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城厢区奶山羊泌乳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城厢区奶山羊专业户2001~2006年的泌乳性能各项记录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表明:①产奶母羊第1、第2、第3胎产奶量分别为402.86 kg、487.72kg、592.68kg,第3胎为产奶高峰胎次,高产奶量可保持到第5胎(582.87kg).因此,要加强对初产母山羊的饲养管理,且宜在第5胎后淘汰母山羊.②高泌乳月份集中在泌乳后的第1~4个月,占总产奶量的53.87%,其中第3个月最多(占14.53%),第5个月后开始明显下降.因此,在整个泌乳期中要适当采用"前高后低"的饲养方法.③产双羔和产三羔母羊的产奶量明显高于产单羔的.因此,要尽可能地选择多产羔的母羊饲养.④体况对个体母羊的产奶量有很大的影响,只有生长发育充分的母羊,才能充分发挥其产奶潜能.对高产个体给予较高的饲料营养,是增加个体产奶量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2.
<正>一、奶山羊泌乳期的饲养1.泌乳初期。奶山羊的泌乳期一般为9~10个月。奶山羊分娩后,一般胃肠空虚,常感到饥饿,食欲渐趋旺盛,但消化力弱。此期日粮中养分供给不能满足产奶需要,并不能影响产奶量的上升,因  相似文献   

3.
干奶羊即处于于奶期的奶山羊。母羊怀孕后2个月,由于身体内分泌机能发生变化,产奶迅速减少,最后停止泌乳,从停止泌乳到产羔前的这段时间在生产上称为干奶期。干奶羊的饲养是否合理,不仅影响母羊的体况和胎儿的生长发育,而且也影响下一个泌乳期的产奶量。干奶母羊虽然不产奶,但在怀孕后期,胎儿发育较快,需要充足的营养物质满足胎儿的生长发良,奶羊在干奶期内泌乳腺可以得  相似文献   

4.
母牛饲养 奶牛的一个泌乳期为10个月,母牛产后泌乳量上升很快,一般在产后1个月达到高峰,高产牛可持续到40~50天,泌乳高峰期以后产奶量逐渐下降,产后3~6个月按月递降5%~8%,泌乳6个月以后产奶量每月递减8%~12%。  相似文献   

5.
1 影响奶牛泌乳量的因素 1.1 遗传因素.奶牛产奶量的高低,首先取决于遗传,它是影响泌乳量的内在因素.主要有品种和个体因素.不同品种牛的产奶量差异很大,一般乳用牛的产奶量高于乳肉兼用牛,而乳用牛中高度培育品种高于地方品种.在个体因素方面,同一品种的不同个体,在相同的饲养管理条件下,其产奶量也不同.品种、血统、个体之间产奶量的差异与遗传有关,通常奶牛从1~2胎产奶量逐渐增加,3~5胎产奶量最高,以后逐渐下降.在一个泌乳期内,分娩后产量逐渐升高,第2泌乳月最高,以后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6.
奶山羊的泌乳期分为初乳期、盛乳期、泌乳后期三个阶段。在奶山羊生产中,针对各期特点分阶段科学饲养,是有效降低饲养成本,增加产奶量,提高经济效益的良好途径。  相似文献   

7.
李猛 《农村科技》2005,(4):23-23
奶山羊的泌乳期分为初乳期、盛乳期、泌乳后期三个阶段。在奶山羊生产中,针对各期特点分阶段科学饲养,是有效降低饲养成本、增加产奶量、提高经济效益的良好途径。  相似文献   

8.
高产奶牛一般指在日泌乳量30千克以上,产奶期(305天)的产奶量达到6吨以上的奶牛。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奶牛的健康以及使用年限和生产性能。因此加强高产奶牛的饲养管理,一定要做到以下几点。1奶牛的泌乳规律母牛在同一泌乳期内,不同泌乳月的产奶量常随其品种、个体、健康和年龄状况,以及饲养管理不同而异。通常是牛产犊后,产奶量逐步上升,约在第2  相似文献   

9.
1.崂山奶山羊:是引用瑞士沙能奶山羊与当地白山羊培育而成。成年公羊体重70公斤~80公斤,母羊45公斤左右。泌乳期为240~250天,高产母羊可达300天,平均产奶量为450公斤。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产乳量,在奶山羊饲养管理过程中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合理安排配种时间。育成母羊体重达到40公斤或出生后12—14月龄,是初配的最佳时期。经产母羊一般安排在早春二月产羔,入秋八、九月份发情配种。这种安排有两点好处:一是母羊的泌乳期在春、夏、秋季节,青绿饲草、饲料充足,有利于泌乳。同时,天气暖和,适宜羔羊健康生长。二是八、九月份配种,300天的泌乳期已过去200天,泌乳机能渐衰,配种后既不影响产乳,也不影响胎儿正常发育。但对泌乳期短(仅有6—7个月)的奶羊,应安排两年产三胎,这样既加快了繁殖,又增加了产乳量。  相似文献   

11.
澳荷斯坦牛引进河南后,由于饲养方式的转变,其产奶能力有了较大提高。将228头试验牛分为高、中、低产3组,分别测定并比较其产奶性能的差异。结果表明:一胎305 d平均产奶量接近6 500 kg;牛群第1、第2胎各泌乳月平均日产奶量均以第2个泌乳月为最高;高产奶牛在泌乳期第1个月就表现出高产状态。高产牛群305 d产奶量与90 d产奶量、最高日产奶量、最高月产奶量都呈强正相关关系;中产牛群305 d产奶量与90 d产奶量、最高日产奶量、最高月产奶量呈低度相关;低产牛群305 d产奶量与90 d产奶量和最高月产奶量间存在强正相关关系,最高日产奶量与305 d产奶量间为低度相关。  相似文献   

12.
尼温水牛体形高大,生长发育迅速.泌乳量高,乳质好,是典型的乳肉兼用型水牛。其泌乳期平均10.5个月。全期分为泌乳期、泌乳高峰期、泌乳后期.本地农民称前5个月为大奶期,后5个月为小奶期,一般到第8个月后泌乳量就直线下降。因此,提高泌乳前中期的饲养水平对增加产奶量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奶牛的一个泌乳期为10个月。母牛产后泌乳量上升很快.泌乳盛期约在产后20~70天.高产牛可延续到产后3个月,泌乳盛期以后产奶量逐渐下降。在泌乳高峰期内日粮中增加精料减少粗料给量.以料促奶。饲喂高能量的饲料.粗料以青干草、青贮、多汁类饲料为好.常规饲养法是每产3~5公斤奶给1公斤精料。泌乳3个月后随着产奶量的下降.调整日粮结构.增加青粗饲料比例.降低精料给量.以奶定料。  相似文献   

14.
奶牛泌乳期间的饲养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牛在一个泌乳期内产乳量呈规律性变化。一般在分娩后乳牛的产乳量逐渐上升,低产牛在产后20~30天达到泌乳高峰期,高产牛则在产后40~50天达到泌乳高峰期,泌乳高峰期一般可维持20~60天,由此可见,乳牛在分娩后两三个月其产乳量最高。此后产乳量则逐渐下降,高产牛平均每月下降4%~5%:低产牛每月平均下降9%~10%,尤其在妊娠5个月之后下降幅底更为明显,有些低产牛在泌乳后期甚至会停止泌乳,但高产牛即使在停乳前,日产乳量也不低于10kg.因此,根据泌乳期乳量变化规律,将泌乳牛分为泌乳盛期、泌乳中期和泌乳后期几个阶段进行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15.
孙廷馥 《农技服务》2014,(11):147-147
<正>奶山羊的乳房是奶山羊泌乳的重要器官,奶山羊产奶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乳房的发育状况,因此,对奶山羊进行科学的饲养和管理,促使乳房发育,对提高产奶量至关重要。这要在选择优良品种的基础上抓好各个阶段母羊的培育,搞好疫病防治工作。一、饲养优良品种优良品种是养羊获得高效益的重中之重。应选养体质健壮、繁殖率高、乳房发育好且乳头孔垂直匀称、产奶量高的良种羊。为了增加母羊的产奶量,在为山羊选种选配时一般选择国外优  相似文献   

16.
西农莎能奶山羊的纯种选育和推广获得八○年全国农牧业科学技术研究成果技术改进一等奖。西农莎能奶山羊在牧医系刘荫武教授的主持下,经过三十余年的纯种选育,成年母羊体重一般可达六十五公斤,平均每只每个泌乳期(三百零五天)的泌乳量达八百五十至九百公斤。基础母羊群,在饲料、管理稳定情况下一个泌乳期产奶量可达一千公斤,为国内最高纪录,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西农莎能奶山羊遗传性能稳定,与土种羊杂交改良效果十分显著,杂交第一代即可提高产量一倍,第二代体型与莎能羊相似,产  相似文献   

17.
西北农学院养育的纯种莎能奶山羊,原自加拿大输入,先养在河北省定县,1937年秋引入我院。因饲料不足,管理粗放,羊品质退化。至1948年,成年母羊体重仅40~45公斤,平均每只母羊每个泌乳期产奶量仅417.5公斤。解放后,由于饲养管理条件的不断改进,育种水平的逐步提高,1959年以来,成年母羊体重平均在65公斤左右。至七十年代,第一胎母羊平均产奶量已达800公斤以上。  相似文献   

18.
尼温水牛体形高大,生长发育迅速,泌乳量高,乳质好,是典型的乳肉兼用型水牛。其泌乳期平均10.5个月。全期分为泌乳初期、泌乳高峰期、泌乳后期,当地农民称前5个月为大奶期,后5个月为小奶期,一般到第8个月后泌乳量就直线下降。因此,提高泌乳前中期的饲养水平对增加产奶量将起到决  相似文献   

19.
正奶山羊从产羔开始泌乳,一直持续到干奶期停止,这一时段统称为泌乳期,一般持续9~10个月。奶山羊的泌乳量在整个泌乳期会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并呈一定的规律性,可将泌乳期分为泌乳初期(恢复期)、泌乳高峰期、泌乳稳定期和泌乳后期4个阶段。刚生产后的奶山羊泌乳量较少,20天后泌乳量逐渐上升至高  相似文献   

20.
泌乳期奶牛阶段性饲养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由于泌乳期各阶段产奶量、营养物质摄入量及体重变化均有一定规律。根据这些规律将泌乳奶牛的饲养管理分为泌乳高峰期、泌乳中期、泌乳晚期、干乳期、围产期5个阶段,具体分析如下。1泌乳高峰奶牛泌乳1~70d,奶牛产奶遗传潜力主要体现在泌乳早期,如果饲养管理水平和环境差,将会影响到整个泌乳期的产奶量。一般来讲,一头成年奶牛在泌乳高峰期每天每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