑小麦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在中低浓度(40~80 mmol·L~(-1))复合盐胁迫条件下,GA_3 200 mg·L~(-1)和6-BA 5 mg·L~(-1)预处理均能有效缓解复合盐胁迫对种子萌发的影响;随着复合盐浓度的增加,各处理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明显下降,当复合盐浓度为120 mmol·L~(-1)时,只有6-BA 5 mg·L~(-1)预处理对缓解胁迫有一定作用。【结论】在中低复合盐浓度胁迫条件下,采用GA_3(200 mg·L~(-1))或6-BA(5 mg·L~(-1))预处理能够缓解盐胁迫对黑小麦种子的伤害,从而显著促进在盐胁迫条件下黑小麦种子的萌发。  相似文献   

10.
盐胁迫对红心萝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究不同浓度盐胁迫对红心萝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用不同浓度的NaCl分别对红心萝卜种子和幼苗进行盐胁迫处理,并测定种子发芽率、发芽势、根长、下胚轴长、鲜质量、干质量及幼苗叶片叶绿素总量、游离脯氨酸、丙二醛质量分数等指标,结果表明,10mmol·L~(-1) NaCl处理的发芽率、发芽势、下胚轴长、鲜质量最大,对照的根长、干质量最大,上述指标均随着NaCl处理浓度的增大而呈下降趋势;随着NaCl处理浓度升高和胁迫时间的延长,红心萝卜幼苗体内丙二醛和游离脯氨酸质量分数均随之增加,而叶绿素质量分数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综合分析表明,低浓度(10mmol·L~(-1))的NaCl处理对红心萝卜种子萌发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红心萝卜对低浓度盐胁迫具有一定的抗性。  相似文献   

11.
为比较不同浓度浸种溶液处理对大葱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以大葱种子为试材,采用3种不同浓度的ACC、GA、CaCl_2溶液进行浸种处理,测定大葱种子发芽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3种外源处理都有助于提高种子的活力水平,加快发芽速度。经3种不同浓度的试剂浸种处理之后,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优于对照组;ACC、GA和CaCl_2溶液促进种子发芽的最佳浓度分别为20μmol·L~(-1),200μmol·L~(-1)和10mmol·L~(-1),综合比较认为20μmol·L~(-1)的ACC浸种处理对促进种子发芽的效果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2.
试验以绿豆种子为试材,研究环磷酸腺苷对其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试验设置5个环磷酸腺苷浓度处理(20,40,60,80,100 mg·L~(-1)),以清水、15 mg·L~(-1)多效唑和2 mg·L~(-1)油菜素内酯作为3个对照组,测定各处理对绿豆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清水对照组相比,环磷酸腺苷浸种后,提高了绿豆种子发芽势;除80 mg·L~(-1)浓度外,其他环磷酸腺苷处理均可提高绿豆种子发芽率;随着环磷酸腺苷溶液浓度的增加,绿豆幼苗的叶长、叶宽、鲜质量、干质量、胚轴和根长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综合考虑绿豆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5个环磷酸腺苷浓度中以60 mg·L~(-1)处理的种苗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3.
以黄瓜为试材,通过温室无土栽培的方式,研究0,10,40,120,240μmol·L~(-1)5个镉浓度梯度对种子萌发(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及幼苗生理指标[脯氨酸、氨基酸、可溶性糖、丙二醛(MDA)和SPAD值]的影响,其中0μmol·L~(-1)作为对照。结果表明:随着镉浓度的增加,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及幼苗SPAD值呈降低趋势,幼苗脯氨酸、氨基酸和MDA含量呈上升趋势,而幼苗可溶性糖含量表现出先升高再降低的单峰变化趋势,至镉浓度10μmol·L~(-1)时达到最大值;当镉浓度为10μmol·L~(-1)时,黄瓜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及幼苗脯氨酸、可溶性糖、MDA含量和SPAD值与对照差异均不显著(P0.05),而40~240μmol·L~(-1)处理各种子萌发指标及幼苗生理指标均与对照差异显著(P0.05),说明黄瓜可以耐受10μmol·L~(-1)以内的镉胁迫。  相似文献   

14.
选用赤霉素、萘乙酸及吲哚乙酸对素心腊梅种子浸种处理,设置125mg·L~(-1)、250mg·L~(-1)和500mg·L~(-1)3个浓度,通过测定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研究及筛选激素对素心腊梅种子萌发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萘乙酸及吲哚乙酸对腊梅种子萌发作用不显著;赤霉素处理对素心腊梅种子萌发具有显著促进效果,不同赤霉素浓度处理对发芽率有较明显的差异,其中250mg·L~(-1)处理发芽率达到最高为78%。  相似文献   

15.
探究离子液体对作物的毒害作用,可以为研究离子液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提供依据。采用水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0,5,10,15 mg·L~(-1))的离子液体1-己基-3-甲基咪唑溴化盐(1-hexyl-3-methyl imidazolium bromide,[C_6mim]Br)对玉米(囤玉118)幼苗生长以及叶片部分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生长方面,当离子液体浓度≥10 mg·L~(-1)时,玉米幼苗株高、根长均减少,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在生理生化方面,当离子液体浓度≥10 mg·L~(-1)时,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降低,达极显著水平;3个处理组的玉米幼苗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极显著低于对照;当离子液体浓度≥10 mg·L~(-1)时,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显著低于对照;当离子液体浓度≥15 mg·L~(-1)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降低,超氧阴离子(O_2~(·-))产生速率升高,均达到极显著水平。证明离子液体[C_6mim]Br对主要农作物玉米具有一定的毒害作用,并且随着离子液体浓度的增加,毒害作用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渗透胁迫和土壤干旱处理下硫化氢(H_2S)对豆类植物种子萌发期和幼苗期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以绿豆(‘苏绿2号’和‘苏抗3号’)和红小豆(‘苏红2号’和‘苏红3号’)为材料,用不同浓度(0、0.01、0.05、0.1、0.4和1.6 mmol·L~(-1))的硫氢化钠(Na HS)溶液分别浸泡种子和浇灌幼苗,之后进行渗透及干旱处理,测定种子及幼苗相关的生理生化指标。[结果]施加不同浓度的Na HS溶液能不同程度缓解渗透和干旱胁迫对4种豆类植物的生长抑制,并在NaHS浓度为0.05或0.1 mmol·L~(-1)时较好地缓解胁迫抑制。此浓度下4个品种豆类植物种子的发芽率、芽长、发芽指数和幼苗鲜质量、相对含水量及相对叶绿素含量等生理生化指标达到最优值。如:在NaHS浓度为0.05 mmol·L~(-1)时,‘苏抗3号’24 h发芽率和‘苏红3号’72 h发芽率分别为62.67%和52.50%,且‘苏抗3号’的幼苗鲜质量、相对含水量和相对叶绿素含量分别比干旱对照增加了0.473 g、24.87%和9.06;在Na HS浓度为0.1 mmol·L~(-1)时,‘苏绿2号’24 h发芽率和‘苏红2号’72 h发芽率分别为79.32%和68.33%,且与干旱对照相比,‘苏绿2号’‘苏红2号’及‘苏红3号’的幼苗鲜质量、相对含水量和相对叶绿素含量均显著提高:‘苏绿2号’分别提高0.250 g、21.09%和9.29;‘苏红2号’分别提高0.378 g、25.13%和7.05;‘苏红3号’分别提高0.466 g、18.82%和7.26。[结论]外源H_2S能缓解渗透及干旱胁迫,有效提高豆类植物的抗旱能力。  相似文献   

17.
硝酸镧浸种对藜麦种子萌发及盐胁迫下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盐碱地的形成,不仅造成了资源浪费,也严重制约着农业生产。藜麦具有耐盐的特性,能够缓解部分盐胁迫。中国是稀土含量最多的国家,有研究表明,稀土元素镧可能对盐分胁迫有缓解作用。本试验通过硝酸镧浸种后对藜麦幼苗进行盐胁迫处理,探讨该浸种方法对藜麦种子萌发以及盐胁迫下幼苗生长的影响,为缓解盐害、提高藜麦抗盐性研究提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以藜麦为研究材料,采用温室盆栽法,研究不同硝酸镧浓度浸种(25、50和100 mg·L~(-1))对藜麦种子萌发及不同浓度盐胁迫下(100、200和300 mmol·L~(-1) NaCl溶液)对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1)50 mg·L~(-1) La(NO_3)_3浸种时,藜麦种子的萌发效果最好,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达到最高,并与其他浓度处理具有显著差异;(2)相同La(NO_3)_3浓度浸种时,300 mmol·L~(-1)NaCl以内藜麦幼苗的株高、根长随着盐胁迫浓度的增加逐渐降低,POD、SOD、MDA、可溶性糖、脯氨酸都随着盐胁迫浓度的增加而升高;(3)在相同浓度盐胁迫下,藜麦幼苗的株高、根长,POD、SOD、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均随硝酸镧浸种浓度的增加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MDA随浸种浓度的增加呈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4)藜麦在300mmol·L~(-1)NaCl范围下均能生长,在300 mmol·L~(-1) NaCl时,幼苗各项指标基本最好,其中50 mg·L~(-1)硝酸镧浸种处理下各项生长指标均达到最佳。【结论】低浓度50 mg·L~(-1)硝酸镧能够促进藜麦种子的萌发以及盐胁迫下藜麦幼苗地上部分生长,加强藜麦幼苗的抗氧化酶活性,增加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对盐胁迫起到缓解作用;高浓度则抑制生长。本文结果表明硝酸镧浸种可提高藜麦对盐分胁迫的抗性。  相似文献   

18.
研究以乌拉尔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种子为材料,采集雪松、油松、白皮松的松针,采用双层滤纸培养法,设置不同浓度松针浸提液浓度(10、15、20、25 g·L~(-1))处理种子,观察其对甘草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油松、雪松、白皮松松针浸提液均能提高甘草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缩短平均发芽时间。3种松针浸提液对甘草胚轴生长有抑制作用。15 g·L~(-1)雪松松针浸提液和10、20、25 g·L~(-1)油松松针浸提液对甘草胚芽生长为化感促进作用。雪松和油松松针浸提液皆能抑制甘草胚根生长。白皮松松针浸提液对甘草幼苗胚根生长表现为低促高抑的双重效应。综上,松针浸提液能促进甘草种子的萌发,但抑制幼苗生长。  相似文献   

19.
为了使生菜种子能快速萌发节约生产成本和时间,将植物激素赤霉素作为加快其萌发生长的促进剂。本试验选取菊科莴苣属的罗马直立生菜(Lactuca sativa var. ramosa Hort)作为试验材料,设置不同的赤霉素浓度梯度(0. 001,0.01,0.1,1,10,100μmol·L~(-1)),研究赤霉素对生菜种子的萌发及早期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赤霉素GA3有助于提高罗马直立生菜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及幼苗的根长、子叶长和鲜质量,各指标随着GA3浓度的升高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分别于1,1,1,10,0.1,10,10和0.001μmol·L~(-1)达到最大值,与CK差异显著;罗马直立生菜幼苗下胚轴长度随着GA3的升高而增加。综合各项指标,以1~10μmol·L~(-1)浓度的GA3在促进罗马直立生菜种子萌发和早期发育方面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0.
采用10%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研究不同浓度(0、0.001、0.01、0.05、0.1、1.0和2.0mmol·L~(-1))的水杨酸浸种对干旱胁迫下玉米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10%PEG胁迫对玉米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使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明显降低,MDA含量升高,POD、CAT和SOD活性降低。适宜浓度水杨酸浸种对玉米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增加,MDA含量降低,POD、CAT和SOD活性增强,其中以浓度为0.01~0.05mmol·L~(-1)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