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采用酶联免疫法对月饼中黄曲霉毒素B_1含量进行测定,并对该方法的线性、灵敏度、回收率和重现性进行验证;黄曲霉毒素B_1标准品在1.00~50.00 g/kg范围内线性良好,Y=-40.291C+88.365,R~2=0.998 4,该方法对黄曲霉毒素B_1的最低检出含量为1.00 g/kg,不同含量添加所得回收率为96.7%~105.0%,重复性好,精密度为1.96%。通过对9个不同产品特性月饼中黄曲霉毒素B_1的测定,发现所有样品均有检出,但黄曲霉毒素B_1的含量均小于5.00 g/kg。结果表明,酶联免疫检测方法测定快速、定量准确、重现性好,可高效率地定量检测大量市售月饼中黄曲霉毒素B_1的含量。  相似文献   

2.
通过感官评定以及理化指标中酸价、过氧化值、黄曲霉毒素B1的测定来评价花生油品质。通过对6种样品的检测,结果测得3种品牌花生油全部合格,而散装花生油黄曲霉毒素B1易超标。为安全起见,消费者最好购买品牌花生油。  相似文献   

3.
建立了免疫层析法快速定量检测植物油中的黄曲霉毒素B1,B2,G1,G2总量的分析方法。该方法的检出限为2.5μg/kg,相对标准偏差低于18.5%,回收率为83%~101%,具有简便快速、灵敏准确、重现性好等特点,可以用于对植物油中黄曲霉毒素B1,B2,G1,G2总量进行快速定量筛查检测。  相似文献   

4.
免疫亲和柱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坚果中黄曲霉毒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免疫亲和柱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坚果中黄曲霉毒素B1,B2,G1和G2总量。样品用甲醇—水提取,经免疫亲和色谱柱纯化,应用液相色谱法检测。试验结果表明:空白样品分别按照5.2,26,52μg/kg添加黄曲霉毒素,回收率为81.3%~96.0%,精密度<10%,黄曲霉毒素B1,B2,G1和G2的检测灵敏度分别为0.10,0.05,0.10,0.15μg/kg。免疫亲和柱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坚果中黄曲霉毒素B1,B2,G1,G2总量,是一种简单、快速和准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曲霉毒素是生长在食物及饲料中的黄曲霉和寄生曲霉代谢的一组化学结构类似的产物,是一组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性的毒性极强的化合物,其毒性随种类或结构的不同而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黄曲霉毒素B1被公认为是目前致癌力最强的天然物质,并且分布很广,对世界范围内的绝大多数食品原料和制成品均有不同程度的危害。综合了国内外文献,介绍了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的检测方法,为进一步加强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的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科学种养》2013,(1):63-63
近日,从中囤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获知,该所研究员李培武带领的农业部生物毒素检测重点实验室科研团队完成的黄曲霉毒素高灵敏检测技术研究获得重要突破,打破了发达国家时我国黄曲霉毒素高灵敏检测技术产品的垄断和制约。该技术可提升我国农产品与食品检测仪器设备的自主装备能力。  相似文献   

7.
样品经石油醚和甲醇水溶液提取后,部分甲醇水溶液用三氯甲烷提取,浓缩后用三氟乙酸衍生,C18色谱柱分离,荧光检测器检测。对添加三个浓度黄曲霉毒素的玉米样品进行加标回收试验,4种毒素B1、G1、B2、G2的回收率均在78.2%~103.6%之间,试验结果表明,此方法定量准确,精密度高,可用于黄曲霉毒素的检测。  相似文献   

8.
黄曲霉毒素B1检测ELISA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黄曲霉毒素B1与牛血清白蛋白偶联物(AFB1—BSA)抗原免疫Balb/C小鼠获得特异性抗体。以AFB1—STI为检测抗原,利用此抗体,进行间接竞争ELISA法试验。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抗原包被反应质量浓度为1.0μg/mL;最佳抗原包被条件为:4℃过夜,一抗和酶标二抗IgG—HRP;最佳稀释度为1∶200000和1∶5000。在此优化条件下制备的抗体检测黄曲霉毒素B1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和灵敏性,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应用统计过程控制(SPC)技术结合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对苦荞饭生产过程中黄曲霉毒素污染进行有效防控,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黄曲霉毒素B1含量。以贵州某食品有限公司苦荞生产车间为例,确定生产过程中黄曲霉毒素污染的关键控制点为原料采收(CCP1)和加水造粒(CCP2),对这两个关键控制点进行SPC监控,通过控制图法分析确定影响质量波动的因素,提出相应的控制方法和控制参数,从原料、设备、仓库、人员4个方面提出了黄曲霉毒素的控制方法,并对控制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表明:SPC作为苦荞饭生产过程中黄曲霉毒素污染控制工具,原料采收阶段过程能力指数Cpk由0.28提升为1.62,加水造粒阶段过程能力指数Cpk由0.16提升为1.79,工序能力均提高到一级,不合格产品数量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0.
黄曲霉毒素B_1是一种极毒且又是强致癌性的霉菌毒素,它严重地污染着花生,玉米等食品,这已为大家所熟知。但是,对那些被黄曲霉毒素B_1污染的粮食又如何处理,以便更好地利用呢?这是大家所关心的问题。最近我们用已被黄曲霉毒素B_1污染的玉米,在实验室内按正常工序加工制成米凉粉。经分析测定表明,原来含250PPb黄曲霉毒素B_1的玉米,制成米凉粉后已检测不出黄曲霉毒素B_1。下面就把  相似文献   

11.
黄曲霉毒素B_1胁迫相关小鼠肝脏线粒体蛋白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加强经黄曲霉毒素B1感染后肝脏线粒体差异表达蛋白的检测,以助于预防中毒的爆发和扩散,以黄曲霉毒素感染小白鼠,10周后提取小白鼠的线粒体蛋白,通过蛋白质双向电泳技术研究黄曲霉毒素对小鼠线粒体蛋白组差异表达的影响。双向电泳结果发现有31个蛋白质点发生显著变化,其中有新出现或明显上调的7个蛋白质点以及缺失的或明显下调的6个蛋白质点。这些点大多处于5.2~9.0pI值范围内,分子量处于8~165ku之间。据此推测,毒素可能通过改变这些蛋白表达量,从而影响线粒体的功能,进而对小鼠产生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为了了解福建省福清市食品企业菌落总数检测能力,福清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实施了燕麦中菌落总数检测能力验证工作,福清市45家实验室参加了本次能力验证。介绍了燕麦中菌落总数能力验证计划的实施过程,包括方案设计、样品设备、均匀性稳定性实验、结果统计能力评价,并对能力验证结果进行了技术分析和技术建议。结果表明,菌落总数检测满意结果率88.9%,参加能力验证的绝大多数企业能准确检测菌落水平,福清市食品企业的菌落总数检测人员具有较高的水平。出现可疑结果和不满意结果的企业多数是饮用水企业,应加强饮用水企业的出厂检验监管。  相似文献   

13.
基于时间分辨荧光微球制备的黄曲霉毒素B1荧光定量快速检测试纸卡,通过两线及三线试纸卡灵敏度与重复性的对比,筛选出效果更优的三线试纸卡,并对三线试纸卡不同性能要求进行检测验证。结果表明,黄曲霉毒素B1三线试纸卡检出限与定量限符合要求,准确度、重复性、稳定性等均达到更优的效果,更能满足检测需求。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中国锦鲤疱疹病毒病(KHVD)病原检测的整体水平,加强相关实验室检测锦鲤疱疹病毒(KHV)的能力,2014—2016年开展了3次能力验证项目。能力验证样品为盲样,使用鲤鱼组织匀浆液,与包含了KHV TK基因片段和Sph基因片段的2种重组质粒溶液混合制成。对盲样进行了均匀性和稳定性检测。采用水产行业标准《鲤疱疹病毒检测方法 第1部分:锦鲤疱疹病毒》(SC/T 7212.1-2011)中,推荐使用的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进行病毒检测,并对各参加单位锦鲤疱疹病毒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2014年能力验证第一轮测试结果满意率为58%,第二轮满意率为96%;2015年能力验证第一轮测试结果满意率为77%,第二轮满意率为89%;2016年能力验证第一轮测试结果满意率为82.69%,第二轮满意率为92.73%。通过2014至2016年的能力验证活动,大多实验室具备了锦鲤疱疹病毒PCR检测能力和质量管理水平,可以承担锦鲤疱疹病毒的检测和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5.
保持系川香29B是籼型三系细胞胞质雄性不育保持系,具有配合力高、米质优良、开花习性好且有香味等特点,本研究用我室在前期利用川香29B培育华1971B (Pi1/Pi2)的基础之上,再以华2048B (Bph14/Bph15/Ri1/Pi2)为Bph14、Bph15供体亲本,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花药培养相结合的方法对川...  相似文献   

16.
The     
LIAO 《保鲜与加工》1999,(3):67-71
This paper describes a digitization detection method harmonic analysis method which is used for detecting the dielectric loss of the electric equipments.The principle of this method and its characteristics of hardware circuits are introduced also.The testing results in the lab and the field show that this method can measure the dielectric loss rather stably and accurately.  相似文献   

17.
(目的)本文通过体外发酵培养, 测定发酵液中pH、总挥发性脂肪酸、氨态氮、气体成分及各种纤维素酶活等指标,探讨黄曲霉毒素B1(AFB1)对瘤胃微生物代谢的影响。(方法)试验通过瘤胃微生物在体外静态培养中添加不同浓度的AFB1(0 μg/mL,0.1 μg/mL,1 μg/mL,10 μg/mL)后,检测培养体系中微生物的活性变化情况。(结果)试验结果表明AFB1对苜蓿发酵的抑制作用强于对玉米发酵的作用。添加AFB1会降低瘤胃中氨态氮浓度(p<0.05); 总挥发性脂肪酸的产量也会随AFB1添加量的增加而减少,并且在玉米底物组中总挥发性脂肪酸产量高于苜蓿底物组32.1%%(p<0.05);随着AFB1添加量的增多,乙酸、丙酸、丁酸和戊酸产量逐渐下降(p<0.05),且高剂量二甲基亚砜(DMSO)的添加可导致苜蓿和玉米发酵生成的异戊酸摩尔比例分别升高30%和20%; 同时AFB1会减少甲烷的产量并且对羧甲基纤维素酶活和微晶纤维素酶酶活也有抑制作用(p<0.05)。(结论)说明随着黄曲霉毒素量的增大,瘤胃液中微生物的活性会受抑制,尤其是纤维性饲料的发酵。  相似文献   

18.
黄曲霉毒素B1完全抗原合成及鼠源多抗血清的制备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合成黄曲霉毒素B1(AFB1)完全抗原,制备鼠源AFB1多克隆抗体血清。通过琥珀酰亚胺酯法在黄曲霉毒素B1(AFB1)分子上引入羧基,生成黄曲霉毒素B1肟(AFB1O)。用EDC法和DCC法合成AFB1-BSA和AFB1-OVA。采用薄层层析技术、紫外光谱技术(Uv)、SDS-PAGE鉴定完全抗原的合成。通过免疫BALB/c小鼠,获得鼠原多克隆血清,采用间接ELISA方法测定多抗血清的免疫效价,用竞争ELISA检测多克隆血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表明:免疫小鼠血清效价都在1:3200以上,其中6号鼠效价最高,到达1.28×10-4,敏感性好,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22.268 ng/mL,交叉反应率低。本研究成功制备了AFB1完全抗原,获得了敏感的AFB1多克隆抗体血清,为以后制备AFB1单克隆抗体及免疫学快速检测方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抗除草剂基因在黄瓜杂种纯度快速鉴定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瓜抗除草剂转基因T0植株经除草剂抗性筛选,连续2代自交获得T1和T2种子;分别对T1植株进行bar基因PCR检测和T2植株Southern杂交检测,证明bar基因已整合到黄瓜染色体上;以非转基因黄瓜为对照,摸索出田间抗性鉴定和室内种子抗性鉴定的除草剂临界浓度;从田间和室内筛选除草剂抗性纯合性转基因株系3个;以表现较好的2个抗性纯合转基因株系为父本,与非转基因母本杂交,获得F1种子,并在室内进行了杂交种纯度鉴定,鉴定效率达100%。建立了一套在种子发芽阶段或2片真叶期进行黄瓜杂交种纯度鉴定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