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传统草莓栽培因育苗带来的种苗种性退化、病毒病发生严重,致使草莓产量、品质严重下降,解决途径是必须建立无病毒种苗繁育体系:包括脱毒苗原种中心、脱毒原种苗生产骨干、脱毒苗生产育苗大户及脱毒苗技术推广体系等。通过脱毒原种苗大棚避雨育苗及促进花芽分化技术,可以解决江苏省主栽草莓品种红颊发展瓶颈。通过生物农药及粘虫色板、性诱剂等绿色综防技术,达到草莓绿色生产。通过集成石灰  相似文献   

2.
《农家致富》2013,(8):32-33
传统草莓栽培因育苗带来的种苗种性退化、病毒病发生严重,致使产量、品质严重下降,解决途径是必须建立无病毒种苗繁育体系:包括脱毒苗原种中心、脱毒原种苗生产骨干、脱毒苗生产育苗大户及脱毒苗技术推广体系等。通过脱毒原种苗大棚避雨育苗及促进花芽分化技术,可以解决全省主栽草莓品种红颊发展瓶颈。通过生物农药及粘虫色板、性诱剂等绿色综防技术,达到草莓有机生  相似文献   

3.
<正>传统草莓栽培因育苗带来的种苗性退化、病毒病发生严重,致使草莓产量、品质严重下降,解决途径是必须建立无病毒种苗繁育体系:包括脱毒苗原种中心、脱毒原种苗生产骨干、脱毒苗生产育苗大户及脱毒苗技术推广体系等。通过脱毒原种苗大棚避雨育苗及促进花芽分化技术,可以解决江苏省主栽草莓品种红颊发展瓶颈。通过生物农药及粘虫色板、性诱剂等绿色综防技术,达到草莓绿色生产。通过集成石灰氮、有机质与日光利用等技术措施,结  相似文献   

4.
成本核算和经济效益分析是作物组培工厂化育苗技术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指导作物生产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为进一步降低草莓脱毒种苗规模化繁育的成本,更好地推广草莓脱毒种苗,提高草莓种植的生产效益,同时也为其他作物规模化组培繁育等提供科学参考,本研究采用回顾性统计的方法,根据2014-2016年草莓脱毒种苗规模化繁育生产的实际数据,对其成本和经济效益进行了核算和分析。结果表明,草莓脱毒瓶苗的生产成本为0.36元/株,瓶苗的驯化成本为0.19元/株,生产用苗的大田扩繁成本为0.05元/株,草莓脱毒种苗规模化繁育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由此可见,草莓脱毒种苗规模化繁育成本的降低尚有较大空间,可采取加强技术培训、用专门设备代替人工操作等措施,以期提高草莓脱毒种苗规模化繁育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潘轶民 《农技服务》2006,(10):57-58
(一)什么是草莓脱毒苗? 草莓脱毒苗就是彻底去除了草莓体内的全部有害病毒的优质种苗。众所周知。草莓和其他无性繁殖作物(马铃薯、山芋、大蒜)一样是靠营养体(子苗)来繁殖种苗的。自然界有几百种病毒对作物有害.这些病毒主要是通过被昆虫(蚜虫、红蜘蛛,椿象等)咬嚼的伤口侵入植物体内.并蔓延全株的根、茎、叶、花各种组织中。随着无性繁殖世代的延续而逐年加重。目前已发现有12种病毒对草莓生产造成影响,其中草莓斑驳病毒、草莓黄边病毒、草莓镶脉病毒和草莓皱缩病毒4种病毒危害较大。感染了病毒病的草莓果实一年比一年小,畸形,品质差,叶子皱缩,生长缓慢,并逐年加重。对病毒病目前还没有药剂可以防治。近几年各地先后从美国、日本引进大果型优良品种,在生产上种植2~3年后产量明显下降,草莓果子变小.产量越来越低,其原因就是病毒病造成的。  相似文献   

6.
汪泉 《农业科技通讯》2014,(10):254-255
草莓易感染病毒病,严重影晌草莓的产量和品质。脱毒草莓苗具有生长势强、抗病力强、品质好、产量高等特点。十二师农业科学研究所通过草莓脱毒种苗繁育技术的研究与示范,总结出草莓无病毒种苗网室繁育技术,指导十二师及兵团草莓种苗繁育基地的建设。  相似文献   

7.
草莓茎尖培养是获得无病毒植株的最重要途径,而且脱毒和快繁技术是大批量、快速生产优质种苗,实现草莓产业优质、高产、高效的关键技术。文章介绍了原原种的获得过程,即通过茎尖剥离及接种、初代培养、增殖培养、生根培养,将生根瓶苗移置消毒杀菌后的网室中,从而获得繁育所需的原原种,并介绍了原种苗及生产苗的繁育过程。经过生产实践,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草莓脱毒苗三级繁育体系,为兵团草莓产业提供了优质种苗保障及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宗静  齐长红 《北京农业》2012,(34):30-31
<正>炭疽病是草莓种苗繁育过程中的常见病害。感染炭疽病可使草莓叶柄、匍匐茎折断、子苗产量减少,严重时母株和子苗成片死亡。感染炭疽病的子苗定植到生产田中,遇到适宜条件,死亡现象频发,影响草莓的产量和果实品质。因此,草莓苗期炭疽病日益受  相似文献   

9.
目前生产上培育草莓脱毒苗主要是通过茎尖培养获得脱毒苗,再通过快速繁殖,从而获得大批量的种苗。快速繁殖优质脱毒种苗,既可以快速育苗,又可以克服草莓长期营养繁殖导致病毒积累而产生的退化现象,使草莓品种和优良特性得以保持。以万德、章姬、红颜和利玉女4种当地主栽草莓的匍匐茎为试材,在MS+6-BA 0.5 mg/L+NAA 0.04 mg/L培养基上,对茎尖和匍匐茎的不同位置进行组培快繁,以期建立1个高效的草莓快繁体系。结果表明:草莓基因型对茎尖诱导起着决定性作用,诱导率以红颜最高(70%),章姬次之,万德最低(仅30%);4个草莓品种匍匐茎3个段位的诱导率顺序均为上段〉中段〉下段;灭菌时间以4~5 min比较适宜,外植体成活率高,污染率低。在草莓组培快繁时,选取匍匐茎上段作为外植体,用0.1%氯化汞溶液灭菌4~5 min,可以简化操作、提高繁殖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0.
不同品种草莓脱毒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从种苗繁育、增产效果、产品品质等方面对草莓脱毒苗进行研究。在不同地点进行的种苗繁育试验表明,草莓脱毒苗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带毒苗),株高、株径、分株、叶数、匍匐茎数等5个调查项目,脱毒苗与对照差异极显著,只有茎粗一项差异显著。丰产性试验及品质分析证明,脱毒苗与对照相比,花径增加38%,第一序果重增加40%以上,可溶性固形物提高20%,单株结果数增加20%~30%,单果重提高30%左右,增产30%~40%。  相似文献   

11.
孙玉东  徐冉 《河北农业科学》2007,11(2):20-20,22
介绍了草莓脱毒苗繁育技术中原原种苗、原种苗、生产用苗的繁殖技术.  相似文献   

12.
草莓茎尖组培脱毒实用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草莓一般通过无性繁殖为生产提供种苗,而长期使用无性繁殖种苗会使品种退化,病毒感染严重。草莓茎尖组织培养技术是草莓脱除病毒的一种最经济有效的途径。实践证明,草莓脱毒苗植株生长势强,抗病力提高,大果率增加,产量增加30%~80%。福州市蔬菜科学研究所从2000年开始进行草莓茎尖组培脱毒研究,经过3年的实践,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草莓脱毒苗三级繁育体系,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现结合我省实际,探讨低成本、实用、简化的草莓茎尖组培技术。  相似文献   

13.
1育苗 1.1种苗引进 一般每年6月份从科研单位或专门从事育苗的单位引进脱毒草莓种苗。(脱毒草莓种苗是利用生物技术脱除病毒,通过组织培养繁育而成的试管苗,成本较高,增产效果极明显、抗病性好、品质优良。)  相似文献   

14.
草莓为高效经济作物,667平方米产值可高达6000元以上,因而为许多农民朋友乐于接受。要保持草莓的高经济产值,必须保证使用优质种苗。目前草莓生产上的种苗主要是农民多年使用的自留苗,将上年草莓发生的匍匐茎繁殖的子苗,作为第2年生产种苗,这样的种苗由于多年使用,本身体内毒素物质积累较多,使得植株种性退化,  相似文献   

15.
笔者对草莓"红颊"品种几种母本苗的育苗效果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在繁苗数量上呈明显的阶段性变化,即前期缓、中期快、后期缓;不同母本苗的单株平均匍匐茎和子苗发生量,以生产苗29.4条和23.4株为最好;在1~3级匍匐茎和子苗发生时间上,各处理间有1~2周的差异,前期以生产苗繁育为好、中期以子苗繁育为好;育苗效果与母本苗长势等素质关系较大。  相似文献   

16.
【目的】获得可用于生产的无病毒草莓种苗。【方法】在试管内对深山草莓花瓣愈伤组织分化产生的优良变异新品种的试管苗进行匍匐茎诱导,并采取试管内高温处理结合茎尖培养对该品种进行脱毒研究,应用均匀设计法对各步骤主要影响因子进行优化筛选。【结果】该草莓新品种试管苗匍匐茎诱导的适宜培养基为:LS+6-BA1.00mg/L+GA31.90mg/L+KT1.00mg/L,其诱导率为99.5%以上;将含有匍匐茎的试管苗在试管内于56℃条件下培养85d后,切取1mm的茎尖在培养基MS+6-BA0.50mg/L+NAA0.20mg/L中进行茎尖愈伤组织诱导,然后将茎尖愈伤组织转接到培养基MS+6-BA1.00mg/L+NAA0.05mg/L中进行愈伤组织芽苗再分化培养,对再生芽苗进行病毒检测,脱毒率为100%。【结论】利用试管内高温处理结合茎尖脱毒的方法可以完全脱除草莓病毒,从而建立了草莓脱毒体系。  相似文献   

17.
选用脱毒草莓苗是目前降低草莓病毒病危害的有效方法。为给脱毒草莓苗的繁育与发展提供借鉴,现总结了脱毒草莓苗繁育在技术、标准以及市场推广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解决策略,即建立国家草莓脱毒种源及鉴定中心、优化与完善技术规程、更新行业标准、开发快速检测试剂盒、制定草莓脱毒苗繁育行业标准。  相似文献   

18.
研究高架空中育苗对草莓品质、产量及育苗数量、素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架基质栽培结合空中育苗对后期草莓的单果重和产量有一定的影响。利用高架栽培正常采果后进行空中育苗,苗的素质较好,几乎无炭疽病,为红颊、章姬等优良草莓品种的种苗繁育开辟了新途径。5月份之前育成的匍匐茎子苗可作大田繁苗的无病种苗;7月份采下的苗可进行假植管理,作为生产种苗,采苗结束后不耽误高架栽培基质的高温消毒处理。  相似文献   

19.
谭巍 《黑龙江农业科学》2006,(4):105-105,M0106
草莓优质、高产的关键问题是培育质量好的脱毒种苗.北方有着冷凉气候条件和肥沃的黑土地,为大力开发草莓生产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虽然黑龙江省是我国栽培草莓最早的地方,但草莓产量和质量与我国其它栽培草莓大省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更不要说和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这主要因为缺乏高产、质优、抗病等新品种的引入,脱毒种苗推广缓慢,配套设施及栽培技术水平低,草莓生产用苗的繁育技术发展不一等原因.通过近几年的生产试验,总结出一套适合黑龙江省生产用苗的繁育技术.  相似文献   

20.
草莓病毒病是草莓生产中的一大危害,草莓脱毒种苗成为了草莓高效生产中的一个关键环节。本试验旨在研究提出一种操作简便、脱病毒率较高的草莓种苗脱毒技术,通过设置5种试验处理并获得草莓组培苗,经病原检测后分析各种处理的病原脱毒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最佳的草莓种苗脱毒技术为直接茎尖培养(0.2~0.5 mm茎尖生长点)+冷处理(组培苗置于5℃的冰箱中培养60 d),该技术不仅可推广应用于草莓脱毒种苗规模化育苗中,同时对其他作物的脱毒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