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蚓粪用量对温室番茄生长发育与产量和品质的调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番茄为试材,采用温室内盆栽试验,以不施肥为对照(CK),蚓粪与喂养蚯蚓的半腐熟牛粪(CM,20.00 g·kg-1土)为对比,研究蚓粪用量(EM1,16.67 g·kg-1土;EM2,20 g·kg-1土;EM3,26.67 g·kg-1土)对番茄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期获得蚓粪最佳的施用量。结果表明:随着蚓粪用量的增加,番茄株高、茎粗随之增加。从4月12日第一次测量至5月25日植株掐尖,牛粪处理(CM)番茄株高的增长率比同量蚓粪(EM2)处理高61.9%,而EM2番茄茎粗的增长率比CM处理高18.8%。所有处理中,EM1处理的番茄果实小果数量(果实直径<5.8 cm)最少,单株产量最高(1.04 kg),是CK的1.23倍。随着蚓粪用量的增加,番茄小果数量增加,单株产量和果实商品价值(5.8 cm≤果实直径≤6.4 cm)均降低。随着蚓粪用量的增加,番茄有机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均增加,但糖酸比下降。蚓粪处理(EM2)番茄维生素C含量最高,为31.95 mg·(100g)-1,且番茄产量、果实商品价值和糖酸比均高于同量牛粪(CM)处理。综合考虑番茄植株生长发育状况和产量、品质等因素,在设施番茄生产中蚓粪适宜用量范围为16.67~20.00 g·kg-1。  相似文献   

2.
以"烟富3号"苹果园土壤为试材,采用人工播种生草栽培方法,研究多年生人工种植草类对黄淮地区苹果园常规养分和微生物数量的影响,以期为构建合理的土壤管理模式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在蛇莓、匍枝委陵菜、五皮风、三叶草和黑麦草5种生草处理中,种植三叶草的园区土壤养分含量和微生物数量有最高值,其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23.70 g·kg-1,全氮0.66 g·kg-1,有效磷28.03 mg·kg-1,速效钾19.60 mg·kg-1;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12.31 g·kg-1,全氮0.36 g·kg-1,有效磷4.76 mg·kg-1,速效钾104.05 mg·kg-1;表层土壤细菌数量10.75×106 cfu·g-1,真菌数量4.96×104 cfu·g-1,放线菌数量6.73×105 cfu·g-1。黄淮地区苹果园选择三叶草进行生草栽培更利于土壤的培肥和果树的生长。  相似文献   

3.
天正1567是以自交系DFN-01为母本,以自交系LST-006为父本育成的早熟番茄一代杂种。无限生长型,植株生长势强,连续坐果能力强。果实高圆形,大小均匀,成熟果深粉色,单果质量250 g左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6.2%,番茄红素含量43.3 mg · kg-1,VC含量311.2 mg · kg-1;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叶霉病、枯萎病、黄萎病、根结线虫病,每667 m2产量11000 kg左右,适合在山东、云南及全国大部分区域秋延迟保护地栽培。  相似文献   

4.
陇番14号是以自交系13117为母本,以自交系13118为父本配制而成的中晚熟番茄一代杂种。无限生长类型,生长势较旺;第1花序节位为第7~9节,花序间隔3~5节;果实圆形、红色,无绿果肩,平均单果质量170.5 g;果实硬度2.09 kg·cm-2,畸裂果率2.89%;可溶性固形物含量5.12%,VC含量90.2 mg·kg-1,有机酸含量3.9 g·kg-1;高抗TMV,抗TYLCV、叶霉病,耐早疫病,每667 m2产量7 000 kg左右,适宜甘肃早春茬设施栽培。  相似文献   

5.
金硕  王升厚 《现代园艺》2013,(18):13-14
试验研究了不同配比的双孢菇菌糠对土壤主要养分含量以及番茄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质配比中处理1(30%双孢菇菌糠+70%田土)的栽培效果最佳,不仅有效地增加土壤中碱解氮、速效钾、速效磷和有机质含量,而且显著改善了番茄果实的品质。处理1番茄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对照组提高了33.4%,Vc含量较对照组提高了11.4%,可溶性总糖含量较对照组提高了23.4%,有机酸含量无显著变化。可见,双孢菇菌糠堆肥具有提高土壤肥力和番茄果实品质的效应。  相似文献   

6.
以优质番茄品种京采6 号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栽培密度(3.8、5.0 株 · m-2)与离子处理(K+、Na+)对基质培番茄生长、产量与品质的影响,构建了番茄果实品质综合评价指数TQI。结果表明:提高营养液中的K+ 浓度,能够在不影响产量的同时增加番茄第2 穗果实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糖酸比和VC 含量;栽培密度对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较小;栽培密度× 离子互作显著影响了第1 穗果实有机酸、亚硝酸盐含量与糖酸比;第2 穗果是生产高品质番茄的关键,其在3.8 株 · m-2与高K+ 营养液条件下可获得最高的TQI。综合来看,建议在实际生产中控制栽培密度为3.8 株 · m-2,同时采用高K+ 营养液灌溉,可在稳产条件下获得高品质番茄。  相似文献   

7.
 调查了陕西渭北地区915 个盛产期红富士苹果园的土壤有效养分、全年施肥和产量情况, 并在合阳县1 个果园通过8 年定位试验研究了长期施用氮、磷、钾肥对苹果产量、单果质量的影响及肥 料农学效率和肥料贡献率的变化。结果表明,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60.1 mg · kg-1、17.7 mg · kg-1 和173.0 mg · kg-1,有机质含量为12.6 g · kg-1,最高分布频率的土壤养分分布范围 分别为碱解氮40 ~ 60 mg · kg-1,速效磷10 ~ 20 mg · kg-1,速效钾150 ~ 200 mg · kg-1,有机质10 ~ 15 g · kg-1。 碱解氮和速效磷含量与苹果产量的相关性分别达到极显著和显著水平,土壤速效钾和有机质含量与产量 的相关性不显著。果园氮、磷、钾肥平均用量分别为纯N 454.5 kg · hm-2、P2O5 327.7 kg · hm-2、K2O 313.2 kg · hm-2,有机肥平均用量4.7 t · hm-2;纯N、P2O5 和K2O 用量均为200 ~ 400 kg · hm-2 的分布频率最高, 仅26.6%的果园施用有机肥。氮、磷、钾肥用量与苹果产量和土壤速效氮、磷、钾含量具有极显著或显著 相关性。在高产年份、中产年份和低产年份,氮肥对苹果产量、单果质量的影响效果及其农学效率和肥 料贡献率均大于磷和钾肥。对苹果产量的影响,高产年份磷肥显著大于钾肥,中、低产年则无显著差异。 对单果质量的影响效果,高产和中产年份磷肥和钾肥无显著差异,低产年份钾肥显著大于磷肥。氮、磷、 钾肥的农学效率和肥料贡献率,在高、中产年份为氮 > 磷 > 钾,低产年份为氮 > 钾 > 磷。  相似文献   

8.
粤科达201是以自交系ct53-10为母本,以自交系ct29-8为父本配制而成的红果樱桃番茄一代杂种。无限生长类型,半蔓生,植株生长势强,单花序为主;成熟果红色,幼果有绿肩,果实高圆形,果肉较厚,风味好,口感脆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9.10%,VC含量650.0 mg · kg-1,番茄红素含量21.06 mg · kg-1;持续坐果能力强,单果质量约16 g,每667 m~2产量4000 kg左右,高抗枯萎病,抗番茄花叶病毒病(ToMV)、黄瓜花叶病毒病(CMV)、根结线虫,适宜广东地区露地和保护地栽培。  相似文献   

9.
在温室基质栽培条件下,以番茄材料A20为试材,采用2因素5水平响应面中心复合设计,研究不同的氮钾营养组合处理对番茄单株产量、果实品质及叶片碳氮代谢产物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氮营养的增加(74~414 mg · L-1范围内),番茄叶片碳氮代谢产物和酶活性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随着钾营养的增加(101~525 mg · L-1 范围内),番茄叶片糖含量和蔗糖磷酸合成酶(SPS)、酸性转化酶(AI)、中性转化酶(NI)活性呈增加趋势,而氮代谢产物和蔗糖合成酶(SS)、硝酸还原酶(NR)、谷氨酰胺合成酶(GS)、谷氨酸合成酶(GOGAT)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通过建立各指标与氮钾二因子的二次回归方程发现,氮钾营养是影响番茄叶片氮代谢和碳代谢的主要因子,氮钾互作对叶片游离氨基酸含量和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影响显著。相关性分析显示番茄产量、品质与叶片碳氮代谢之间具有较高的相关性,氮钾共同作用于番茄叶片的碳氮代谢过程,进而影响番茄产量和品质。综合分析试验结果,当营养液氮营养为300~350 mg · L-1、钾营养为370~520 mg · L-1 时,番茄叶片碳氮代谢旺盛,产量和品质达到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10.
京番309是以自交系TB0286为母本,以自交系TB0619为父本配制而成的多抗粉果口感型番茄一代杂种。无限生长类型,早熟;果实圆形,有绿肩,单果质量80~120 g,口感酸甜,风味浓郁,有香气。可溶性固形物含量7.1%,番茄红素含量31.0 mg·kg-1,VC含量158.2 mg·kg-1。具有Ty1、Ty3a、Mi-1、Sm抗性基因位点,高抗TYLCV、南方根结线虫,抗To MV、灰叶斑病。每667 m2产量4 500 kg左右,适宜北京、天津、山东、河北、辽宁等北方地区保护地种植。  相似文献   

11.
以微生物菌剂为试材,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的方法,研究了微生物菌剂对土壤-金丝小枣-肥料系统中各指标的影响变化情况,以期为该地区金丝小枣科学减施氮肥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在施用微生物菌剂的前提下,氮肥施用量降至常规施氮量的80%(480kg·hm-2)时,土壤的供氮能力最强,脲酶活性达到422mg·kg-1,土壤碱解氮含量为90mg·kg-1,产量为9 153.00kg·hm-2,增产率达到了17.71%;氮肥的偏生产能力较高,比对照(CK)增加了6.11kg·kg-1;金丝小枣的品质较好,单果质量为5.655g,可溶性总糖含量达24.43%,维生素C和可滴定酸含量差异不显著;枣浆烂病和裂果病发病率也较低,比对照(CK)分别下降了16.82、6.89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2.
‘华栗3号’是经实生选优获得的锥栗新品种。坚果长椭圆形,红褐色,油亮,外观漂亮,平均坚果质量8.41 g,种仁含可溶性糖7.07%,淀粉36.56%,蛋白质3.72%,脂肪1.04%,维生素C 313.5 mg·kg-1,Ca 364 mg·kg-1,Fe 9.15 mg·kg-1,Zn 4.43 mg·kg-1。嫁接第2年挂果,盛果期平均产量达4 250 kg·hm-2。  相似文献   

13.
以“杭椒12”为试材,采用追施水溶肥与传统栽培为对照,研究了辣椒种植土壤pH和养分物质含量变化规律、辣椒生长期需肥规律、土壤和植株养分吸收、水肥耦合追施高钾水溶肥对辣椒植株养分吸收的影响,以期改变山地长季节设施栽培杭椒类辣椒的传统生产方式,实现水肥耦合技术。结果表明:随辣椒生长周期变长,种植土壤速效钾含量下降226.00 mg·kg-1(P<0.05),有效磷含量先增加11.95 mg·kg-1后下降15.18 mg·kg-1(P<0.05)。盛收期辣椒N和P含量果实>叶>茎>根,K含量叶>果实>茎>根,Ca含量叶>根>果实>茎。从辣椒生长初期到末期,种植土壤营养物质含量减少K>Ca>N>P,植株营养物质含量增加K>N>P>Ca。利用水肥耦合技术追施高钾水溶肥,使盛收期辣椒叶和根K含量增加3.95 g·kg-1和2.69 g·kg-1(P<0.05)。传统山地长季节栽培模...  相似文献   

14.
为探明堆肥基质促进番茄生长发育的效果,作者开展了不同栽培基质对温室番茄产量、品质影响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用堆肥基质栽培的番茄,其产量与泥炭基质和椰糠基质栽培的番茄相当,且有助于维生素C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的提高,但硝酸盐含量和亚硝酸盐含量也显著增加.堆肥基质的开发与应用能减轻环境污染,有助于推进绿色农业发展.探究堆...  相似文献   

15.
金迪363是以自交系09FP-125为母本,以自交系FP055为父本配制而成的早中熟番茄一代杂种。无限生长类型,植株生长势强,始花节位为第8~9节,定植至始收79 d(天)左右;果实近圆形,横径8.2 cm左右,纵径6.2 cm左右,成熟果红色,无绿果肩,单果质量240~260 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3.6%,番茄红素含量59.8 mg · kg-1(FW),VC含量163.0 mg · kg-1(FW),高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南方根结线虫、烟草花叶病毒病,抗灰叶斑病、叶霉病,每667 m~2产量8?000 kg左右,适合四川平坝地区早春保护地栽培。  相似文献   

16.
采用槽栽方式,以罗拉为试材,设置10个硝态氮、铵态氮、酰胺态氮配比处理,研究不同氮素形态配比对设施基质栽培番茄叶片酶活性、果实品质、产量及氮素农学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除T5处理外,各氮素形态配比处理的番茄叶片硝酸还原酶(NR)、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均高于对照,T1处理NR活性最高为53.26μg·h-1·g-1,比对照提高了23.48%。适宜氮素形态配比可以改善番茄果实品质,提高产量及氮素农学效率,其中产量以T5处理最高,达197 151.90 kg·hm-2,比对照增产25.23%。综合考虑各指标,本试验条件下T5处理,即硝态氮∶铵态氮∶酰胺态氮为1∶3∶5表现较佳,番茄产量最高,果实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17.
以桑黄子实体为试材,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质谱联用仪法,研究了不同种、产地、生长年限、栽培基质和栽培方式之间的硒和砷、汞、铅、镉、铬5种重金属差异性,以期为桑黄的栽培及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桑黄子实体中硒元素检出率为83.3%,种和产地间桑黄子实体中硒元素含量有显著差异(P<0.05);生长年限、栽培基质和栽培方式间桑黄子实体中硒元素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种以暴马丁香桑黄硒含量最高,为0.160 0 mg·kg-1;产地以浙江硒含量最高,为0.054 0 mg·kg-1;5种重金属检出率均为100%,不同产地、种、生长年限、栽培基质和栽培方式的桑黄子实体中5种重金属含量有显著差异(P<0.05),5种重金属均以铬元素含量最高,最高达5.06 mg·kg-1,而砷、汞、铅、镉含量均低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但变异系数均小于1,离散程度低。  相似文献   

18.
坚强2号是以高代自交系Tw4-2-5-7-8-8-12-4-4-8-3为母本,以TW-81-7-16-36-7-7-4-3-8-1为父本配制而成的晚熟樱桃番茄一代杂种。无限生长类型,坐果能力强;果实椭圆形,果柄较短,果肉厚、较硬,果形美观整齐,幼果有绿肩,成熟果红色,单果质量18 g左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8.7%,番茄红素含量206.0 mg·kg-1,VC含量198.6 mg·kg-1;含有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TYLCV)抗性基因Ty-2、晚疫病抗性基因Ph-3和烟草花叶病毒病(TMV)抗性基因Tm-2a,抗TYLCV、TMV,耐贮运,每667 m2春茬产量3 400 kg左右,秋茬产量3 300 kg左右,适宜广西百色等地秋冬季种植。  相似文献   

19.
“Ty191”是以S11为母本,TS30为父本的中早熟杂交一代番茄新品种。该品种果实粉红色,正圆形,单果质量约250 g。维生素C含量18.8 mg·(100g)-1,β-胡萝卜含量207μg·(100g)-1,总酸含量5.23 g·kg-1,可溶性糖含量6 g·(100g)-1,糖酸比11.47。色泽亮丽,红果,口味酸甜,抗裂果,质地硬,耐储运。含纯合Ty1和Ty3抗性基因,高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兼抗烟草花叶病毒病、枯萎病、叶霉病、根结线虫。耐热性强,适合于早秋、早春日光温室和大棚越夏栽培。2020年通过国家品种审认定,登记编号为GPD番茄(2020)150247。  相似文献   

20.
以嫁接番茄品种烟粉207为供试材料,研究了基质袋培、基质槽式栽培、土壤栽培3种栽培形式对嫁接番茄生长及果实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基质槽式栽培的嫁接番茄总产量比土壤栽培的增加了25.8%,前期产量增加了150.0%;基质袋培嫁接番茄总产量比土壤栽培减少4.6%,但前期产量增加了214.8%。2种基质栽培处理的嫁接番茄的株高、茎粗、叶片数等生长指标均低于土壤栽培,但果实硬度、VC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指标明显高于土壤栽培,显著提高了番茄的品质;二者光合速率无显著差异,均显著低于基质袋培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